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防控疫情一线科室医护人员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体会与建议 被引量:19
1
作者 石云锋 师小函 +3 位作者 梁晶晶 淦伟强 张天托 吴本权 《新医学》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出现及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及挑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是防控疫情一线科室,这些科室医护人员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ICU的主要力量。该文对2019...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出现及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及挑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是防控疫情一线科室,这些科室医护人员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ICU的主要力量。该文对2019-nCoV感染的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进行概述,介绍2019-nCoV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体会,重点描述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与救治患者、救治重症患者中的支持治疗与抗感染治疗,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急诊科 感染性疾病科 医护人员 防护
下载PDF
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桂霞 张慧 +7 位作者 施艳群 孟云 董秦玲 程金玲 杨秀英 周凤 鲍露露 李晓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理、健康教育、医嘱核对、诊疗护理信息查询、结构化护理文书书写、智能化护理质量管理等。实施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智慧护理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床铃呼叫次数、健康教育效果、患者满意度、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护士工作量、工作压力及职场疲劳得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P<0.01)。结论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可提高护理效率与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与职场疲劳,有利于优化患者住院体验及护理人员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智慧病房系统 智慧护理 自我感受负担 工作压力 职场疲劳 护理不良事件
下载PDF
CBL教学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邵伟华 韩晓黎 陈虹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0期3338-3340,共3页
人才培训目前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属毕业后教育范畴,对于培养规范、优秀的专科医师极为重要。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作为讨论式教学的重要形式,能充分发挥专培学员的主... 人才培训目前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属毕业后教育范畴,对于培养规范、优秀的专科医师极为重要。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作为讨论式教学的重要形式,能充分发挥专培学员的主动性及创新性,是一种非常适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该文结合CBL教学模式在专培学员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初步分析了CBL教学模式在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优势及不足,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立红 吕秀云 +3 位作者 所鸿 宿利清 徐鹏 杨婷 《中国病案》 2020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12月3日-2019年6月28日期间,采用立意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60名某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生产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12月3日-2019年6月28日期间,采用立意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60名某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生产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其中实验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4周后比较2组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评价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病史采集、临床查体、病例分析、胸腔穿刺各项考试成绩得分分别为(85.32±3.76)分、(85.11±3.89)分、(86.24±4.12)分、(84.89±3.75)分、(87.21±2.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规范临床思维、增强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式满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技能培训中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规范临床思维,增强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临床技能培训
原文传递
基于MiniCEX-DOPS的形成性评价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被引量:12
5
作者 佘君 洪群英 +3 位作者 郑玉英 余情 叶伶 宋元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7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形成性评价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进入复旦大... 目的探索基于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形成性评价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研究组,以前期进入医院的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出科考试成绩、递进式轮转效果及住院医师和考官的满意度。结果无论是在病史书写,还是操作技能及临床能力方面,研究组即参加MiniCEX-DOPS形成性评价的住院医师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递进式轮转中,第三次轮转形成性评价的分数优于第一次轮转形成性评价的分数(P<0.05);住院医师和考官对形成性评价整体较满意。结论基于MiniCEX-DOPS形成性评价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CEX-DOPS形成性评价 递进式轮转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住院医师培训
原文传递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对雾化吸入治疗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管友文 傅荣 +2 位作者 代静泓 高莉 陈如梦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了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对雾化吸入态度、技能与知识的应用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问卷发放(自制问卷),对江苏省内18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的雾化吸入态度、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 目的了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对雾化吸入态度、技能与知识的应用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问卷发放(自制问卷),对江苏省内18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的雾化吸入态度、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795份量表,回收774份,回收率97.3%,涵盖10家三级医院,8家二级医院,调查显示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对雾化吸入态度技能与知识的掌握情况,雾化吸入的知识与态度、技能呈正相关。结论应加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对雾化吸入相关知识的培训,端正其对雾化吸入的态度,从而提高雾化吸入的护理质量,为规范临床护理操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护理人员 雾化吸入 应用 调查
下载PDF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屈晶晶 沈茜 +1 位作者 刘容 周建娅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期168-171,共4页
随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的发展,要求PCCM的住院医师成为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具有严谨的科研能力。浙江大学... 随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的发展,要求PCCM的住院医师成为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具有严谨的科研能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PCCM作为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本文调查了本院PCCM住院医师的科研现状,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住院医师自身对科研培训的意识度薄弱,且部分带教教师从未经历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使得住院医师的科研培训工作很难开展。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了一套解决方案,包括培养住院医师文献阅读能力和科研选题能力、推行科研导师制以及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并完善住院医师的科研考核标准,力求提升PCCM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和素养,为住院医师的个人发展奠定一定的科研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科研能力培养
下载PDF
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能带教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四新 王岚 李晓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能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院中130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 目的探讨分析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能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院中130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观察组进行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对两组实习护士带教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教学后核心胜任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教学效果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能带教之中,采取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模式,可以对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进行提高,加强实习护士的核心胜任力,并进一步提高实习护士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微视频 Teach-back教学 核心胜任力 实践操作考核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防范中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韩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76例呼吸重症护理病房(RICU)收治采用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给予精细化管理模式...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76例呼吸重症护理病房(RICU)收治采用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给予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6±2.3)d和(10.6±3.2)d,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6)d和(12.5±4.3)d,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9%和21.1%,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65.3±8.6)分和(58.6±7.2)分,护理前后抑郁评分分别为(66.5±8.9)分和(57.6±7.0)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65.4±8.5)分和(62.3±8.3)分,护理前后抑郁评分分别为(66.7±9.0)分和(62.0±8.1)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采用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理念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护理风险
下载PDF
以精细化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亚静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2期4-7,共4页
目的浅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对其工作质量的影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理改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护理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其中2019年1月至2019年12... 目的浅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对其工作质量的影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理改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护理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其中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执行常规护理管理工作,纳入该时期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执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工作,纳该时期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表扬护士人次、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共计15例)的护理质量、综合职业素养、职业倦怠差异。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表扬护士人次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护士执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后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护理操作质量、应急能力、患者风险评估、消毒隔离)均高于管理前,综合职业素养评分为(4.36±0.37)分,高于管理前的(3.42±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7,P<0.001)。并且管理后护士的MBI-GS中成就感、工作态度、情绪衰竭各维度得分与总分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工作有助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品质提升,改善护士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护理
下载PDF
MOOC联合CBL教学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琳 胡婷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5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MOOC联合CBL教学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12月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的规培住院医师6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实验组采用MOOC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 目的探讨MOOC联合CBL教学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12月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的规培住院医师6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实验组采用MOOC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查房模式,对同样的内容进行教学,观察两组学员教学后的学习成果,通过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涉及病史采集问诊技巧、体格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人文关怀以及医患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的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员在教学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增强知识理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并未明显增加学习负担(P<0.05)。结论MOOC联合CBL教学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临床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CBL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焕 李红 +2 位作者 姜丹 孙伟 田京培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进科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实习结束后通过人文关怀素养能力自评量表测量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行为,通过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 t 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人文关怀素养能力在技能、沟通、尊重、理解和奉献5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实习护生在人文关怀素养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敏锐观察力、应急反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共8个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提高人文关怀素养能力,提高临床实践综合能力,改善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体验式教学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实习护生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丽华 孔晋亮 覃寿明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3期465-467,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本次抗疫战斗的主力军,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疫情时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人才的储备,给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培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本次抗疫战斗的主力军,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疫情时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人才的储备,给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培工作开展近三年,通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特殊的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背景,总结PCCM专培经验,对现状提出几点思考。旨在探讨新时代形势下,其所面临的新挑战,综合提高PCCM专科医师培训水平,促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专科医师 培训
下载PDF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屈晶晶 刘容 +1 位作者 周华 周建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6期75-79,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是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选轮转科室之一。在实际的临床轮转培训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住院医师对PCCM...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是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选轮转科室之一。在实际的临床轮转培训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住院医师对PCCM轮转的重视度不高、理论知识匮乏、临床思维及技能欠缺、与患者沟通不畅等,导致PCCM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制定了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从加强理论知识培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临床实践培训及加强医学综合素质培养这三方面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以便更好的提升PCCM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理论知识培训 临床实践培训 综合素质培养 教育
下载PDF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茜 周建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178-181,共4页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基础上,继续深层次培养规范化、独立地从事专科疾病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我国的专培尚处于实践阶段。文章结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基础上,继续深层次培养规范化、独立地从事专科疾病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我国的专培尚处于实践阶段。文章结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专培的实践,总结出PCCM专培存在的问题如培训制度建立不完善、学员的认知度不够、科研能力薄弱,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本论文的目的在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PCCM专培模式,以便更好地提升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专培生)的培训质量,为完善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科研能力 医患沟通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洪霞 孙宝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接受同质化培训的受训医生48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接受同质化培训的受训医生48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开展PBL教学方法进行老年吸入性肺炎(APIE)诊治培训,两组均接受培训4个月。比较培训结束后两组医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所有受训医生全部通过考核,观察组医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巴恩斯犹太医院脑卒中吞咽障碍筛查评估成绩、肺CT阅读能力成绩和纤维内镜吞咽检查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的自学能力、知识理解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教学氛围感受、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方法可显著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的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提高APIE诊治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临床教学 老年吸入性肺炎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下载PDF
慕课联合翻转课堂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红艳 何凤莲 秦厚应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4期99-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慕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84名内科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式,观... 目的:探讨慕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84名内科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录制慕课教学视频交住培学员自主学习,让住培学员利用自由时间学习慕课资源,随后通过翻转课堂进行实践、交流互动。比较两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成绩及住培学员对于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培学员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慕课联合翻转课堂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翻转课堂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下载PDF
CBL与LBL教学法在呼吸专业实习生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芳 余成秀 +2 位作者 孟原竹 杨冬梅 罗大臣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对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生分别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 目的对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生分别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的实习生共240名,随机分配至LBL组和CBL组,每周以各组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每一批学生出科时通过理论考核及满意度调查评估教学效果并比较2种教学法的优劣。结果CBL组学生的基础知识[(70.53±3.92)分vs.(68.88±4.31)分]、案例分析成绩[(22.09±2.04)分vs.(18.03±3.17)分]以及总分[(92.40±4.82)分vs.(86.23±6.67)分]较LB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2组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技能、加深知识点记忆3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人文素养、学习积极性、临床责任心、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临床问题能力方面CBL组较LBL组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更能接受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临床实习生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葸风林 周尚儒 +5 位作者 于佳鑫 王亚军 罗明祥 胡生文 周盛会 王守慧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分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施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化管控后静脉输液使用情况及效果,以期为促进医疗机构医疗安全管理和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方法:采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熵权TOPSIS法)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综合评... 目的:分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施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化管控后静脉输液使用情况及效果,以期为促进医疗机构医疗安全管理和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方法:采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熵权TOPSIS法)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综合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病例数占比、医保限制静脉输液用药规范性、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上报率、医护对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综合评价值(Ci)值最高0.44,干预后Ci值最高0.75,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静脉药品数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静脉输液组数三项指标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输液不合理病例数占比由23.64%下降至15.80%,医保限制静脉输液用药规范性由43.62%上升至87.35%,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上报率由0.97%上升至0.99%,医护对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掌握率由58.78%上升至86.69%,患者的满意度由78.85%上升到9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熵权TOPSIS法可以真实、科学地评价静脉输液使用情况,干预后各指标改善效果良好,可以为全院其他科室后续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TOPSIS法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静脉输液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立燕 祝览铭 +1 位作者 彭靖 秦璐翠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工作后的呼吸危重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质控小组实施前的呼吸危重症患者5...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工作后的呼吸危重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质控小组实施前的呼吸危重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实施期间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实施质控管理小组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评价、健康教育宣教质量评价、应急专科能力质量评价、护理操作质量评价、消毒隔离质量评价均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工作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呼吸危重症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临床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还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