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8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刮痧前后大鼠胆红素、SOD、IL-1、IL-6、白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珂 蒋燕 +2 位作者 张秋菊 崔向清 王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18-620,共3页
目的实验研究刮痧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刮痧后0.5、6、12 h组,取动脉血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以及胆红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结果刮痧后6 h组比正... 目的实验研究刮痧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刮痧后0.5、6、12 h组,取动脉血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以及胆红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结果刮痧后6 h组比正常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总胆红素显著升高(P<0.05)。刮痧后12 h组SOD值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刮痧作为一种诱导因素能够降低白细胞的炎性反应,这可能是其临床退热的作用机理之一;刮痧明显升高体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对疾病良好治疗作用的部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胆红素 超氧化物岐化酶 白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刮痧联合宣肺止嗽汤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2
作者 胡倩 王秋琴 +4 位作者 段培蓓 孟方 龚秀琴 胡书凤 朱晓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7-1262,共6页
目的:比较刮痧联合宣肺止嗽汤与单纯宣肺止嗽汤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刮痧联合中药组和中药组,每组40例。中药组仅口服宣肺止嗽汤,主要成分有炙麻黄、杏仁、生姜、桔梗、款冬花、半夏、百部、苏... 目的:比较刮痧联合宣肺止嗽汤与单纯宣肺止嗽汤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刮痧联合中药组和中药组,每组40例。中药组仅口服宣肺止嗽汤,主要成分有炙麻黄、杏仁、生姜、桔梗、款冬花、半夏、百部、苏叶等,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刮痧联合中药组在中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刮痧治疗,主要刮拭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任脉和督脉循行部位,重点刮拭天突、百会、大椎、肺俞、风门、太渊、列缺、风池穴,每周治疗1次,1周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咳嗽缓解时间与复发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莱切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LCQ)评分、诱导痰上清液中P物质(SP)浓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诱导痰上清液中SP浓度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刮痧联合中药组评分较中药组下降幅度更大(均P<0.01);刮痧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优于中药组的87.5%(35/40,P<0.05);两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复发率比较,刮痧联合中药组均优于中药组[(5.3±1.2)d vs(7.4±1.5)d,P<0.01;0%(0/19)vs 62.5%(5/8),P<0.01];两组患者LCQ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刮痧联合中药组LCQ评分高于中药组(P<0.01)。结论:刮痧联合宣肺止嗽汤及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改善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证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刮痧联合宣肺止嗽汤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宣肺止嗽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刮痧 中药 宣肺止嗽汤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探刮痧治疗的优势病种 被引量:40
3
作者 姜荣荣 徐桂华 +1 位作者 陈华 李洁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治疗的优势病种,以便更好的指导刮痧应用于临床。方法:检索1994年-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刮痧文献,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584篇有效文献,刮痧的临床优势病种主要是运动系统疾...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治疗的优势病种,以便更好的指导刮痧应用于临床。方法:检索1994年-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刮痧文献,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584篇有效文献,刮痧的临床优势病种主要是运动系统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等骨关节劳损性疾病,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腰扭伤等肌肉劳损疾病等)和神经系统疾病。刮痧的临床优势疾病主要有颈椎病、肩周炎、感冒、落枕、失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结论:刮痧疗法能治疗的优势病种较多,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规范研究设计、加大研究力度、突破局限性,促进刮痧疗法优势病种和优势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优势病种 适应症 运动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刮痧疗法对胆红素、SOD、IL-1、IL-6、白细胞、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40
4
作者 崔向清 蒋燕 +5 位作者 杨向竹 邢建民 黄春芳 张聪 张惠敏 李鸫 《中医药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在生理条件下对胆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因子、血细胞及神经递质等因素的影响,为刮痧的疗效评定提供依据。方法:年龄在21~24岁的学生,男、女各8人,分别于刮痧前及刮痧后0.5h、6h上臂静脉取血。将血样进行...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在生理条件下对胆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因子、血细胞及神经递质等因素的影响,为刮痧的疗效评定提供依据。方法:年龄在21~24岁的学生,男、女各8人,分别于刮痧前及刮痧后0.5h、6h上臂静脉取血。将血样进行血常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胆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单胺类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检测。结果:刮痧后SOD的数值变化在正常值范围内且有所升高,男性组0.5h到6h升高显著(P<0.05);白细胞在刮痧后6h分别与刮痧前、刮痧后0.5h比较,升高显著(P<0.05);淋巴细胞在刮痧后6h升高显著(P<0.05);刮痧后6h男性组5-HT、DA、NE及女性组DA与刮痧前比较降低显著(P<0.05)。结论:提示刮痧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达到预防保健作用,其升高白细胞、淋巴细胞数可能是刮痧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能力保健、治疗作用的机理之一,其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胆红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白细胞介素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下载PDF
中医刮痧渗出物中免疫成分及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吴智聪 刘诗雅 +5 位作者 李良慧 赖洁晶 黄丽娴 陈华 邝枣园 杜标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刮痧后皮下渗出物中免疫因子成分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显微镜下比较刮痧前后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将SD大鼠分成2大组,分别为刮痧组、未刮痧组。2大组再各分为3小组,分别进行血液及皮肤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 【目的】观察大鼠刮痧后皮下渗出物中免疫因子成分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显微镜下比较刮痧前后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将SD大鼠分成2大组,分别为刮痧组、未刮痧组。2大组再各分为3小组,分别进行血液及皮肤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干扰素-γ(IFN-γ)含量检测,血常规检测以及皮肤病理学观察。【结果】刮痧组大鼠血液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5),皮肤IL-1β、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液溶血率显著上升(P<0.05),但血液中IL-1β、IL-6、IFN-γ水平未见显著改变;显微镜下可见刮痧后皮肤严重水肿、血管充血扩张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刮痧可快速调动机体免疫反应,"痧"中所含免疫成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免疫因子 皮肤/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作用的时效规律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刘海华 刘朝 +3 位作者 王莹莹 陈滢如 吴远 杨金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1-714,共4页
目的:观察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作用的时效规律,为刮痧的最佳治疗频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辨证刮痧。刮痧部位以颈背部的督脉、膀胱经、曲池至手三里和足三里至丰隆为主,对实证患者采用重... 目的:观察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作用的时效规律,为刮痧的最佳治疗频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辨证刮痧。刮痧部位以颈背部的督脉、膀胱经、曲池至手三里和足三里至丰隆为主,对实证患者采用重刺激泻法,以皮下毛细血管破裂、皮下瘀血为度;对虚证患者采用轻刺激补法,以皮下毛细血管充血、皮肤潮红为度。每个部位刮拭10遍,刮痧宽约为5cm,治疗15min,共刮痧1次。选取受试者刮痧前一天下午2:00、2:30、3:00、3:30、4:00、5:00、6:00、8:00及刮痧当天下午刮痧前、刮痧后即刻(2:00)、2:30、3:00、3:30、4:00、5:00、6:00、8:00和刮痧后24h、48h各时间点的血压作为观察指标。结果:(1)经1次刮痧治疗后,血压由刮痧前的(149.00±10.19)/(85.30±10.96)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刮痧后半小时的(137.51±10.24)/(81.06±10.56)mmHg(P<0.01)。(2)刮痧后各时段血压均较刮痧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刮痧后收缩压回升至140mmHg的时间为刮痧后47.2h。结论: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即时降压作用,刮痧间隔以隔天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原发性高血压 降压 时效规律
原文传递
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膝痹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郑娟霞 郑娟丽 +3 位作者 张慧敏 马海燕 黄旭辉 黄碧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636-3638,共3页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膝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膝痹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康复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膝痹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对...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膝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膝痹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康复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膝痹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人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膝围积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两组VAS评分、膝围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符铜砭刮痧和口服药物均能有效治疗膝痹,但应用虎符铜砭刮痧能更有效地减轻疼痛和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痹 虎符铜砭 刮痧 塞来昔布 疼痛 肿胀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刮痧对皮肤组织形态和GCS、SP、SOD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王莹莹 陈虹 +2 位作者 张豪斌 徐东升 杨金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04-3208,共5页
目的:探讨刮痧对人体皮肤组织形态及皮肤中相关化学成分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募集健康受试者12名,男女各半。用刮痧板沿左侧膀胱经自心俞穴至肾俞穴由上向下刮拭出痧,刮痧后在背部刮痧区和对侧非刮痧区分别采取3mm×3mm×3mm... 目的:探讨刮痧对人体皮肤组织形态及皮肤中相关化学成分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募集健康受试者12名,男女各半。用刮痧板沿左侧膀胱经自心俞穴至肾俞穴由上向下刮拭出痧,刮痧后在背部刮痧区和对侧非刮痧区分别采取3mm×3mm×3mm的圆柱型皮肤,分别进行肥大细胞(MC)、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鬼笔环肽(PHA)等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以ELISA法测定皮肤中糖皮质激素(GCS)、P物质(S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刮痧后皮肤外观、表皮层厚度和血管组织形态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皮肤肿胀、表皮层增厚、血管变形等;MC标记到的阳性细胞减少,并伴随脱颗粒现象;CGRP阳性神经纤维表达无显著差异。同时,与非刮痧区相比,刮痧区皮肤组织中GCS、SP、SOD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刮痧疗法对皮肤安全,刮痧局部皮肤组中MC颗粒及GCS、SOD等多种化学物质表达可能形成效应联系,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皮肤 形态学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糖皮质激素 P物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刮痧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传惠 丁玉芳 +7 位作者 鲁志霞 马玲 张静 王茂玲 杨帆 梁国庆 顾健霞 戴小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544-2547,共4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的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的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穴位贴敷结合刮痧疗法,比较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量化积分、血压疗效、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为(21.10±3.98)分,收缩压为(139.83±5.91)mmHg,舒张压为(93.33±5.18)mmHg,治疗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为(18.93±2.99)分,收缩压为(134.50±5.10)mmHg,舒张压为(87.40±6.40)mmHg,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降压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为(64.27±9.27)分,治疗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为(69.73±7.16)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联合刮痧,可有效提高肝阳上亢型及痰浊中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穴位贴敷 刮痧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中医护理
下载PDF
分段刮痧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对照观察 被引量:32
10
作者 肖丽梅 孟宪璞 +4 位作者 韩明林 杨继军 杜韶波 张伟 王丽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观察分段刮痧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8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刮痧组(44例)和针刺组(41例)。刮痧组采取分段刮痧治疗,上颈段损伤者,侧重刮拭头部与颈枕结合部;下颈段损伤... 目的:观察分段刮痧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8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刮痧组(44例)和针刺组(41例)。刮痧组采取分段刮痧治疗,上颈段损伤者,侧重刮拭头部与颈枕结合部;下颈段损伤者,侧重刮拭颈椎下段及肩部,每7天治疗1次,治疗3次。针刺组选取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每天1次,治疗15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第1次治疗后即时止痛效果及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后刮痧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治疗后刮痧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3.66±0.74vs 5.43±0.35,P<0.01);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两组效果相当(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95.5%(42/44)vs 87.8%(36/41),P>0.05]。结论:刮痧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两者疗效相当,但刮痧对颈型颈椎病的即时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刮痧 针刺疗法 视觉模拟评分 即时止痛
原文传递
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治疗慢阻肺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娜 温凯甜 +2 位作者 粟顺美 林俏丽 李道政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第6期47-48,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肺脾肾虚,痰瘀阻滞,久病则累及多脏。笔者应用李氏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治疗COPD,尤其是其急性加重期,取得一定疗效,即取其活血...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肺脾肾虚,痰瘀阻滞,久病则累及多脏。笔者应用李氏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治疗COPD,尤其是其急性加重期,取得一定疗效,即取其活血化瘀、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等作用,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本文从COPD的病因病机、虎符铜砭刮痧原理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等论述,表明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刮痧疗法,可以提高疗效、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临床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李氏虎符铜砭 刮痧 护理
下载PDF
刮痧疗法对初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影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敏 张雪芳 +3 位作者 王丽 顾宁 周雪 赵元媛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对初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影响,为高血压病患者寻求无毒副作用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对初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影响,为高血压病患者寻求无毒副作用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刮痧治疗,连续干预5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组间24h动态血压(ABPM)数值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观察组自身对照24h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日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4h、日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杓型血压由14例增至18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改善趋势。结论刮痧疗法能降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重要的非药物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 高血压 刮痧 24H动态血压 护理
下载PDF
平乳汤联合刮痧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0期2225-2227,共3页
目的探讨平乳汤联合刮痧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患者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153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片口服联合刮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平乳... 目的探讨平乳汤联合刮痧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患者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153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片口服联合刮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平乳汤,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房肿块、疼痛评分以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痛症状和乳房肿块分值,血清E2、PR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LH水平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平乳汤联合刮痧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乳汤 刮痧 肝郁气滞 乳腺增生 性激素
下载PDF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刮痧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彭德忠 王红艳 +3 位作者 申渝泉 王子岳 张先庚 梁小利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86-2187,共2页
目的研究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刮痧疗法对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的疗效,加强推广应用,更好地发挥刮痧疗法的优势。方法将11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失眠女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试验组采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刮痧疗... 目的研究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刮痧疗法对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的疗效,加强推广应用,更好地发挥刮痧疗法的优势。方法将11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失眠女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试验组采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刮痧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评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PSQI总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后组内Athens总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刮痧疗法对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 刮痧 围绝经期 失眠
原文传递
刮痧对家兔皮肤血流灌注量及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田宇瑛 王莹莹 +5 位作者 罗明富 张维波 王广军 王瑞红 黄涛 杨金生 《中医外治杂志》 2009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比较观察刮痧轻重手法对家兔皮肤血流灌注量及皮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变化,探讨刮痧的作用机理和评价其安全性。方法:①在家兔背部施刮痧轻重手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家兔刮痧后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②切取刮痧区... 目的:比较观察刮痧轻重手法对家兔皮肤血流灌注量及皮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变化,探讨刮痧的作用机理和评价其安全性。方法:①在家兔背部施刮痧轻重手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家兔刮痧后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②切取刮痧区域皮肤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①家兔血流图显示重刮区血流升高明显多于轻刮区。直观图显示重刮区出痧明显多于轻刮区。②重刮区皮肤血管扩张并有瘀血;轻刮区皮肤血管扩张不明显,未见瘀血。结论:刮痧轻重手法对家兔皮肤微循环血流及皮肤组织血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轻重手法 皮肤血流量 微血管形态
下载PDF
试论刮痧“现瘀排瘀,调理气血” 被引量:27
16
作者 吴松 梁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瘀为临床重要的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通畅血脉排瘀非常重要,瘀和气血相互影响,排瘀的目的就是调理气血的运行。刮痧为中医排瘀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可以通过刮痧、刺络拔罐等手段现瘀排瘀。另外,刮痧排瘀要和调理气血相结合,才能相得... 瘀为临床重要的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通畅血脉排瘀非常重要,瘀和气血相互影响,排瘀的目的就是调理气血的运行。刮痧为中医排瘀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可以通过刮痧、刺络拔罐等手段现瘀排瘀。另外,刮痧排瘀要和调理气血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气血
原文传递
刮痧对健康个体皮肤及系统免疫功能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吴鲜鲜 张瑾 丁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刮痧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在Balb/c小鼠背部皮肤进行刮痧处理后,使用组织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别测定局部免疫相关细胞的比例和局部及全身重要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并通过测... 目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刮痧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在Balb/c小鼠背部皮肤进行刮痧处理后,使用组织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别测定局部免疫相关细胞的比例和局部及全身重要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并通过测定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滴度,来评估刮痧处理后机体的免疫响应能力。结果刮痧后的皮肤组织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局部微循环旺盛,免疫活性细胞比例增加,促炎性细胞因子上调,调节性细胞因子下降,表明刮痧能引起局部和全身性反应;并且刮痧处理能诱导机体产生约3倍高的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导致免疫应答倾向于Th1型。结论刮痧可以增强皮肤的微循环,加强其免疫响应的能力,增强和调节先天性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功能,是其产生治疗效果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免疫活性细胞 细胞因子 疫苗接种 抗体滴度 皮肤免疫系统
下载PDF
辨证刮痧方案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中应用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8
作者 曾维轲 潘晓彦 +1 位作者 雷建兰 邓斯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辨证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血压、中医症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证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指导,对照组辅以常规刮痧方案,以平补平泻手法刮肝... 目的探讨辨证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血压、中医症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证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指导,对照组辅以常规刮痧方案,以平补平泻手法刮肝经、肾经、膀胱经、头颈部督脉及部分络属腧穴;观察组辅以辨证刮痧方案,以补法刮肾经、泻法刮肝经并辨腧穴特性选用补泻手法进行刮痧。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血压、中医证候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刮痧方案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血压,改善中医症状,减轻焦虑,效果优于常规刮痧,可作为辅助手段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高血压病 肝阳上亢 辨证 手法
下载PDF
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方案疗效差异: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评价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丽虹 岳容兆 +7 位作者 张永怡 张沁 王燕君 桂前 杨敏 徐桂华 谢彤 彭琳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5110-5116,共7页
背景:刮痧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应用广泛,结合代谢组学等现代分析技术可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对其机制效应进行研究。目的: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血清代谢谱的影响及不同方案的疗效差异。探讨... 背景:刮痧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应用广泛,结合代谢组学等现代分析技术可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对其机制效应进行研究。目的: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血清代谢谱的影响及不同方案的疗效差异。探讨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推动刮痧疗法的规范化、标准化进程。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刮痧组(循经出痧组、循经不出痧组、穴位出痧组、穴位不出痧组)、模型组与空白组,每组8只。刮痧组和模型组制备自体髓核移植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刮痧各组分别给予不同刮痧方案进行干预,隔日1次,3 d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借助电子测痛仪,测定刮痧各组和模型组大鼠造模前后的机械阈值;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6组大鼠血清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结果与结论:(1)刮痧各组和模型组造模后的机械痛阈值均较造模前显著降低(P <0.01);(2)根据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出甘氨酸、丙酮酸、鸟氨酸等14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涉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和柠檬酸循环等7条代谢通路,其中刮痧通过调节尿素含量、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通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起到抗炎作用,通过调节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达到镇痛效果;(3)分析刮痧4组甘氨酸、丙酮酸、鸟氨酸和尿素含量,发现循经出痧组的异常代谢物调节效果最好,由此推测其治疗效果也较其他3组更为显著;(4)今后还需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代谢组学 刮痧 腰椎间盘突出 组织构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系统生物学 脊柱疾病 腰椎 椎间盘移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清疼痛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鸿嫣 杨敏 +4 位作者 岳容兆 石秦川 张沁 陈丽虹 徐桂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0-503,共4页
目的观察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清疼痛物质的影响,探讨刮痧治疗LDH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刮痧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LDH大鼠模型。刮痧组于造... 目的观察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清疼痛物质的影响,探讨刮痧治疗LDH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刮痧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LDH大鼠模型。刮痧组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刮痧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三个疗程后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炎性细胞因子磷脂酶A_2(PLA_2)和前列腺素E_2(PGE_2)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疼痛物质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背根神经节中PLA_2、PGE_2及血清SP、NPY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刮痧组背根神经节中PLA_2、PGE_2及血清SP、NPY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刮痧可有效抑制LDH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炎症因子PLA_2、PGE_2和血清疼痛物质SP、NPY的表达,发挥抗炎和神经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体髓核 背根神经节 炎性因子 疼痛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