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公共图书馆精神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 被引量:41
1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2,共3页
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到掀起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这是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开展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也不仅仅在于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社... 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到掀起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这是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开展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也不仅仅在于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文明建设。这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事业、对中国、对世界和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精神 21世纪 新图书馆运动 信息文明
下载PDF
重新理解“发展”的信息文明“钥匙”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天恩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49,共24页
信息文明的探索,将为当代发展的重新理解提供一把新的钥匙。作为基于物能文明的更高层次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在信息维度的开展,涉及发展从物能到信息、资源从分享到共享、人和资源的关系从拥有到使用、人本身及其活动从物能化到信... 信息文明的探索,将为当代发展的重新理解提供一把新的钥匙。作为基于物能文明的更高层次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在信息维度的开展,涉及发展从物能到信息、资源从分享到共享、人和资源的关系从拥有到使用、人本身及其活动从物能化到信息化等方面。人类文明的信息开展,呈现了人的存在方式、信息生态和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信息文明展开。信息文明凸显了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这一深层意蕴、人的发展从外在条件到内在需要的内在机制、社会发展从量的增加到质的进步的基本方式。由此,当代发展正呈现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双向循环,其中人的发展越来越居于优先地位,发展动力的更新与人的需要的发展之间越来越直接关联,社会进步的整体水平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关键。中国在引领信息文明发展的崛起过程中,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又面临创造力解放的关键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信息文明 人的需要 共享
原文传递
信息文明与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世伟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0,共17页
在纵向维度上将信息文明融入到图书馆发展的整体进程中进行审视,从信息文明的视角来对图书馆的发展加以认知并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信息革命所带来的信息文明引领了图书馆的新变革和新提升,创造了图书馆服务的新空间和新形态,拓展了图书... 在纵向维度上将信息文明融入到图书馆发展的整体进程中进行审视,从信息文明的视角来对图书馆的发展加以认知并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信息革命所带来的信息文明引领了图书馆的新变革和新提升,创造了图书馆服务的新空间和新形态,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的新领域和新载体,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追溯至前信息文明时期,文献载体变革、信息通信变革、图书馆作为藏书楼和信息仓库的功能,展示了古代信息的文明元素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信息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推动图书馆经历了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图书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四波创新发展;信息文明的繁荣转型与构建城市图书馆新文明体密不可分,城市图书馆新文明体应体现和承载信息文明的万物互联之智、历史文明的文化积淀之传、城市文明的穿越时空之学、生态文明的绿色宜学之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之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信息社会 图书馆史 图书馆发展趋势 城市图书馆
下载PDF
信息文明时代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及其哲学意蕴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天思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4期18-29,共12页
信息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根本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同时作为信息基本特性和人类学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人类相互性和信息相互性的叠加会迎来一个相互性倍增效应,人类的相互性将出现呈... 信息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根本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同时作为信息基本特性和人类学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人类相互性和信息相互性的叠加会迎来一个相互性倍增效应,人类的相互性将出现呈几何级数强化的局势,人越来越以信息方式存在。这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和自我意识的建构都会发生重要转换。信息文明提供了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这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目的的本体基础。信息共享的天然本性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共享范围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展的基础。共享的文明不仅具有通过信息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条件,而且有人性发展的依据。信息文明时代人主要以信息方式存在,既在存在论层面蕴含着认识论甚至本体论的重要结论,又具有价值论的丰富意蕴;随之而来的,就是使用理论的真正激活;而使用理论则意味着因果模式的复杂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人的信息存在方式 共享 AGENT
下载PDF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论生态化生产方式 被引量:21
5
作者 黄顺基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共9页
本文从文明与物质生产方式相互联系的角度,考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变迁;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与资源匮乏的"瓶颈"效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措施:要大力建设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特别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 本文从文明与物质生产方式相互联系的角度,考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变迁;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与资源匮乏的"瓶颈"效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措施:要大力建设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特别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发展一批生态产业研究实验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明 信息文明 生态文明 生态产业 生态农业
原文传递
自动化的困境:AI、数字媒体生态与“后人类”的未来 被引量:20
6
作者 常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3,85,共10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架构的支配下,全球数字媒体生态呈现出后人类状况,形成了自动化的文化泛型,并产生了时间异化、真实与信任分离,以及意义的可计算性等效应,其基本演化趋势是令机器逻辑逐渐取代人本主义成为主导未来信息文明的基础认识论,... 在人工智能技术架构的支配下,全球数字媒体生态呈现出后人类状况,形成了自动化的文化泛型,并产生了时间异化、真实与信任分离,以及意义的可计算性等效应,其基本演化趋势是令机器逻辑逐渐取代人本主义成为主导未来信息文明的基础认识论,从而使人类的总体性媒介经验陷入存在危机。与此同时,在数字媒体生态下,也有不少行动者以改造传统媒介专业意识形态为路径,通过构建介入性传播的理念与行动体系来重申人对传播过程、本真性标准和文化意义的界定权,以实现对日趋非人化的媒介经验的修补。理想的未来信息文明应围绕人类作为技术使用者的认识论地位展开观念试验和制度设计,为行动者的介入性传播实践预留充分的空间,并致力于推动学界和业界在人工智能规范与伦理体系建设中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生态 信息文明 自动化
原文传递
21世纪的新兴科学——服务科学 被引量:17
7
作者 梁战平 《中国信息导报》 CSSCI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现今,人类文明已由工业文明演进到信息文明,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而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服务业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服务科学"脱颖而出.
关键词 21世纪 科学 新兴 信息文明 文明演进 人类文明 信息社会 产业结构 支柱产业 人类社会 根本性 服务业
原文传递
面向后疫情时代的生态文明抉择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云飞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25,共10页
新冠疫情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地呈现出来,这要求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极其突出的战略位置.生态文明是人类时时处处需要的文明,必须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必须协调推进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 新冠疫情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地呈现出来,这要求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极其突出的战略位置.生态文明是人类时时处处需要的文明,必须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必须协调推进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必须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追求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生态文明必须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立体的全面的生态正义,坚持以人道主义方式对待野生动物和自然万物.为此,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惟此,才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供适宜的自然条件,平稳过渡到后疫情时代,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信息文明 人民性 生态正义 新冠疫情
原文传递
论当代图书馆与当代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跨学科历史思考》系列论文之四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当代图书馆是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时期的图书馆。在近现代图书馆的基础上,当代图书馆应用当代信息技术在整个人类时空范围内组织信息和知识资源,通过实现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无差别全面共享的方式实现人类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开... 当代图书馆是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时期的图书馆。在近现代图书馆的基础上,当代图书馆应用当代信息技术在整个人类时空范围内组织信息和知识资源,通过实现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无差别全面共享的方式实现人类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推进信息和知识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与当代图书馆这一社会职能和历史功用相一致的当代图书馆精神,应该是一个由科学———人文精神、合作———共享精神、服务精神、求知精神和创新精神构成的精神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本质 当代图书馆 人类时空 历史思考 跨学科 信息文明 论文 人类文明 知识资源
下载PDF
申论作为四论之一的信息科学 被引量:15
10
作者 苗东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9-95,共7页
江泽民把代表 2 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概括为“四论”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新概括 ,信息论的深远意义在于 :( 1)在哲学上 ,信息论给科学世界图景作出重要的新刻画 ,凸显出独立的信息意识是信息文明的理论源头。 ( 2 )信息论对科学事业的发... 江泽民把代表 2 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概括为“四论”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新概括 ,信息论的深远意义在于 :( 1)在哲学上 ,信息论给科学世界图景作出重要的新刻画 ,凸显出独立的信息意识是信息文明的理论源头。 ( 2 )信息论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 3)信息理论的发展是整个高新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理论源泉。 ( 4 )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信息意识 信息科学 信息技术 信息文明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润泽 赵泽瑄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时值人类从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历史巨变期。新闻学科作为工业革命后诞生的学科,本身有诸多工业文明的痕迹,即以文本的规范统一和...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时值人类从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历史巨变期。新闻学科作为工业革命后诞生的学科,本身有诸多工业文明的痕迹,即以文本的规范统一和标准化操作特征为主。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新闻传播学科要抓住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开端和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脉络,从真正来自实践的问题域出发,在原有新闻学稳定开放的知识框架下,构建新的知识领域,并进行重心的重新布置和偏移,使新闻学的知识创新向基础性、人文性方面偏转,从整体上提高中国新闻学在世界学科领域里的知识贡献度和显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文明 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新文明观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李兆清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7年第9期45-46,共2页
人类匆匆走过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甚至自认为已经到了信息文明时代。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人类已经走到了环境与资源的绝境了呢。显然,文明需要重新定义、价值需要重新选择、社会需要重新构建,这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 人类匆匆走过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甚至自认为已经到了信息文明时代。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人类已经走到了环境与资源的绝境了呢。显然,文明需要重新定义、价值需要重新选择、社会需要重新构建,这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生态文明 人类生存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信息文明 社会需要 价值
下载PDF
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转型中的新闻学创新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润泽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49,共3页
新闻学诞生在工业社会,受工业时代技术发展影响比较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如新闻生产过程中统一的价值取向标准,新闻发布时统一的媒介形态,内容形式甚至文本范式,新闻接收时的审美取向等等都有大工业时代的思维惯性。信息社... 新闻学诞生在工业社会,受工业时代技术发展影响比较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如新闻生产过程中统一的价值取向标准,新闻发布时统一的媒介形态,内容形式甚至文本范式,新闻接收时的审美取向等等都有大工业时代的思维惯性。信息社会来临后,新闻学面临重大转变挑战,新技术带来的新闻学知识范式的创新,更可以将新闻学根基向下扎到新闻与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本身的自由与解放等元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知识体系 工业文明 信息文明
下载PDF
信息文明视阈下档案价值实现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倪丽娟 任越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3,共4页
档案价值实现建立在社会对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基础之上。社会实践主体能否对档案信息实施有效的利用,既取决于社会信息文明的发展程度,更取决于社会实践的理性化程度。信息文明与社会实践理性化之间互动发展关系告诉我们,社会实践理性化... 档案价值实现建立在社会对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基础之上。社会实践主体能否对档案信息实施有效的利用,既取决于社会信息文明的发展程度,更取决于社会实践的理性化程度。信息文明与社会实践理性化之间互动发展关系告诉我们,社会实践理性化,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化和社会实践管理理性化的发展是推动信息文明发展,进而推动档案价值实现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化 社会管理 信息文明 档案价值
原文传递
信息文明时代的造世哲学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天恩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6,105,共9页
大数据基础上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似乎正催生数字形式的“上帝”。《圣经》里是上帝造世,造人是其点睛之笔;现实中则似乎不仅人在造世,而且人在造“神”。随着信息文明,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信息的创构日益凸显,人类在... 大数据基础上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似乎正催生数字形式的“上帝”。《圣经》里是上帝造世,造人是其点睛之笔;现实中则似乎不仅人在造世,而且人在造“神”。随着信息文明,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信息的创构日益凸显,人类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基础上,发展到创构世界。作为两种不同活动的反思,如果把解释世界的哲学称之为“释世哲学”,那么创构世界的哲学则是“造世哲学”。人工智能算法的实践本性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得到更深层次的具体体现,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得到进一步的印证。造世哲学在活动方式、把握方式和总体致思上都有不同于释世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使哲学呈现出释世哲学和造世哲学镜像映射和对称的更完整形态。在智能算法层面,人类面对的问题日益具有整体性,人类活动回归认识和实践一体化,呈现出造世哲学的一体化性质,逐步展开哲学发展的升维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造世哲学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智能算法
下载PDF
信息文明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现状反思 被引量:11
16
作者 倪丽娟 曹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信息技术的蔓延加快了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影响着档案文化建设,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档案文化建设思想及方式方法,而且也为档案文化建设提出了时代性的挑战。在档案文化建设由传统型向信息型转变之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认清信息文... 信息技术的蔓延加快了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影响着档案文化建设,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档案文化建设思想及方式方法,而且也为档案文化建设提出了时代性的挑战。在档案文化建设由传统型向信息型转变之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认清信息文明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寻根溯源,充分利用原有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根基,并结合新的信息技术及观念,进一步完善档案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档案文化 现状 反思
下载PDF
“信息文明”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信息文明"具有复杂的含义和多维的呈现。从修辞结构看,有"文明世界的信息化"与"信息世界的文明化"两个维度;从"文明"的含义看,有作为社会形态的信息文明和作为优雅行为的信息文明两个方面;从... "信息文明"具有复杂的含义和多维的呈现。从修辞结构看,有"文明世界的信息化"与"信息世界的文明化"两个维度;从"文明"的含义看,有作为社会形态的信息文明和作为优雅行为的信息文明两个方面;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有作为社会存在的信息文明和作为社会意识的信息文明两个层次,或物化形态的信息文明与道德形态的信息文明两个向度。从语义上分析,信息文明总体上就是技术形态范畴和人文价值范畴的统一,是作为客观的信息化造物水平和作为主观的道德性行为规范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信息技术 语义分析
原文传递
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推动公共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世伟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8,共8页
文章提出了“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推动公共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的命题,并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一是深化文明创建;二是加强社会教育;三是弘扬志愿精神;四是注重信息文明;五是推广生态文明;六是提升厕所水平;七是强化律己意识。如... 文章提出了“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推动公共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的命题,并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一是深化文明创建;二是加强社会教育;三是弘扬志愿精神;四是注重信息文明;五是推广生态文明;六是提升厕所水平;七是强化律己意识。如何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纳入社会文明的考量之中,并积极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是文章探析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文明创建 社会教育 志愿服务 信息文明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成素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4,共9页
信息文明是指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确定了概率性、创新性、共享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方式,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 信息文明是指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确定了概率性、创新性、共享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方式,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它有助于我们打造互动、包容、安全、便捷的全球化社区,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合作意识。它形成了用社会资本主义替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商业发展模式,塑造了数字化的共享理论,因而有利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ICTs技性科学 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的信息文明意蕴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天恩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30,共8页
人工智能的信息文明整体观照,既能凸显人工智能的文明意蕴,又能展开信息文明的智能理解。信息文明的基本性质是整体性信息化,而整体性信息化的高层次发展,则是整体性智能化。作为信息文明整体性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工智能具有深刻... 人工智能的信息文明整体观照,既能凸显人工智能的文明意蕴,又能展开信息文明的智能理解。信息文明的基本性质是整体性信息化,而整体性信息化的高层次发展,则是整体性智能化。作为信息文明整体性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工智能具有深刻的信息文明意蕴。当人类智能创造出日益增强的人工智能,信息文明便进入整体性智能化发展阶段。人类智能创构人工智能并进入协同发展,构成由创构者创构被创构者,再由被创构者反过来创构创构者的循环。正是这一循环机制,构成了人的信息存在方式的不断快速迭代升级。从自然发生的人类智能,到由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再以越过图灵奇点的机器智能创构更高层次的人类智能,由此构成一个整体性智能化发展的双向循环。正是这一循环,蕴含着人类解放的具体路径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息文明 信息 智能化 人类智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