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03
1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9-415,共7页
物源分析是盆地和造山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对分析沉积盆地与造山带的相对位置、演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等方面意义重大。物源分析方法众多 ,文中主要讨论了重矿物法、碎屑岩类法、裂变径迹法、沉积方法、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法等的方法、... 物源分析是盆地和造山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对分析沉积盆地与造山带的相对位置、演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等方面意义重大。物源分析方法众多 ,文中主要讨论了重矿物法、碎屑岩类法、裂变径迹法、沉积方法、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法等的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条件和局限性 ,并指出地球化学方法和同位素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 ,也应该考虑构造抬升、剥蚀作用和化学风化等构造和沉积作用对物源区判定的影响。物源分析时应注意将多种方法相结合 ,扬长补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重矿物 裂变径迹 碎屑岩 沉积 地球化学 同位素
下载PDF
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36
2
作者 杜安道 何红蓼 +5 位作者 殷宁万 邹晓秋 孙亚利 孙德忠 陈少珍 屈文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9-347,共9页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将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应用于铼-锇同位素系统地质年龄测定。建立的化学分离方法包括碱熔分解样品、丙酮萃取分离铼、 蒸馏法分离锇。全流程化学回收率在90%以上。铼和^(187)Os的空白值分别为0.07ng和0.01ng。用...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将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应用于铼-锇同位素系统地质年龄测定。建立的化学分离方法包括碱熔分解样品、丙酮萃取分离铼、 蒸馏法分离锇。全流程化学回收率在90%以上。铼和^(187)Os的空白值分别为0.07ng和0.01ng。用本法测定了我国4个钼矿床的辉钼矿矿化年龄,其年龄测定精度(2σ)在3%以内。测定结果与地质背景的符合情况令人满意。直接测定金属矿床年龄的铼-锇法较之间接测定围岩时代来推断矿化年龄的其它定年方法更能反映真实年龄。鉴于许多热液硫化物矿床常含有辉钼矿,该法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床 同位素 地质年龄
下载PDF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和各类天然气鉴别 被引量:372
3
作者 戴金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40,共40页
一、天然气同位素组成所谓同位素系指质子(Z)数相等的同一元素中中子(N)数不同的各种原子,即原子序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各种原子。同一元素的诸同位素,它们彼此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 一、天然气同位素组成所谓同位素系指质子(Z)数相等的同一元素中中子(N)数不同的各种原子,即原子序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各种原子。同一元素的诸同位素,它们彼此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或在右上角)注明中子数,需要时同时在左下角(或右下角)注明原子序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同位素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被引量:289
4
作者 吴福元 孙德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13-318,共6页
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包体的Sr Nd 同位素资料的总结表明,中国东部现今岩石圈地幔具有强烈亏损性质,现今岩石圈地幔是新生的。岩石圈减薄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晚期,并与中国东部大面积、强烈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相对应,... 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包体的Sr Nd 同位素资料的总结表明,中国东部现今岩石圈地幔具有强烈亏损性质,现今岩石圈地幔是新生的。岩石圈减薄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晚期,并与中国东部大面积、强烈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相对应,且具有自西向东岩石圈减薄逐渐增强的趋势。分析表明,中生代期间印度洋型软流圈地幔的侵入与中国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岩石圈地幔 岩石圈减薄 岩浆作用 中生代
下载PDF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232
5
作者 黄典豪 吴澄宇 +1 位作者 杜安道 何红蓼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年来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铼-锇同位素定年实验室,为研究钼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含铼矿物之一,且基本上不含普通锇,其中... 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年来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铼-锇同位素定年实验室,为研究钼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含铼矿物之一,且基本上不含普通锇,其中所含 ̄(187)Os是由 ̄(187)Re衰变而来,故放射成因 ̄(187)Os的积累是矿物年龄及铼含量的函数,本文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东秦岭钼矿带中几个不同类型的大型钼矿床的Re-Os年龄: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氏的Re-Os年龄为印支期,其余的斑岩型钼矿床和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的Re-Os年龄均为燕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床 同位素 年龄
下载PDF
湘南中生代玄武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5
6
作者 赵振华 包志伟 张伯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1998年第S2期7-14,共8页
湘南是有色、稀有及放射性矿产分布的密集区 ,区内玄武岩类在时间、空间和成矿元素含量上与矿床有密切关系 .该地区玄武岩类同位素年龄在 1 98~ 81Ma之间 ,属侏罗纪 白垩纪 ,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 ,它们形成于大陆... 湘南是有色、稀有及放射性矿产分布的密集区 ,区内玄武岩类在时间、空间和成矿元素含量上与矿床有密切关系 .该地区玄武岩类同位素年龄在 1 98~ 81Ma之间 ,属侏罗纪 白垩纪 ,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 ,它们形成于大陆板内构造环境 .微量元素和Sr,Nd ,Pb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其地幔源区经历了富集过程 ,这种富集地幔源区 3%~ 5 %的部分融熔形成本区的碱性玄武岩 ,1 0 %~1 5 %的部分融熔形成本区的拉斑玄武岩 .区域地幔的富集作用对湘南大 超大型矿床密集区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类 微量元 同位素 地幔富集作用 超大型矿床 湘南
原文传递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黑沟峡变质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古生代洋盆及其闭合时代的证据 被引量:165
7
作者 李曙光 孙卫东 +2 位作者 张国伟 陈家义 杨永成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3期223-230,共8页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黑沟峡变质火山岩(绿泥钠长片岩)的主要元素组成表明,它是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系,由低K富Na拉斑玄武岩及酸性英安岩、流纹岩组成.该玄武岩具有类似MORB的痕量元素特征,扁平的REE模型,但富Th和Pb已获得该变质岩系的Sm-Nd全...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黑沟峡变质火山岩(绿泥钠长片岩)的主要元素组成表明,它是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系,由低K富Na拉斑玄武岩及酸性英安岩、流纹岩组成.该玄武岩具有类似MORB的痕量元素特征,扁平的REE模型,但富Th和Pb已获得该变质岩系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42±21Ma,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21±13Ma,它们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并指示该火山岩系的变质时代.变质时代的初始ε_(Nd)值(+6.1)指示该玄武岩源区为MORB型亏损地幔(ε_(Nd)值>+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变质火山岩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论季风气候对我国雨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72
8
作者 卫克勤 林瑞芬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41,共10页
根据我国积累的雨水同位素组成资料,讨论了季风气候对雨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受季风影响的地区,与温度效应预测的相反,夏季雨水δ值偏低,雨水的δ值并不一定和降水量有关。夏季风期间暖湿汽团在亚洲登陆前,已经历较大的同位素分馏... 根据我国积累的雨水同位素组成资料,讨论了季风气候对雨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受季风影响的地区,与温度效应预测的相反,夏季雨水δ值偏低,雨水的δ值并不一定和降水量有关。夏季风期间暖湿汽团在亚洲登陆前,已经历较大的同位素分馏,故明显贫重同位素。用夏冬两季雨水平均δ18O之差讨论了雨水δ值受季风气候影响的程度。我国东部及云南和西藏南部受季风影响最为明显,而新疆则在影响范围之外。根据氘过剩值探讨了夏冬季风期间降水云团的不同水汽来源。季风气候的多变也使雨水δ值年变幅较大。本结果有助于将稳定同位素温度指示剂正确地应用于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冰川学、水文学以及古气候学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 同位素 季风 气候
下载PDF
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时空演变、构造环境及地壳生长意义——以中国阿尔泰为例 被引量:158
9
作者 王涛 童英 +5 位作者 李舢 张建军 史兴俊 李锦轶 韩宝福 洪大卫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5-618,共24页
阿尔泰造山带横跨中、俄、哈、蒙四国边界,是中亚造山带主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的花岗岩等侵入体。本文研究总结这些岩体的时空演变、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并探讨其增生造山和地壳生长意义。依据锆石年龄,这些岩体可大致分为早中古生代的... 阿尔泰造山带横跨中、俄、哈、蒙四国边界,是中亚造山带主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的花岗岩等侵入体。本文研究总结这些岩体的时空演变、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并探讨其增生造山和地壳生长意义。依据锆石年龄,这些岩体可大致分为早中古生代的470~440Ma(中晚奥陶世)和425~360Ma(晚志留世—晚泥盆世)、晚古生代的355~318Ma(早石炭世)和290~270Ma(早二叠世)以及早中生代245~190Ma(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3个阶段5个期次,其中425~360Ma花岗岩可进一步细分为425~390Ma和380~360Ma两个峰期。早中古生代(470~360Ma)花岗岩体分布广泛,主要为钙碱性I型,多具不同程度变形,其中470~440Ma岩体变形极强(片麻岩体)。它们为同造山俯冲增生产物,形成于活动陆缘俯冲(470~440Ma)、继续俯冲弧后盆地伸展(420~390Ma)到聚合碰撞(380~360Ma)的过程中。早石炭世岩体发育于造山带南部,为不变形圆形状或不规则状,具典型碱性花岗岩特征,为晚(后)造山产物。早二叠世岩体主要发育于阿尔泰造山带南部,少量分布于造山带内部,多为圆形,不变形,少量变形岩体集中在额尔齐斯构造带内,成因类型以I、A型为特点,伴生有大量基性岩脉(体),显示为后造山底侵伸展环境。早中生代岩体为不变形圆形或不规则状,具有高分异I型和S型花岗岩特征,伴有稀有金属矿产,具有板内环境特点。花岗岩体同位素填图显示,阿尔泰中部块体岩体具有较低的εNd(t)值和老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1~1.3Ga),暗示存在古老地壳基底;由北向南εNd(t)值增高,模式年龄变年轻,显示陆壳向南生长,其中水平和垂向生长率分别为18%~28%和7%~8%。中生代时期阿尔泰造山带保留水平增生结构,没有发生大规模构造块体垂向叠覆。阿尔泰造山带经历了古陆缘构造演化,奥陶纪—志留纪陆缘俯冲,泥盆纪陆弧及陆缘边缘裂解、弧后盆地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年代学 同位素 区域变形 构造演化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上扬子地台区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43
10
作者 黄思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53,共9页
未经蚀变的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组成代表了原始海水的同位素组成。在确定样品末经显著蚀变的基础上,本文测定了上扬子地区晚古生代7条剖面238个海相碳酸盐岩样品的碳、锶同位素组成,公布了它们的测试结果和演化曲线,为其他相关... 未经蚀变的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组成代表了原始海水的同位素组成。在确定样品末经显著蚀变的基础上,本文测定了上扬子地区晚古生代7条剖面238个海相碳酸盐岩样品的碳、锶同位素组成,公布了它们的测试结果和演化曲线,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利用的基础参照数据。曲线的演化趋势与前人公布的世界其他地方同时代的同位素演化趋势一致,显示出海相碳酸盐岩同位素组成的全球性对比意义。海平面变化、海底扩张速度、火山活动、生物绝灭更替、有机碳相对埋藏速度等全球地质事件是其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台地 同位素 碳酸盐岩
下载PDF
桐庐I型和相山S型两类碎斑熔岩对比 被引量:144
11
作者 王德滋 刘昌实 +1 位作者 沈渭洲 陈繁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4-54,共11页
以浙西桐庐I型和赣东北相山S型碎斑熔岩为代表,对两类不同成因的火山-侵入杂岩进行了系统对比。桐庐I型具有相对贫SiO_2(<68%)、相对富Na_2O、贫K_2O(Na_2O/K_2O>0.78)、低的Rb/Sr(<0.9)和I_(Sr)(t)值(0.7060)以及高的ε_(Nd)... 以浙西桐庐I型和赣东北相山S型碎斑熔岩为代表,对两类不同成因的火山-侵入杂岩进行了系统对比。桐庐I型具有相对贫SiO_2(<68%)、相对富Na_2O、贫K_2O(Na_2O/K_2O>0.78)、低的Rb/Sr(<0.9)和I_(Sr)(t)值(0.7060)以及高的ε_(Nd)(t)(>-6.0)等特征,表明源区为基性变质火成岩;相山S型含岩浆结晶的富铝矿物石榴石和红柱石,具有相对富SiO_2(2>68%)、低的Na_2O/K_2O(<0.78)、高的Rb/Sr(>0.9)和I_(Sr)(t)值(>0.7100)以及低的ε_(Nd)(t)值(<-6.0)等特怔,其源区为变质沉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斑熔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
下载PDF
安徽南部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锶、钕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29
12
作者 陈江峰 周泰禧 +3 位作者 李学明 K.A.Foland 黄承义 卢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安徽南部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年龄分别约为138Ma 和123Ma)的钕同位素初始比值∈_(Nd)(Ⅰ)值为—5——16.6,表明古老大陆地壳在这些岩石形成时起重要作用。江南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源区钕同位素组成与上溪群浅变质岩的原岩沉积物物源区... 安徽南部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年龄分别约为138Ma 和123Ma)的钕同位素初始比值∈_(Nd)(Ⅰ)值为—5——16.6,表明古老大陆地壳在这些岩石形成时起重要作用。江南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源区钕同位素组成与上溪群浅变质岩的原岩沉积物物源区相似。扬子系列的偏中性侵入岩则可能是幔源基性岩浆同化古老硅铝地壳物质的产物,但地壳物质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 侵入岩 同位素
下载PDF
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流体He和Ar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18
13
作者 胡瑞忠 毕献武 +1 位作者 G.Turner P.Burnard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9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根据矿物流体包裹体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 ,在分析成矿后各种后生作用对流体包裹体初始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讨论了哀牢山金矿带中镇沅、墨江和大坪三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因 .结果表明 ,流体包裹体中因氦扩散丢失而... 根据矿物流体包裹体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 ,在分析成矿后各种后生作用对流体包裹体初始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讨论了哀牢山金矿带中镇沅、墨江和大坪三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因 .结果表明 ,流体包裹体中因氦扩散丢失而引起的氦同位素分镏以及后生叠加的He和Ar均可忽略不计 ;该金矿带的成矿流体 ,是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的饱和空气雨水与富含幔源氦的深源流体两端元混合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带 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燕辽-阴山三叠纪碱性侵入岩年代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15
14
作者 阎国翰 牟保磊 +6 位作者 许保良 何国琦 谭林坤 赵晖 何中甫 张任祜 乔广生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燕辽-阴山地区 15个碱性岩体同位素年龄的变化范围为 190~268 Ma,其中 10 个年龄在 208~250 Ma之间,指示出它们主要形成于三叠纪. ε_(Nd)(t),ε_(Sr)(t)和Isr(t)初始值 变化范围分别... 燕辽-阴山地区 15个碱性岩体同位素年龄的变化范围为 190~268 Ma,其中 10 个年龄在 208~250 Ma之间,指示出它们主要形成于三叠纪. ε_(Nd)(t),ε_(Sr)(t)和Isr(t)初始值 变化范围分别为-3.21~17.19, 11.7~71.5和 0.705 0~0.709 3,平均值依次是-7.09, 36.63和 0.706 8,反映出它们的富集性质.在ε_(Nd)(t)- ε_(Sr)(t)相关图中,这些岩石的投影点 均落在富集地幔演化趋势线内及其附近,并具有地幔铅的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与富 集地幔储库物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侵入岩 年代学 同位素 燕辽-阴山 三叠纪
原文传递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以下庄矿田仙石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20
15
作者 邓平 沈渭洲 +4 位作者 凌洪飞 叶海敏 王学成 濮巍 谭正中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0-528,共9页
仙石大型铀矿床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矿区内NWW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床位于NNE向硅化带和NWW向基性岩脉(辉绿岩)交接部位,矿体严格赋存于基性岩脉内部或其边缘。金属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微晶)... 仙石大型铀矿床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矿区内NWW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床位于NNE向硅化带和NWW向基性岩脉(辉绿岩)交接部位,矿体严格赋存于基性岩脉内部或其边缘。金属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微晶)石英为主,蚀变作用发育,主要类型包括碱交代、硅化和赤铁矿化。沥青铀矿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矿床中存在81Ma(主要)和125Ma(次要)两期铀矿化。H、O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前期和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18OH2O=1.4‰~6.6‰,δDH2O=-65‰~-34‰,反映成矿流体主要由地幔流体组成。矿脉中方解石的δ13C=-8.5‰~-3.1‰,反映矿化剂∑CO2来自地幔。上述特征表明,地幔流体在仙石铀矿床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流体 成矿作用 铀矿床 同位素 广东
下载PDF
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 被引量:119
16
作者 张雪莲 王金霞 +1 位作者 冼自强 仇士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75,共14页
This is a study of ancient man's diet by means of the isotopes ^13C and ^15N analysis method.A set of experiment conditions for N2 collection with the element analyser has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 experiments, whi... This is a study of ancient man's diet by means of the isotopes ^13C and ^15N analysis method.A set of experiment conditions for N2 collection with the element analyser has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 experiments, which brought initial results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archaeology.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relative situation of ancient man's meat eating has been made for some archaeological sites, such as Inner-Mongolia Xinglongwa, Qinghai Shangsunjia and Xingjiang Yanbulake. It is the first example of this research.Meanwhile, results of ^13C analysis have also been acquir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a series of sites, including the Yin Ruins, Western Zhou Liulihe, Kayao culture Shangsunjia,Xinglongwa, and Zhejiang Hemudu. This froms a basis for studying the components of the then people's staple f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13C ^15N 古人类 食物结构
原文传递
东准噶尔石炭系火山岩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准噶尔洋盆闭合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114
17
作者 龙晓平 孙敏 +5 位作者 袁超 肖文交 陈汉林 赵永久 蔡克大 李继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40,共10页
扎河坝石炭系火山岩出露于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带北侧的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内,主要为玄武岩及玄武安山岩,Mg~#介于64~73,中等的TiO_2(<0.85%)和Al_2O_3(13.75%~16.88%)含量,相对低的CaO(4.51%~7.28%)和FeO^T(5.82%~... 扎河坝石炭系火山岩出露于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带北侧的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内,主要为玄武岩及玄武安山岩,Mg~#介于64~73,中等的TiO_2(<0.85%)和Al_2O_3(13.75%~16.88%)含量,相对低的CaO(4.51%~7.28%)和FeO^T(5.82%~7.71%)含量,显示初始岩浆特征。样品富Na(Na_2O/K_2O>1),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K_2O+Na_2O)=4.4%~7.1%)。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较低的Nb含量(0.8×10^(-6)~2.6×10^(-6))和明显的Nb-Ta负异常,显示典型的消减带岩浆特征。样品显示微弱的轻稀土富集(La/Yb)_N=1.0~2.1,无明显的重稀土分馏(Gd/Yb)_N=1.1~1.3,无明显的铕异常(δEu=0.94~1.08)及铈异常(δCe=1.00~1.06)。此外,样品具有较高的(^(87)Sr/^(86)Sr)_i(0.705282~0.705420)和ε_(Nd)(t)值(+6.59~+7.58)。上述特征与样品低的Th及Pb含量(Th<0.55×10^(-6),Pb<3.52×10^(-6))和较高的Ce/Pb比值(4~79)可以排除陆壳混染,说明其形成于消减带环境。样品较高的Ce/Th(18~32),Ce/Pb,Ba/Rb(21~76)和Ba/Th(>179)比值,ε_(Nd)(t)值接近亏损地幔,并缺乏明显的负铈异常,说明源区没有明显的消减沉积物加入。样品的微量元素特征及Sr-Nd同位素组成说明其形成于热液交代的洋壳俯冲脱水使上覆地幔楔部分熔融。而样品相对贫Pb的特征,可能与源于高温角闪岩相俯冲板片特殊的贫Pb流体有关。这套火山岩说明东准噶尔晚石炭世仍存在洋内的消减俯冲环境,准噶尔大洋的闭合应当发生在晚石炭世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中亚造山带 俯冲消减 扎河坝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
下载PDF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体的Nd-Sr同位素及岩石成因研究 被引量:106
18
作者 毛景文 李红艳 裴荣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本文利用Rb-Sr等时线方法测得第一阶段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第二阶段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三阶段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2±9)×10 ̄6a、(137±7)×10 ̄6a~(136±6)×1... 本文利用Rb-Sr等时线方法测得第一阶段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第二阶段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三阶段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2±9)×10 ̄6a、(137±7)×10 ̄6a~(136±6)×10 ̄6a和(131±1)×10 ̄6a。Sr-Nd同位素资料表明各阶段花岗质岩石均基本上源于地壳物质的重熔。与钨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属同一岩浆体系分异演化的产物,其钕模式年龄(t_(DM)=2307×10 ̄6a)反映出成岩物质来自早元古宙地层的重熔。与铅-锌-银矿化有关的花岗斑岩的钕模式年龄(t_(DM)=1284×10 ̄6~1578×10 ̄6a)示意出其成岩物质来自中元古宙地层的重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花岗岩 钨矿床
下载PDF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8
19
作者 冯新斌 陈玖斌 +7 位作者 付学吾 胡海燕 李平 仇广乐 闫海鱼 尹润生 张华 朱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3-530,共28页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削减人为汞排放和汞产品使用的国际汞公约将于2013年10月在日本的水俣市签订实施。本文从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大气汞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污染场地汞...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削减人为汞排放和汞产品使用的国际汞公约将于2013年10月在日本的水俣市签订实施。本文从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大气汞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污染场地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汞与硒相互作用、微生物与汞相互作用、人体汞暴露的危害和汞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获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了当前开展汞在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着的缺乏全球尺度对大气的迁移转化规律的认识、气候变暖条件下大气汞沉降对汞甲基化影响与生物甲基汞累积机制、微生物与汞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长期低剂量汞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等薄弱环节,并对新兴的非传统汞同位素技术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同位素 来源
下载PDF
矿石Pb同位素三维空间拓扑图解用于地球化学省与矿种区划 被引量:96
20
作者 朱炳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9-216,共8页
根据新的 Pb 同位素拓扑图解分析方法,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存在六个相互区别的 Pb 同位素构造省,即华北、华南、扬子—祁连—南山、北疆、青藏与东北佳木斯省。同时从图解可看出金矿化与非金矿化铅同位素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他矿种也存... 根据新的 Pb 同位素拓扑图解分析方法,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存在六个相互区别的 Pb 同位素构造省,即华北、华南、扬子—祁连—南山、北疆、青藏与东北佳木斯省。同时从图解可看出金矿化与非金矿化铅同位素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他矿种也存在着可相区别的标志。Pb 同位素证据还表明华北与华南是独立的、在地球化学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古老块体,而扬子可能是过渡块体。这一矿石 Pb 同位素特征的发现为 Pb 同位素方法应用于化探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地球化学省 金矿床 矿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