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机系统中可控串补(TCSC)抑制功率振荡的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郭春林 童陆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以实际多机系统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可控串补抑制功率振荡的规律。在互联系统中,可控串补应该按照区间主振荡模式控制,当等效惯性中心间转速差为正时容抗值为最大值,转速差为负时容抗值为最小值,这样可以在最小时间内阻尼功率振荡。在长... 以实际多机系统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可控串补抑制功率振荡的规律。在互联系统中,可控串补应该按照区间主振荡模式控制,当等效惯性中心间转速差为正时容抗值为最大值,转速差为负时容抗值为最小值,这样可以在最小时间内阻尼功率振荡。在长距离输电系统中,抑制功率振荡应该按照主振荡模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策略 多机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功率振荡
下载PDF
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韩光 童陆园 +1 位作者 葛俊 耿俊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44,共5页
基于对 TCSC次同步频率等效阻抗特性的研究 ,分析了 TCSC次同步频率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抗对抑制次同步谐振 (SSR)的不同作用。发现系统中 SSR的抑制主要取决于 TCSC的次同步频率等效电抗特性 ,而 TCSC的次同步频率等效电阻对 SSR的抑制本... 基于对 TCSC次同步频率等效阻抗特性的研究 ,分析了 TCSC次同步频率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抗对抑制次同步谐振 (SSR)的不同作用。发现系统中 SSR的抑制主要取决于 TCSC的次同步频率等效电抗特性 ,而 TCSC的次同步频率等效电阻对 SSR的抑制本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 ,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SSR,不可能彻底消除 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次同步谐振 TCSC 电力系统
下载PDF
SVC和TCSC提高电压稳定性作用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包黎昕 段献忠 +1 位作者 陈峰 何仰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3期21-24,共4页
采用小扰动分析法和非线性动态方法中的分岔等概念对 SVC和 TCSC提高电压稳定性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了由 SVC和动态负荷相互作用引起的 Hopf分岔现象 ,并对 SVC和TCSC时间常数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 ,在简单系统中 ,TCSC... 采用小扰动分析法和非线性动态方法中的分岔等概念对 SVC和 TCSC提高电压稳定性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了由 SVC和动态负荷相互作用引起的 Hopf分岔现象 ,并对 SVC和TCSC时间常数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 ,在简单系统中 ,TCSC比 SVC更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TCSC时间常数的变化比 SVC时间常数的变化对电压稳定功率极限影响小 ;装设SVC和 TCSC后可以显著地增大系统的电压稳定功率极限。在考虑 SVC或 TCSC动态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分析 静止无功补偿 可控串联补偿 电压稳定性 电力系统 SVC TCSC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 被引量:21
4
作者 Cao Lu Chen Heng +1 位作者 曹路 陈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30,36,共7页
通过对实际多机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研究 ,发现了可控串联补偿 (TCSC)能抑制次同步谐振(SSR)的发生。进一步研究表明 ,TCSC在次同步频率下可能呈现感性 ,从而破坏了产生 SSR的条件。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可控串联补偿 数字仿真 电力系统 时域仿真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淮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4-17,共4页
以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对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TCSC)进行了控制规律的研究,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方法研究了所提控制方案在提高电力系统动态、静态和暂态稳定性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控制规律适... 以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对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TCSC)进行了控制规律的研究,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方法研究了所提控制方案在提高电力系统动态、静态和暂态稳定性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控制规律适当的前提下,可控串补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稳定性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稳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徐政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35,31,共5页
采用数学分析法,系统地研究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的稳态特性,导出了TCSC各物理量的时域计算公式和频域分析公式,并与数字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所导出的公式是正确的。
关键词 交流输电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稳态特性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TCSC)的分析研究(下)──TCSC 的触发控制方式对电力系统暂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田杰 尹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4-36,共3页
在文献[1]基础上,描述了TCSC触发控制方式,分析比较了各种控制方式下TCSC对系统暂态行为的影响,提出了TCSC新的等间隔触发控制策略。与固定触发角的分相控制方式相比,等间隔触发控制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减... 在文献[1]基础上,描述了TCSC触发控制方式,分析比较了各种控制方式下TCSC对系统暂态行为的影响,提出了TCSC新的等间隔触发控制策略。与固定触发角的分相控制方式相比,等间隔触发控制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减少过冲,且更快地趋于稳定。仿真研究还表明:采用电容电压过零时刻为基准的触发控制方式比以线路电流过零时刻为基准的控制方式具有更好的阻尼系统振荡的性能。这一点在以往许多研究文章中,由于采用电流源作为其分析TCSC动态特性的基础,因而没有被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分相控制 暂态仿真
下载PDF
TCSC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的动态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冰 解大 +1 位作者 董惠康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33-36,共4页
基于暂态能量函数 (TEF)方法 ,讨论了可控串联补偿 (TCSC)装置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作用 ,设计了相应的稳定控制策略。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 ,应用数值仿真和动态模拟实验进行了验证 ,结果均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动态模拟实验 稳定控制 暂态能量函数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TCSC)的分析研究(上)──计及 TCSC 详细模型的电力系统稳态、暂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田杰 尹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3-47,共5页
在建立TCSC的物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描述其特性的微分方程组,得到解析解,并进一步导出了稳态及暂态情况下TCSC装置的基波阻抗公式和电感、电容元件支路的电压、电流表达式;提出了含有TCSC装置的电力系统仿真的... 在建立TCSC的物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描述其特性的微分方程组,得到解析解,并进一步导出了稳态及暂态情况下TCSC装置的基波阻抗公式和电感、电容元件支路的电压、电流表达式;提出了含有TCSC装置的电力系统仿真的原理和方法,将TCSC模型与系统分析程序接口,实现了详细计入TCSC影响的稳态及暂态稳定仿真计算;通过仿真验证了TCSC能够显著地改善系统的阻尼,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暂态稳定 仿真
下载PDF
基于能量函数的可控串联补偿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0
作者 汪冰 刘笙 陈陈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3,共5页
将暂态能量函数 (TEF)值作为系统稳定的指标 ,并用TEF对时间的导数来决定可控串联补偿 (TCSC)装置在暂态稳定过程中的控制策略 ,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暂稳特性并迅速平息后续振荡。文中还推导了多机系统下 TEF对时间的导数的一般公式 ,并... 将暂态能量函数 (TEF)值作为系统稳定的指标 ,并用TEF对时间的导数来决定可控串联补偿 (TCSC)装置在暂态稳定过程中的控制策略 ,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暂稳特性并迅速平息后续振荡。文中还推导了多机系统下 TEF对时间的导数的一般公式 ,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 ,图示说明了所设计的 TCSC稳定控制策略的效果。针对三相短路故障 ,用数字仿真和动态模拟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能量函数 稳定控制策略
下载PDF
伊冯可控串补主要器件基本工作条件及总体工作能力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林集明 郑健超 +2 位作者 刘长浥 陈葛松 吴成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6,10,共7页
本文介绍伊冯可控串补主要器件在稳态和难稳态下的工作条件,其中包括正常运行状态、N-1运行状态和暂态稳定调节状态下电容器、旁路电抗、晶闸管和MOV的工作条件。文中还提出了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可控串补总体工作能力曲线。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晶闸管 容抗调节模式
下载PDF
TCSC的次频阻抗特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高俊 丁洪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4-28,共5页
在假设可控串联补偿 (TCSC)两端电压中工频分量和次频分量能够解耦的条件下 ,推导出了当在 TCSC的基波电压上叠加一个微小的次同步频率分量电压的情况下 ,TCSC等效次频阻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 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表... 在假设可控串联补偿 (TCSC)两端电压中工频分量和次频分量能够解耦的条件下 ,推导出了当在 TCSC的基波电压上叠加一个微小的次同步频率分量电压的情况下 ,TCSC等效次频阻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 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表明 ,TCSC对次同步频率分量呈现正电阻特性 ,其抑制 SSR的机理在于电阻效应和电感效应等的综合作用。仿真结果证实了次频模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可控串联补偿 次频阻抗特性 电力系统 仿真 TCSC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TCSC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鹏翔 江全元 +1 位作者 曹一家 程时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40-4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目标进化算法设计可控串联补偿 (TCSC)非线性稳定控制器的方案 ,设计目标是选取合适的控制器参数 ,达到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效果。将非线性控制器反馈增益的选择归结为参数优化问题 ,并且在优化过程中同时考虑电...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目标进化算法设计可控串联补偿 (TCSC)非线性稳定控制器的方案 ,设计目标是选取合适的控制器参数 ,达到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效果。将非线性控制器反馈增益的选择归结为参数优化问题 ,并且在优化过程中同时考虑电力系统响应的多项性能指标。采用该方法优化的非线性控制器参数可以较有效地阻尼电力系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非线性控制器 多目标进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TLS-ESPRIT算法的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16
14
作者 蒋平 吴熙 罗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9,共5页
基于TLS-ESPRIT算法进行次同步振荡研究,将发电机机械阻尼系数取为0,以时域仿真的角速度偏差信号构成的数据矩阵为基础,用TLS-ESPRIT算法高精度地辨识出次同步振荡中各模态的频率及其对应的衰减系数,并与现场测得的模态阻尼相比较,判断... 基于TLS-ESPRIT算法进行次同步振荡研究,将发电机机械阻尼系数取为0,以时域仿真的角速度偏差信号构成的数据矩阵为基础,用TLS-ESPRIT算法高精度地辨识出次同步振荡中各模态的频率及其对应的衰减系数,并与现场测得的模态阻尼相比较,判断次同步振荡的稳定性。该方法在难以获得弹簧-质量块模型阻尼系数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判断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并且适用于多机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基于TLS-ESPRIT算法的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设计策略,以IEEE第二标准模型SYS-2为研究对象,设计了SEDC的具体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SEDC能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次同步振荡 TLS-ESPRIT算法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可控串联补偿
下载PDF
面向风电场SSO抑制的TCSC参数电磁暂态智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杰 陈武晖 +1 位作者 董德勇 谭伦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11-2417,共7页
抑制风电场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SO)的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TCSC)参数优化问题是强非线性参数优化问题,很难用解析方法求解。文中将单纯形算法(Simplex)与电磁暂态... 抑制风电场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SO)的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TCSC)参数优化问题是强非线性参数优化问题,很难用解析方法求解。文中将单纯形算法(Simplex)与电磁暂态仿真程序结合的非线性参数优化方法引入到抑制SSO的TCSC参数的优化。该算法使用电磁暂态程序的仿真结果计算优化目标函数值,Simplex算法应用电磁暂态程序计算的优化目标函数结果智能地指导TCSC参数寻优方向,快速可靠地寻到最优参数,缩短仿真耗时。最后,针对风电不确定性,初步分析了风速变化对参数优化结果的影响,根据所采用的单机等值系统仿真结果分析,风速变化对TCSC参数优化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仿真 单纯形算法 次同步振荡 可控串联补偿
下载PDF
基于本地测量信号的TCSC抑制次同步振荡附加控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旭凯 周孝信 +3 位作者 田芳 刘敏 李亚楼 张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2-25,共4页
越来越多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装置应用于电网,成为可能的次同步振荡激发源,严重的次同步振荡将直接导致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的严重破坏,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文中设计了基于测量阻抗提升系数(本... 越来越多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装置应用于电网,成为可能的次同步振荡激发源,严重的次同步振荡将直接导致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的严重破坏,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文中设计了基于测量阻抗提升系数(本地测量信号)的可控串联补偿(TCSC)控制次同步振荡方法,并通过建立包含火电机组的TCSC系统仿真模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由仿真结果可知,与采用转速偏差信号的附加控制方式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同样的抑制效果,并且简单、容易实现,更有利于电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次同步振荡 附加阻尼控制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下载PDF
伊冯/呼辽交直流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蕤 肖湘宁 +1 位作者 郭春林 高本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1-46,共6页
建立了基于伊冯/呼辽交直流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采用基于时域仿真实现的复转矩系数法——测试信号法,对机组施加了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测试信号。计算了不同连接方式下机组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电气阻尼特性,并考察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对该... 建立了基于伊冯/呼辽交直流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采用基于时域仿真实现的复转矩系数法——测试信号法,对机组施加了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测试信号。计算了不同连接方式下机组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电气阻尼特性,并考察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对该阻尼特性的影响。最后结合时域仿真法验证了测试信号法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交直流系统中采用联网运行带可控串补的方式,有利于抑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和交流输电线路中串补装置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信号法 交直流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 可控串联补偿 次同步振荡
下载PDF
基于实用稳定域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熙 蒋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123-129,19,共7页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灵活多变,对次同步振荡有着显著的影响,传统的采用"逐点法"设计的阻尼控制器可能存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为提高控制器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实用次同步振荡稳...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灵活多变,对次同步振荡有着显著的影响,传统的采用"逐点法"设计的阻尼控制器可能存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为提高控制器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实用次同步振荡稳定域的阻尼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采用临界阻尼定义一种新的稳定边界,构成实用次同步振荡稳定域,并直接以该稳定域为目标进行阻尼控制器参数优化。分析一个含可控串联补偿(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系统的多个运行参数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发现TCSC导通角是影响次同步振荡模式阻尼的主导因素。采用遗传算法,以TCSC导通角构成的实用次同步振荡稳定域为目标,设计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ry excitation damping controller,SEDC)的参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SEDC能大大扩展TCSC的安全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稳定域 可控串联补偿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南方电网天平可控串联补偿装置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集明 彭饱书 +2 位作者 郭强 龚天森 印永华 《国际电力》 2004年第5期48-51,共4页
我国第1个500 kV可控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南方电网平果串补站,于2003年7月建成投产。 本文着重介绍其在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中的作用、串补的主要参数、基本控制原理及其过电压保护策略。天平可控串补为我国可控串补及串补的研究、设计和运... 我国第1个500 kV可控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南方电网平果串补站,于2003年7月建成投产。 本文着重介绍其在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中的作用、串补的主要参数、基本控制原理及其过电压保护策略。天平可控串补为我国可控串补及串补的研究、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电网 可控串联补偿 串补站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过电压保护 可控串补 控制原理 建成投产 中国 西电东送
下载PDF
超高压电网可控串联补偿与潜供电弧的抑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忠东 刘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对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TCSC)在超高压电网中抑制单相接地故障开断后潜供电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以东北伊—冯线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控制策略,可以显著地抑制潜供电弧的幅值,使接地电弧快速熄灭,为单... 对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TCSC)在超高压电网中抑制单相接地故障开断后潜供电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以东北伊—冯线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控制策略,可以显著地抑制潜供电弧的幅值,使接地电弧快速熄灭,为单相成功的自动重合闸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潜伏电弧 超高压电网 交流输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