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0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质量与公共健康:以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为例 被引量:151
1
作者 陈硕 陈婷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8-169,183,共13页
廓清工业气体排放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效率,但目前鲜有经济学文献对其效应进行系统且严谨的识别。医学领域文献大都基于个体或非随机样本且不考虑内生性问题,其所获结论和政策含义均需谨慎对待。为了弥补上述不... 廓清工业气体排放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效率,但目前鲜有经济学文献对其效应进行系统且严谨的识别。医学领域文献大都基于个体或非随机样本且不考虑内生性问题,其所获结论和政策含义均需谨慎对待。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并利用3SLS实证检验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本文发现:首先,就影响来说,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增加1%,万人中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及肺癌的人数将分别增加0.055和0.005。就绝对水平来看,二氧化硫排放每增加100万吨,万人中死于这两类疾病的人数分别增加0.5人和0.3人;其次,就生命损失及医疗费用来说,该气体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在18万人左右,导致的相关治疗费用超过300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排放 公共健康 二氧化硫 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现状 被引量:90
2
作者 姚亚男 李树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城市绿色空间的发展与公共健康密切相关,综述目前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探究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多数文献支持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正相关,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绿色空间积极影响公共健康的机制,... 城市绿色空间的发展与公共健康密切相关,综述目前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探究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多数文献支持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正相关,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绿色空间积极影响公共健康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绿色空间中的自然要素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并促进有益健康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决策者将绿色空间作为公共卫生政策,现有研究结果为绿色空间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的争议与难点,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 开放空间 健康 公共健康
下载PDF
发达国家体育健康政策发展及对健康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79
3
作者 曹振波 陈佩杰 +3 位作者 庄洁 刘阳 王琳 韩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3,31,共14页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重点对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芬兰、丹麦、澳大利亚)体育健康政策的发展演变历史和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为优化我国体育健康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表明,在经历了20...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重点对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芬兰、丹麦、澳大利亚)体育健康政策的发展演变历史和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为优化我国体育健康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表明,在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70~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3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后,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体育健康政策制定呈现以下特点:以公众健康为中心,注重多方位、多层级、多维度考虑,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通过立法有力保障体育健康政策的法律地位。对我国制定体育健康政策的启示:转移体育发展重心,加大大众体育的经费投入;政府和卫生、体育、城建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制定和执行体育健康政策;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兼顾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建立我国体育健康管理指南和制度;制订大众健身指导方案,将"提高身体活动量"作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体育政策 大众体育 公共健康 身体活动
下载PDF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新标准) 被引量:78
4
作者 邓明昱 劳世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81-490,共10页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大脑发育障碍的复杂疾病。其特征是在不同程度上的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重复的动作。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年5月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在DSM-5诊断手册...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大脑发育障碍的复杂疾病。其特征是在不同程度上的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重复的动作。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年5月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在DSM-5诊断手册中,所有的自闭症障碍合并为一个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在此之前,它们被认为是不同的亚型,包括自闭症、儿童期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雷特氏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的一些表现似乎呈现在非常早期的大脑发育时。然而,自闭症的最明显标志和自闭症的症状往往出现在2~3岁。近年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临床研究成为精神病学、心身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热点。根据DSM-5的标准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本文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心理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DSM-5 临床研究 公共健康
下载PDF
健康视角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研究-健康效用及设计应对 被引量:78
5
作者 马明 蔡镇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70,共5页
作为城市里的第二自然,绿色开放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对于公共健康有直接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公共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及卫生学领域。基于此,试图通过基础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效用的研究来建立健康与设计的联系。首先对健康的概... 作为城市里的第二自然,绿色开放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对于公共健康有直接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公共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及卫生学领域。基于此,试图通过基础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效用的研究来建立健康与设计的联系。首先对健康的概念进行梳理,然后从生理、心理、社会3个健康角度分析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对于健康的作用,其次通过自然康复治疗效用,体力活动的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3个方面,对其健康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具体提出了视觉接触、直接接触、主动参与3个设计应对,以促进未来绿色开放空间设计对于健康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公共健康 自然治疗 体力活动 社会资本
下载PDF
合理利用抗生素资源,遏制细菌耐药性蔓延 被引量:66
6
作者 马越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401-2403,共3页
目的:阐述我国抗生素应用现状、滥用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前我国抗生素的应用现状、滥用原因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严重,已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药品管... 目的:阐述我国抗生素应用现状、滥用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前我国抗生素的应用现状、滥用原因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严重,已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药品管理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机构缺失,医疗机构缺乏指导、监督与检查,医务人员缺乏抗生素合理应用继续教育,大众科普教育缺乏等。应针对上述原因,加强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以进一步遏制细菌耐药现象的的出现和蔓延,保护抗生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 公共健康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62
7
作者 胡江彦 何滨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4期587-589,共3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目前威胁公共健康最主要的慢性肺部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认识提高,对哮喘治疗研究也有新的进展,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现将主要的治疗进...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目前威胁公共健康最主要的慢性肺部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认识提高,对哮喘治疗研究也有新的进展,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现将主要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药物治疗 慢性肺部疾病 公共健康 经济负担 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 进展综述
下载PDF
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医疗卫生服务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60
8
作者 曲卫华 颜志军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6-176,共11页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对居民的公共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但基于面板数据对此问题分区域的研究较少。本文在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加入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使用中国30个省市区1997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将我国...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对居民的公共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但基于面板数据对此问题分区域的研究较少。本文在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加入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使用中国30个省市区1997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医疗卫生服务对不同区域居民公共健康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发现: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与居民公共健康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与全国、东部和中部的公共健康关系呈现倒U型的特征;具体而言:东部区域,曲线已达到拐点,中部区域,当人均GDP为3311元时,曲线达到拐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区域,工业烟尘排放量与人口死亡率呈正向关关系,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口死亡率只在中部地区显著正相关;全国、东部和中部区域人均医生数与人口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西部地区未呈现这一特性;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与人口死亡率在中部地区显著负相关,医疗卫生服务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威胁。因此,制定差别化的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医疗服务政策等有利于提升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居民的公共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医疗卫生 公共健康
原文传递
从健康导向的视角观察西方风景园林的嬗变 被引量:57
9
作者 侯韫婧 赵晓龙 朱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从健康导向的视角追溯西方风景园林发展历程,依据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医疗模式和风景园林发展诉求,将其分为5个阶段:膜拜自然环境的生成期、关注心灵健康的转折期、探讨美学影响的沉寂期、追寻健康城市空间的发展期以及塑造积极生活方... 从健康导向的视角追溯西方风景园林发展历程,依据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医疗模式和风景园林发展诉求,将其分为5个阶段:膜拜自然环境的生成期、关注心灵健康的转折期、探讨美学影响的沉寂期、追寻健康城市空间的发展期以及塑造积极生活方式的成熟期。由此可见,基于健康导向风景园林发展经历了从单极生理愉悦到生理、精神、社会互动和归属感的多维度探索,从消极被动治疗到积极主动预防,从注重康复的庭院花园到关注过程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几个过程。追溯历史,希望能推动我国以健康为导向的风景园林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健康 健康景观 历史追溯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0
作者 孙家仁 许振成 +5 位作者 刘煜 彭晓春 陈来国 李海燕 陶俊 林泽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5-814,共10页
回顾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地面气温而加速某些大气污染成分(如O3)的前体物(如VOCs)的自然源排放,可以通过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边界层高度和天气系统出现频率等来影响污... 回顾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地面气温而加速某些大气污染成分(如O3)的前体物(如VOCs)的自然源排放,可以通过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边界层高度和天气系统出现频率等来影响污染物的垂直混合和扩散速度,还可以通过改变大气环流形势,进而改变污染物的传输方式;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到室外空气质量,还可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因而,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局地或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也可以带来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变,这些认识已被学者们达成一致。但是这些影响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程度,未来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前体物的排放量,大气污染成分与气候变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不同大气组分间在不同气象条件作用下的物化过程和机理的认识等。我国在涉及气候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建议今后加强该项研究,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对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公共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空气质量 公共健康
下载PDF
为公共健康而规划--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丁国胜 魏春雨 焦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25,共10页
作为一个既悠久又崭新的议题,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学界讨论的前沿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城市规划与设计能够对人群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对城市规划决策和项目展开健康影响评估被认为是城市规划促... 作为一个既悠久又崭新的议题,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学界讨论的前沿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城市规划与设计能够对人群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对城市规划决策和项目展开健康影响评估被认为是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阐述城市规划影响和作用于人群健康的理论基础。然后,对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的内涵、程序和工具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镇为例阐述运用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推动当地社区健康发展和实现健康城市规划策略的探索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公共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进一步指出未来展开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重要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影响评估 城市规划 公共健康 戴维森镇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风景园林聚焦公共健康的热点议题探讨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李倞 杨璐 《风景园林》 2020年第9期10-16,共7页
后疫情时代,中国将进入新公共卫生发展阶段,社会对公众健康的关注为风景园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风景园林在公共健康改善和疫情防控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未来的公共健康改善和应急要求预判,以及受此影响下的居民工作生活... 后疫情时代,中国将进入新公共卫生发展阶段,社会对公众健康的关注为风景园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风景园林在公共健康改善和疫情防控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未来的公共健康改善和应急要求预判,以及受此影响下的居民工作生活需求变化,基于风景园林改善公共健康的作用机理,提出后疫情时代风景园林聚焦公共健康的热点议题框架,包括3方面7个具体方向:在规划设计方面,聚焦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园绿地体系的优化,构建强调可用性的多元化邻里绿色场所,以及强化公园绿地作为防疫和应急服务的预留空间;在管理方面,开展公园绿地健康改善项目和事件的运营,聚焦公共卫生构建公园绿地精细化管理体系;在保障机制方面,开展公共健康改善效益评估,拓展资金和服务供应方来源,并主动深度参与新公共卫生时代的多方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健康 疫情 热点议题 规划设计 管理 保障机制
下载PDF
公共健康伦理:概念、使命与目标 被引量:35
13
作者 肖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公共健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共健康可以定义为公众的健康,公共健康伦理旨在对公共健康进行伦理学研究,其主要使命在于为促进公众健康、预防疾病、减少风险和伤害提供伦理支持。公共健康伦理的根本目标———公众... 公共健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共健康可以定义为公众的健康,公共健康伦理旨在对公共健康进行伦理学研究,其主要使命在于为促进公众健康、预防疾病、减少风险和伤害提供伦理支持。公共健康伦理的根本目标———公众的健康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公共健康伦理 生命伦理
下载PDF
促进公共健康为导向的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策略——来自空间失序的视角 被引量:43
14
作者 陈婧佳 张昭希 龙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47,共13页
近年来,街道品质与街道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公共健康领域,已有研究证明品质不足甚至失序的城市空间特征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从而导致高风险的个体行为和疾病。而微观尺度的空间特征改善,则有利于提升公共空间... 近年来,街道品质与街道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公共健康领域,已有研究证明品质不足甚至失序的城市空间特征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从而导致高风险的个体行为和疾病。而微观尺度的空间特征改善,则有利于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动友好性,塑造积极的心理感知,从而促进公共健康。结合我国打造高品质城市街道空间的议题背景,本文以公共空间中的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其局部空间品质不足现象,梳理国内外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中的各种空间品质提升方法,由此提出不同空间品质问题的应对策略,从而探索解决中国城市出现街道空间品质较差或空间失序问题的实践要点,总结以促进公共健康为导向的建成环境维护、整治和有机更新的策略方法,以进一步服务精细化城市管理和人居环境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空间品质 公共健康 街道设计导则 品质提升
下载PDF
风景园林与公共健康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姚亚男 李树华 《园林》 2018年第12期80-83,共4页
风景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代风景园林开放空间的出现与发展,却和19世纪城市环境恶化带来的各种公共卫生问题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发展,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的概念也不断发展,公共健康的研究核心是人,而风景园林的主体是室外环境,本文从... 风景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代风景园林开放空间的出现与发展,却和19世纪城市环境恶化带来的各种公共卫生问题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发展,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的概念也不断发展,公共健康的研究核心是人,而风景园林的主体是室外环境,本文从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词义辨析开始,探究公共健康的含义,探讨风景园林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机制,总结公共健康对风景园林的要求,并以此为出发点讨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健康 规划设计
下载PDF
我国体医融合推行现状及政策问题确认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薛欣 徐福振 郭建军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8,共9页
政策问题确认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体医融合推行中取得的成果及遭遇的融合困境,根据政策问题确认要素,分析体医融合存在的政策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认为:推行体医融合的良好政策环境正在... 政策问题确认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体医融合推行中取得的成果及遭遇的融合困境,根据政策问题确认要素,分析体医融合存在的政策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认为:推行体医融合的良好政策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体医融合成为关注热点并逐步展开实践行动、体医融合推行面临着融合的困境和多重阻力。借助政策问题确认理论,体医融合政策问题确认有其必要性,其过程包括体医融合政策问题的觉察、描述和界定。特定情景引发对体医融合政策问题的觉察,体医融合政策问题的元问题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健康危机问题,实质是实现公共健康的治理效能最大化。体医融合政策问题确认的正式问题为:缺少融合理论造成认知障碍、推行机构职能界限影响机制生成、目标群体未能做到知行合一、多元主体不能形成协同治理。体医融合政策问题确认的解决路径:通过强化对体医融合的认知内化体医融合理念、通过体医融合理念引领形成体医融合体制机制、通过体医融合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多元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 健康中国 公共健康 政策问题确认 多元协同治理
下载PDF
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历史、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李志明 张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26,共8页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建成环境的急剧改变对公共健康造成的威胁,亟待反思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及其与公共健康的内在关系问题。研究在回顾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阐述国外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的理论研究进展,并以美国...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建成环境的急剧改变对公共健康造成的威胁,亟待反思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及其与公共健康的内在关系问题。研究在回顾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阐述国外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的理论研究进展,并以美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为例,解析当前国外响应公共健康议题的城市规划实践动态,力求为我国新常态背景下城乡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变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城市规划 建成环境 历史渊源 理论研究进展 实践动态
下载PDF
全球新发传染病的挑战与防控 被引量:37
18
作者 陈永平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393-396,共4页
传染性疾病是全世界社会公共健康和经济稳定的重要负担。数百年来,它们一直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物流频繁,一些传染病被控制的同时,新型传染病逐渐崭露头角,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至少有30种影响人类... 传染性疾病是全世界社会公共健康和经济稳定的重要负担。数百年来,它们一直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物流频繁,一些传染病被控制的同时,新型传染病逐渐崭露头角,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至少有30种影响人类的新型传染病出现,其中大多数是人畜共患病,其起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因素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 防控 传染性疾病 人畜共患病 公共健康 经济贸易 生态因素 全球化
原文传递
空气污染、健康折旧与医疗成本——基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三重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玉泽 罗能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0-97,共18页
本文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厘清空气污染对健康资本与医疗成本的影响机理,并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为样本,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重健康视角全面考察了空气污染的健康折旧效应与医疗成本效应。研究发现:空... 本文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厘清空气污染对健康资本与医疗成本的影响机理,并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为样本,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重健康视角全面考察了空气污染的健康折旧效应与医疗成本效应。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加速了健康资本折旧,年均空气质量指数(AQI)增加1个标准差,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分别降低3.12个标准差、1.87个标准差和1.30个标准差;空气污染会导致医疗成本提升,年均AQI指数增加1单位,全国45岁以上中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将增加642.29亿元。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种类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差异,PM2.5、PM10与NO2具有显著的健康折旧效应或医疗成本效应;空气污染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并存,对生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9个月以上的中长期,而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折旧分别在0—9个月内、0—15个月内十分显著。此外,空气污染对健康资本与医疗成本的影响具有人群差异与区域差异,个人性别、年龄、健康状态及区域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状况等不同,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也会具有差异。本文结论对于有重点、分阶段、分人群、分区域地推进环境健康工作,完善相关治理措施,促进公共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健康折旧 医疗成本 公共健康
原文传递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36
20
作者 姜玉培 甄峰 +1 位作者 王文文 赵梦妮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7-369,共13页
城市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关系是城市系统人地关系在健康领域的一种现实表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乎城市公共健康的发展与管理水平,是健康地理学新近研究热点。论文基于地理学空间视角,从空间组织、空间格局、空间功能3个维度论述了国内... 城市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关系是城市系统人地关系在健康领域的一种现实表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乎城市公共健康的发展与管理水平,是健康地理学新近研究热点。论文基于地理学空间视角,从空间组织、空间格局、空间功能3个维度论述了国内外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国外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①理论与方法上,社会生态理论应用最为广泛,不断被修正和拓展。而基于移动-活动行为理论的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关系研究日益成为新视角。同时,一些复杂计量回归模型、空间回归模型得到较多应用。②实证研究上,重点关注城市建成环境空间组织、空间格局、空间功能一系列特性对不同人群身体活动水平、类型的影响。空间组织上主要集中在交通组织、绿地网络等组织类型,以及可达性、连通性等空间联系的影响研究。空间格局上强调能级差异下建成环境要素集聚多寡,空间外部几何形态表征、指示对身体活动产生的相应影响研究。空间功能上多探究混合性、单一功能构成和主客观功能品质的影响研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体育学等领域,尚处于初步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少量实证研究阶段,缺少基于本土的理论提升及典型案例研究。最后,论文从理论、方法、实证上探讨地理学视角下未来研究重点:基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理论提升;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时空计量的研究新方法;基于虚实交互空间和本土语境下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身体活动 城市空间 影响机制 公共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