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克隆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军正 司徒镇强 +5 位作者 刘志斌 陈建元 李峰 刘斌 李焰 阎晓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筛选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克隆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裸鼠体内人工肺转移和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筛选克隆细胞,应用细胞计数法、染色体显示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及裸鼠体内试验法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 目的:筛选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克隆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裸鼠体内人工肺转移和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筛选克隆细胞,应用细胞计数法、染色体显示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及裸鼠体内试验法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经裸鼠体内3次筛选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M)获得细胞亚系Mc,经克隆化培养从Mc获得细胞克隆Mc1,Mc2和Mc3.M,Mc,Mc1,Mc2和Mc3细胞的染色体为亚二倍体,保持人类染色体核型,所致肿瘤显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学特征.它们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4.1,22.5,24.0,23.0和22.6h;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8±0.3,2.6±0.4,0.3±0.2,0.4±0.2和233±1.9;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29,16.9,6.4,5.9和24.5;野生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34.1,45.1,53.1和24.0;与M相比较,Mc,Mc1,Mc2和Mc3引起的裸鼠肺转移结节形成率(%,M=100)分别为239,56,85和338.结论:Mc3是从MEC1细胞系中筛选出的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克隆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肿瘤转移 克隆细胞
下载PDF
瑞香狼毒水提物小鼠药物血清对小鼠白血病L_(1210)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贾正平 樊俊杰 +3 位作者 王彦广 谢景文 徐丽婷 王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07-809,共3页
目的 从整体水平探讨瑞香狼毒水提物 (SCL A)的抗癌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剂量 SCL A ig给药后 ,不同时间采集小鼠血清 ,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白血病 L1 2 1 0 细胞 ,观察肿瘤细胞 MTT还原 ,克隆形成能力和 DNA合成的改变。结果  SCL... 目的 从整体水平探讨瑞香狼毒水提物 (SCL A)的抗癌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剂量 SCL A ig给药后 ,不同时间采集小鼠血清 ,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白血病 L1 2 1 0 细胞 ,观察肿瘤细胞 MTT还原 ,克隆形成能力和 DNA合成的改变。结果  SCL A 3,6 ,12 g/ kg给药 1,2 ,4,8h后的药物血清处理肿瘤细胞后 ,其 MTT还原及克隆形成率均显著降低 ;给药 2 h时的药物血清表现出更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SCL A小鼠药物血清也显著抑制 [3H]Td R掺入 L1 2 1 0 细胞 DNA。结论 直接抑制癌细胞增殖及 DNA合成是瑞香狼毒的重要抗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血清药理学 L1210细胞 克隆细胞 DNA合成 水提物 SCLA 白血病
下载PDF
瑞香狼毒水提物小鼠的药物血清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华 贾正平 +2 位作者 徐丽婷 王荣 樊俊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7期400-401,共2页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 (SCA )抗癌作用机理。方法 :小鼠SCA灌胃给药后采集血清 ,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 ,测定其MTT转化及克隆形成率。结果 :SCA小鼠药物血清显著降低K562细胞MTT转化率和克隆形成率 ,并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给...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 (SCA )抗癌作用机理。方法 :小鼠SCA灌胃给药后采集血清 ,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 ,测定其MTT转化及克隆形成率。结果 :SCA小鼠药物血清显著降低K562细胞MTT转化率和克隆形成率 ,并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给药2h~4h时的药物血清表现出更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血清药理学 K562细胞 克隆细胞
下载PDF
小鼠肝癌不同转移力克隆的分离及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凌茂英 刘希冈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15-318,共4页
关键词 肝肿瘤 克隆细胞 癌转移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淋巴细胞异常与克隆造血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晓梅 许勇钢 +12 位作者 全日城 杨晓红 王洪志 徐述 郭小青 刘池 肖海燕 郑春梅 张姗姗 唐旭东 李柳 刘锋 麻柔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 了解T淋巴细胞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克隆造血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T淋巴细胞亚群及激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正常核型36例,异常核型40例,异常发生率52.6%。40例异常核型中,三体8(+8)24例,... 目的 了解T淋巴细胞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克隆造血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T淋巴细胞亚群及激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正常核型36例,异常核型40例,异常发生率52.6%。40例异常核型中,三体8(+8)24例,占异常核型的60.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DS患者CD;CD-19、CD+3;CD+3;CD+8;以及CD+3HLA—DR^+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CD-3(CD16CD56)^+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将MDS患者进行核型分组,异常核型组CD+3(CD16CD56)^+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将+8核型从MDS异常核型中独立出来进行分析,CD+3CD+4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核型以及其他异常组,CD4/CD8的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MDS存在T淋巴细胞异常,异常核型MDS可能恶性克隆增殖更为优势,预后更差。+8核型MDS存在更为严重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导致恶性克隆过度增殖与残存造血过度受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淋巴细胞 核型分析 克隆细胞
原文传递
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对L1210细胞系增殖、克隆形成和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贾正平 张培棪 梁重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49,共3页
新合成的鬼臼毒自旋标记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浓度及处理时间正相关,作用特点和鬼臼乙叉甙(VP-16)相似,24,48hIC_(50)分别为1... 新合成的鬼臼毒自旋标记衍生物4-(4″-(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氨基)-4′-去甲表鬼臼毒(GP-7)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浓度及处理时间正相关,作用特点和鬼臼乙叉甙(VP-16)相似,24,48hIC_(50)分别为1.51和0.13μmol/L。GP-7和VP-16对L1210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IC_(50)分别为3.29和2.82μmol/L。GP-70.08~100μmol/L对L1210细胞DNA合成抑制率为18.4~80.7%。本文结果表明GP-7体外抗肿瘤作用与VP-16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7 L1210细胞 DNA 克隆细胞
全文增补中
Smac基因过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丽端 汪良 +3 位作者 童强松 费世宏 熊宙芳 伍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转染Smac基因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寻求改善宫颈癌放疗疗效的新途径。方法将Smac基因转染入宫颈癌HeLa细胞株,G418筛选获得亚克隆细胞,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癌细胞Smac基因表达。X射线照射后,采用MTT比色法... 目的探讨转染Smac基因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寻求改善宫颈癌放疗疗效的新途径。方法将Smac基因转染入宫颈癌HeLa细胞株,G418筛选获得亚克隆细胞,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癌细胞Smac基因表达。X射线照射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癌细胞体外生长活性;透射电镜、AnnexinV-FITC和碘化丙啶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癌细胞凋亡及比率;Westernblot、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和活性水平。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所获宫颈癌亚克隆细胞HeLaSmac的Smac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eLa(P<0.01)。8GyX射线照射后,HeLaSmac细胞生长活性较HeLa细胞减弱10.19%(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部分HeLaSmac细胞发生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率为16.4%,显著高于对照组HeLa细胞(凋亡率为6.2%,P<0.01)。与HeLa细胞比较,HeLaSmac细胞内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1),活性水平提高3.42倍(P<0.01)。结论稳定转染外源性Smac基因使其在宫颈癌细胞株中过表达,能提高癌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增强放疗对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有望成为改善宫颈癌放疗效果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HELA细胞 放疗敏感性 基因过表达 Caspase-3表达 Western RT-PCR HeLa细胞 Annexin X射线照射 MTT比色法 流式细胞仪法 细胞生长活性 宫颈癌细胞 SMAC基因 诱导凋亡作用 克隆细胞 活性水平 蛋白表达 c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转基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玉珍 扈廷茂 +2 位作者 王建国 扈会平 刘明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探讨绿色荧光蛋白对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经脂质体介导EGFP基因转染第一代成纤维细胞 ,G4 18筛选 10~... 目的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探讨绿色荧光蛋白对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经脂质体介导EGFP基因转染第一代成纤维细胞 ,G4 18筛选 10~ 12d ,挑选转基因单克隆细胞 ,传代培养 ,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并进行了培养细胞性别鉴定。结果 整合有EGFP基因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与未转染外源基因的细胞无明显差别 ,根据荧光强度可直接反应外源基因的表达量。结论 EGFP基因作为体内报告基因可用于转基因细胞的研究 ,并将整合有EGFP基因的转基因细胞为克隆动物提供核供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胎儿 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转基因 克隆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润华 李建芳 +2 位作者 刘炳亚 朱正纲 尹浩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409-1414,共6页
目的克隆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为以端粒酶为靶目标的肿瘤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扩增出人hTR部分cDNA序列。将该片段插入pEF6/V5-His-TOPO载体后... 目的克隆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为以端粒酶为靶目标的肿瘤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扩增出人hTR部分cDNA序列。将该片段插入pEF6/V5-His-TOPO载体后构建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正义真核表达载体(pEF-hTR)。随后采用EcoRV和SpeⅠ从pEF-hTR上切下该目的基因片段并反向插入pBluescriptⅡKS载体上的EcoRV/SpeⅠ酶切位点上。最后采用KpnⅠ和NotⅠ从pBluescriptⅡKS载体上切下该目的基因片段并正向插入pEF-hTR的KpnⅠ/NotⅠ酶切位点上从而构建出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EF-ahTR)。对所构建的载体均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结果所克隆的基因片段其碱基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且插入载体的方向完全正确。结论本实验已成功克隆了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的部分序列并成功构建其正义、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从而为研究反义抑制人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端粒 末端转移酶 遗传学 RNA 遗传载体 克隆细胞
下载PDF
固定化银杏克隆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卫东 高明侠 +1 位作者 苗敬芝 吕兆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48,共4页
采用银杏果实为原料诱导得到颗粒状愈伤组织,在MS培养液中筛选克隆细胞,单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T中培养。细胞悬浮液与3%的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入2%CaCl2MS,制成小球凝胶。固定化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 采用银杏果实为原料诱导得到颗粒状愈伤组织,在MS培养液中筛选克隆细胞,单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T中培养。细胞悬浮液与3%的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入2%CaCl2MS,制成小球凝胶。固定化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T+10mg/L肌醇的培养基中悬浮培养25d,黄酮生物合成量为85·63mg/L,克隆细胞增长速度提高24·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克隆细胞 固定化 悬浮培养 黄酮 细胞悬浮培养 固定化细胞 细胞悬浮液 愈伤组织 海藻酸钠
下载PDF
Tet调控的乳腺癌耐受蛋白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建辉 贺智敏 +1 位作者 余艳辉 陈主初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27-1133,共7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耐受蛋白(breastcancerresistanceprotein,BCRP)是1998年发现的新的ATP结合盒式(ATPbindingcassette,ABC)跨膜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本研究拟建立Tet调控的具有功能的BCRP表达细胞系,为研究BCRP介导的药物耐受机制和探...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耐受蛋白(breastcancerresistanceprotein,BCRP)是1998年发现的新的ATP结合盒式(ATPbindingcassette,ABC)跨膜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本研究拟建立Tet调控的具有功能的BCRP表达细胞系,为研究BCRP介导的药物耐受机制和探寻耐受逆转方法提供理想的实验平台。方法:利用Tet-on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先后将调控质粒pTet-on和反应质粒pTRE-BCRP转染入PA317细胞,并用G418和潮霉素分别进行二轮筛选,挑取6个单细胞克隆并扩增培养;不同浓度的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诱导后,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并选取BCRP表达量与Dox剂量具有较好量-效关系的PA317/Tet-on/TRE-BCRP细胞克隆;采用MTT方法检测米托蒽醌(mitoxantrone)对不同浓度Dox诱导下的PA317/Tet-on/TRE-BCRP克隆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BCRP特异性抑制剂Ko143的干扰试验来检测PA317/Tet-on/TRE-BCRP细胞对米托蒽醌的药物敏感性;米托蒽醌处理不同BCRP表达量的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存留米托蒽醌所释放出来的荧光强度。结果:发现5号PA317/Tet-on/TRE-BCRP克隆细胞BCRP表达量与Dox诱导剂量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其药物耐受性与BCRP表达量呈正相关(r=0.995,P=0.002);Ko143能显著增强PA317/Tet-on/TRE-BCRP细胞对米托蒽醌的药物敏感性(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葸醌 耐受 乳腺癌 PA 细胞 表达量 量-效关系 克隆细胞 超家族 调控
下载PDF
S180克隆细胞株的选择及其细胞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秀芳 吕占军 +4 位作者 刘福英 侯洁 刘军须 徐增年 刘秋燕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6-141,共6页
目的 对北京市肿瘤研究所及本实验动物学部保存的S180进行了克隆培养,根据克隆细胞的腹水生长特性,从中选出8株克隆,对不同克隆S180细胞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免疫组化法测不同克隆细胞的蛋白质分布,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克隆细胞的DN... 目的 对北京市肿瘤研究所及本实验动物学部保存的S180进行了克隆培养,根据克隆细胞的腹水生长特性,从中选出8株克隆,对不同克隆S180细胞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免疫组化法测不同克隆细胞的蛋白质分布,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克隆细胞的DNA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克隆细胞表面结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克隆细胞的电泳图谱。结果 其中3株克隆从可见腹水之日起,腹水即为血性;1株微显血性;4株在接种腹腔7日内腹水无血性。扫描电镜观察6株克隆细胞表面结构,各具特点,有所不同。流式细胞仪测定6株不同S180克隆细胞DNA含量,分别为8.5, 9.3,7.9,8.5,8.6,8.3pg。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不同克隆与11种抗体反应有所不同,一旦与某抗体反应阳性,则阳性细胞比率均在97%以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克隆细胞S1H10及S2D9的电泳图谱,S1H10克隆细胞有33条带,S2D9克隆细胞有30条带。 结论 8株克隆细胞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细胞 腹水 血性 S180 流式细胞 DNA含量 细胞特性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扫描电镜观察 实验动物学
下载PDF
草苁蓉多糖提取物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配体-1水平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静 王帅帅 +4 位作者 曹萌萌 单凤金 佟旭楠 高义恰 张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8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究草苁蓉多糖提取物(BRP)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 receptor,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水平的影响。方法人喉癌Hep-2细胞分组,根据BRP浓度分为YY组(100 mg... 目的探究草苁蓉多糖提取物(BRP)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 receptor,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水平的影响。方法人喉癌Hep-2细胞分组,根据BRP浓度分为YY组(100 mg/L)、EY组(200 mg/L)、SY组(400 mg/L)及WY组(无药物干扰)。采用qRT-PCR、克隆、MTT法、Transwell小室及Western blot检测检测4组Hep-2细胞中的PD-1/PD-L1 mRNA表达、细胞复制、细胞活力、迁移能力及PD-1/PD-L1蛋白变化。结果WY组Hep-2细胞表现为船形,生长较快,细胞分布密集。YY组细胞生长速度减慢,EY组/SY组细胞体积缩小、固缩及碎裂。YY组、EY组、SY组Hep-2细胞抑制率升高,克隆细胞及迁移数量均降低,相比WY组有差异(P均<0.05);相比WY组,YY组、EY组、SY组Hep-2细胞中的PD-1/PD-L1表达均降低(P均<0.05)。结论BRP能够通过降低PD-1/PD-L1表达抑制Hep-2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且药效的发挥随时间和浓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细胞增殖 克隆细胞 细胞迁移分析 草苁蓉多糖提取物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致瘤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秀军 张伟 +3 位作者 李建国 魏锦萍 阚卫军 李荣荣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3,I0002,共3页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致瘤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96只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将传代第5代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分别于注射后3d、1个月、...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致瘤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96只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将传代第5代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分别于注射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动物进行解剖检查,观察其肿瘤形成情况;同时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结果裸鼠体内致瘤实验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大体解剖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未表现出在阻力介质中的克隆生长能力。结论短期传代后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具致瘤性,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骨髓细胞 细胞分化 致癌性试验 克隆细胞 琼脂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利用In-Fusion技术构建存活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朝贵 范林 陈良龙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0-14,F0003,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构建存活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Survivin&e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Survivin)为例来探讨In-Fusion克隆技术在常规载体构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In-Fusion技术原理,克隆引物设计时,在Survivin同源序列... 目的:本研究以构建存活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Survivin&e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Survivin)为例来探讨In-Fusion克隆技术在常规载体构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In-Fusion技术原理,克隆引物设计时,在Survivin同源序列的两侧分别引入经AgeI线性化的载体p-GCFU两端各15个碱基,将以此引物扩增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与线性化p-GCFU用In-Fusion交换酶在室温下作用30min,使Sur-vivin特异性扩增产物两端的序列与线性化载体两端的序列发生同源交换,取2μl交换液进行转化,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瞬时转染293T细胞,观察Survivin&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每2μl克隆交换液获得大约103个克隆数,阳性率达90%以上,瞬时转染p-GCFU-Survivin可获得Survivin&eGFP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论:该技术是一种非连接酶依赖性克隆技术,使基因克隆步骤简化并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和经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克隆细胞 基因 病毒
下载PDF
膀胱癌多发或复发的克隆起源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定伟 李慧 +4 位作者 Peter Murphy 孙颖浩 钱松溪 郑家富 马永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0-281,共2页
目的 探讨人膀胱移行上皮癌多发性、复发性的细胞克隆来源。 方法 采用p53基因突变的PCR SSCP分析及DNA测序检测 6例患者 1 4个表浅、低分级原发加多发或复发的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及p2 1 WAF1 /CIP1 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 1 4个膀... 目的 探讨人膀胱移行上皮癌多发性、复发性的细胞克隆来源。 方法 采用p53基因突变的PCR SSCP分析及DNA测序检测 6例患者 1 4个表浅、低分级原发加多发或复发的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及p2 1 WAF1 /CIP1 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 1 4个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中均有p53基因的点突变 ,同一例患者所有标本的点突变分别在同一位点上 ;1 4个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中仅有 5个有p2 1 WAF1 /CIP1 蛋白的表达。 结论 多发或复发膀胱移行上皮癌都可能来源于同一细胞 ,即单克隆起源。p2 1 WAF1 /CIP1 蛋白的表达既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克隆细胞 多发 复发
原文传递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基因克隆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志刚 刘殿武 +2 位作者 张辉 杨维青 刘树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25-327,I002,共4页
目的克隆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编码序列 ,并在原核细胞表达。方法按文献报道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 ,从 2周龄大鼠肝组织提取RNA ,利用RT PCR扩增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编码区 ;将PCR扩增片段亚克隆到pBV2 2 1质粒 ,... 目的克隆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编码序列 ,并在原核细胞表达。方法按文献报道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 ,从 2周龄大鼠肝组织提取RNA ,利用RT PCR扩增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编码区 ;将PCR扩增片段亚克隆到pBV2 2 1质粒 ,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载体 ,导入到大肠杆菌后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果从大鼠肝脏的RNA中扩增到长约 4 0 0bp的肝再生增强因子cDNA编码区基因 ,序列分析表明与文献报道一致 ;重组克隆经热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 15kD大小的蛋白质 ,与预期值一致。结论从 2周龄大鼠肝组织中成功克隆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 ,并获得了原核细胞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克隆细胞 RT-PCR 大鼠 基因克隆
下载PDF
生物素标记的6种cDNA探针检测H22、EAC及其克隆细胞株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占军 李秀霞 +1 位作者 刘秋燕 王秀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 检测H2 2、EAC瘤细胞及其克隆细胞株mRNA的表达。方法 用生物素标记的 6种cDNA探针 ,细胞玻片原位杂交的方法。结果 H2 2与生物素标记的 4种探针杂交阳性 ,其克隆细胞株H2D8、H2G4分别与 3及 1种探针杂交阳性 ;EAC细胞株与 4种... 目的 检测H2 2、EAC瘤细胞及其克隆细胞株mRNA的表达。方法 用生物素标记的 6种cDNA探针 ,细胞玻片原位杂交的方法。结果 H2 2与生物素标记的 4种探针杂交阳性 ,其克隆细胞株H2D8、H2G4分别与 3及 1种探针杂交阳性 ;EAC细胞株与 4种探针杂交阳性 ,克隆细胞株E2G8与 2种探针杂交阳性 ,E2C6克隆细胞株与 6种探针杂交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克隆细胞 原位杂交 分子探针 CDNA探针 mRNA 生物素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凋亡造血细胞的克隆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 沈炜明 浦权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凋亡造血细胞的克隆性来源。方法经过G带或R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骨髓细胞有异常克隆存在的MDS患者共19例,其中10例取骨髓分离有核细胞制备离心涂片。同步进行DNA末端原位杂交(ISEL)及相应异常染...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凋亡造血细胞的克隆性来源。方法经过G带或R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骨髓细胞有异常克隆存在的MDS患者共19例,其中10例取骨髓分离有核细胞制备离心涂片。同步进行DNA末端原位杂交(ISEL)及相应异常染色体的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简称ISEL/FISH法)。计数有核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百分比和凋亡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百分比。4名正常人8张离心涂片经Fas单抗孵育诱导凋亡后行FISH/ISEL检测作为方法学对照。另9例患者骨髓有核细胞经膜联蛋白Ⅴ(AnnexinⅤ)及碘化丙锭(PI)标记染色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PI-、AnnexinⅤ+PI-、AnnexinV-PI-细胞,离心涂片后再行FISH检测(简称FCM/FISH法)。结果10例经ISEL/FISH分析的MDS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百分比平均为37.1%,凋亡细胞中异常克隆细胞百分比仅为24.0%。正常人经Fas单抗诱导的凋亡细胞核型不变。9例经FCM/FISH分析者,8例显示凋亡细胞中核型正常百分比高于非凋亡细胞。结论MDS凋亡细胞主要来源于残余正常造血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凋亡细胞 MDS 造血细胞 克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涂片 克隆细胞 核型 DNA
原文传递
人低分化鼻咽癌克隆株体内传代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运红 黄剑 +4 位作者 唐慰萍 邓惠华 莫梅英 李飞虹 蔡琼珍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演进过程中转移及生长规律的变化。方法用人低分化鼻咽癌单克隆CNE┐2Z┐H5移植裸鼠后转移灶(淋巴结、肺)组织分别连续传代,观察其淋巴、血管的转移率,EGFR、PDGFR、TGFα表达及染色体众数变化...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演进过程中转移及生长规律的变化。方法用人低分化鼻咽癌单克隆CNE┐2Z┐H5移植裸鼠后转移灶(淋巴结、肺)组织分别连续传代,观察其淋巴、血管的转移率,EGFR、PDGFR、TGFα表达及染色体众数变化。结果用淋巴结或肺转移灶癌组织移植后形成移植瘤,均使其原来转移途径转移率逐代提高,转移能力越强,TGFα、EGFR、PDGFR表达亦高,染色体数目变动无规律。结论体内传代过程中、转移能力增强,肿瘤转移途径更为单一,使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应考虑到体内传代可能导致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克隆细胞 肿瘤转移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