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级极危物种——崖柏的球果和种子性状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莉 郭泉水 +3 位作者 朱妮妮 秦爱丽 许格希 邢继畴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59,63,共5页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为中国特有、世界级极度濒危物种。天然分布在大巴山山脉重庆市的城1:7县和开县山区。由于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有限,亟待进行拯救繁育。球果和种子是物种繁殖系统的重要特征。研究不同采种期...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为中国特有、世界级极度濒危物种。天然分布在大巴山山脉重庆市的城1:7县和开县山区。由于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有限,亟待进行拯救繁育。球果和种子是物种繁殖系统的重要特征。研究不同采种期崖柏的球果和种子性状,不仅可丰富崖柏球果和种子生物学知识,而且还可为崖柏适宜采种期的确定和种子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崖柏结实丰年,区分不同采种期(8月28日、9月20日、10月25日)采集崖柏球果,并分期测定和比较不同采种期崖柏球果、种鳞、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生活力、发芽率、千粒质量等种子质量特征,结果表明:10月25日与8月28日和9月29日的球果及种子特征比较,除种鳞数量外,其它各项测定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10月25日采集的崖柏球果平均长8.34mm,宽4.54mm。单果出种量4.5个,种鳞5对,顶部和基部种鳞发育不全,中间的第2对和第3对种鳞长4.89mm,宽3.15mm,长宽比1.59。每片种鳞腹部着生种子1~2粒,种子长3.25mm,宽1.13mm,厚0.96mm;种翅长4.04mm,宽0.39mm。种子千粒质量1.4962g。在光照培养箱(温度25℃,相对湿度75%,光照强度2000lx,日持续光照8h)中萌芽培养,从第7天开始种子萌发,第18天基本结束,发芽率24%,发芽指数2.19。采用四唑法(TTC)测定的种子生活力为29.25%。没有生活力的种子大多是胚发育不全或空粒种子。8月28日和9月20日采收的种子不具萌芽能力。崖柏的种子成熟期在10月下旬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柏 球果 种鳞 种子 形态特征 种子发芽率 种子生活力 质量
下载PDF
基于种子介电特性的分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米双山 李百儆 智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7,共3页
通过对种子介电特性的研究 ,分析了影响种子介电特性的因素以及种子介电常数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利用自行研制的介电分选试验台将小麦种子分为五级 ,分别测试出各级种子的千粒质量、介电常数和活力指标 ,测试结果表明 ,活力高的种子... 通过对种子介电特性的研究 ,分析了影响种子介电特性的因素以及种子介电常数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利用自行研制的介电分选试验台将小麦种子分为五级 ,分别测试出各级种子的千粒质量、介电常数和活力指标 ,测试结果表明 ,活力高的种子的介电常数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介电特性 分选试验 介电常数 种子活力 质量 活力指标
下载PDF
除草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宋梁栋 冯文涛 +2 位作者 陈志坚 王太泉 王忠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3-1258,共6页
近几年,兴平市麦田经常出现小麦不结实现象,为探明其与除草剂喷施的关系,选用6种玉米田除草剂和一种杀虫剂,在小麦始花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始花期喷施烟嘧磺隆致使小麦不能正常结实和升浆,收获... 近几年,兴平市麦田经常出现小麦不结实现象,为探明其与除草剂喷施的关系,选用6种玉米田除草剂和一种杀虫剂,在小麦始花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始花期喷施烟嘧磺隆致使小麦不能正常结实和升浆,收获后千粒质量减少92%以上,喷施莠去津和甲·乙·莠致使小麦旗叶干枯,收获后千粒质量减少35%以上;灌浆期喷施w=8%烟嘧磺隆致使小麦千粒质量减少12.9%,喷施莠去津、烟嘧磺隆+莠去津和甲·乙·莠致使旗叶干枯,收获后千粒质量分别减少28.2%、33.4%和21.0%;在小麦始花期与灌浆期喷施毒死蜱与二甲四氯钠对小麦生长与千粒质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除草剂 质量 不结实
下载PDF
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永伟 周硕 +6 位作者 王雪征 孙果忠 朱金永 韩秋芬 李春杰 赵和 王海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为探讨小麦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TaCwi-A1a和TaCwi-A1b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首先利用TaCwi-A1功能标记对539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检测,确定各供试材料的等位变异类型,从而获得TaCwi-A1a和TaCwi-A1b 2种等位变异的分布... 为探讨小麦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TaCwi-A1a和TaCwi-A1b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首先利用TaCwi-A1功能标记对539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检测,确定各供试材料的等位变异类型,从而获得TaCwi-A1a和TaCwi-A1b 2种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对审定品种、参加区试品系以及自育品系进行了千粒质量(3个不同生长环境)及粒长、粒宽和籽粒面积(1个生长环境)测试分析,比较TaCwi-A1a和TaCwi-A1b等位变异籽粒表型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539份黄淮麦区小麦资源中TaCwi-A1a的分布频率为65.03%,TaCwi-A1b的分布频率为34.97%,TaCwi-A1a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TaCwi-A1b。籽粒表型性状分析表明,无论是审定品种,还是参加区试品系和自育品系,在3个生长环境下,TaCwi-A1a基因型材料的千粒质量均值都显著高于TaCwi-A1b;TaCwi-A1a基因型材料的粒长和粒宽均显著高于TaCwi-A1b。进一步验证了TaCwi-A1a等位变异的籽粒表型性状增效功能,说明其对粒重及其构成要素是优异的等位变异。此外,本研究鉴定了黄淮麦区中TaCwi-A1等位变异的分布情况,为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TaCwi-A1 分子标记 等位变异 质量
下载PDF
不同种源紫穗槐种子性状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冒燕 孙名玥 +1 位作者 冯凯 李淑娴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6-31,共6页
对紫穗槐自然分布区内6个省共9个种源的种子性状变异进行系统研究,分别测定种子形态指标,包括种子纵径、横径、纵横径比;种子质量指标,即去除果皮前后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各项测定指标均呈极显著差异;各测定... 对紫穗槐自然分布区内6个省共9个种源的种子性状变异进行系统研究,分别测定种子形态指标,包括种子纵径、横径、纵横径比;种子质量指标,即去除果皮前后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各项测定指标均呈极显著差异;各测定性状与地理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不显著;一些测定性状与气候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如年降雨量与去除果皮前后种子的发芽率、无霜期与种子纵径均呈显著正相关,海拔高度与种子横径呈显著负相关。发芽试验显示,有8个种源的种子,去除果皮后,其发芽速度、发芽率明显高于同一种源含果皮的种子,发芽结束后硬粒含量也明显减少,说明果皮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影响;不同种源的种子,含果皮时的发芽速度相差较大,西部地区种子的萌发速度较快,而东部地区种子的萌发速度则要稍微慢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种源 纵径 横径 发芽率 质量
下载PDF
金银花的经济价值及繁殖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建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87-88,共2页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又名忍冬。其藤长可达8~9m,茎中空。单叶对生,全缘,卵形。花成对生于叶腋,有总花梗,苞片叶状。花冠唇形,上唇4裂直立,下唇反转。花初开时白色,后逐渐变成金黄色...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又名忍冬。其藤长可达8~9m,茎中空。单叶对生,全缘,卵形。花成对生于叶腋,有总花梗,苞片叶状。花冠唇形,上唇4裂直立,下唇反转。花初开时白色,后逐渐变成金黄色,花期在同一条藤蔓上不同花龄的花朵黄白相映,由此得名“金银花”,花期5—7月。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果期8-10月,每果内有种子4~7枚,种子千粒质量为3~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栽培技术 金银花 经济价值 藤本植物 质量 忍冬属 多年生 忍冬科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贾峥嵘 郝佳丽 +2 位作者 郝艳芳 刘勇 白文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823-829,共7页
为探讨山西中部冬小麦生育期最佳施氮量,以晋麦84为材料,设置9个氮素水平(0(CK)、120、150、180、210、240、270、300、36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别对不同氮肥... 为探讨山西中部冬小麦生育期最佳施氮量,以晋麦84为材料,设置9个氮素水平(0(CK)、120、150、180、210、240、270、300、36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别对不同氮肥处理的冬小麦灌浆进程拟合方程,计算灌浆参数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公顷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都显著高于CK,而千粒质量显著低于CK;210 kg/hm^(2)施氮量处理的冬小麦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不同氮肥处理的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均呈“S”型变化,灌浆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后21 d左右灌浆速率最大;150、180、210 kg/hm^(2)氮肥处理的冬小麦千粒质量相对较大,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较高,进入快速积累时间较早,灌浆持续时间与其他处理的差异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千粒质量与籽粒的灌浆速率和持续天数呈正相关关系;产量与穗粒数、千粒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公顷穗数呈负相关关系;公顷穗数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150~210 kg/hm^(2)的施氮量可降低冬小麦越冬期分蘖数,提高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Logistic模型 灌浆速率 质量 产量
下载PDF
上海市崇明岛不同模式农田防护林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沈青叶 李晴 +1 位作者 邹春静 张超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选取农田防护林主要模式,调查其结构特征,探讨防护林对所防护的水稻Oryza sativa产量和千粒质量的影响。经统计分析,结合林带疏透度及水稻防护效益,得到每种模式最佳防护区域,找出最佳防护模式,从而优化崇明岛农田防护林模式。结果表明:... 选取农田防护林主要模式,调查其结构特征,探讨防护林对所防护的水稻Oryza sativa产量和千粒质量的影响。经统计分析,结合林带疏透度及水稻防护效益,得到每种模式最佳防护区域,找出最佳防护模式,从而优化崇明岛农田防护林模式。结果表明:5种模式农田防护林都能使水稻增产,提高水稻千粒质量,并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同一样地不同树高倍数处产量及千粒质量差异显著,空间数值变化趋势相同;不同模式增产效益有较大区别,5种模式增产效益为: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模式>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混交模式>水杉模式>杨树Popular spp.模式>柳杉模式;5种模式防护林林带平均疏透度变化范围为0.31~0.39,高于最适值范围,树干疏透度偏大;最佳防护区域均为林带树高的5~10倍(5H~10H),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好的防护效益;水杉-柳杉混交模式为最佳防护模式,池杉模式、水杉模式次之,杨树模式和柳杉模式居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林带疏透度 水稻产量 质量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产地及籽粒外观品质对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高锦鸿 梅鸿献 +3 位作者 刘艳阳 杜振伟 汪学德 郑永战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了研究产地及籽粒外观对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为芝麻品质遗传改良及高木酚素芝麻商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从3 800余份芝麻种质资源中选取212份代表性资源,分别在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测定各样品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探讨芝麻不同产地... 为了研究产地及籽粒外观对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为芝麻品质遗传改良及高木酚素芝麻商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从3 800余份芝麻种质资源中选取212份代表性资源,分别在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测定各样品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探讨芝麻不同产地、千粒质量及种皮颜色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各试点含量均值分别为3.52,3.61,3.11,2.43,1.94,1.93,1.78,1.62 mg/g;芝麻木酚素含量存在随纬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芝麻籽粒颜色L值与芝麻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296 6,ɑ=0.01),与芝麻林素含量相关不显著;千粒质量与芝麻素含量极显著负相关(r=-0.260 3,ɑ=0.01),与芝麻林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227 9,ɑ=0.01)。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随产地纬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种皮颜色变深,芝麻素含量逐渐降低;随着千粒质量增加,芝麻素含量逐渐降低,芝麻林素含量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芝麻素 芝麻林素 产地 质量
下载PDF
不同棱型大麦材料灌浆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庞有强 张小燕 潘高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6,共4页
以10个大麦品种(品系)为材料,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其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棱型大麦灌浆参数不同,二棱大麦的灌浆平均速率(R),灌浆渐增期速率(R1),最大灌浆速率(Rmax),理论最大粒质量(K)和千粒质量显著大于四棱大麦。二棱大... 以10个大麦品种(品系)为材料,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其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棱型大麦灌浆参数不同,二棱大麦的灌浆平均速率(R),灌浆渐增期速率(R1),最大灌浆速率(Rmax),理论最大粒质量(K)和千粒质量显著大于四棱大麦。二棱大麦千粒质量与灌浆平均速率(R)和灌浆渐增期速率(R1)呈显著正相关。四棱大麦千粒质量与灌浆缓增期速率(R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灌浆最大速率(Rmax)、灌浆快增期速率(R2)和灌浆最大速率出现时间(Tmax)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灌浆 质量
下载PDF
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昱利 张海军 +6 位作者 葛道阔 张文宇 张伟欣 蒋方山 曹宏鑫 诸叶平 李世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0-485,共6页
籽粒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定量分析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济南17(早熟)和济麦22(中晚熟)为材料,于2012~2013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小麦籽粒千粒质量及灌浆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 籽粒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定量分析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济南17(早熟)和济麦22(中晚熟)为材料,于2012~2013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小麦籽粒千粒质量及灌浆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小麦籽粒灌浆速率模型。经独立试验资料检验,小麦1000粒籽粒灌浆速率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根均方差( RMSE)、平均绝对误差( da )和决定系数( R2)分别为0.208 g/d、0.162 g/d和0.899。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吻合程度较好,所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熟性、不同品种及不同氮素处理的小麦籽粒灌浆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质量 灌浆速率 模型
下载PDF
中药材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优质种源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艳改 杜宇忠 +1 位作者 郝磊 刘亚令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662-1666,1690,共6页
对山西浑源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及其变异类型以及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千粒质量、硬实率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浑源蒙古黄芪主要分为绿茎无毛、绿茎有毛、紫茎有毛和紫茎无毛4种类型,膜荚黄芪主要分为紫茎有毛、紫茎无毛和... 对山西浑源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及其变异类型以及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千粒质量、硬实率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浑源蒙古黄芪主要分为绿茎无毛、绿茎有毛、紫茎有毛和紫茎无毛4种类型,膜荚黄芪主要分为紫茎有毛、紫茎无毛和绿茎有毛3种类型;通过对不同年限蒙古黄芪的根长、根高等指标的比较得出,5年生野生蒙古黄芪的整体等级比3年生植株高,因此,扩大5年生野生蒙古黄芪的种植可满足一部分市场上对高品质外观要求的需求;通过对6个产地蒙古黄芪种子特性的分析得出,不同产地的种子发芽率和千粒质量相关性各不相同;而硬实率与发芽率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硬实率越高发芽率越低,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破除硬实率来提高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形态特征分析 发芽率 质量 硬实率
下载PDF
基于SRAP和SSR标记的小麦粒长和千粒质量QTL定位及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利建 王竹林 +2 位作者 汪世娟 刘香利 赵惠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5-1172,共8页
为探究小麦粒长和千粒质量性状的QTL,以千粒质量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西农981’和‘陕麦159’杂交构建的169株F_2群体和F_(2:3)家系为研究材料,利用SRAP标记和SSR标记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通过统计分析杨凌及三原2个环境下的F_(2:3)家系... 为探究小麦粒长和千粒质量性状的QTL,以千粒质量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西农981’和‘陕麦159’杂交构建的169株F_2群体和F_(2:3)家系为研究材料,利用SRAP标记和SSR标记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通过统计分析杨凌及三原2个环境下的F_(2:3)家系的表型数据,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粒长和千粒质量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个环境条件下,亲本‘西农981’和‘陕麦159’在粒长和千粒质量上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F_(2:3)家系表现出明显的超亲分离现象。QTL定位共检测到31个粒长和千粒质量相关的QTL,其中粒长相关QTL检测到7个,分布于5A、6A、7A、2B、3B、4B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36%~14.80%,在3B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能在2个环境点稳定表达的粒长QTL;千粒质量相关QTL检测到24个,分布于2A、3A、5A、6A、7A、2B、3B、4B、5B、7B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0.25%~8.23%。另外,在2B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控制千粒质量的QTL,表明2B染色体与千粒质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质量 SRAP QTL
下载PDF
锁阳种子质量评价与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进 罗光宏 +2 位作者 张文辉 张贵喜 颜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23-2928,共6页
目的建立锁阳种子质量评价技术体系并制定锁阳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应用体视显微镜、电子天平和离体胚培养法,对锁阳种子形态、千粒质量、胚率和生活力等进行测定,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出划分种子等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运用标... 目的建立锁阳种子质量评价技术体系并制定锁阳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应用体视显微镜、电子天平和离体胚培养法,对锁阳种子形态、千粒质量、胚率和生活力等进行测定,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出划分种子等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运用标准差法制定锁阳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种子长1.03~1.63mm,宽为0.69~1.23mm;种仁长0.61~1.05mm,宽0.50~0.90mm;种子形态指标之间极显著相关(P〈0.01),形态指标与千粒质量之间显著相关(P〈0.05),而与生活力和胚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千粒质量与生活力和胚率不相关(P〉0.05),但生活力和胚率极显著相关(P〈0.01);生活力是锁阳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净度、千粒质量和水分是种子质量分级的参考指标。结论1级种子生活力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3%,千粒质量不低于0.8g,含水量不高于8%;2级种子生活力95%-98%,净度不低于86%,千粒质量不低于0.7g,含水量不高于8%;3级种子生活力90%-95%,净度不低于80%,千粒质量不低于0.5g,含水量不高于8%;达不到3级种子标准的为不合格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种子质量 评价技术 分级标准 质量 生活力
原文传递
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籽粒性状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欢 张颖 +3 位作者 薛梦瑶 靖姣姣 白志英 李存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103,共7页
为给大麦遗传研究和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0对二棱啤酒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近等基因系中半矮秆基因uzu对籽粒千粒质量、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的影响及籽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20对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在... 为给大麦遗传研究和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0对二棱啤酒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近等基因系中半矮秆基因uzu对籽粒千粒质量、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的影响及籽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20对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在高秆基因系(无半矮秆基因uzu)和矮秆基因系(含半矮秆基因uzu)之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半矮秆基因uzu降低了籽粒的千粒质量,亦降低了粒长和长宽比,但对籽粒的粒宽、粒厚作用并不明显。近等基因系之间的籽粒性状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在高秆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之间差异最为显著;千粒质量与粒宽、粒厚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长呈显著相关,且与粒宽相关性最大,而与籽粒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矮秆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同样差异最为显著;千粒质量与粒长、粒宽、粒厚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与粒长相关性最大,而与籽粒的长宽比则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株高近等基因系 性状 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松 全鑫 +3 位作者 郭小奇 曹秀 梁九进 刘爱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88,98,共5页
为科学使用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采用拌种的方法对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其安全性和小麦千粒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药剂处理对蚜虫表现出非常... 为科学使用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采用拌种的方法对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其安全性和小麦千粒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药剂处理对蚜虫表现出非常好的防控效果和超长持效期,一次拌种均能较好地将小麦全生长季蚜虫种群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防治效果保持在93.18%以上,持效期长达7个月之久,且小麦千粒质量增加19.73%~27.24%,籽粒中无农药残留或远低于国家标准。50%吡蚜酮WP 2.1~8.4 g/kg拌种对全生长季麦蚜的防治效果为54.14%~99.79%,在相同剂量条件下持效期远低于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因此,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 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是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较优药剂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拌种 小麦蚜虫 防治效果 质量 残留
下载PDF
水稻不同时期施肥量与产量性状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俊强 杨兆顺 +1 位作者 楼辰军 李秀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16-17,共2页
在现有土壤的肥力条件下,利用盆栽手段分析水稻不同时期施肥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蘖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并且底肥施30%、蘖肥施50%、穗肥施20%是获得较好品质的施肥组合。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质量 产量
下载PDF
杉木2代种子园种子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江华 罗伟 +2 位作者 王新宇 崔子佳 欧斌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为探讨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特征,对江西崇义省级杉木良种基地的杉木2代种子园混系种子净度、千粒质量、优良度、纵径、横径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种子园种子净度均值为96.20%,符合Ι级杉木种子对净度不低于95%的要求。种子千粒重... 为探讨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特征,对江西崇义省级杉木良种基地的杉木2代种子园混系种子净度、千粒质量、优良度、纵径、横径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种子园种子净度均值为96.20%,符合Ι级杉木种子对净度不低于95%的要求。种子千粒重均值为6.7488g,变异系数Vi为0.0734,均值的代表性程度较大。种子优良度均值为39.33%,变异系数Vi为0.2165,种子优良度的离散程度较大。种子纵径均值为5.97mm,变异系数Vi为0.0437,种子横径均值为4.27mm,变异系数Vi为0.0223。种子纵横径比均值为1.40,种子纵径与种子纵横径比之间的正相关性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质量 优良度 纵径 横径
下载PDF
不同产地北细辛的种质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艳蓉 王庆 孙启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北细辛的种质特征。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自建的马兜铃酸A检测方法,对8个产地的北细辛种子进行了水分、生活力、千粒质量、发芽率和马兜铃酸A含量的测定,并用SPSS13.0软件对检测结...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北细辛的种质特征。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自建的马兜铃酸A检测方法,对8个产地的北细辛种子进行了水分、生活力、千粒质量、发芽率和马兜铃酸A含量的测定,并用SPSS13.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各产地的种子总体上粒大饱满,活力较好,但水分都比较高,且都含有马兜铃酸A。结论清原县北三家乡和本溪谢家所产的北细辛种子从总体上来看,水分和马兜铃酸A的含量较低,生活力等其他指标较高,质量相对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细辛 种质资源 水分 生活力 质量 发芽率 马兜铃酸A
下载PDF
稻谷千粒质量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坤杰 龙金星 +1 位作者 宋亮 李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5,97,共6页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稻谷千粒质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通过对70个不同品种的稻谷样本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将获得的光谱进行10种不同方法的预处理,然后应用PLS方法建立稻谷干粒质量预测的定标模型,根据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稻谷千粒质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通过对70个不同品种的稻谷样本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将获得的光谱进行10种不同方法的预处理,然后应用PLS方法建立稻谷干粒质量预测的定标模型,根据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0)和交互验证标准差(RMSECV)进行最佳定标模型选择,最后依据稻谷干粒质量预测值与真实值间的相关系数(r)和预测标准误差(SEP)进行模型预测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在光谱区间11998.9~7497.9+6101.7~5449.8+4601.3~4246.5cm^-1、采用最小-最大归一化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定标模型具有最大的交叉验证决定系数0.773和最小的均方根误差1.67g;以最佳定标模型预测的稻谷干粒质量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5,预测标准误差为0.76g,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来进行稻谷干粒质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质量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