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历史建筑的价值认识初探 |
冼宁
倪东舒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16 |
24
|
|
2
|
文远楼历史建筑保护及再利用 |
钱锋
朱亮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3
|
适应性的再利用 |
高斯·罗卡斯尔
孙凌波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4
|
深圳市罗湖旧城改造观念演变的反思 |
朱荣远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
5
|
法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对我国的启示——以巴黎为例 |
张恺
周俭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6
|
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体系、原则与策略 |
陈麦池
黄成林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5
|
|
7
|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
龙灏
李昂博威
|
《室内设计》
|
2011 |
12
|
|
8
|
历史景观特征评估——链接保护区与城市历史景观 |
周剑云
蒋定哲
鲍梓婷
黄永贤
袁媛
黄铎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1
|
|
9
|
历史环境保护运动中的主体意识分析 |
张松
顾承兵
|
《规划师》
|
2006 |
11
|
|
10
|
历史环境保护与都市景观创造──西村幸夫新著《环境保全と景观创造──これからの都市风景へ向けて》评介 |
张松
|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
1999 |
3
|
|
11
|
城市滨水港区复兴的设计策略探讨——以上海浦江两岸开发为例 |
张松
|
《城市建筑》
|
2010 |
11
|
|
12
|
城市特色维持与历史保护 |
张松
|
《城市规划汇刊》
CSCD
|
1992 |
10
|
|
13
|
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存废 |
刘刚
|
《建筑遗产》
|
2016 |
10
|
|
14
|
美国佐治亚州的历史保护 |
李开然
冯炜
|
《国外城市规划》
|
2001 |
2
|
|
15
|
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再生发展模式 |
贾蓉
|
《北京规划建设》
|
2016 |
9
|
|
16
|
区域历史遗产网络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思考--基于中国传统人居思维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
李欣鹏
|
《中国名城》
|
2021 |
9
|
|
17
|
古村落旅游地综合性系统保护与开发研究 |
陈麦池
黄成林
|
《中国名城》
|
2012 |
9
|
|
18
|
城市设计中的美学控制 |
王世福
薛颖
|
《新建筑》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9
|
英国乡村发展特色解析 |
虞志淳
|
《小城镇建设》
|
2019 |
8
|
|
20
|
对我国现代城市更新的思考 |
张燕妮
魏毓洁
|
《高等建筑教育》
|
200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