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鞘岭特长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93
1
作者 卿三惠 黄润秋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4,24,共9页
乌鞘岭特长隧道全长20050m,是我国目前正在修建的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隧道施工中发生了严重的围岩大变形,主要表现为隧道中部岭脊地段F4~F7断层构成的'挤压构造带'在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的软弱围岩大变形,拱顶最大下沉及侧... 乌鞘岭特长隧道全长20050m,是我国目前正在修建的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隧道施工中发生了严重的围岩大变形,主要表现为隧道中部岭脊地段F4~F7断层构成的'挤压构造带'在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的软弱围岩大变形,拱顶最大下沉及侧壁最大水平收敛变形量均达1000mm以上,导致初期支护开裂破坏并严重侵入衬砌净空等,不得不将初期支护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做,再施作二次衬砌.文章对隧道区域工程地质环境、软弱围岩变形力学特性及初期支护破坏规律、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隧道围岩加固、初期支护预留变形量与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软弱围岩 变形力学特性 影响因素 预留变形量 破坏规律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F4断层区段监控量测综合分析 被引量:78
2
作者 刘志春 李文江 +1 位作者 孙明磊 朱永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02-1511,共10页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穿越4条区域性大断层,地质及地应力条件十分复杂,围岩软弱破碎,变形大。针对复杂应力条件下的软岩大变形隧道特点,在F4断层区段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系统、全面、长期...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穿越4条区域性大断层,地质及地应力条件十分复杂,围岩软弱破碎,变形大。针对复杂应力条件下的软岩大变形隧道特点,在F4断层区段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系统、全面、长期的监控量测指导设计施工,以实测的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力、初期支护围岩压力、初期支护钢架应力、初期支护混凝土应力、二次衬砌接触压力、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力数据为依托,进行实测数据与施工工序的关系、围岩压力与位移的关系、量测项目稳定值的预测、多量测项目发展趋势相互关系规律、位移的纵向分布规律、荷载侧压力系数、二次衬砌分担围岩压力比例、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等多项综合分析,及时将处理信息反馈给施工,对开挖后的结构稳定性作出分析判断及采取相应措施。实践证明效果可靠,围岩稳定,结构完好,为保证该区段顺利贯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乌鞘岭隧道 监控量测 围岩压力 位移 结构稳定性 综合分析
下载PDF
高速公路乌鞘岭隧道穿越F4断层破碎带涌水塌方工程对策研究 被引量:63
3
作者 李生杰 谢永利 朱小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602-3609,共8页
针对高速公路乌鞘岭隧道穿越F4断层破碎带发生的涌水塌方事故,结合地质情况和涌水塌方特征,采用地质勘察、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乌鞘岭隧道涌水塌方机制及其导致的初期支护破坏的原因,分析其与断层破碎带围岩、地下水、地... 针对高速公路乌鞘岭隧道穿越F4断层破碎带发生的涌水塌方事故,结合地质情况和涌水塌方特征,采用地质勘察、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乌鞘岭隧道涌水塌方机制及其导致的初期支护破坏的原因,分析其与断层破碎带围岩、地下水、地质构造之间的联系。本段涌水塌方属于断层破碎带引发的泥砾石型突涌灾害。在此基础上,研究涌水段和掌子面的支护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处治措施实施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保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安全。对类似条件下的隧道修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乌鞘岭隧道 断层破碎带 涌水 塌方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三维地应力场多元有限元回归拓展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赵德安 李国良 +2 位作者 陈志敏 李双洋 夏文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687-2694,共8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基于有限测点的地应力量测结果,拓展分析隧道区原始宏观地应力场。建立隧道区两个大规模三维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重力、水平挤压和剪切等4种工况的构造应力场分别进行计算。编制三维地... 采用三维有限元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基于有限测点的地应力量测结果,拓展分析隧道区原始宏观地应力场。建立隧道区两个大规模三维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重力、水平挤压和剪切等4种工况的构造应力场分别进行计算。编制三维地应力场多元回归分析计算机软件MEBA以及与ANSYS的接口程序MEBAC,实现地应力场的多元回归拓展分析,着重分析乌鞘岭隧道岭脊地段的复杂应力状况、应力值的宏观大小和规律,特别是F4,F5,F6,F7断层及其附近的应力状况。宏观地应力场的分析结果表明,乌鞘岭隧道宏观地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为N21.2°E,与隧道轴线的夹角为38.2°,断层区隧道衬砌具有纵向挤压和横向受力不对称的特点。区段地应力值高,在隧道轴线位置,最大垂直地应力为32.10MPa,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最大水平地应力为21.72MPa。宏观地应力场的分析结果对工程的动态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乌鞘岭隧道 岭脊地段 初始地应力 回归分析 有限元
下载PDF
7号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被引量:33
5
作者 付国宏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9期77-79,共3页
通过介绍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的施工方法,总结出在围岩较好时斜井转入正洞的快速施工经验。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斜井 正洞 挑顶 施工
下载PDF
乌鞘岭特长隧道方案设计 被引量:28
6
作者 梁文灏 李国良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4年第2期1-7,共7页
乌鞘岭隧道为目前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 ,长 2 0 .0 5km ,其地质条件复杂、工期极其紧张、工程规模巨大 ,引起了国内外地下工程界的瞩目。文章通过越岭隧道限坡、长度、单双洞方案比选介绍了乌鞘岭特长隧道方案选择情况 ;并从隧道施工方... 乌鞘岭隧道为目前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 ,长 2 0 .0 5km ,其地质条件复杂、工期极其紧张、工程规模巨大 ,引起了国内外地下工程界的瞩目。文章通过越岭隧道限坡、长度、单双洞方案比选介绍了乌鞘岭特长隧道方案选择情况 ;并从隧道施工方案、防排水、运营和施工通风等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隧道的设计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方案设计 辅助坑道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28
7
作者 卿三惠 黄润秋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96,共4页
我国正在修建中国隧道之冠的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20050m,隧道中部通过祁连山断褶带内F4~F7断层“挤压构造带”。文章分析了隧道围岩发生大变形原因,指出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隧道大变形防治技术措施,并对乌鞘岭隧道的... 我国正在修建中国隧道之冠的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20050m,隧道中部通过祁连山断褶带内F4~F7断层“挤压构造带”。文章分析了隧道围岩发生大变形原因,指出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隧道大变形防治技术措施,并对乌鞘岭隧道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软岩变形 防治技术 高地应力 泥砾岩
下载PDF
TSP203超前预报系统在乌鞘岭特长隧道不良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运祥 《铁道建筑技术》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TSP2 0 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应用过程 ,对预报结果作了分析 ,得出了预报结果 ,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 ,顺利通过了该不良地质。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隧道工程 地质预报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不良地质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F7软弱断层大变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旭峰 王春苗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2-64,79,共4页
通过对乌鞘岭隧道F7断层带软弱围岩挤入大变形力学特性分析,探讨了其挤入变形的力学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控制围岩挤入大变形。现场实践表明,所采用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乌鞘岭隧道 断层 大变形 控制技术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F4~F7断层区段压力、应力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志春 孙明磊 +1 位作者 贾晓云 朱永全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3-17,共5页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隧道变形大。针对高应力条件下的软岩隧道大变形特点,在F4~F7断层区段,开展了系统、全面监控量测。根据实测数...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隧道变形大。针对高应力条件下的软岩隧道大变形特点,在F4~F7断层区段,开展了系统、全面监控量测。根据实测数据,深入分析了支护压力、支护应力的规律及特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设计与施工,为工程施工提供了主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监控量测 围岩压力 支护应力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文海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9期124-126,共3页
介绍乌鞘岭隧道进口采用弹性支撑块式无碴轨道施工中支承块预制、道床铺设等一系列施工技术。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弹性整体道床 支承块 施工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F7断层的黏弹性位移反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长虹 杨有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工程材料受力变形的性态常与时间有关,这类现象一般称为材料变形的黏性效应,材料发生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时,如果始终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则称发生的变形为黏弹性变形。结合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段所取得的量测资料,将计算区域内的岩石视... 工程材料受力变形的性态常与时间有关,这类现象一般称为材料变形的黏性效应,材料发生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时,如果始终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则称发生的变形为黏弹性变形。结合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段所取得的量测资料,将计算区域内的岩石视为均质各向同性体,初始地应力假设成均匀分布,采用三单元模型,对有限元黏弹性问题进行优化反演分析,得出围岩区域内的水平侧压力系数和所使用模型中的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反演分析表明,该隧道发生较大变形的主要原因是较大应力场的存在、围岩的软弱和较强的蠕变性。结论可为挤压性断层中隧道的支护设计、施工组织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F7断层 黏弹性 位移反演分析 优化模型 流变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F_7断层围岩工程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广泽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9期24-28,共5页
从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层、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支护措施、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造成F7断层带隧道大变形的原因,针对活动断层带隧道大变形防治中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思想进行探讨,总结出活动断层带隧道设计要解决的关... 从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层、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支护措施、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造成F7断层带隧道大变形的原因,针对活动断层带隧道大变形防治中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思想进行探讨,总结出活动断层带隧道设计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区域大地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 活动断层 软岩变形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雷启云 谌文武 +1 位作者 张景科 杜鹏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873-876,共4页
通过对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砂岩夹泥岩段围岩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两项内容的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初期变形资料。对资料的回归分析得出:围岩初期变形随时间在总体上遵循指数函数、倒数函数及对数函数三种函数模型变化,可分为快速变化发展阶段... 通过对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砂岩夹泥岩段围岩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两项内容的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初期变形资料。对资料的回归分析得出:围岩初期变形随时间在总体上遵循指数函数、倒数函数及对数函数三种函数模型变化,可分为快速变化发展阶段和缓慢趋稳阶段两个阶段,并在20日之后渐趋于稳定。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利用位移加速度正负的判据分析和评价了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围岩初期变形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初期变形 施工监测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千枚岩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营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9期75-77,共3页
结合乌鞘岭隧道施工,总结了在软弱围岩千枚岩隧道施工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在Ⅴ级围岩中达到单向成洞100m/月以上的施工水平的有关经验。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千枚岩隧道 快速施工 变形
下载PDF
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在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荆学亚 梅建华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9期109-110,共2页
乌鞘岭特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设计辅助坑道众多。为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对部分地质条件复杂的斜井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以6号斜井工区为例,介绍最新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TSP203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TSP203系统 铁路隧道 地质超前预报
下载PDF
乌鞘岭特长隧道F7断层围岩大变形段二次衬砌安全度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范恒秀 李昌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4,共4页
乌鞘岭特长隧道11#斜井处正洞在穿越F7断层时,由于隧道埋深大,断层岩体破碎,岩体完整性差,围岩自稳能力弱,受挤压影响等,开挖后围岩变形长时间不收敛,50d后的变形仍有2—4mm/d,累计最大变形量已超过60cm,部分地段严重侵限,不能满足《铁... 乌鞘岭特长隧道11#斜井处正洞在穿越F7断层时,由于隧道埋深大,断层岩体破碎,岩体完整性差,围岩自稳能力弱,受挤压影响等,开挖后围岩变形长时间不收敛,50d后的变形仍有2—4mm/d,累计最大变形量已超过60cm,部分地段严重侵限,不能满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二次衬砌施做的规定。如果二次衬砌及时施做,在软岩大变形条件下其安全度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现场量测和监测手段,并结合理论计算与分析,对已施工完毕的二次衬砌段的结构安全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目前乌鞘岭隧道F7断层二次衬砌结构的设计参数是可行和安全的,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在软弱围岩地段的要求,建议及时施做二次衬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衬砌 特长隧道 断层 软弱围岩地段 结构安全度 乌鞘岭隧道 岩体破碎 围岩变形 最大变形 设计规范 铁路隧道 变形条件 监测手段 现场量测 理论计算 设计参数 衬砌结构 正洞 整件 侵限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建设管理要点简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志坚 信本焕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重点介绍乌鞘岭隧道为确保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等控制指标,实施建设管理的要点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建设管理 要点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F7活动断层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勤银 宋建平 《隧道建设》 2005年第3期58-61,共4页
介绍乌鞘岭特长隧道F7活动断层的工程地质、设计、施工、内控质量标准、监控量测及效果。
关键词 活动断层 设计与施工 乌鞘岭隧道 工程地质 特长隧道 质量标准 监控量测
下载PDF
分离式隧道斜交横通道施工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宏晋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z2期82-84,共3页
结合兰(州)武(威)二线乌鞘岭隧道双线间的斜交横通道施工实例,详细介绍斜交横通道施工技术。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乌鞘岭隧道 横通道 施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