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0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电机组变工况下运行指标应达值的分析 被引量:80
1
作者 任浩仁 李蔚 +4 位作者 盛德仁 陈坚红 李剑日 卢学峰 朱伟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0-52,56,共4页
论述了变工况下对火电机组进行能损诊断和节能分析时,各运行指标应达值确定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以某国产引进型300 M W 机组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变工况下运行指标应达值需通过对运行方式、机组负荷、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 论述了变工况下对火电机组进行能损诊断和节能分析时,各运行指标应达值确定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以某国产引进型300 M W 机组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变工况下运行指标应达值需通过对运行方式、机组负荷、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计算和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能损诊断 运行指标 工况 节能
下载PDF
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5
2
作者 严俊杰 张春雨 +1 位作者 李秀云 林万超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1-603,617,共4页
在提出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得出了直接空冷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例计算阐明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凝汽压力的影响规律 ,从而为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直接空冷系统 经济性 工况 汽轮机发电机组
下载PDF
300MW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 被引量:70
3
作者 周兰欣 杨靖 杨祥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78-82,共5页
以3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考虑了排汽管道的压损,排汽口至空冷凝汽器入口间水蒸汽柱高度压力及排汽管对环境散热量,建立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做出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特性曲线,同时分析了空冷凝汽器压力及管道... 以3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考虑了排汽管道的压损,排汽口至空冷凝汽器入口间水蒸汽柱高度压力及排汽管对环境散热量,建立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做出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特性曲线,同时分析了空冷凝汽器压力及管道压损的变工况特性。计算验证了排汽热负荷、排汽管道压损、迎面风速和环境温度是影响直接空冷机组排汽压力的主要因素,且在迎面风速和环境温度一定时,排汽管道压损在热负荷范围内存在一最不利最大值,对于空冷机组的管道设计及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 排汽压力 工况 特性曲线
下载PDF
600MW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周兰欣 杨靖 杨祥良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68,217,共5页
以6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考虑排汽管道的压损,排汽口和凝汽器入口间水蒸汽柱高度压差及排汽管对环境散热量,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并作出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特性曲线,分析了空冷凝汽器压力及管道压损... 以6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考虑排汽管道的压损,排汽口和凝汽器入口间水蒸汽柱高度压差及排汽管对环境散热量,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并作出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特性曲线,分析了空冷凝汽器压力及管道压损变化时的机组特性,对于空冷机组的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汽轮机 凝汽器 直接空冷 排汽压力 工况 特性曲线
下载PDF
大型纯凝汽轮机供热改造节能研究 被引量:68
5
作者 戈志华 杨佳霖 +1 位作者 何坚忍 贺茂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5-30,139,共6页
大型纯凝汽轮机供热改造过程中,由于中压缸级数相对于设计的供热机组少,导致中低压缸联通管打孔抽汽压力远远高于所需求的供热压力,造成可用能的节流损失。该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即增加背压机,将较高压力的抽汽先做功发电后再... 大型纯凝汽轮机供热改造过程中,由于中压缸级数相对于设计的供热机组少,导致中低压缸联通管打孔抽汽压力远远高于所需求的供热压力,造成可用能的节流损失。该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即增加背压机,将较高压力的抽汽先做功发电后再进行供热。分别针对单机型和双机型大型纯凝汽轮机的供热改造建立了理论分析模型,结合实际300 MW机组的案例分析发现,采用增加背压机做功的模式,对单机型改造,可以在不影响供热效果的前提下,回收供热抽汽的动力,同时由于不与另外机组耦合,设备结构简单,运行控制简便;对双机型改造,设备连接虽相对复杂,但采用热网加热器的串联模式,能量的梯级利用更加合理,保证供热的条件下,回收了更多的供热抽汽动力。结果表明,新型的供热改造模式可以收到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纯凝机组 供热 背压机 工况 节能
下载PDF
利用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57
6
作者 赵小强 张亚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118,共11页
针对滚动轴承在强噪声环境和变工况下故障诊断效果不佳、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设计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采用不同尺度的卷积层提取对输入数据特征,实现了提取故障数据中特征... 针对滚动轴承在强噪声环境和变工况下故障诊断效果不佳、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设计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采用不同尺度的卷积层提取对输入数据特征,实现了提取故障数据中特征信息最大化。同时,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取出该模块中更重要、更关键的信息;设计了带跳跃连接线的卷积模块,防止提取到的丰富特征在卷积层前向传递时丢失;以Softmax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利用Adam优化算法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将所提方法分别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和变速箱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上的变噪声实验中,所提方法诊断平均准确率为96.49%,在变工况中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均高于比较方法;在变速箱轴承数据集上,所提方法诊断准确率为99.54%,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工况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特征迁移学习的变工况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51
7
作者 康守强 胡明武 +2 位作者 王玉静 谢金宝 V.I.Mikulovich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4-772,955,共10页
针对滚动轴承尤其是变工况条件下很难或无法获取大量带标签的振动数据,以致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modedecomposition,VMD)及多特征构造和迁移学习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VMD对滚... 针对滚动轴承尤其是变工况条件下很难或无法获取大量带标签的振动数据,以致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modedecomposition,VMD)及多特征构造和迁移学习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VMD对滚动轴承各状态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对其构成的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求奇异值及奇异值熵,再结合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构造多特征集。同时引入半监督迁移成分分析方法(semisupervised 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SSTCA),并对其核函数进行多核构造,将不同工况样本特征共同映射到一个共享再生核Hilbert空间,进而提高数据类内紧凑性和类间区分性。采用最大均值差异嵌入法选择更有效的数据作为源域,将源域特征样本输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进行训练,测试映射后的目标域特征样本。实验表明,所提多核SSTCA-SVM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在变工况下滚动轴承多状态分类中具有更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 滚动轴承 半监督迁移成分分析(SSTCA) 迁移学习 分模态分解(VMD)
下载PDF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与蓄能变工况特性 被引量:46
8
作者 冯志兵 金红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30,共6页
利用单轴恒速燃气轮机典型变工况计算方法和余热锅炉考虑换热系数的变工况计算方法,对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变工况进行了分析:高负荷时联产系统有明显的节能优势;但随负荷的降低,优势不断减少;在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经不如参照系统性... 利用单轴恒速燃气轮机典型变工况计算方法和余热锅炉考虑换热系数的变工况计算方法,对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变工况进行了分析:高负荷时联产系统有明显的节能优势;但随负荷的降低,优势不断减少;在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经不如参照系统性能。为改善系统全工况性能,可将联产系统与蓄能技术有机结合。依靠对某建筑典型夏、冬季全天冷、热负荷供应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蓄能的使用使联产系统的节能率在较高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冷热电联产系统 燃气轮机 工况 蓄能
下载PDF
大型机械设备变工况非平稳动态分析与监测诊断关键技术 被引量:21
9
作者 何正嘉 訾艳阳 +3 位作者 张周锁 马军星 高强 杨胜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978-981,共4页
介绍适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变工况非平稳在线和离线动态分析与监测诊断的关键技术:小波包频带能量监测、小波包自回归谱分析、谐波小波分析、小波分形分析、广义自适应小波分析、主分量自回归谱模糊识别、小波包模糊聚类网络分类、机械设... 介绍适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变工况非平稳在线和离线动态分析与监测诊断的关键技术:小波包频带能量监测、小波包自回归谱分析、谐波小波分析、小波分形分析、广义自适应小波分析、主分量自回归谱模糊识别、小波包模糊聚类网络分类、机械设备监测诊断装置与系统等。举例说明了这些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成功地诊断出松动、喘振、轴承缺陷、摩擦、不对中、失衡等多种机械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备 工况 非平稳 动态分析 监测诊断
下载PDF
运行工况下汽轮机组主要参数应达值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盛德仁 任浩仁 +3 位作者 李蔚 陈坚红 李剑日 卢学锋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0,58,共4页
分析运行工况下汽轮机组主要参数 (主蒸汽压力、真空、给水温度、各加热器的传热端差等 )应达值的数值分析方法和具体计算步骤 ,并籍此对国产引进型 30 0MW汽轮机组进行了分析与计算。主要参数应达值有助于指导运行人员的经济运行 。
关键词 工况 参数应达值 数值分析 汽轮机组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内变工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龙 王泽 +1 位作者 徐峰 韩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4,89,共4页
采用工程上广泛使用的标准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 ,对离心泵最佳工况和大流量工况、小流量工况进行了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 ,对 3种工况下叶轮内的相对流动、径向流动及切向流动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轴向旋涡的特征、叶片流道的挟持约束作... 采用工程上广泛使用的标准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 ,对离心泵最佳工况和大流量工况、小流量工况进行了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 ,对 3种工况下叶轮内的相对流动、径向流动及切向流动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轴向旋涡的特征、叶片流道的挟持约束作用、叶片流道内的压力分布与流量的关系等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工况 湍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制冷系统含油量对制冷压缩机工作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传波 张薇 +1 位作者 郭漪 李连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研究制冷系统含油量对制冷压缩机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汽车空调用涡旋式压缩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对压缩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测试台上,进行了变含油量、变转速和变工况实验,得到了流入压缩腔内的润滑油量与压... 为研究制冷系统含油量对制冷压缩机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汽车空调用涡旋式压缩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对压缩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测试台上,进行了变含油量、变转速和变工况实验,得到了流入压缩腔内的润滑油量与压缩机容积效率、压缩功率损失、排气温度、制冷量和COP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压缩腔内油气质量百分比为7%~9%时,压缩机工作性能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压缩机 制冷系统 含油量 实验研究 性能影响 汽车空调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 工作性能 性能测试台 数学模型 工作过程 计算模拟 压缩过程 容积效率 润滑油量 功率损失 排气温度 关系曲线 计算结果 研究结果 工况 转速
下载PDF
使用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5
13
作者 赵小强 梁浩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31,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工况复杂多变、环境噪声干扰大、有效数据样本不足而导致的故障诊断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的改进残差神经网络方法。以采集到的滚动轴承时域信号作为输入,针对滚动轴承时域信号时变性较强的... 针对滚动轴承工况复杂多变、环境噪声干扰大、有效数据样本不足而导致的故障诊断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滚动轴承变工况故障诊断的改进残差神经网络方法。以采集到的滚动轴承时域信号作为输入,针对滚动轴承时域信号时变性较强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Inception模块改进的数据池化层。基于Inception模块思想,采用3个3×3的小卷积层串联和堆叠以及加入残差连接的方式构建数据池化层,有效地提取了特征信息。在残差块中添加跳跃连接线,设计了一种带跳跃连接线的残差块,增强了残差块对特征信息的学习效率。利用空洞卷积能够扩大感受野的优点,将带跳跃连接线的残差块中的普通卷积替换为空洞卷积,设计了一种带跳跃连接线的空洞残差块。将设计的两种残差块端对端首尾相连构建神经网络。将所提方法与SVM+EMD+Hilbert包络谱、BPNN+EMD+Hilbert包络谱和ResNet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变噪声实验中的平均准确率为97.34%,变负荷实验中的准确率为88.83%~96.76%,均高于其他方法的,变工况实验中的平均准确率高于ResNet方法的,且具有更低的均值方差0.000 6。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工况 残差神经网络
下载PDF
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计算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高玉忠 《上海汽轮机》 2001年第3期5-7,共3页
对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计算进行了研究 ,绘制了空冷凝汽器特性曲线 ,分析了迎面风速、环境气温。
关键词 空冷凝汽器 工况 特性曲线
下载PDF
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变工况及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凤强 张时飞 +1 位作者 潘卫国 曹家枞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05-2010,1958,共7页
燃气轮机的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是一种有前途的节能和环保的能源系统 ,该文对 1个已运行了 4年的系统进行了变工况和热力学分析计算 ,得出了该系统在夏季的设计负荷和变工况条件下能源效率和效率的数据 ,并进行了讨论和给出了结论。图 ... 燃气轮机的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是一种有前途的节能和环保的能源系统 ,该文对 1个已运行了 4年的系统进行了变工况和热力学分析计算 ,得出了该系统在夏季的设计负荷和变工况条件下能源效率和效率的数据 ,并进行了讨论和给出了结论。图 3表 3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 冷热电联供系统 工况 热力学 YONG效率 总能效率 燃气轮机
下载PDF
汽轮机排汽焓的在线计算及末级的变工况特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崔映红 张春发 丁千玲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汽轮机末级变工况计算方法 ,该方法利用汽轮机实际在线监测数据和汽轮机结构数据 ,其计算精确度较高 ,收敛速度快 ,适于工程实际应用。利用此方法 ,对具有典型末级的某厂 30 0MW汽轮机组末级进行了变工况计算 ,得出了...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汽轮机末级变工况计算方法 ,该方法利用汽轮机实际在线监测数据和汽轮机结构数据 ,其计算精确度较高 ,收敛速度快 ,适于工程实际应用。利用此方法 ,对具有典型末级的某厂 30 0MW汽轮机组末级进行了变工况计算 ,得出了变工况下汽轮机的排汽焓及变工况中末级一些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排汽焓 在线计算 末级 工况 在线监测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郝吉波 王志华 +1 位作者 姜宇光 王沣浩 《制冷与空调》 2013年第1期59-62,58,共5页
为了预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运行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降低能耗,建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仿真模型,在焓差实验室对一台水箱容积为150L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样机进行变工况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研究蒸发器入口... 为了预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运行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降低能耗,建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仿真模型,在焓差实验室对一台水箱容积为150L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样机进行变工况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研究蒸发器入口空气流速及制冷剂质量流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制热量和COP都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系统制热量随蒸发器入口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在达到某值后,系统制热量变化趋于稳定;系统COP随制冷剂质量流量的不断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制冷剂质量流量存在最佳值使得热泵性能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工况 系统仿真 空气流速 制冷剂流量
下载PDF
基于SIMULNK的单轴重型燃气轮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尚明 李忠义 《燃气轮机技术》 2009年第3期33-39,45,共8页
通过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燃气轮机部件模块库,并进行了燃气轮机系统变工况仿真研究。为了提高仿真精度,本文采用变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考虑气体组分的变化对整个系统模型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考虑容积... 通过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燃气轮机部件模块库,并进行了燃气轮机系统变工况仿真研究。为了提高仿真精度,本文采用变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考虑气体组分的变化对整个系统模型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考虑容积惯性和转动惯性的、非线性的单轴重型燃气轮机实时动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合理、结构清晰,可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和测试,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工况 建模 仿真 控制 SIMULINK
下载PDF
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变工况性能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杨承 黄志峰 马晓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14-3524,共11页
随着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以燃气轮机为基础的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技术将获广泛应用。以压气机的逐级叠加法和透平的分段冷却模型为基础,结合传统三压余热锅炉模型,提出了从中压缸排汽抽汽供热的方式,建立了联合循环热电... 随着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以燃气轮机为基础的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技术将获广泛应用。以压气机的逐级叠加法和透平的分段冷却模型为基础,结合传统三压余热锅炉模型,提出了从中压缸排汽抽汽供热的方式,建立了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研究了不同抽汽系数下,系统各种效率和指标,如发电功率、总能利用系数和热电比等,随燃气轮机负荷的变化情况;不同进气可调导叶(inlet guide vane,IGV)开度下,上述效率和指标随抽汽系数变化情况;并提出了最大和最小抽汽限制曲线,得出了机组可运行区间。以MPCP1-M701F机组为对象,研究表明:随燃气轮机负荷的减小,各效率值逐渐减小,且速度逐渐加快,联合循环功率和供热量逐渐变小,基本呈线性关系,热电比逐渐变大,且速度逐渐加快;随着抽汽系数的增大,各效率值逐渐增大,除了电效率速度逐渐加快,其他基本呈线性关系,联合循环功率逐渐变小,供热量逐渐变大,两者基本呈线性关系,热电比逐渐变大,且速度逐渐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 热电联产 逐级叠加法 工况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燃气轮机功热并供装置及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娜 蔡睿贤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9-532,共4页
采用动力机械变工况性能解析分析方法,研究了大气温度变化对燃气轮机功热并供和联合循环装置性能影响.指出燃气轮机在带有余热利用的条件下,大气温度的影响明显减弱,并对不同燃气轮机设计参数和蒸汽设计参数影响做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工况 燃气轮机 功热并供装置 联合循环 大气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