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 被引量:142
1
作者 李倩 吴小根 汤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2-57,共6页
近20年来古镇旅游逐渐受到游客的欢迎,随着古镇旅游热的迅速升温,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商业化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多数学者认为古镇旅游的开发使古镇受到“商业化”或“过度商业化”的影响,而关于两者却没有... 近20年来古镇旅游逐渐受到游客的欢迎,随着古镇旅游热的迅速升温,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商业化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多数学者认为古镇旅游的开发使古镇受到“商业化”或“过度商业化”的影响,而关于两者却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尝试对“商业化”、“过度商业化”进行区分,指出商业化是古镇社会-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移的过程,其本身是旅游开发必然产生的现象;通过探讨旅游“商业化”与古镇发展的关系进而说明“适度的商业化”将有助于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商业化适度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旅游开发 商业化 适度商业化 过度商业化 古镇保护
下载PDF
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 被引量:70
2
作者 刘德谦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53,共7页
在“保护与利用二者不可得兼”几乎成为一种思潮的时候,古镇的保护与利用,也和其他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一样,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无法绕过的课题。因为古镇是众多遗存单体的有机共生,因此决定了它在人类的遗产财富中往往有着远胜于其他... 在“保护与利用二者不可得兼”几乎成为一种思潮的时候,古镇的保护与利用,也和其他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一样,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无法绕过的课题。因为古镇是众多遗存单体的有机共生,因此决定了它在人类的遗产财富中往往有着远胜于其他各别的单体文物或遗址的价值。同时又基于它是现代居民实际使用的活文物,所以古镇的保护还必须探讨它自身的规律。本文中,作者对以上现实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文物保护 旅游利用
下载PDF
精益求精返璞归真——周庄古镇保护规划 被引量:41
3
作者 阮仪三 邵甬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4-57,共4页
自8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江南地区掀起了乡镇企业的建设高潮,众多的古镇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加上人们对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不足,使它们遭到建设性的破坏,许多古镇填了河、拆了桥,毁了古建,开... 自8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江南地区掀起了乡镇企业的建设高潮,众多的古镇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加上人们对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不足,使它们遭到建设性的破坏,许多古镇填了河、拆了桥,毁了古建,开了马路,造了高楼,形成了百镇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周庄古镇 保护规划 江南地区
下载PDF
旅游规划中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研究——以江南六大古镇为例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佳 张捷 顾朝林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3,共5页
随着视野、目标的变化,区域旅游规划迈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我们应以空间竞争研究为导向确定合作区域的范围,而最终目的是以建立在良好空间结构基础上的区域的适宜合作... 随着视野、目标的变化,区域旅游规划迈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我们应以空间竞争研究为导向确定合作区域的范围,而最终目的是以建立在良好空间结构基础上的区域的适宜合作提高其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竞争能力。在相似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同一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江南六大古镇,其空间认知的相似性和目标市场的趋同性,使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无序竞争的危机,却同时也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契机;建立在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空间结构完善基础上的区域旅游合作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竞争 区域合作 空间结构 古镇
下载PDF
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 被引量:43
5
作者 陈勤建 《民俗研究》 2002年第2期5-9,共5页
今年元旦伊始,由国家旅游局拟定的2002年中国民间艺术旅游年,在浙江千年古镇南浔、山东观光胜地泰山等全国各地拉开了序幕.这标志着首次以文化的地质层面--民俗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在中国真正兴起.
关键词 民俗 元旦 古镇 泰山 国民 兴起 民间艺术 序幕 主题 文化旅游
原文传递
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6-121,共6页
古镇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古镇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俗民风等构成了古镇旅游的资源条件,而邻近大中城市或著名景区景点的古镇则具备了古镇旅游开发的区... 古镇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古镇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俗民风等构成了古镇旅游的资源条件,而邻近大中城市或著名景区景点的古镇则具备了古镇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在开发古镇旅游资源时,既要研究旅游者心理,又要提高旅游地本身的吸引力,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设计出不同的旅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旅游资源 资源条件 区位条件 产品设计
下载PDF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以周庄为例 被引量:47
7
作者 吴丽敏 黄震方 +1 位作者 曹芳东 周玮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7-598,共12页
在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的城镇化尤其是用地格局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问题,是古镇旅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综合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空间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技术与方法,对周庄旅游古镇2002-2012年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 在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的城镇化尤其是用地格局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问题,是古镇旅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综合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空间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技术与方法,对周庄旅游古镇2002-2012年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十年间土地转移量明显增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林地转化成旅游与公管服务等建设用地的进程;2除农林地与水域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均为正,旅游用地、公管与公服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动态度较大;3旅游引导下的古镇用地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古镇景区为核心,不断向周边外围拓展的演变态势,用地结构表现为"同心圆+扇形"模式;4在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政府行为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等内外双重驱动下共同导致了用地格局的空间转换。加强古镇用地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有助于处理好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古镇旅游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用地格局 驱动机制 旅游城镇化 周庄
原文传递
微电影与宣传片:旅游形象视频表征内容分析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程德年 周永博 魏向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121,共13页
微电影和宣传片是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旅游营销越来越重视视频表征内容的营销传播功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旅游微电影和形象宣传片内容结构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近年来,不少江南古镇重视制作和传播反映... 微电影和宣传片是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旅游营销越来越重视视频表征内容的营销传播功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旅游微电影和形象宣传片内容结构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近年来,不少江南古镇重视制作和传播反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视频短片,同里和南浔先后斥资制作旅游微电影和形象宣传片,堪称旅游形象视频短片制作传播的典型实践。研究选取这两个古镇的旅游形象视频短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方法,对两个短片的解说词文本与图像视觉表征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结果表明:首先,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微电影和形象宣传片的内容结构基本符合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意动"三联结构以及旅游目的地意象"地脉-文脉-功能"三维耦合结构;其次,两部旅游形象视频短片在认知属性均衡和情感属性塑造方面存在缺陷。研究对旅游形象视频短片表征内容结构优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形象 微电影 宣传片 古镇 内容结构
下载PDF
周庄古镇创造性破坏与地方身份转化 被引量:43
9
作者 姜辽 苏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142,共12页
地方身份通过内外部政治经济力量交互作用,成为当地社会关系的历史纹理,是利益相关者意识形态的反映。以周庄为案例地,借助创造性破坏模型深入分析古镇地方身份转化。研究发现:周庄满足该模型的3个主要变量。与西方企业家主导模式不同,... 地方身份通过内外部政治经济力量交互作用,成为当地社会关系的历史纹理,是利益相关者意识形态的反映。以周庄为案例地,借助创造性破坏模型深入分析古镇地方身份转化。研究发现:周庄满足该模型的3个主要变量。与西方企业家主导模式不同,中国政府对旅游的推动作用是强大的,不仅履行决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的职能,而且为象征资本的创造、社会资本的延伸和文化资本的维护做出贡献;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动机的多样化,商业化景观迅速蔓延,不断冲击古镇遗产景观身份;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经历了积极—消极—积极的回归过程。从文化霸权与表征、游客凝视、人口置换与社会身份复杂性等角度对周庄古镇地方身份转化进行理论解释,认为地方身份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产物,表征主流意识形态;为适应游客凝视,利益相关者以东拼西凑的形式改造古镇地方身份;人口置换的结果增加了"新周庄人"社会身份的复杂性,由此带来社会关系破碎、社会认同下降、地方感丧失等问题,导致周庄地方身份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地方身份 转化 古镇 周庄
原文传递
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 被引量:41
10
作者 孙艺惠 陈田 张萌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0-845,共6页
近年来,伴随旅游市场生态、文化诉求的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乡村景观遗产旅游备受青睐。中国广袤的地理环境空间中拥有丰富多彩的乡村景观遗产资源,正在成为推动现阶段特色化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也引发了... 近年来,伴随旅游市场生态、文化诉求的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乡村景观遗产旅游备受青睐。中国广袤的地理环境空间中拥有丰富多彩的乡村景观遗产资源,正在成为推动现阶段特色化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也引发了遗产地过度商业化、超负荷接待等问题,威胁到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在借鉴传统开发模式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以实现保护前提下乡村景观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遗产 旅游 保护 开发模式 古镇
下载PDF
青海玉树地区唐代佛教摩崖考述 被引量:37
11
作者 汤惠生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玉树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接壤。距自治州首府结古镇南约20公里处,有一条贝纳沟。沟深约3公里处的北麓崖壁上,镑有九尊形制特殊的浮雕佛像,并建有殿宇一座,被称为文成公主庙或大日如来佛堂(见封二图版一)... 玉树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接壤。距自治州首府结古镇南约20公里处,有一条贝纳沟。沟深约3公里处的北麓崖壁上,镑有九尊形制特殊的浮雕佛像,并建有殿宇一座,被称为文成公主庙或大日如来佛堂(见封二图版一)。在佛像两旁的崖壁上,勒有兰查体古藏文和汉文佛经,相传是吐蕃大臣吞弥和文成公主的手书。但这些经文由于年深日久,字迹漫漶不清,殊难辨认。而九尊浮雕佛像则由于历史上多次修葺,加之有殿堂遮蔽风雨,显得一如新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像 文成公主 吐蕃 形制 汉文 古镇 考述 摩崖 西藏自治区 玉树
下载PDF
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2
作者 吕勤 黄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14,共9页
近年来,以"原汁原味"、"古色古香"为特色取胜的古镇旅游成为热门时尚的旅游活动形式,有关古镇旅游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214篇有关古镇旅游方面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总结归纳... 近年来,以"原汁原味"、"古色古香"为特色取胜的古镇旅游成为热门时尚的旅游活动形式,有关古镇旅游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214篇有关古镇旅游方面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的进展和现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镇的旅游资源特征及价值、保护与开发、经营管理、旅游影响、利益相关者、客源市场、旅游者行为及旅游感知、形象定位、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本文深入剖析研究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古镇旅游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旅游发展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经营模式与案例研究——以乌镇为例 被引量:23
13
作者 周玲强 朱海伦 《浙江统计》 2004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旅游地生命周期 古镇 江南水乡 旅游 经营 乌镇
下载PDF
旅游对古镇地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周庄的多案例考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姜辽 苏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6-771,共6页
综合运用倾听、照相、参与式观察、访谈、笔记等多种调研方法,选择能代表周庄旅游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游憩场所,收集田野调查数据,游客、居民、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的访谈数据,分析周庄古镇地方性多样化建构的过程。研究发现资... 综合运用倾听、照相、参与式观察、访谈、笔记等多种调研方法,选择能代表周庄旅游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游憩场所,收集田野调查数据,游客、居民、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的访谈数据,分析周庄古镇地方性多样化建构的过程。研究发现资本权力是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力,是地方性形成的物质基础;文化知识影响社会空间的氛围,通过对社会秩序和关系的再生产影响地方性,文化中的艺术扮演了营造氛围的重要角色,间接培育地方性;民俗生活属于社会文化层面的软实力,发自内心的民俗活动促进了睦邻友好和相互交流,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对权力和资本规训进行诗意的抵制,增加了地方的日常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旅游 建构 古镇 周庄
下载PDF
大运河(江苏段)古镇的历史演化综论——以江苏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被引量:23
15
作者 吴晓 王凌瑾 +1 位作者 强欢欢 宁昱西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106,共14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并一直沿用至今的最为伟大的水利工程体系之一,其沿线的村镇聚落更是反映运河流域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类社会活动的典型载体,并因运河荣衰而呈现出独特的演化规律。本文聚焦于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历史文化...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并一直沿用至今的最为伟大的水利工程体系之一,其沿线的村镇聚落更是反映运河流域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类社会活动的典型载体,并因运河荣衰而呈现出独特的演化规律。本文聚焦于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历史文化名镇,通过实地踏勘、历史考据、空间图解等方法,重点梳理和揭示其演化主线、阶段划分、特征规律和动因机制,为古镇价值特色的进一步发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古镇 历史演化 主线 动因
下载PDF
论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8
16
作者 田喜洲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2期93-94,98,共3页
随着我国古镇旅游热的兴起,古镇的生态环境与文化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环境恶化,民族文化褪变。本文通过对古镇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生态与文化污染破坏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 古镇 旅游开发 生态与文化保护
下载PDF
基于游客感知的同里古镇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懿 黄震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9-185,共7页
本文依据调查数据对同里古镇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特征,以及游客对古镇文化旅游的文化氛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的感知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古镇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策略:精准化选择客源群体,精深化挖掘古镇文化,清晰化定位品牌形象... 本文依据调查数据对同里古镇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特征,以及游客对古镇文化旅游的文化氛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的感知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古镇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策略:精准化选择客源群体,精深化挖掘古镇文化,清晰化定位品牌形象,精细化设计旅游产品,精明化善用营销渠道,立体化构建营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文化旅游品牌 营销策略 旅游感知
下载PDF
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救保护与活力复兴——以山西大阳古镇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婷 张阳生 +1 位作者 高连海 汪银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0,共4页
古镇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集合体,其地域特色不仅仅是依靠建筑风貌和自然风貌等物质环境来体现,作为古镇重要资源的民间历史传承等非物质文化也具有体现古镇地域个性的标志功能。目前我国多数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冲击还相对较小,... 古镇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集合体,其地域特色不仅仅是依靠建筑风貌和自然风貌等物质环境来体现,作为古镇重要资源的民间历史传承等非物质文化也具有体现古镇地域个性的标志功能。目前我国多数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冲击还相对较小,表现出相对的集中性与整体性。文章首先对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山西大阳古镇作为典型案例,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勘察、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救保护及其活力复兴提出了相应的科学对策,为古镇文化产业的起步与发展研究做好一定的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非物质文化 活力复兴 大阳
下载PDF
川西四大古镇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泸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3-65,共3页
随着旅游市场的细分,区域旅游发展迈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旅游地在空间竞争中合作已成为目前区域旅游发展的趋势。在相似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同一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川西四大古镇,其空间认知的相似性和目标市场的趋同性,使其在区... 随着旅游市场的细分,区域旅游发展迈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旅游地在空间竞争中合作已成为目前区域旅游发展的趋势。在相似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同一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川西四大古镇,其空间认知的相似性和目标市场的趋同性,使其在区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无序竞争的危机,却同时也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契机;建立在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空间结构完善基础上的区域旅游合作是唯一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古镇 空间竞争 区域合作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的古镇型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9
20
作者 钟士恩 章锦河 孙晋坤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80-1393,共14页
在界定了古镇型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地理学区域研究传统,描述了江苏省古镇的区域特征及其格局,以及时间变化上的发展阶段和历程。将旅游发展作为古镇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首要方式和最优路径,作为研究出发点。针对中国历史文... 在界定了古镇型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地理学区域研究传统,描述了江苏省古镇的区域特征及其格局,以及时间变化上的发展阶段和历程。将旅游发展作为古镇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首要方式和最优路径,作为研究出发点。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不足,构建了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回答了江苏省共有多少古镇,哪些古镇适宜进行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结合分级、分类评价结果,综合均衡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明确了江苏省古镇的差异化发展路径选择及其区域旅游格局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区域 遗产保护 旅游发展 突出的普遍价值 江苏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