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及pH敏感的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药物控制释放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胡晖 刘郁杨 +1 位作者 范晓东 黄怡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以反相乳液聚合得到了β-CD聚合物微球,对β-CD微球进行氯乙酰化改性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把聚甲基丙烯酸N ,N 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接枝到β-CD微球上,从而得到了具有温度和pH响应性的β- CD聚合物微球.通过红外光谱、元... 以反相乳液聚合得到了β-CD聚合物微球,对β-CD微球进行氯乙酰化改性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把聚甲基丙烯酸N ,N 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接枝到β-CD微球上,从而得到了具有温度和pH响应性的β- CD聚合物微球.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了PDMAEMA接枝的β- CD微球的结构,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直接观测到了β- CD微球的温度和pH敏感性.对模型药物染料木素(GNT)和苯丁酸氮芥(CLB )进行了控制释放研究,结果表明pH值可对微球的“内环境”起到“开 关”作用,从而可构筑出一种新型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药物控制释放 β-环糊精 温度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Β-CD 合成 反相乳液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 二甲氨基乙酯 控制释放体系 乙酰化改性 pH响应性 PH敏感性 偏光显微镜 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染料木素 内环境 pH值 接枝
下载PDF
以淀粉为基材的两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被引量:31
2
作者 马希晨 曹亚峰 邰玉蕾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报道了两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以淀粉为基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等为原料 ,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 ,采用四元聚合的方法。论述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油水体积比、单体浓度、单体配比、... 报道了两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以淀粉为基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等为原料 ,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 ,采用四元聚合的方法。论述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油水体积比、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阳离子化度、阴离子化度等方面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NH4) 2 S2 O8浓度 0 .330mmol/L ,NH2 CONH2 浓度 2 .5 0mmol/L ,单体质量分数30 % ,单体与淀粉质量比 1.5∶1,AM、DMDAAC、MAA质量比 70∶2 0∶10 ,乳化剂质量分数 8%、油水体积比 1.4∶1,引发时间 10min ,反应温度 4 5℃ ,反应时间 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两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合成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侯斯健 哈润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9-354,共6页
采用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OP)复合乳化剂与K2S2O8-Na2SO3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测得单体的竞聚率为γDADMAC=0.14±0.... 采用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OP)复合乳化剂与K2S2O8-Na2SO3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测得单体的竞聚率为γDADMAC=0.14±0.11,γAM=5.05±0.66;在单体浓度为25─45%,引发剂浓度0.06—0.1%,乳化剂浓度为5—9%,聚合温度303K条件下,得到了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Rp=k[M]0.68[I]1.31[E]0.73,文中对上述结果做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药物载体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磊 李仲谨 +1 位作者 赵新法 赖小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选用V(环已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60):m(Tween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 选用V(环已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60):m(Tween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微球平均粒径为14.7μm,83%分布在6~30μm,球形圆整,表面光滑致密,可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和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推导出平均粒径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项回归方程,以期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实现对微球制备的预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淀粉微球 表征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蒋婵杰 潘春跃 黄可龙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4-69,共6页
丙烯酸、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用途广泛 ,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本文主要介绍此类高分子的有关性质 ,如流变性能、降解性能等 ,研究进展 ,以及主要制备方法 :水解法、水溶液聚合法。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酰胺 水解法 水溶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反相悬浮聚合 共聚物
下载PDF
丙烯酸钠反相乳液聚合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相凌 张志成 +2 位作者 费宾 葛学武 张曼维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以阴离子乳化剂制备丙烯酸钠反相乳液,用γ射线引发其聚合,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聚合前后粒径的变化;并在聚合过程中改变剂量率观测了聚合速率的变化.这两个实验结果都显示聚合以液滴成核为主,即聚合机理类似于悬浮聚合.与以司盘80... 以阴离子乳化剂制备丙烯酸钠反相乳液,用γ射线引发其聚合,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聚合前后粒径的变化;并在聚合过程中改变剂量率观测了聚合速率的变化.这两个实验结果都显示聚合以液滴成核为主,即聚合机理类似于悬浮聚合.与以司盘80为乳化剂的丙烯酸钠反相乳液聚合相比,体系与司盘体系的聚合动力学基本相似;但是体系中的分散液滴比司盘体系要大,结果使得在动力学上体系更类似于悬浮聚合的动力学.从聚合机理看,反相乳液聚合实际上就是粒子分散得比较小的反相悬浮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 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钠
下载PDF
预交联聚合物微凝胶调驱剂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26
7
作者 朱怀江 朱颖 +2 位作者 孙尚如 刘玉章 唐金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预交联聚合物微凝胶是一种介于聚合物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之间的新型调驱剂 ,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 ,通过调节反相剂种类和用量 ,可控制其吸水溶胀过程。该调驱剂为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的微米级软性颗粒 ,兼备“变形虫”特征。本体凝胶和预交... 预交联聚合物微凝胶是一种介于聚合物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之间的新型调驱剂 ,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 ,通过调节反相剂种类和用量 ,可控制其吸水溶胀过程。该调驱剂为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的微米级软性颗粒 ,兼备“变形虫”特征。本体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不能进入多孔介质 ,但在油携带下 ,未溶胀的微凝胶 (粒径为 5~ 13 μm)能进入渗透率为 0 .4~ 10D的多孔介质 ;溶胀后微凝胶的粒径可达 2 0~ 60 μm ,其运移能力与多孔介质的孔喉直径和颗粒的变形特征等有关。这种调驱剂可大幅度调整油藏的渗透率并具有较高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图 5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预交联 调驱 反相乳液聚合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程原 杜拴丽 《华北工学院学报》 EI 1999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制备聚丙烯酰胺胶乳的方法,并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Span-80,Op-4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用溴化法测定单体转化率,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讨论反应时间、引发... 目的研究制备聚丙烯酰胺胶乳的方法,并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Span-80,Op-4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用溴化法测定单体转化率,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讨论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油水比等因素对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和胶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用两种方法得到了转化率大于98%,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万的稳定胶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 PAM 聚合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杨建平 赵京波 张兴英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2,共5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絮凝剂,共聚单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投料的摩尔比为1∶1,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油水体积比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量对共聚物特性粘数([η])的...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絮凝剂,共聚单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投料的摩尔比为1∶1,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油水体积比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量对共聚物特性粘数([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用量为52g/mL(以每毫升水中单体的克数计)、油水体积比为1.5时,体系最稳定;氧化剂的浓度为3.3mmol/L时,共聚物特性粘数最大;在HLB值为5.30、乳化剂质量浓度为4.5g/mL时,絮凝效果最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量(占单体的质量)的最佳值为0.24%,共聚物特性粘数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丙烯酸钠 特性粘数 絮凝剂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
下载PDF
P(DMC-AM)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被引量:22
10
作者 沈一丁 张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7-610,624,共5页
论述了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丙烯酰胺)[P(DMC-AM)] 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讨论了多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当w(单体)=40%;m(DMC): m(AM)=3: 2;m(引发剂): m(AM)=0.09: 100时,得到的阳离子型P(D... 论述了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丙烯酰胺)[P(DMC-AM)] 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讨论了多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当w(单体)=40%;m(DMC): m(AM)=3: 2;m(引发剂): m(AM)=0.09: 100时,得到的阳离子型P(DMC-AM)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污水及生活废水有明显的絮凝作用.P(DMC-AM)的最佳絮凝条件为:相对分子质量为430~460万,用量为1.1~1.3 mg/L,阳离子度为33%~38%, 废水pH=3~7;在造纸污(废)水体系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89%以上,透光率接近100%;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絮凝物,结果发现,絮凝后的纤维间可形成多个物理吸附点,交叉网状结构明显,网络编织致密,说明桥联及电中和作用明显,絮凝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絮凝剂 絮凝性能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增稠剂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增稠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赵振河 张高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5-548,共4页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印花增稠剂 ,并对它的应用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试 ,结果表明 ,合成的增稠剂有比较强的增稠性能 ,而且耐电解质性能明显优于同类产品KG -2 0 2。
关键词 增稠剂 增稠性能 反相乳液聚合 粘度 涂料 印花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孟昆 赵京波 张兴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0-742,共3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研究引发剂量、乳化剂量、抗交联剂量、单体摩尔比、油水体积比以及反应温度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乳化剂0.80 ...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研究引发剂量、乳化剂量、抗交联剂量、单体摩尔比、油水体积比以及反应温度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乳化剂0.80 g、引发剂2.50 mL、抗交联剂0.05 g、单体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摩尔比3.5/6.5、油水体积比2.25、反应温度45℃时,产物的特性粘数为12.07 d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反相乳液聚合 均匀设计
下载PDF
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仲谨 杨威 +2 位作者 王培霖 刘艳 田晓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2-695,共4页
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采用L16(45)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 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采用L16(45)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n(ECH)/n(β-CD)=15、乳化剂用量1.2g、煤油用量60mL、乳化温度70℃、反应时间5h;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剂用量>n(ECH)/n(β-CD)>油水体积比;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β-CDP微球粒径分布比较均一,表面圆整,呈现无定形聚集态,热稳定性好,色谱可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正交实验 表征 医药原料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锦宗 曹亚峰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引发体系,m(Span20)∶m(OP4)=40∶60为乳化剂,m(淀粉)∶m(单体)=1∶1.5时,接枝率可达148%,特性粘数可达1520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淀粉 接枝共聚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反相乳液聚合 非离子表面活性荆 特性粘数 阴离子化度
下载PDF
(AM/AA/DADMAC)共聚物堵水剂的反相乳液法制备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勇 李维云 +1 位作者 哈润华 陈晓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37,共3页
采用反相乳液法,以白油为介质,以Span80OP7为乳化剂,合成了两性PAM堵水剂。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5h,引发剂浓度07‰(对单体重量),乳化剂浓度5%(对油相重量),水油比... 采用反相乳液法,以白油为介质,以Span80OP7为乳化剂,合成了两性PAM堵水剂。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5h,引发剂浓度07‰(对单体重量),乳化剂浓度5%(对油相重量),水油比08(重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堵水剂 反相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
下载PDF
丙烯酰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反相乳液聚合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莲英 孟晶 杨万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煤油为油相 ,Span80和Op10为复配乳化剂 ,以K2 S2 O8 Na2 SO3 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通过考察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及分子量的影响 ,确定了动力学表达式 :Rmax∝ ... 采用煤油为油相 ,Span80和Op10为复配乳化剂 ,以K2 S2 O8 Na2 SO3 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通过考察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及分子量的影响 ,确定了动力学表达式 :Rmax∝ [I]0 68[M]1 2 90 [E]0 71,Mη∝ [I]-3 66[M ]0 640 [E]-0 77;聚合表观活化能Ea=4 1 11kJ/mol。反应速率 时间曲线上未出现恒速平台 ,聚合过程不存在恒速期 ;扫描电镜未观察到反应后乳胶粒径比反应前乳胶粒径有数量级的下降 ;搅拌速率较低时 ,聚合反应的转化率—时间曲线常呈不规则形状 ,结果不易重复且乳胶粒径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反相乳液聚合 动力学 成核机理
下载PDF
表面含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旭 李欣 +1 位作者 潘复生 陶长元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6-280,共5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为磁性来源,选用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分别作为聚合单体、交联剂和功能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包裹制备携带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考察了Fe3O4投入量、功能基单体量、交联剂量、聚合时...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为磁性来源,选用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分别作为聚合单体、交联剂和功能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包裹制备携带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考察了Fe3O4投入量、功能基单体量、交联剂量、聚合时间和介质的变化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形态、磁性质及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采用SEMI、R、721E分光光度计和化学滴定法进行表征,制备出粒径在500 nm^10μm,表面羧基携带量为1.0 mmol/g的磁性高分子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磁性高分子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羧基
下载PDF
多功能滑溜水减阻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1
18
作者 何静 王满学 +1 位作者 吴金桥 王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获得滑溜水压裂液优良的减阻性,以柴油为分散介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聚氧化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为复配乳化剂、过硫酸钾和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α-十二烯(EA)为反应单体,... 为获得滑溜水压裂液优良的减阻性,以柴油为分散介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聚氧化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为复配乳化剂、过硫酸钾和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α-十二烯(EA)为反应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滑溜水减阻剂DGSA-1。用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定减阻剂水溶液的特性黏数,对减阻剂制备条件进行了优选,研究了减阻剂的抗盐性、表面活性和减阻性。结果表明,在AM、AMPS、EA 3种物质摩尔比为1.1∶1∶0.1、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0.048%、复配乳化剂的HLB值(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5.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制备的滑溜水减阻剂DGSA-1的减阻效果最佳。DGSA-1减阻剂具有分散溶解性好、抗盐、高效减阻和低表界面张力的特性。0.15%DGSA-1水溶液的黏度在2 min内达到最大,减阻率为73.2%,减阻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滑溜水 减阻剂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魏鑫 钟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2期12-14,共3页
反相乳液聚合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系统地阐述了反相乳液聚合的特点、性质、反应机理及应用,介绍了反相乳液聚合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对反相乳液聚合的发展及研究前景提出了自己的... 反相乳液聚合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系统地阐述了反相乳液聚合的特点、性质、反应机理及应用,介绍了反相乳液聚合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对反相乳液聚合的发展及研究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聚合机理 应用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建宗 程时远 黄鹤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71-76,104,共7页
本文综述了国外反相乳液聚合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概况,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油包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