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62
1
作者 勾玲 黄建军 +3 位作者 张宾 李涛 孙锐 赵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88-1695,共8页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玉米增加群体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2005—2006年以茎秆抗倒伏性不同的3个品种(稀植大穗型品种京科519、耐密抗倒型品种登海3719和当地主栽品种农大108)为材料,设3.0、5.25、7.5、...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玉米增加群体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2005—2006年以茎秆抗倒伏性不同的3个品种(稀植大穗型品种京科519、耐密抗倒型品种登海3719和当地主栽品种农大108)为材料,设3.0、5.25、7.5、9.25、12.0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茎秆的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茎秆的压碎强度(SCS)和外皮穿刺强度(RPS)以及节间直径、干重(DW)、干物质百分比、单位茎长干物质重(RDWL)显著降低,而节间长度有所增加,以上这些变化在供试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茎秆抗倒力学性状随群体密度呈指数曲线(y=aebx)变化。茎秆抗倒力学性状与农艺性状密切相关。节间伸长慢且节间变细可能是耐密品种在高密度群体下的适应性表现,而节间干物质积累、尤其高位节间的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在玉米抽雄前1周茎秆第4节间及其以上节间干物质百分比大于7.5%,单位茎长干物质重(RDWL)高于0.2gcm-1时较为抗倒。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位茎长干物质对茎秆压碎强度(SCS)和外皮穿刺强度(RPS)的正向影响最大,可以作为玉米抗倒伏品种选择的重要农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密度 抗倒力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及其与品质和其它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2
2
作者 赵和 卢少源 李宗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7-75,共9页
本研究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国内外757份供试材料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共发现65种HMW亚基组成,其中53种为常见型,12种为罕见型.国外品种的亚基组合数多于国内品种,国内育成品种又多于国内地方品种.作者还发现了部分罕见亚... 本研究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国内外757份供试材料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共发现65种HMW亚基组成,其中53种为常见型,12种为罕见型.国外品种的亚基组合数多于国内品种,国内育成品种又多于国内地方品种.作者还发现了部分罕见亚基,即由ClU-D1编码的亚基2.2+12,2+10,12以及前人未曾发现的3个亚基.研究了HMW麦谷蛋白亚基与品质及其它农艺性状的关系,方差分析表明,对10个性状(泽伦尼沉降值,粉质图评价值,面团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软化度,面粉吸水率,干、湿面筋含量)在亚基组成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对7个性状(出粉率,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穗粒数,穗长,粒重和株高)在亚基组成间无显著差异.我国小麦品种,尤其是我国地方品种很少具有与优质有关的亚基5+10或1,这解释了我国小麦一般烘烤品质较差的部分原因.根据较多的品质性状制订了既考虑位点作用又顾及等位基因影响的更符合实际的新的Glu-1品质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谷蛋白 遗传 品质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小麦抗旱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98
3
作者 王士强 胡银岗 +2 位作者 佘奎军 周琳璘 孟凡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52-2459,共8页
【目的】探讨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correlation analysis),对分别种植于干旱棚和大田自然降水两个条件下的6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 【目的】探讨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correlation analysis),对分别种植于干旱棚和大田自然降水两个条件下的6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气孔导度(0.7995)、光合速率(0.7909)、蒸腾速率(0.7556)、可溶性糖含量(0.7467)、丙二醛(MDA)含量(0.7336)、游离脯氨酸含量(0.7267)、穗长(0.7102)、穗粒数(0.7095)、千粒重(0.7005)、水势(0.6959)、有效分蘖数(0.6951)和株高(0.6866)。并依据各品种的加权抗旱指数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可以较好的反映品种的选育及适应地区。参试品种中较抗旱的品种有洛旱6号、晋麦47、陕麦168、小偃6号等。【结论】与抗旱指数关联度最大的是和叶片气孔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它们在作物受到干旱胁迫时所受的影响最大,与作物抗旱性关系最为密切。因而可以选用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小麦抗旱性的以性状为基础的选择,以提高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农艺性状 生理生化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4
4
作者 杨世民 廖尔华 +2 位作者 袁继超 陶永清 李代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通过研究玉米密度与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对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也很大 ,其次是千粒重、行粒数 ,对穗长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攀西地区及其类似地区的玉米高产密度不... 通过研究玉米密度与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对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也很大 ,其次是千粒重、行粒数 ,对穗长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攀西地区及其类似地区的玉米高产密度不宜超过 876 0 8株 /hm2 ,最佳经济生产密度为 80 0 0 0~ 85 0 0 0株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栽培密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及比例对烤烟长势、产量及部分品质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69
5
作者 张延春 陈治锋 +1 位作者 龙怀玉 罗春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7-792,共6页
在湖南浏阳,运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硝态氮、铵态氮比例(RN)对烤烟田间长势与产量以及部分品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RN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均价等没有明显影响,而对烤烟的等级结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氮、钾、氯的吸收量... 在湖南浏阳,运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硝态氮、铵态氮比例(RN)对烤烟田间长势与产量以及部分品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RN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均价等没有明显影响,而对烤烟的等级结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氮、钾、氯的吸收量有着显著影响,可以用显著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或直线相关方程描述产值、均价、上等烟产量、下等烟产量等经济性状以及烟碱、总氮、钾、还原糖、氯、淀粉、挥发碱等内在化学成分的含量与铵态氮份额之间的关系;2)RN为75%:25%时,中上等烟比例、烟碱、总氮、钾、钾氯比、氮吸收量最高,挥发碱含量最低.RN为25%:75%时,挥发碱含量最高,总氮、淀粉含量最低.100%铵态氮时,还原糖、氯含量、淀粉的含量最高,碱、钾、钾氯比最低,同时显著地降低烤烟的等级结构.100%硝态氮时,总氮、钾、氯在烟叶中的含量最低,吸收总量也最少,同时产量、产值、均价也处于最低水平;3)本试验的任何RN下,烟碱、总氮、钾、氯、淀粉的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要求,而还原糖相反.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养分利用率和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整体上RN'为54%:46%~50%:50%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素形态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9
6
作者 丰光 李妍妍 +2 位作者 景希强 王亮 黄长玲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容重先减小后增加。因此,选择适宜品种并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139
7
作者 梁晓玲 阿布来提 +4 位作者 冯国俊 李进 李铭东 李维鼎 高慧慧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试验选用本所选育和引进的 17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各杂交种的产量、生育期和综合农艺性状的分析 ,选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的杂交种CX_711、中单 940 9、CX_6 49、CX_712、CX_777、CX75 ... 本试验选用本所选育和引进的 17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各杂交种的产量、生育期和综合农艺性状的分析 ,选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的杂交种CX_711、中单 940 9、CX_6 49、CX_712、CX_777、CX75 1等。经过对产量、千粒重、出籽率。穗长、穗粗等 11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 ,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千粒重 (r =0 .5 411 ) ,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穗粗 (r=0 476 7) ,出籽率 (r =0 40 6 7)和穗长 (r=0 14)与产量的关系呈正相关。性状之间株高与穗位高和茎粗 (r=0 82 2 2 ,(r=0 76 0 6 )、穗长与行粒数 (r=0 70 6 5 )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指出提高千粒重 ,增加穗粗和穗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产量 遗传相关系数
下载PDF
化学打顶对南疆棉花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7
8
作者 赵强 周春江 +3 位作者 张巨松 李松林 恽友兰 田晓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以陆地棉品种中棉所49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在新疆阿克苏市开展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2种打顶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特征、棉铃空间分布、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棉株高于人工打顶,... 以陆地棉品种中棉所49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在新疆阿克苏市开展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2种打顶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特征、棉铃空间分布、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棉株高于人工打顶,但株宽、果枝长及叶枝长显著低于人工打顶,因而株型更紧凑、见絮期冠层透光性好。化学打顶棉花上部果枝结铃数和内围铃数略高于人工打顶,铃重与人工打顶的相当,衣分略有降低,子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且有增产潜力,对综合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打顶 农艺性状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胡麻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25
9
作者 祁旭升 王兴荣 +2 位作者 许军 张建平 米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076-3087,共12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胡麻种质的成株期抗旱性表现,挖掘抗旱基因资源,为抗旱育种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年降雨量不足40mm的敦煌市,设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考查与抗旱性相关的7个农艺性状,采用综合抗旱系数与隶属...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胡麻种质的成株期抗旱性表现,挖掘抗旱基因资源,为抗旱育种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年降雨量不足40mm的敦煌市,设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考查与抗旱性相关的7个农艺性状,采用综合抗旱系数与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被考查的农艺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程度各异,其中株高和千粒重迟钝,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敏感;根据抗旱性量度值(D值)的聚类结果,将供试种质划分为5级,其中1级抗旱型2份、2级22份、3级69份、4级72份、5级27份;供试种质的抗旱性强弱与其地理来源、选育条件和利用生境息息相关。【结论】选择多个农艺性状,采用综合抗旱系数与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胡麻成株期抗旱性是可行的,不仅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而且可以较好地揭示指标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成株期 农艺性状 隶属函数 抗旱性评价
下载PDF
藜麦在张家口地区试种的表现与评价 被引量:121
10
作者 周海涛 刘浩 +4 位作者 么杨 杨修仕 高文杰 杨才 任贵兴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227,共6页
本研究对在张家口地区进行试种的4份藜麦材料进行了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评价。试种藜麦株高范围为119.27~180.51cm,生育期范围为103~118d。子粒饱满,产量可达3637.32kg/hm2,蛋白质含量为14.79±0.72%,脂肪含量为7.57&#... 本研究对在张家口地区进行试种的4份藜麦材料进行了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评价。试种藜麦株高范围为119.27~180.51cm,生育期范围为103~118d。子粒饱满,产量可达3637.32kg/hm2,蛋白质含量为14.79±0.72%,脂肪含量为7.57±1.17%,天冬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37±0.06%、1.00±0.03%、1.47±0.08%,皂苷含量为2.12±0.50%。以上结果与文献对比结果表明,藜麦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比例平衡、增产潜力大等特点能够充分表现,适宜在张家口地区以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试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98
11
作者 廖伏明 周绅炉 +2 位作者 盛孝邦 阳和华 徐秋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及单株穗数三性状非加性变异较大.②主茎剑叶长、穗长和千粒重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稍大,其他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更大,但不育系对相对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也有相当大的作用.③参试的不育系以金23A、V20A和优ⅠA较好,恢复系以207和644最好,明恢63在配制生育期较长的杂交中稻高产组合中是一个很好的亲本.④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在育种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 三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水稻
下载PDF
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83
12
作者 吴晓雷 王永军 +3 位作者 贺超英 陈受宜 盖钧镒 王学臣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47-955,共9页
应用栽培大豆科丰 1号 (♀ )和南农 1 1 38- 2 (♂ )杂交得到的F9代重组自交系 (RILs)群体 ( 2 0 1个家系 ) ,构建了含 30 2遗传标记、覆盖 2 363 8cM、由 2 2个连锁群组成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调... 应用栽培大豆科丰 1号 (♀ )和南农 1 1 38- 2 (♂ )杂交得到的F9代重组自交系 (RILs)群体 ( 2 0 1个家系 ) ,构建了含 30 2遗传标记、覆盖 2 363 8cM、由 2 2个连锁群组成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 ,表明与开花期、成熟期、株高、主茎节数、每节荚数、倒伏性、种子重、产量、蛋白质和含油量等 1 0个重要农艺性状连锁的QTL位点 34个 ,每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是由多个QTL位点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图谱 分子标记 QTL分析 农艺性状
下载PDF
重要胡麻栽培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被引量:112
13
作者 罗俊杰 欧巧明 +3 位作者 叶春雷 王方 王镛臻 陈玉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59-1273,共15页
以15份国内胡麻栽培品种为材料,设自然降雨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7个农艺性状、8个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指标,采用综合抗旱系数、因子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 以15份国内胡麻栽培品种为材料,设自然降雨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7个农艺性状、8个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指标,采用综合抗旱系数、因子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型划分和评价指标筛选。结果显示,相关性状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及关联程度各异,可优先选择与抗旱性关系密切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光合作用因子、叶片抗氧化因子等相关生理生化性状;因子分析表明,6个公因子可代表胡麻抗旱性90.89%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抗旱性度量值(drought resist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s,D值)和加权抗旱系数(weight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WDC值)的各品种抗旱性排序相近,位居前6位的抗旱品种相同。各品种D值与综合抗旱系数(comprehensive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CDC值)、WDC值、产量抗旱系数(yield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Y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各品种Y值与CDC、WDC值间极显著正相关;据D值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可较好地反映品种的选育条件及适应地区。试验结果说明以D值为主要参数,以WDC为辅助评价参数,评价以产量为主要考量目标的胡麻抗旱性是适宜且准确的;以抗旱性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胡麻抗旱性综合评价、抗旱型划分、评价指标筛选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农艺性状 生理生化指标 抗旱性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
下载PDF
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6
14
作者 宋稀 刘凤兰 +4 位作者 郑普英 张学昆 陆光远 付桂萍 程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00-1806,共7页
目的分析适宜高密度种植的油菜与适宜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间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差异,为机械化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方向提供借鉴。方法对2008—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中22个机械化高密度种植组合(品系)和72个常规密度种植的组合(品... 目的分析适宜高密度种植的油菜与适宜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间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差异,为机械化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方向提供借鉴。方法对2008—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中22个机械化高密度种植组合(品系)和72个常规密度种植的组合(品系)9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高密度专用油菜组合的每角粒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与小区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结角密度(0.881)>分枝部位高度(-0.614)>株高(0.586)>每角粒数(0.360)>分枝数(-0.144)>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143)>单株有效角果数(0.111)>主花序有效长(0.095)>千粒重(-0.055)。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以及分枝部位高度与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对产量的直接效应顺序则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412)>株高(0.297)>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260)>每角粒数(0.249)>主花序有效长(-0.224)>千粒重(0.156)>分枝部位高度(-0.104)>分枝数(0.095)>结角密度(-0.003)。结论相比于常规密度种植的油菜,高密度种植油菜的选育应重点加强对结角密度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的选择,努力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并适当减少无效分枝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种植 常规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中国大豆(Glycine max)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92
15
作者 邱丽娟 曹永生 +8 位作者 常汝镇 周新安 王国勋 孙建英 谢华 张博 李向华 许占有 刘立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42-1449,共8页
以 2 3 587份中国栽培大豆为试验材料 ,根据农艺性状 ,用 2 0种方法构建了大豆初级核心种质 ,对 3种分层法、3种确定取样数法和 2种个体选择法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栽培大豆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取样方法和取样比例。不同取样方法与总体都... 以 2 3 587份中国栽培大豆为试验材料 ,根据农艺性状 ,用 2 0种方法构建了大豆初级核心种质 ,对 3种分层法、3种确定取样数法和 2种个体选择法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栽培大豆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取样方法和取样比例。不同取样方法与总体都进行了品种分类数、各性状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数、各性状多样性指数方差和平均品种距离共 5个指标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三层次取样方法 (品种分类法 )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二层次或一层次取样法 ,按比例和平方根确定取样数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多样性指数法 ,聚类选择的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随机选择方法。在 2 0种方法不同取样比例条件下 ,方法 17的平均品种距离降低幅度大于方法 15。因此 ,利用品种分类法进行分层 ,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目 ,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个体选择的方法 15是构建大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法。用最佳方法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 ,比较不同取样比例的品种平均距离 ,确定品种平均距离由缓慢降低到明显降低点 (9.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核心种质 取样方法 农艺性状 个体选择法
下载PDF
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被引量:92
16
作者 尹利 逯晓萍 +2 位作者 傅晓峰 李美娜 郭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21-25,43,共6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一年生新型饲用作物高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单株鲜重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而且还对高丹草的6个杂交种进行了灰色评判。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一年生新型饲用作物高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单株鲜重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而且还对高丹草的6个杂交种进行了灰色评判。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茎粗(r=0.809)>分蘖数(r=0.789)>叶/茎(r=0.752)>叶宽(r=0.725),叶长(r=0.725)>穗长(r=0.694)>叶片数(r=0.639)>小穗数(r=0.638)>株高(r=0.632)>生育期(r=0.607);在6个杂交组合中,皖草2号和2003-GB为较好的饲用作物组合,其余4个为一般组合,在高丹草生产中可推广皖草2号和2003-G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17个不同秋眠级苜蓿的生产性能 被引量:97
17
作者 杨曌 张新全 +2 位作者 李向林 万里强 何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2,共6页
对17个苜蓿品种在湘西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性状指标,包括12项农艺性状指标与粗蛋白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建立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湘西南地区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有盛世、丰宝、CW680等,而阿尔冈金、皇后2000品种的... 对17个苜蓿品种在湘西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性状指标,包括12项农艺性状指标与粗蛋白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建立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湘西南地区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有盛世、丰宝、CW680等,而阿尔冈金、皇后2000品种的生产性能较差,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粗蛋白>叶长>叶宽>茎粗>株高>再生速度>主根长>鲜干比>根颈直径>单株干重>侧根数目>茎叶比>根系鲜重,可为南方亚热带地区苜蓿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级 农艺性状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玉米5个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78
18
作者 汤华 严建兵 +2 位作者 黄益勤 郑用琏 李建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利用“豫玉 2 2”构建的 2 6 6个玉米F2∶3家系为材料 ,通过一年两点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和分子标记分析 ,研究了玉米穗位高、雄穗分支数、茎粗、抽雄期、吐丝期 5个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穗位高、雄穗分支数、茎粗与单株产量显... 利用“豫玉 2 2”构建的 2 6 6个玉米F2∶3家系为材料 ,通过一年两点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和分子标记分析 ,研究了玉米穗位高、雄穗分支数、茎粗、抽雄期、吐丝期 5个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穗位高、雄穗分支数、茎粗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 ,抽雄期与吐丝期高度正相关 ,雄穗分支数与茎粗显著正相关。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 ,通过5 0 0次排列测验分别确定各性状的LOD阈值 ,在武汉和襄樊两地共定位了 7个穗位高QTL、9个雄穗分支数QTL、8个茎粗QTL、9个抽雄期QTL和 7个吐丝期QTL ;这些QTL在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 ,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QTL
下载PDF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97
19
作者 李德锋 姜义宝 +3 位作者 付楠 郭玉霞 王成章 严学兵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2-617,共6页
为选出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探讨其各农艺性状与全株产量、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生物学产量方面,以京单28、雅玉青贮26及CK732表现好;在品质方面,从中性洗涤纤维(NDF)... 为选出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探讨其各农艺性状与全株产量、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生物学产量方面,以京单28、雅玉青贮26及CK732表现好;在品质方面,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综合考虑,京单28表现最好,而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产量、品质与农艺性状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产量与株高、叶长、穗长成正相关;而NDF和ADF含量与绿叶数、叶宽、茎粗成正相关,与籽粒产量、叶长、穗粗成负相关,其中,NDF和ADF含量与籽粒产量分别成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从产量、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方面综合考虑,CK732、京单28和雅玉青贮26表现优良,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中原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品种 农艺性状 品质
下载PDF
密度对不同株型的玉米农艺、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8
20
作者 李宁 翟志席 +3 位作者 李建民 吴沛波 段留生 李召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102,共5页
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以半紧凑型品种金海5号和紧凑型品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的玉米农艺、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群体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增高、茎粗、穗粗变细,果穗变短,秃尖长度、穗位节数和穗... 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以半紧凑型品种金海5号和紧凑型品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的玉米农艺、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群体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增高、茎粗、穗粗变细,果穗变短,秃尖长度、穗位节数和穗位高度呈现增加的趋势;气生根与总根数减少,耕层根系干重比例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相反的趋势;穗行数、穗粒数、百粒重、双穗率、单株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低,群体产量先增后降。金海5号产量与密度的关系为Y=-625.67x2+9 044.5x-18 530,适宜种植密度为7.0万~7.5万株/hm2;郑单958产量与密度的关系为Y=-375.67x2+6 410x-13 043,适宜种植密度为8.5万~9.0万株/hm2。分析表明,气生根数量和总根数量可作为衡量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大小和产量高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玉米株型 农艺性状 根系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