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敏化研究 被引量:79
1
作者 张峰 李庆霖 +1 位作者 杨建军 张治军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9-332,共4页
报道了 共溶液 掺杂法对 二氧化钛 光谱 特性 进行 可见 光敏 化的 研究 结果. 实 验结 果 表明:钒掺杂 的二氧 化钛光催 化剂在 可 见光 照 射 下,对 初 始 浓度 为 50 μl/ L 的 硫化 氢, 小 时转 化 率 高达969 % . ... 报道了 共溶液 掺杂法对 二氧化钛 光谱 特性 进行 可见 光敏 化的 研究 结果. 实 验结 果 表明:钒掺杂 的二氧 化钛光催 化剂在 可 见光 照 射 下,对 初 始 浓度 为 50 μl/ L 的 硫化 氢, 小 时转 化 率 高达969 % . X P S 结果证 明了二氧 化钛晶 格中有钒 离子存在 . 粉 末电导结 果进一步 揭示 了钒 掺杂 二氧化钛中 呈现两 种导电机 制和光谱 响应红 移的内在 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二氧化钛 可见光 敏化 催化剂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剂可见光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8
2
作者 程萍 顾明元 金燕苹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TiO2 在光催化和光电转换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而阻碍其应用的是它的大禁带宽度 (Eg=3.2eV) ,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因此研究开发可见光响应的TiO2 就成为当前光催化剂研究的关键课题。目前TiO2 可见光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金属... TiO2 在光催化和光电转换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而阻碍其应用的是它的大禁带宽度 (Eg=3.2eV) ,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因此研究开发可见光响应的TiO2 就成为当前光催化剂研究的关键课题。目前TiO2 可见光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离子掺杂、离子注入以及染料光敏化等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TiO2 可见光化。本文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 ,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催化剂 可见光
下载PDF
多波段图像融合算法研究及其新发展(Ⅱ) 被引量:55
3
作者 倪国强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1年第6期1-6,共6页
对多通道、特别针对可见光与长波红外图像像素级融合的各种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工作实际需要,对其均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和编程调试,对某些算法做了较重大改进,在若干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具有特色的算法与思想。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 对多通道、特别针对可见光与长波红外图像像素级融合的各种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工作实际需要,对其均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和编程调试,对某些算法做了较重大改进,在若干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具有特色的算法与思想。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型程序软件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段图像融合算法 图像处理 可见光 红外
下载PDF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103
4
作者 杨旭东 黄玉柱 +2 位作者 李继刚 李丽 李北斗 《山东电力技术》 2015年第1期30-34,共5页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是将移动机器人应用于变电站环境,基于红外、可见光相机等获取设备红外热图、图像信息,基于智能分析算法自动识别设备状态,代替人工实现变电站设备状态的自动检测与预警分析。目前,包括日本、中国、加拿大、巴西在内的...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是将移动机器人应用于变电站环境,基于红外、可见光相机等获取设备红外热图、图像信息,基于智能分析算法自动识别设备状态,代替人工实现变电站设备状态的自动检测与预警分析。目前,包括日本、中国、加拿大、巴西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展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研究及推广应用,介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各个国家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方面的推广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变电站 检测 红外 可见光
下载PDF
红外-可见光的上转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何捍卫 周科朝 +1 位作者 熊翔 黄伯云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红外转可见光上转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上转换发光的基本机制及掺杂离子的类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探讨了新型上转换材料的发展方向。认为制备工艺条件简单、室温下工作、宽波长红外上转换材料具有较... 综述了近几年来红外转可见光上转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上转换发光的基本机制及掺杂离子的类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探讨了新型上转换材料的发展方向。认为制备工艺条件简单、室温下工作、宽波长红外上转换材料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可见光 上转换 稀土
下载PDF
Pt、N共掺杂TiO_2在可见光下对三氯乙酸的催化降解作用 被引量:46
6
作者 华南平 吴遵义 +2 位作者 杜玉扣 邹志刚 杨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掺杂纳米TiO2(N-TiO2),并用光分解沉积法在N-TiO2表面负载微量金属Pt(0.5%(w)),形成铂-氮共掺杂纳米TiO2(Pt/N-TiO2).实验结果表明,Pt、N共掺杂纳米TiO2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带较纳米TiO2红移约20nm,并在400~500nm...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掺杂纳米TiO2(N-TiO2),并用光分解沉积法在N-TiO2表面负载微量金属Pt(0.5%(w)),形成铂-氮共掺杂纳米TiO2(Pt/N-TiO2).实验结果表明,Pt、N共掺杂纳米TiO2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带较纳米TiO2红移约20nm,并在400~500nm处有弱的吸收.Pt/N-TiO2电极在可见光区的光电流约为纳米TiO2电极的6倍.以Pt/N-TiO2为催化剂,催化三氯乙酸(TCA)光降解反应,室温下经可见光照射2h后TCA降解率约为8%.N掺杂减小了TiO2的禁带能隙,使它在可见光区具有光催化活性,适量Pt掺杂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加速了电子界面传递速度,Pt、N共掺杂使两种效应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光催化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Pt、N共掺杂 三氯乙酸 可见光 催化降解
下载PDF
海面溢油的可见光波段地物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赵冬至 丛丕福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0年第3期160-164,共5页
通过对试验获得的原油、柴油和润滑油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地物光谱特征曲线进行处理、对比、分析 ,揭示和总结了 3种油随厚度变化的光谱特征、油水反差规律及吸收特征参数 :3种油反射总体趋势是柴油随厚度增加而增大 ,润滑油和原油随厚... 通过对试验获得的原油、柴油和润滑油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地物光谱特征曲线进行处理、对比、分析 ,揭示和总结了 3种油随厚度变化的光谱特征、油水反差规律及吸收特征参数 :3种油反射总体趋势是柴油随厚度增加而增大 ,润滑油和原油随厚度增加而减小。柴油的反射率远高于海水 ,润滑油在蓝绿光波段反射率高于海水 ,而原油与海水反差在蓝绿光波段最低等 ,可为识别油膜厚度、区分油膜与海水和鉴别油种提供帮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可见光 地物 遥感
下载PDF
SiO_2负载的TiO_2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染料污染物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侃 陈英旭 叶芬霞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31-936,共6页
采用酸催化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SiO2 负载的TiO2 光催化剂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和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SiO2 为载体时 ,TiO2 以纳米颗粒的形态分散在载体表面 ,负载型TiO2 /SiO... 采用酸催化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SiO2 负载的TiO2 光催化剂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和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SiO2 为载体时 ,TiO2 以纳米颗粒的形态分散在载体表面 ,负载型TiO2 /S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等电点低而且热稳定性能良好 .偶氮染料酸性橙 7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 ,染料污染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是影响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与试剂TiO2 样品相比 ,负载型TiO2 /SiO2 光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沉降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降解 可见光 染料污染物 酸性橙7
下载PDF
Fe掺杂g-C_3N_4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1
9
作者 金瑞瑞 游继光 +3 位作者 张倩 刘丹 胡绍争 桂建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6-1712,共7页
以硝酸铁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备不同含铁量的Fe掺杂石墨氮化碳(g-C3N4).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紫外-可见(UV-Vis)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荧光(PL)光谱、X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 以硝酸铁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备不同含铁量的Fe掺杂石墨氮化碳(g-C3N4).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紫外-可见(UV-Vis)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荧光(PL)光谱、X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以离子形式镶嵌在gC3N4的结构单元中,影响了g-C3N4的能带结构,增加了g-C3N4对可见光的吸收,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以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为探针反应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铁量对g-C3N4在可见光下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Fe)/m(g-C3N4)=0.14%时,制备的Fe掺杂g-C3N4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120 min内罗丹明B的降解率高达99.7%,速率常数达到0.026 min-1,是纯g-C3N4的3.2倍.以叔丁醇、对苯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自由基(·OH)、自由基(O2-·)和空穴(h+VB)的捕获剂,研究了光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氮化碳 催化 可见光 RhB降解 铁掺杂
下载PDF
酸催化水解法制备可见光响应N掺杂纳米TiO_2催化剂 被引量:44
10
作者 刘守新 陈孝云 陈曦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7-702,共6页
以TiC1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了TiO2前驱体,在NH3/N2气氛中经程序升温处理制得不同N掺杂量的TiO2可见光响应催化剂.以苯酚为模型物,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及紫外光区的催化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一可见漫反射光谱、傅里... 以TiC1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了TiO2前驱体,在NH3/N2气氛中经程序升温处理制得不同N掺杂量的TiO2可见光响应催化剂.以苯酚为模型物,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及紫外光区的催化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一可见漫反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低温氮物理吸附对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光谱特征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N后锐钛矿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在500℃焙烧5h制得的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均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N掺杂对TiO2的晶粒大小、比表面积和晶相结构影响不大.适量N掺杂可在TiO2表面形成Ti—O—N键,形成了新的能级结构,使催化剂的吸收带边红移至490~550nm;同时该结构也可有效提高TiO,的紫外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掺杂 可见光 催化剂 苯酚 降解
下载PDF
金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李芳柏 李湘中 +1 位作者 李新军 万洪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72-1077,共6页
利用高压钠灯作光源,在Au3+-TiO2悬浮溶液中,通过紫外-可见吸光度与TOC测定证实亚甲基蓝能被快速脱色降解.金离子掺杂可大大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金离子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5%.通过表征催化剂的晶型,化学组成,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 利用高压钠灯作光源,在Au3+-TiO2悬浮溶液中,通过紫外-可见吸光度与TOC测定证实亚甲基蓝能被快速脱色降解.金离子掺杂可大大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金离子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5%.通过表征催化剂的晶型,化学组成,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揭示金离子改性的机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金离子掺杂可增强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能力,由于产生金杂质能级,金离子改性TiO2能被可见光激发.适量的金杂质能降低催化剂的荧光发射强度与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强度.根据不同金离子掺杂摩尔分数,荧光发射强度与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强度从弱到强的排序与光催化活性从强到弱的排序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离子 杂质能级 二氧化钛 亚甲基兰 可见光 电场诱导表面电压谱 掺杂 有机污染物 催化降解 催化性能
下载PDF
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估算土壤总氮含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12
作者 徐永明 蔺启忠 +2 位作者 黄秀华 沈艳 王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土壤的室内反射率光谱,探讨土壤氮元素的高光谱机理。利用土壤光谱各吸收带的特征参数与总氮含量进行逐步回归运算,确定与氮元素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吸收带。计算出这几个特征吸收带内土壤反射率的变化形式:一阶导数(FDR)、倒数(1/R... 利用土壤的室内反射率光谱,探讨土壤氮元素的高光谱机理。利用土壤光谱各吸收带的特征参数与总氮含量进行逐步回归运算,确定与氮元素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吸收带。计算出这几个特征吸收带内土壤反射率的变化形式:一阶导数(FDR)、倒数(1/R)、倒数之对数(log(1/R))、波段深度(Depth),并与总氮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建模样本的Ra2(修正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 789、0 753、0 736、0 699,验证样本的Ra2分别为0 759、0 468、0 794、0 725。可见土壤的反射率光谱与氮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性,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具有快速估算土壤中氮元素含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 近红外反射 利用 总氮含量 逐步回归分析 估算 可见光 反射率 吸收带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新型可见光催化剂BiVO_4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戈磊 张宪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3-456,共4页
以Bi(NO3)3、NH4VO3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新型可见光活性的钒酸铋(BiVO4)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XPS、BET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可见光(λ>400nm)为光源,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BiVO4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以Bi(NO3)3、NH4VO3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新型可见光活性的钒酸铋(BiVO4)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XPS、BET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可见光(λ>400nm)为光源,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BiVO4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乳液法通过调节合成温度,可得到不同晶相的BiVO4光催化剂.四方相BiVO4在低温下首先生成,随温度升高四方相开始向单斜相转变.可见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四方相和单斜相共混的BiVO4的光催化效率最高,3h内使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催化 可见光 微乳液
下载PDF
Ag/BiOX(X=Cl,Br,I)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0
14
作者 余长林 操芳芳 +4 位作者 舒庆 包玉龙 谢志鹏 YU Jimmy C 杨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7-653,共7页
采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g含量的新型Ag/BiOX(X=Cl,Br,I)复合光催化剂,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PL)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420nm... 采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g含量的新型Ag/BiOX(X=Cl,Br,I)复合光催化剂,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PL)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420nm<λ<660nm的可见光为光源,评价了该催化剂光催化降解酸性橙II的活性,考察了不同含量的Ag沉积对BiOX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N2物理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沉积银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UV-Vis测试结果表明,Ag能产生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有效增强BiOCl和BiOBr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PL测试结果则表明,Ag能显著抑制光生电子(e-)和空穴(h+)的复合.Ag的存在大幅度提高了BiOX对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当负载Ag的质量分数(w)为1%-2%时,可使BiOCl、BiOBr和BiOI光催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0、13和2倍.Ag/BiOX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更高催化活性的原因是复合光催化剂对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同时产生了银等离子体光催化作用和银抑制了Ag/BiOX(X=Cl,Br,I)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氧卤化化合物 银沉积 催化 可见光 促进 酸性橙Ⅱ
下载PDF
中国用遥感方法进行干旱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5
作者 夏虹 武建军 +1 位作者 刘雅妮 范锦龙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1期55-58,31,共5页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干旱监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我国近年来在此领域做了不少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根据各种遥感干旱监测方法的特点 ,将其归纳为 :基于土壤热惯量的方法 ,基于区域蒸散量计算的方法 ,基于植被指数和温度的方法以及基于土壤...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干旱监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我国近年来在此领域做了不少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根据各种遥感干旱监测方法的特点 ,将其归纳为 :基于土壤热惯量的方法 ,基于区域蒸散量计算的方法 ,基于植被指数和温度的方法以及基于土壤水分光谱特征的方法等五类 ,分别介绍了我国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干旱监测的主要方法及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土壤水分 遥感监测 可见光 近红外 远红外
下载PDF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8
16
作者 苑津莎 赵振兵 +1 位作者 高强 孔英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3-699,共7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是常见的多模态图像配准,它广泛应用于军事、遥感等领域,有必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描述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问题后,首先简述了图像配准的一般方法,分为基于图像区域的配准方法和基于图像特征的配准方法,...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是常见的多模态图像配准,它广泛应用于军事、遥感等领域,有必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描述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问题后,首先简述了图像配准的一般方法,分为基于图像区域的配准方法和基于图像特征的配准方法,重点述评了局部不变特征方法中的SIFT算法和SURF算法;然后按文献发表时间顺序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的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述评;总结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进行展望,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是以SIFT算法和SURF算法为研究基础去构造对模态不敏感的不变特征和其相应的描述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红外 可见光 SIFT SURF
下载PDF
WO_x/TiO_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机理探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琦 李新军 +1 位作者 李芳柏 常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7-511,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用浸渍提拉法制得的TiO2薄膜上,溅射氧化钨层,通过气相反应中光催化降解二甲苯的实验表明,WOx/TiO2薄膜具有可见光活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其可见光活性的机理进行探索.UV-Vis吸收光...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用浸渍提拉法制得的TiO2薄膜上,溅射氧化钨层,通过气相反应中光催化降解二甲苯的实验表明,WOx/TiO2薄膜具有可见光活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其可见光活性的机理进行探索.UV-Vis吸收光谱表明WOx,TiO2对可见光响应的范围有一定的扩展,吸收强度增加.XPS表明WOx/TiO2薄膜表面形成了明显的W杂质能级和Ti缺陷能级,这是WOx/TiO2在可见光范围有一吸收的主要原因,也是光催化剂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杂质能级的存在使半导体费米能级上移,载流子增加,光催化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可见光 催化活性 费米能级 二氧化钛 XPS 磁控溅射技术 氧化钨 TiO2
下载PDF
负载贵金属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金龙 赵文娟 +3 位作者 陈海军 徐华胜 陈爱平 安保正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在注入V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上负载贵金属,制备了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功能型光催化剂,研究在可见光和太阳光照射下丙炔的光催化水解反应,利用这些改性的二氧化钛构筑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了V/Pt光催... 在注入V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上负载贵金属,制备了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功能型光催化剂,研究在可见光和太阳光照射下丙炔的光催化水解反应,利用这些改性的二氧化钛构筑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了V/Pt光催化剂在丙炔和水的光催化水解反应中,由于贵金属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发生加氢反应;导致丙烯的生成量增加.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也和负裁贵金属所处的氧化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贵金属完全被还原到0价是提高光催化活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贵金属催化剂 催化活性 丙炔 离子注入法 水解反应 二氧化钛 可见光
下载PDF
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的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方法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宗贵 王润生 +2 位作者 郭小方 甘甫平 杨苏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37-443,共7页
成像光谱技术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 ,它是在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上 ,集图像、光谱于一体的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纳米遥感技术。文中从岩矿光谱特性的研究入手 ,通过光谱特征识别准则 ,利用机载的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成... 成像光谱技术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 ,它是在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上 ,集图像、光谱于一体的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纳米遥感技术。文中从岩矿光谱特性的研究入手 ,通过光谱特征识别准则 ,利用机载的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成像光谱 (HyMap)数据 ,开展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的试验研究。试验识别的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橄榄石、绢云母、滑石、石膏及黑云母等。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矿物光谱特征分析与其识别原则进行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 ,基于地物光谱特征进行成像光谱矿物直接识别确实可行 ,有利于矿产资源评价中成矿物源和矿化蚀变信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谱技术 遥感技术 地物谱特征 可见光 近红外成像 短波红外成像 绿泥石 成矿物源 矿化蚀变信息
下载PDF
负载型Cu-BiV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降解气相甲苯 被引量:42
20
作者 索静 柳丽芬 杨凤林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327,共5页
以P123为软模板,在200 oC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VO4粉体,再用浸渍法制备Cu改性BiVO4催化剂,然后通过硅溶胶将其分散负载于金属不锈钢丝网上.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量和Cu复合量对该样品在可见光下催化氧化去除气相甲苯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 以P123为软模板,在200 oC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VO4粉体,再用浸渍法制备Cu改性BiVO4催化剂,然后通过硅溶胶将其分散负载于金属不锈钢丝网上.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量和Cu复合量对该样品在可见光下催化氧化去除气相甲苯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涂覆两层(负载量约为2~2.2 mg/cm2,以SiO2,BiVO4和Cu计),Cu复合量为5.0%时活性最高,反应5 h后,对初始浓度为80 mg/m3左右的甲苯最高去除率由纯BiVO4的34%提高到90%.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的复合使可见光吸收带发生红移,吸收强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催化剂 可见光 甲苯 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