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啶-2,6-二甲酸衍生物与Tb(Ⅲ)和Eu(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被引量:26
1
作者 唐瑞仁 严子耳 +1 位作者 郭灿城 罗一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2-477,共6页
以吡啶2,6二甲酸(DPA)为起始物,合成了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酸(4HMDPA)和4(N,N二羧甲基氨基)亚甲基吡啶2,6二甲酸(4BMDPA)两种新型多功能配体,并制备了DPA,4HMDPA及4BMDPA的Tb(Ⅲ)和Eu(Ⅲ)配合物,对配合物的固体和溶液态的荧光性质进行了... 以吡啶2,6二甲酸(DPA)为起始物,合成了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酸(4HMDPA)和4(N,N二羧甲基氨基)亚甲基吡啶2,6二甲酸(4BMDPA)两种新型多功能配体,并制备了DPA,4HMDPA及4BMDPA的Tb(Ⅲ)和Eu(Ⅲ)配合物,对配合物的固体和溶液态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吡啶4位引入弱吸电子基团4羟甲基会减弱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水溶液中稀土配合物与溶液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联,中性水溶液中荧光强度较大;分子偶极矩较小的溶剂中稀土配合物荧光强度较强.表明4BMDPA是较理想的稀土荧光敏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 荧光性质 稀土配合物
下载PDF
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的结构及DNA切割活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寿春 邵颖 +2 位作者 涂超 戴春晖 郭子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59-1164,共6页
合成了一种以吡啶-2,6-二甲酸(dipicH2)桥联的新型双核邻菲咯啉铜配合物,[Cu2(phen)3(dipic)(OH)]·Na·ClO4·2H2O(phen为1,10-菲咯啉的缩写)。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22585(2)nm,b=2.1963(3)nm,c=1.61... 合成了一种以吡啶-2,6-二甲酸(dipicH2)桥联的新型双核邻菲咯啉铜配合物,[Cu2(phen)3(dipic)(OH)]·Na·ClO4·2H2O(phen为1,10-菲咯啉的缩写)。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22585(2)nm,b=2.1963(3)nm,c=1.6195(2)nm,β=100.951(2)°。配合物分子中的两个中心铜离子均处于变形的四方锥配位环境,并通过吡啶-2,6-二甲酸配体上的氧氮原子相连。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pH7.4,温度37℃,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或在H2O2的存在下,该配合物对超螺旋pBR322DNA表现出显著的切割活性,为人工金属核酸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铜配合物 结构 DNA 切割活性 吡啶-2 6-二甲酸 核酸模拟酶 邻菲咯啉
下载PDF
含吡啶-2,5-二羧酸稀土-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英文)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玉仓 洪茂椿 +3 位作者 曹荣 翁家宝 孙道峰 苏伟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06,共8页
Gd2O3,Zn(CH3COO)2·2H2O和吡啶-2,5-二羧酸(H2pydc)的水热反应导致一个新颖的钆-锌配位聚合物犤La2Zn2(pydc)5(H2O)2犦n(1)。化合物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9.5869(1),b=20.4862(3),c=10.1105(2)?,β=97.4890(10)°,V... Gd2O3,Zn(CH3COO)2·2H2O和吡啶-2,5-二羧酸(H2pydc)的水热反应导致一个新颖的钆-锌配位聚合物犤La2Zn2(pydc)5(H2O)2犦n(1)。化合物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9.5869(1),b=20.4862(3),c=10.1105(2)?,β=97.4890(10)°,V=1968.76(5)?3,Z=4。在同样的条件下,Er2O3或Tb4O7,Zn(CH3COO)2·2H2O和H2pydc的水热反应产生了与化合物1结构不同的配位聚合物犤Ln2Zn(pydc)4(H2O)8·H2O犦n(Ln=Er(2);Ln=Tb(3))。化合物2和3异质同晶,空间群P1珔。对2:a=7.8708(7),b=9.2665(8),c=13.0232(11)?,α=75.295(1),β=75.000(2),γ=79.109(2)°,V=879.67(13)?3,Z=1;对3:a=7.9105(5),b=9.3453(6),c=13.0005(9)?,α=75.3380(10),β=75.0460(10),γ=79.0050(10)°,V=890.17(10)?3,Z=1。X-射线单晶结构研究表明化合物1是一个三维网状结构,而化合物2和3为管状结构。热重分析研究表明所有化合物在380℃以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配位聚合物 水热反应 合成 结构 性能 吡啶-2 5-二羧酸
下载PDF
钴与吡啶-2,6-二甲酸和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9
4
作者 银秀菊 蒋毅民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9-301,共3页
合成了钴(Ⅱ)与吡啶-2,6-二甲酸和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Co(DPC)(phen)(H_2O)]·2H_2O(DPC=C7H3O4N;phen=C12H8N2·H_2O),并获得其单晶。晶体学数据如下:C19H17CoN3O7, Mr = 458.29,三斜晶系, P空间群。 a = 7.818(1), b = 9.29... 合成了钴(Ⅱ)与吡啶-2,6-二甲酸和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Co(DPC)(phen)(H_2O)]·2H_2O(DPC=C7H3O4N;phen=C12H8N2·H_2O),并获得其单晶。晶体学数据如下:C19H17CoN3O7, Mr = 458.29,三斜晶系, P空间群。 a = 7.818(1), b = 9.290(2), c = 14.048(3) ?, α = 81.477(1), β = 81.456(8), γ = 72.970(2)°, V = 958.7(3) ?3, Z =2, F(000) = 470, Dc= 1.588Mg/m3, μ(MoKα) = 0.944mm-1。中心Co(Ⅱ)离子为6配位,6个配位原子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合成 吡啶-2 6-二甲酸 邻菲咯啉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吡啶-2,6-二甲酸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显洪 谭民裕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560,共6页
以 13种配体分别与 10余种稀土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 ,研究其水溶液荧光强度 ,结果发现 ,只有Tb3+ 和Eu3+ 有较强荧光 ,Dy3+ 和Sm3+ 只有非常弱的荧光 ,而其他稀土离子不发光。荧光强度顺序除配体DPA为Eu3+ >Tb3+ >Dy3+ >Sm3+ ... 以 13种配体分别与 10余种稀土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 ,研究其水溶液荧光强度 ,结果发现 ,只有Tb3+ 和Eu3+ 有较强荧光 ,Dy3+ 和Sm3+ 只有非常弱的荧光 ,而其他稀土离子不发光。荧光强度顺序除配体DPA为Eu3+ >Tb3+ >Dy3+ >Sm3+ 外 ,其余配体的荧光强度顺序为Tb3+ >Eu3+ >Dy3+ >Sm3+ 。以数种 4 位取代吡啶 2 ,6 二甲酸衍生物为配体 ,与Tb3+ 形成二元配合物体系 ,研究了pH、溶剂等因素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测定了pH近中性情况下配合物体系的激发与发射光谱 ,发光寿命等 ;研究了 3或 4 位不同取代基对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pH值近中性时体系的发光性能最好 ;(2 )不同取代基对体系的发光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时 ,体系的发光性能要优于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的发光体系 ;(3 )溶剂效应的影响对体系的发光性能影响较大 ,其中低极性溶剂对体系的发光性能要优于高极性溶剂。其中 4 异丙氧基吡啶 2 ,6 二甲酸、4 乙酰氨基吡啶 2 ,6 二甲酸和 3 乙酰氨基吡啶 2 ,6 二甲酸为Tb3+ 的理想敏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衍生物 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能 配体 发光性能
下载PDF
桥联双核配合物[(DPC)_2Co_2(H_2O)_5]·2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9
6
作者 蒋毅民 王湘利 银秀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77,共3页
Department of Chemistry&Biology,Hechi Teacher’s College,Yizhou546300)abstract:The new complex formulated[Co(DPC)abstract: 2 ]-Co(H 2 O)abstract: 5 ]·2H 2 O(HDPC - is pyridine-2,6-dicarboxylate)abstrac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Biology,Hechi Teacher’s College,Yizhou546300)abstract:The new complex formulated[Co(DPC)abstract: 2 ]-Co(H 2 O)abstract: 5 ]·2H 2 O(HDPC - is pyridine-2,6-dicarboxylate)abstract: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 crystal structu 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bel 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 1 /c,a=0.83850(10)abstract:nm,b=2.7386(4)abstract:nm,c=0.9610(2)abstract:nm,β =98.280(10)abstract:°,V=2.1838(6)abstract:nm 3 ,Z=4,D c =1.746g·cm -3 ,μ =1.597mm -1 .In the crystal the two Co 2+ are in distort-ed octahedrons.The part of·2H 2 O(HDPC - is pyridine-2,6-dicarboxylate)abstract: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 crystal structu 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bel 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 1 /c,a=0.83850(10)abstract:nm,b=2.7386(4)abstract:nm,c=0.9610(2)abstract:nm,β =98.280(10)abstract:°,V=2.1838(6)abstract:nm 3 ,Z=4,D c =1.746g·cm -3 ,μ =1.597mm -1 .In the crystal the two Co 2+ are in distort-ed octahedrons.The part of[Co(DPC)abstract: 2 ]possess an approximate D 2d symmetry,while the part of[OCo (2)OH 2 5 ]has an approximate C2sym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双核配合物 [(DPC)2Co2(H2O)5]·2H2O 合成 晶体结构 吡啶-2 6-二甲酸 钴配合物
下载PDF
新型吡啶衍生物及其Tb(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罗一鸣 肖林香 +2 位作者 陈哲 黄为 唐新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9-303,共5页
On the basis of 2,6-bisbenzoylactyl pyridine(L1), 2,6-bis[(3-pyrazoleyl) -5-phenyl]pyridine (L2)and2,6-bis[(3-pyrazoleyl)-3,5-bisphenyl]pyridine(L3) are synthesized. With the synthesized organic compounds as organic l... On the basis of 2,6-bisbenzoylactyl pyridine(L1), 2,6-bis[(3-pyrazoleyl) -5-phenyl]pyridine (L2)and2,6-bis[(3-pyrazoleyl)-3,5-bisphenyl]pyridine(L3) are synthesized. With the synthesized organic compounds as organic ligands, corresponding terbium(Ⅲ) complexes are prepar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se new compounds are confirmed by 1H-NMR, EA , IR spectrum , UV spectrum and MS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es are characterized by EA,IR spectrum ,UV spectrum,TG-DTA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ive energy transfer from the organic ligand L2 to the central Tb(Ⅲ) ions occurs in the complexe, and strong and characteristic green mission appears due to the 5D4- 7F5 transitions of the 4f electrons of the central Tb(Ⅲ) ions.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shows that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intensity of Tb(L2) 3·3H2O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b2(L1) 3·4H2O,but the property of TG-DTA is not so good as we expected. It cannot be the best material for fabrication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衍生物 铽配合物 稀土 发光
下载PDF
吡啶-2,6-二羧酸桥联的双核钴配合物的磁性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彦波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1,共3页
吡啶-2,6-二羧酸与硝酸钴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双核配合物[Co2(pdc)2(H2O)5].2H2O.磁性研究表明在该配合物中钴离子间存在反铁磁交换耦合相互作用.
关键词 晶体结构 钴(Ⅱ)配合物 吡啶-2 6-二羧酸 磁性质
下载PDF
[Cu(HDPC)_2]·(HO_x)_2·6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8
9
作者 蒋毅民 银秀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9-592,共4页
The new complex formulated ·(HOx)2·6H2O(HDPC- is pyridine 2,6 dicarb oxylate,Hoxis 8 Hydroxyquin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The new complex formulated ·(HOx)2·6H2O(HDPC- is pyridine 2,6 dicarb oxylate,Hoxis 8 Hydroxyquin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C2/c. a=18.423(3)?, b=10.384(2) ?,c=19.139(2)?, α=γ=90°, β=111.050(10)°, V=3417.0(9)?3, Z=4, Dc=1.544Mg·m-3, μ=0.722mm-1. In the crystal Cu? ion is six coordinated to form a distorted octahedr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吡啶-2 6-二甲酸根 晶体结构 8-羟基喹啉 合成
下载PDF
锌(Ⅱ)的一维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左明辉 沈金铭 +2 位作者 徐杰 尹乾柱 崔术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98-1302,共5页
通过回流加热法以吡啶-2,3-二羧酸(2,3-PDC)和2-甲基咪唑(DMIM)配体与金属Zn(Ⅱ)离子反应合成了配合物[Zn(2,3-PDC)(H2O)(DMIM)·H2O]n(1),用IR、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X-射线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1中锌离... 通过回流加热法以吡啶-2,3-二羧酸(2,3-PDC)和2-甲基咪唑(DMIM)配体与金属Zn(Ⅱ)离子反应合成了配合物[Zn(2,3-PDC)(H2O)(DMIM)·H2O]n(1),用IR、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X-射线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1中锌离子通过2,3-PDC配体桥联形成一维链结构。荧光光谱测量显示配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7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3-二羧酸 2-甲基咪唑 回流加热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下载PDF
4-羟基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瑞仁 郑由浒 +1 位作者 赵强 严子耳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7,共5页
考察了以吡啶-2,6-二甲酸为原料,经酯化、吡啶环自由基亲核取代合成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的工艺路线,并对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羟甲基化的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9.8g(44mmol)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溶... 考察了以吡啶-2,6-二甲酸为原料,经酯化、吡啶环自由基亲核取代合成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的工艺路线,并对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羟甲基化的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9.8g(44mmol)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溶于60mL 30%(V)硫酸和75mL甲醇混合溶液中,同时等速滴加40.8mL(400mmol)30%过氧化氢溶液和含15.2g(100mmol)硫酸亚铁的饱和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目标产物产率可达65.8%,经液相色谱测定产物的纯度大于98%,其结构经由核磁氢谱(^1H-NMR),红外分析(IR)和元素分析得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 4-羟甲基吡啶-2 6-甲酸二甲酯 自由基 亲核取代
下载PDF
钇与吡啶-2,6-二甲酸和2,6-二氨基吡啶质子转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梦军 陈建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6-791,共6页
以吡啶-2,6-二甲酸(pydcH2)与2,6-二氨基吡啶(pyda)为原料,采用超声方法合成了质子转移化合物(pydaH2)2+(pydc)2-,再与Y(NO3)3反应合成了稀土金属钇与吡啶-2,6-二甲酸和2,6-二氨基吡啶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pydaH2)Y2(pydc)4.10H2O。通... 以吡啶-2,6-二甲酸(pydcH2)与2,6-二氨基吡啶(pyda)为原料,采用超声方法合成了质子转移化合物(pydaH2)2+(pydc)2-,再与Y(NO3)3反应合成了稀土金属钇与吡啶-2,6-二甲酸和2,6-二氨基吡啶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pydaH2)Y2(pydc)4.10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热重和差热分析等对质子转移化合物及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并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pydaH2)Y2(pydc)4.10H2O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 2 6-二氨基吡啶 质子转移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对烟粉虱的忌避与拒食活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洪慧金 杨艺华 王联德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化学合成的吡啶-2,6-二羧酸(DPA)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均表现出忌避与拒食活性。利用罩叶选择法测定了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DPA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与拒食活性。试验表明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DPA对烟粉虱具忌避与拒食作...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化学合成的吡啶-2,6-二羧酸(DPA)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均表现出忌避与拒食活性。利用罩叶选择法测定了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DPA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与拒食活性。试验表明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DPA对烟粉虱具忌避与拒食作用活性,100mg·mL-1毒素Ⅷ的忌避率与拒食率分别为41%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 吡啶-2 6-二羧酸 烟粉虱 忌避 拒食
原文传递
吡啶-2,6-二甲酸与2,6-二氨基吡啶质子转移化合物的超声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梦军 陈建定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76-1079,共4页
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合成吡啶-2,6-二甲酸(pydc·H2)与2,6-二氨基吡啶(pyda)质子转移化合物[pyda·H2]2+[pydc]2-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溶剂、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短时间的超声波作用下,于不同... 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合成吡啶-2,6-二甲酸(pydc·H2)与2,6-二氨基吡啶(pyda)质子转移化合物[pyda·H2]2+[pydc]2-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溶剂、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短时间的超声波作用下,于不同种类的溶剂中均可合成得到[pyda·H2]2+[pydc]2-.该合成方法操作简便,无需催化剂和加热,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 2 6-二氨基吡啶 质子转移化合物 超声合成
原文传递
吡啶-2,6-二甲酰胺衍生物Tb(Ⅲ)、Eu(Ⅲ)配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测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青 赵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3-606,610,共5页
从吡啶-2,6-二甲酸(L1)出发,合成了2种含有多个共轭体系和多齿的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L2)配体和N^2,N^6-二对甲苯基吡啶-2,6-二甲酰胺(L2)配体;制备了化合物N^2,N^6-二(3-甲基吡啶)-2-取... 从吡啶-2,6-二甲酸(L1)出发,合成了2种含有多个共轭体系和多齿的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L2)配体和N^2,N^6-二对甲苯基吡啶-2,6-二甲酰胺(L2)配体;制备了化合物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L2)与Tb(Ⅲ)和Eu(Ⅲ)的配合物,培养出了单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在Tb(Ⅲ)配合物的稀溶液中,当溶液pH值为7时荧光强度最强,pH值大于或小于7荧光强度都逐渐减弱;当溶液pH为7时,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对Tb(Ⅲ)的荧光强度敏化远大于吡啶-2,6-二甲酸;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和吡啶-2,6-二甲酸与Eu(Ⅲ)形成稀的配合物溶液的荧光强度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pH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 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质 铽(Tb) 铕(Eu)
下载PDF
吡啶-2,6-二甲酰胺衍生物及其Tb(Ⅲ)和Eu(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青 赵强 +1 位作者 魏琦峰 唐瑞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6-700,共5页
以吡啶-2,6-二甲酸为原料,合成含有多个共轭体系多齿配体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同时制备它与稀土离子Tb(Ⅲ)和Eu(Ⅲ)的配合物,并培养出单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配合物的组... 以吡啶-2,6-二甲酸为原料,合成含有多个共轭体系多齿配体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同时制备它与稀土离子Tb(Ⅲ)和Eu(Ⅲ)的配合物,并培养出单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以及晶体结构,研究配合物的固体和溶液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在Tb(Ⅲ)的配合物稀溶液中,当溶液pH值为6-7时荧光强度最大,pH值大于7或小于6时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在水溶液中,当溶液pH值为7时,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对Tb(Ⅲ)的荧光强度远强于吡啶-2,6-二甲酸对Tb(Ⅲ)的荧光强度;当pH值为3-11时,N^2,N^6-二(3-甲基吡啶)-2-取代吡啶-2,6-二甲酰胺和吡啶-2,6-二甲酸跟Eu(Ⅲ)形成稀的配合物溶液的荧光强度随pH值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 稀土配合物 荧光
下载PDF
吡啶-2,6-二甲酰腙类化合物及其Tb(Ⅲ)和Eu(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一鸣 陈哲 +1 位作者 唐瑞仁 彭红建 《广州化学》 CAS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吡啶-2,6-二甲酸经酯化,肼解得吡啶-2,6-二甲酰肼(2),(2)与芳香醛缩合得到了3个新的酰腙配体:吡啶-2,6-二甲酰肼苯甲醛腙(3a)、吡啶-2,6-二甲酰肼水杨醛腙(3b)和吡啶-2,6-二甲酰肼呋喃甲醛腙(3c),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进行... 吡啶-2,6-二甲酸经酯化,肼解得吡啶-2,6-二甲酰肼(2),(2)与芳香醛缩合得到了3个新的酰腙配体:吡啶-2,6-二甲酰肼苯甲醛腙(3a)、吡啶-2,6-二甲酰肼水杨醛腙(3b)和吡啶-2,6-二甲酰肼呋喃甲醛腙(3c),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进行了确认。制备了吡啶-2,6-二甲酰肼与这三种新型配体的Tb(III)和Eu(III)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溶液态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啶-2,6-二甲酰肼苯甲醛腙(3a)和吡啶-2,6-二甲酰水杨醛腙(3b)作为荧光敏化剂,对Eu3+和Tb3+的荧光敏化性能比吡啶-2,6-二甲酰肼以及大多数吡啶-2,6-二甲酸衍生物要好,是较理想的稀土荧光敏化剂,它们的稀土配合物在分子偶极矩较小的溶剂中荧光强度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酰腙 吡啶-2 6-二甲酸 荧光 稀土酰腙配合物
下载PDF
二维网状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18
作者 路萌萌 李龙凤 +1 位作者 徐蕴 周永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水热法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Zn_(2)(pydc)_(2)]_(n)(1)(H_(2)pydc=吡啶-2,6-二甲酸),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9270(12)nm,b=1.39529(12)nm,c=1.65401(14)nm,β=100.909... 水热法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Zn_(2)(pydc)_(2)]_(n)(1)(H_(2)pydc=吡啶-2,6-二甲酸),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9270(12)nm,b=1.39529(12)nm,c=1.65401(14)nm,β=100.909(2)■.中心离子Zn(Ⅱ)具有三种配位构型,分别处于变形八面体、四方锥、四面体配位环境.相关的Zn(Ⅱ)离子形成两种不同的一维链状结构,临近的一维链进一步通过pydc^(2-)桥联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固体荧光测试表明,1在室温下发射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吡啶-2 6-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
下载PDF
[Ni(Phen)_3][Ni(DPC)_2]·11.5H_2O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银秀菊 蒋毅民 +1 位作者 吴志鸿 郁开北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97-701,共5页
以吡啶-2,6-二甲酸(H2DPC)和1,10-邻菲咯啉(Phen)为原料,首次合成了配合物[Ni(Phen)3][Ni(DPC)2].11.5H2O(1,C50H53N8Ni2O19.5),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X-射线表征。结果表明,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29.863(3),b=14.971(2),... 以吡啶-2,6-二甲酸(H2DPC)和1,10-邻菲咯啉(Phen)为原料,首次合成了配合物[Ni(Phen)3][Ni(DPC)2].11.5H2O(1,C50H53N8Ni2O19.5),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X-射线表征。结果表明,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29.863(3),b=14.971(2),c=24.638(3),β=104.800(10)°,V=10650(2)3,Z=8,S=0.883,Dc=1.491g.cm-3,μ=0.792mm-1,F(000)=4968。1由配阳离子和配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而成,两个中心镍离子的配位多面体都是变形的八面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 1 10-邻菲咯啉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合成
下载PDF
手性吡啶-2,6-双酰胺钴(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世霞 陈晓靓 +2 位作者 朱淮武 张笑一 卫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合成了配体2,6-双{N-[(1'-甲基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的结构进行确证,经表征配合物组成为{[Co(L-2H)]2 O2}.2H2 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合成了配体2,6-双{N-[(1'-甲基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的结构进行确证,经表征配合物组成为{[Co(L-2H)]2 O2}.2H2 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配体为四齿配体,通过2个酰胺氮原子和2个羟基氧原子参与钴(Ⅲ)配位。运用圆二色谱对目标配体和配合物的光学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手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双酰胺 钴(Ⅲ)配合物 圆二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