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主产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与评价 被引量:221
1
作者 罗建新 石丽红 龙世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6-380,共5页
对湘南和湘西两个主产烟区的2305个土壤普查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湘南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水平相对较高,但养分间的失衡度较大;湘西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养分的有效供应相对不足.两大烟区土壤的钙、硫、铁、锰、铜和钼比较充足... 对湘南和湘西两个主产烟区的2305个土壤普查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湘南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水平相对较高,但养分间的失衡度较大;湘西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养分的有效供应相对不足.两大烟区土壤的钙、硫、铁、锰、铜和钼比较充足,其他养分的状况则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年内烟—稻复种连作为主的湘南烟区,土壤pH偏高,有机质含量高,但有机质中腐殖质的比例较低;土壤中的氮和锌比较丰富,钾很缺乏,有近60%的土壤严重缺硼.以旱地烟为主的湘西烟区,土壤pH偏低,有机质含量比较适宜,但有近40%的土壤氮素营养水平偏低,有近50%的土壤钾、锌和氯的供应不足,磷和硼很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植烟土壤 养分状况 评价 湖南
下载PDF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05
2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4 位作者 鲁剑巍 万水霞 王允青 许征宇 张晓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5-575,共11页
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研究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在0—30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90d时累计... 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研究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在0—30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90d时累计腐解率达到了48.9%—61.3%。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K>P>N≈C。节水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呈现"前期迅速增加,中期急剧减少,后期缓慢减少"的变化特征,而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前期剧升、中期缓增、后期骤降"的变化趋势。小麦秸秆在节水栽培模式下还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适当增加秸秆用量可以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用量过高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负效应。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呈增加趋势。速效钾含量在秸秆还田30 d时达到最高,而后则逐渐降低。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提高效应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提高秸秆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模式 小麦秸秆 腐解特征 生物学特性 养分状况
下载PDF
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铵肥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2
3
作者 高海英 何绪生 +2 位作者 陈心想 张雯 耿增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48-1955,共8页
为了促进生物炭研究和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生物炭基氮肥及相应生物炭对土壤部分化学性质、养分状况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基氮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 为了促进生物炭研究和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生物炭基氮肥及相应生物炭对土壤部分化学性质、养分状况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基氮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矿质态氮含量,增强土壤保肥能力,促进作物增产。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状况虽有一定改善作用,但作物增产效应不明显甚至减产。因此,将生物炭与肥料复合制成生物炭基肥料不但可以保持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功能,还可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有利于生物炭农用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生物炭基硝酸铵 化学性质 养分状况 小麦 糜子 作物产量
下载PDF
西藏土壤磷素和钾素养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8
4
作者 刘世全 高丽丽 +2 位作者 蒲玉琳 邓良基 张世熔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88,共5页
探讨西藏土壤磷钾养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藏土壤全磷和全钾主要决定于母质。此外,土壤全磷与有机质呈正相关,故表层全磷高于底层,表现磷的生物表聚作用;而全钾与有机质呈负相关,故表层全钾低于底层,表现为有机质对钾的"... 探讨西藏土壤磷钾养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藏土壤全磷和全钾主要决定于母质。此外,土壤全磷与有机质呈正相关,故表层全磷高于底层,表现磷的生物表聚作用;而全钾与有机质呈负相关,故表层全钾低于底层,表现为有机质对钾的"稀释效应"。表层速效磷(Olsen-P)<10mg/kg的缺磷土壤面积约占78%,表明下层速效磷更低。土壤速效磷与全磷、有机质的关系复杂,而与pH的关系密切,一般在pH6.4~7.3的土壤中含量较高。西藏土壤表层速效钾100~150mg/kg和>150mg/kg的面积分别占17%和66%;并且速效钾主要决定于CEC,进而决定于有机质,而与粘粒关系不明显,与全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状况 有机质 土壤磷素 速效钾 全磷 钾素 速效磷 西藏 决定 稀释效应
下载PDF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养分动态及其启示 被引量:44
5
作者 高超 张桃林 吴蔚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8-432,共5页
太湖地区人地关系紧张 ,环境问题尤其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收支和土壤养分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的高产稳产 ,对区内的水环境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典型区的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太湖地区人地关系紧张 ,环境问题尤其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收支和土壤养分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的高产稳产 ,对区内的水环境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典型区的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太湖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磷一直处于盈余状态 ,且盈余量不断增加 ,土壤钾素则长期亏缺 ,但近年来有所缓和。区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近 2 0年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速效钾含量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前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有所回升。主要类型土壤的pH也呈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养分平衡 养分状况 土壤养分管理 pH值
下载PDF
东北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6
作者 史奕 陈欣 闻大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95-98,共4页
阐述了东北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养分状况以及经营利用方式的关系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水稳定性 黑土 东北黑土 团聚体 稳定性研究 关系研究 利用方式 养分状况 发展趋向
下载PDF
广西桉树林地土壤养分状况与施肥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马涪 谷宜园 +3 位作者 奚国强 曹继钊 杨启军 邓福春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桉树 林地土壤 树林 养分状况 合理施肥 土壤养分 种植 广西 农民 借鉴
下载PDF
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的统计方法 被引量:44
8
作者 许自成 肖汉乾 +2 位作者 赵献章 吴军 邵惠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8-561,共4页
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的综合评价在平衡施肥技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养分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次数分布图(表)分析和基于土样相似性距离的聚类分析,并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的综合评价在平衡施肥技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养分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次数分布图(表)分析和基于土样相似性距离的聚类分析,并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烟草专用肥配方筛选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养分状况 统计方法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贵州茶区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被引量:45
9
作者 赵华富 周国兰 +1 位作者 刘晓霞 何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4,共5页
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贵州全省70个茶园土壤样品8项养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取了4个主成分,并求出各土壤养分的4个主成分综合得分。并对综合得分以欧氏距离为衡量土样间差异大小的指标,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 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贵州全省70个茶园土壤样品8项养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取了4个主成分,并求出各土壤养分的4个主成分综合得分。并对综合得分以欧氏距离为衡量土样间差异大小的指标,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将70个土样分为Ⅰ、Ⅱ、Ⅲ、Ⅳ等级,第Ⅰ类为养分丰富型土壤,其各项养分指标最高,综合得分范围0.63≤F≤1.08,所占比例9.83%;第Ⅱ类为养分较丰富型土壤,其综合得分范围0.10≤F≤0.53,所占比例29.51%,相对Ⅰ类,有机质和全磷含量相对不足;第Ⅲ类茶园土壤肥力一般,其综合得分范围-0.32≤F≤0.02,所占比例36.07%;第Ⅳ类土壤各养分因子均缺乏,为养分缺乏型茶园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养分状况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贵州
下载PDF
我国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0
作者 张学利 杨树军 张百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61-465,共5页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林木根际土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内容包括研究方法、pH状况、养分状况及生物学活性等。指出了由于受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限制 ,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与其他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相比 ,仍然存...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林木根际土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内容包括研究方法、pH状况、养分状况及生物学活性等。指出了由于受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限制 ,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与其他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相比 ,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林木根际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环境 ,对其的研究需要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和化学等多学科知识 ,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根际土壤 研究方法 PH值 养分状况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黑土开垦后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35
11
作者 宇万太 沈善敏 +2 位作者 张璐 马强 赵少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87-2291,共5页
研究了黑土开垦后水稳性团聚体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 .结果表明 ,黑土开垦初期 ,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迅速下降 .在开垦的第一个 10年 ,水稳性团聚体下降约 10 % ;随着开垦时间的延长 ,其下降幅度趋缓 ,第 10年~第 5 0年 ,... 研究了黑土开垦后水稳性团聚体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 .结果表明 ,黑土开垦初期 ,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迅速下降 .在开垦的第一个 10年 ,水稳性团聚体下降约 10 % ;随着开垦时间的延长 ,其下降幅度趋缓 ,第 10年~第 5 0年 ,水稳性团聚体仅下降 10 % ,之后下降幅度更加缓慢 ,接近一个稳定的水平 .黑土中 >0 2 5mm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CE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6 2 5、0 6 794、0 6 0 84和 0 813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钾和交换性钠的相关性也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回归关系中 ,与有机碳和CEC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与全钾、速效磷、速效K和缓效K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要保持黑土良好的结构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水稳性团聚体 养分状况
下载PDF
辽西地区土壤耕层及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白伟 孙占祥 +4 位作者 郑家明 刘洋 侯志研 冯良山 杨宁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4-719,共6页
目前,东北地区农田土壤耕层中明显存在的“浅、实、少”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对辽殖地区主要作物农田土壤耕层和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地区的平均耕层为15.17cm,比我国土壤平均耕层(1... 目前,东北地区农田土壤耕层中明显存在的“浅、实、少”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对辽殖地区主要作物农田土壤耕层和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地区的平均耕层为15.17cm,比我国土壤平均耕层(165cm)低1.33cm。阜新、铁岭、朝阳、赤峰的有效耕层土壤量分别为2.27×10^6、1.97×10^6、1.95×10^6、1.79×10^6kg/hm2,均低于正常有效耕层土壤量(2.72×10^6kg/hm2),分别低16.5%、27.6%、28.3%、34.2%。但阜新、铁岭、朝阳、赤峰的土壤体积质量平均值分别为l32,1.38、1.33、1.33g/cm3,均高于作物生长适宜的土壤体积质量范围(1.1~1.3g/cm3)。同时,辽两地区土:壤养分状况也较为低下,其中速效P总变异趋势最大,pH值总变异趋势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土壤耕层 犁底层 养分状况
下载PDF
徐州市不同功能城区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于法展 尤海梅 +1 位作者 李保杰 赵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88,共4页
以徐州市三环路内不同功能区的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区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养分状况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与该地区自然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其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该绿地土壤的容重较大,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少,有机质缺乏,养分含... 以徐州市三环路内不同功能区的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区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养分状况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与该地区自然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其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该绿地土壤的容重较大,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少,有机质缺乏,养分含量不均,pH值明显向碱性的方向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理化性质 养分状况 徐州市
下载PDF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土壤养分效应 被引量:35
14
作者 戴全厚 刘国彬 +2 位作者 薛萐 翟胜 李小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4,77,共5页
研究了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迅速提高,在退耕撂荒的第一个10年,水稳性团聚体增大约253.45%。随着... 研究了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迅速提高,在退耕撂荒的第一个10年,水稳性团聚体增大约253.45%。随着退耕撂荒年限的延长,其增大幅度趋缓,第10~50年,水稳性团聚体仅增大16.42%,之后增大幅度更加缓慢,接近一个稳定的水平。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侵蚀环境退耕地撂荒后土壤中〉0.25mm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的有机碳、全氮、速磷、碳酸钙、微生物量(C,N,P)、CEC关系密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速钾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要保持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土壤良好的结构状况,必须坚持长期封禁,维持土壤有机碳变化处于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环境 退耕撂荒地 水稳性团聚体 养分状况
下载PDF
南亚热带森林两种优势树种幼苗的元素含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德军 莫江明 +1 位作者 彭少麟 方运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65-2172,共8页
氮沉降是当前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各类森林生态系统和植物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生态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探讨了南亚带森林两种优势树种荷木(Schimasuperba)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concinna)幼苗的养分状况对模拟... 氮沉降是当前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各类森林生态系统和植物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生态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探讨了南亚带森林两种优势树种荷木(Schimasuperba)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concinna)幼苗的养分状况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T5、T10、T15和T305个样方,每个样方包括3个重复。所施氮肥为NH4NO3,每次溶解在10L自来水中,5个样方喷施的浓度分别为0、0.12、0.24、0.36和0.72mol·L-1。每月喷施2次,5个样方一年喷施的总氮量分别相当于氮沉降率0、5、10、15和30g·m-2·a-1。经过11个月的处理,土壤中速效氮水平明显提高,而pH值下降。两种幼苗叶、枝干和根的氮含量随处理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P、K、Ca和Mg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普遍下降。荷木幼苗的单株氮贮量除T5处理外,所有处理样方均高于对照,但以T10样方最高;黄果厚壳桂幼苗的单株氮贮量随处理水平增加而增加,在T15样方达最大值,之后下降。氮处理引起两种幼苗体内的氮分配到枝干的比例增加,但分配到叶中的比例下降。两种幼苗叶、枝和根3器官中N与其他营养元素的比值随氮处理水平增加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氮沉降 幼苗 养分状况
下载PDF
河南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黎妍妍 张翔 +2 位作者 许自成 吴军 李富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07-2208,共2页
对河南烟区435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35.6 mmol/kg,pH值平均值为7.18,各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3.03 g/kg、有效氮59.45 mg/kg、有效磷13.93 mg/kg、有效钾142.94 mg/kg、水溶性氯35.75 mg/kg。针对河... 对河南烟区435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35.6 mmol/kg,pH值平均值为7.18,各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3.03 g/kg、有效氮59.45 mg/kg、有效磷13.93 mg/kg、有效钾142.94 mg/kg、水溶性氯35.75 mg/kg。针对河南省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提出了稳氮、增磷、补钾、降氯的施肥措施,并应适当调节烟区土壤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烟区 土壤 养分状况
下载PDF
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耐性植物累积特征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江遐 张军 +1 位作者 黄伏森 葛高飞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9-724,共6页
在铜陵矿区研究了4种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菌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农田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ICP-MS分析了土壤中As、Cd、Cr、Cu、Zn... 在铜陵矿区研究了4种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菌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农田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ICP-MS分析了土壤中As、Cd、Cr、Cu、Zn、Pb的重金属全量及植物对As、Cd、Cr、Cu、Zn、Pb的积累情况。并计算了四种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转移系数BTC(Biological Transfer Coefficient)。结果表明:铜陵狮子山铜矿废弃地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菌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群落的土壤养分状况相对较好,农田紫云英的养分状况次之,杨冲山尾矿库分布商陆(Phytolacca acinosa)的土壤养分状况最差。商陆耐瘠薄土壤、尾矿区与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全量分析表明,杨山冲尾矿库附近农田土壤(种植紫云英)铜、镉、铅、锌总量均超过国家农业用地土壤二级标准,尾矿废弃地分布鸭跖草、茵陈蒿的土壤全铜含量超过国家工业用地土壤二级标准,土壤受Cu污染最严重。菌陈蒿、鸭趾草对高含量的土壤铜表现出很好的耐性。鸭跖草对砷和铅的转移系数大于1,茵陈蒿对镉与锌的转移系数大于1。鸭跖草、茵陈蒿、商陆都可以作为矿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状况 重金属污染 耐性植物
原文传递
秸秆腐熟前后氮磷钾养分状况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唐薇 张传云 辛承松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9期24-25,共2页
对腐熟前后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不仅损失了大量氮素 ,而且部分无机氮、磷也转变成有机氮、磷。同时 ,将腐熟前后秸秆水解液调至等氮、磷、钾后砂培玉米幼苗的试验结果表明 ,腐熟秸秆水解液培养的幼苗 ... 对腐熟前后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不仅损失了大量氮素 ,而且部分无机氮、磷也转变成有机氮、磷。同时 ,将腐熟前后秸秆水解液调至等氮、磷、钾后砂培玉米幼苗的试验结果表明 ,腐熟秸秆水解液培养的幼苗 ,其生长状况好于未腐熟秸秆 ,这可能与腐熟秸秆水解液中产生较多的氨基酸、氨基醣态氮及有机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腐熟 养分状况 玉米 肥料
下载PDF
施肥对桉树生长及植株营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林书蓉 李淑仪 +2 位作者 廖观荣 蓝佩玲 廖新荣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8年第3期184-187,共4页
本研究在雷州半岛贫瘠的砖红壤上进行.施用基肥可提高尾叶桉材积的生长量,直至4年时仍有极显著的效应.最佳施肥处理比不施肥材积肥材积增长315%基肥的施用以氮、磷、钾配施效果课最好.施PK、NK、NP的材积分别只有NPK全肥的67%、4... 本研究在雷州半岛贫瘠的砖红壤上进行.施用基肥可提高尾叶桉材积的生长量,直至4年时仍有极显著的效应.最佳施肥处理比不施肥材积肥材积增长315%基肥的施用以氮、磷、钾配施效果课最好.施PK、NK、NP的材积分别只有NPK全肥的67%、42%和28%。本试验不同处理中,最佳配比是每株N15g、P30g、K30g.施用一定量的N、P、K可改善植株的养分状况.过量施用反而不利N、P、K的正常吸收.破坏养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施肥效应 养分状况 桉树 植株
下载PDF
土壤无机阴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立平 张佳宝 +1 位作者 朱安宁 邢维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1-888,共8页
采用以铬酸钠为背景电解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电渗流改性剂的间接紫外检测法电泳系统 ,研究了分离电压、缓冲液的酸碱性等毛细管电泳测定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和磷酸根的基本条件 ,可在 5min内对以上 4个离子实现准确定量。测定... 采用以铬酸钠为背景电解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电渗流改性剂的间接紫外检测法电泳系统 ,研究了分离电压、缓冲液的酸碱性等毛细管电泳测定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和磷酸根的基本条件 ,可在 5min内对以上 4个离子实现准确定量。测定了 5个采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水提取液中的无机阴离子。结果显示 ,毛细管电泳可对提取液中的氯离子、硫酸根和硝酸根实现较准确的定量 ,测定结果与离子色谱比较一致 ;对硝态氮的测定结果与KCl提取 流动分析结果相关性达到p <0 10水平 ,表明测定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氮素养分状况。但土壤用水静止提取 2 4h ,提取液中的磷未达到毛细管电泳和离子色谱法的检测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 养分状况 硝态氮 土壤样品 测定结果 硝酸根 提取液 毛细管电泳 电渗流 离子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