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
赵泉鸿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82
|
|
2
|
古海洋研究中的地球化学新指标 |
陈建芳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
2002 |
64
|
|
3
|
海相碳酸盐矿物的阴极发光性与其成岩蚀变的关系 |
黄思静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90 |
61
|
|
4
|
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的成岩蚀变性及其对海水信息的保存性 |
黄思静
石和
毛晓冬
张萌
沈立成
武文慧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5
|
|
5
|
古海洋溶解氧与缺氧和富氧问题研究 |
王成善
胡修棉
李祥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4
|
|
6
|
黑潮主流轴近两万年来的位移 |
翦知
SaitoYoshiki
汪品先
李保华
陈荣华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9
|
|
7
|
西太平洋晚全新世变冷事件 |
翦知湣
汪品先
李保华
U.Pflaumann
|
《中国科学(D辑)》
CSCD
|
1996 |
36
|
|
8
|
南海北部晚新生代氧同位素地层学 |
赵泉鸿
翦知湣
王吉良
成鑫荣
黄宝琦
徐建
周震
房殿勇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2
|
|
9
|
上扬子区早古生代全岩Ce异常与海平面长缓变化 |
冯洪真
Bernd-D.Erdtmann
王海峰
|
《中国科学(D辑)》
CSCD
|
2000 |
37
|
|
10
|
南海北部280ka以来深海花粉记录 |
孙湘君
罗运利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11
|
南海某些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 |
冉莉华
蒋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12
|
南海北部陆坡近四万年的高分辨率古海洋学记录 |
王律江
M.Sarnthein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0
|
|
13
|
古海洋生产力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 |
沈俊
施张燕
冯庆来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2
|
|
14
|
陕西南岭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
高长林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30
|
|
15
|
西太平洋边缘海对我国冰期干旱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
1995 |
27
|
|
16
|
古海洋溶解氧研究方法综述 |
胡修棉
王成善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
2001 |
26
|
|
17
|
天津地区全新世牡蛎滩的古海洋学意义 |
王强
李秀文
张志良
李凤林
邵军
白德中
尚学熙
唐若鲁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30
|
|
18
|
冲绳海槽晚第四纪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研究 |
刘振夏
Y.Saito
李铁刚
S.Berne
程振波
李培英
李珍
F.Guichard
G.Floch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0
|
|
19
|
南海北部近6M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与事件 |
翦知湣
成鑫荣
赵泉鸿
王吉良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4
|
|
20
|
南海中部浮游有孔虫通量的季节变化 |
陈荣华
翦知
郑玉龙
陈建芳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