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法优化总丹参酮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蔡杰 苏美霞 吴日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2期1493-1494,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饮片中采用渗滤法提取总丹参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经过L9(34)正交试验,在影响丹参酮ⅡA收率的四个主要因素下,采用渗滤法提取总丹参酮在270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收度,并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计算其... 目的:探讨丹参饮片中采用渗滤法提取总丹参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经过L9(34)正交试验,在影响丹参酮ⅡA收率的四个主要因素下,采用渗滤法提取总丹参酮在270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收度,并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计算其收率。结果:回归方程:A=95.32C-0.0012(r=0.9999);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75%的乙醇浸泡12小时,渗滤速度1.0ml/min。结论:采用L9(34)正交试验,用渗滤法提取总丹参酮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操作简便,方法可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药材利用率,使实验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正交试验法 实验研究 紫外分光光度法 优化 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工艺条件 回归方程 丹参酮ⅡA 渗滤法 丹参饮片 标准曲线 乙醇浸泡 生产成本 应用价值 吸收度 min 利用率 收率 测定
下载PDF
丹参饮片、标准水煎剂、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维 胡昌江 +2 位作者 戴德荣 张秀环 冯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9期1100-1102,1113,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饮片、标准水煎剂、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考察不同的存在形式对丹参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菲罗门luna 5u 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饮片、标准水煎剂、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考察不同的存在形式对丹参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菲罗门luna 5u 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6 nm;流速为10 m L·min-1;进样量为10μL。分别建立10批丹参饮片、10批丹参标准水煎剂、10批丹参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结果:丹参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的7个特征峰均可在饮片、标准水煎剂中得到追踪,并从7个共有峰中指认出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参素钠、原儿茶醛4个成分。结论:丹参饮片、标准水煎剂、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丹参标准水煎剂 丹参配方颗粒 特征图谱
下载PDF
山东临沂不同加工方法丹参饮片中原儿茶醛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文海 谭鹏 +2 位作者 宋磊 张欣 姜虹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825-1826,共2页
关键词 丹参饮片 加工方法 山东临沂 原儿茶醛 测定 脂溶性成分 水溶性成分 产地加工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和种属丹参饮片中3种脂溶性成分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冬 黄喜茹 +3 位作者 王伟 刘振通 刘伟娜 侯海妮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8-300,310,共4页
用超声法提取丹参饮片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然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饮片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V甲醇∶V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 用超声法提取丹参饮片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然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饮片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V甲醇∶V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3个活性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1.456~10.19、2.160~15.12和3.152~22.06μg/mL含量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1、0.9992和0.9996;平均回收率隐丹参酮为98.04%(RSD=1.3%,n=3),丹参酮Ⅰ为99.65%(RSD=1.2%,n=3),丹参酮ⅡA为99.31%(RSD=1.2%,n=3)。所建立的质控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丹参饮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丹参 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丹参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程茜菲 刘银环 +3 位作者 许苗苗 常青 崔九成 宋小妹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建立丹参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不同产地丹参饮片的质量,建立评价丹参饮片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运用Waters 2695DAD-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Thermo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4mL·L-1... 目的建立丹参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不同产地丹参饮片的质量,建立评价丹参饮片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运用Waters 2695DAD-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Thermo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4mL·L-1甲酸水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30℃,通过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建立10批丹参饮片的指纹图谱。结果 10批丹参饮片中获得19个色谱共有峰,不同来源丹参饮片指纹图谱相似度有一定差别。结论采用HPLC方法建立丹参饮片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简便,色谱图展现的各峰分离度较好,特征明显,可作为丹参饮片真伪鉴别的标准,为丹参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质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邓寒霜 李筱玲 王凯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05-3106,共2页
目的研究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从药材市场随机购买不同产地的丹参饮片17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丹参饮片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3个样品含量低于《中国药典》要求。结论... 目的研究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从药材市场随机购买不同产地的丹参饮片17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丹参饮片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3个样品含量低于《中国药典》要求。结论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丹参饮片 质量
下载PDF
HPLC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被引量:7
7
作者 邵玉蓝 曹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相结合测定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方法。方法采用透射模式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以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数据与HPLC法分析结果的定量校正模型,根据R、RMSEC、RMSEP等参数评价模型的... 目的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相结合测定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方法。方法采用透射模式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以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数据与HPLC法分析结果的定量校正模型,根据R、RMSEC、RMSEP等参数评价模型的定量性能;以准确性轮廓方法,验证近红外模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所建立的丹参中丹参酮ⅡA定量模型中样品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为89.92%,RMSECV为0.065。该法的建立证明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应用于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测定的可行性。结论同其他测定方法相比该法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无污染、费用低、无需复杂的前处理,可以直接对大量未知样品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HPLC 丹参酮ⅡA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丹参饮片分级与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程弘夏 李佩 +3 位作者 陈斯 胡慧芬 沈雨 许腊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71-975,共5页
目的:按传统药材外观分级指标对丹参饮片分级,用HPLC法测定净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建立主成分含量与丹参饮片分级标准相关性。方法:按传统药材分级标准,对丹参饮片分级。色谱柱采用依利特C18BP,丹酚酸B以甲醇-0.5%甲... 目的:按传统药材外观分级指标对丹参饮片分级,用HPLC法测定净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建立主成分含量与丹参饮片分级标准相关性。方法:按传统药材分级标准,对丹参饮片分级。色谱柱采用依利特C18BP,丹酚酸B以甲醇-0.5%甲酸水溶液(40%~60%,60%~40%)15 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6 nm;丹参酮ⅡA以甲醇-水(87∶13)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丹酚酸B在1.20~9.6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3),回收率为99.76%(RSD为0.63%,n=5),饮片外观分级与丹酚酸B含量呈正相关性,各级别饮片中丹酚酸B含量有明显差异;丹参酮ⅡA在0.050 4~1.008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2),回收率为98.38%(RSD为1.07%,n=5)。饮片外观分级与丹参酮ⅡA含量无相关性,不同产地、不同级别的净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有差异。结论:可将丹酚酸B含量作为丹参饮片分级的指标,其中优级含量大于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分级 主成分含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丹参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分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翁德会 许腊英 +1 位作者 李佩 陈斯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3期40-42,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丹参饮片质地、直径、颜色与内在质量的关系,提供丹参饮片分级的外观标准。方法:用埋沙法测定丹参饮片的密度作为丹参饮片质地的考察,游标卡尺测定丹参饮片的直径,直观法观察丹参饮片颜色,并与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 目的:通过探讨丹参饮片质地、直径、颜色与内在质量的关系,提供丹参饮片分级的外观标准。方法:用埋沙法测定丹参饮片的密度作为丹参饮片质地的考察,游标卡尺测定丹参饮片的直径,直观法观察丹参饮片颜色,并与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与直径、质地成正相关,与颜色也有关联。结论:丹参饮片的直径、质地、颜色可作为丹参饮片分级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外观 质量
下载PDF
市售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_A含量的考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10期29-30,共2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31批丹参饮片进行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为丹参饮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cienhome Kromasil 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0mL...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31批丹参饮片进行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为丹参饮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cienhome Kromasil 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0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31批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0%~0.5%不等,其中有10批含量低于0.20%,1批为伪品。皮部颜色棕褐色或棕黄色,木部颜色灰白色或白色的丹参饮片,丹参酮ⅡA含量一定较低。结论:当前丹参饮片质量参差不齐,问题较大。应加强监管。外观性状可作为判断丹参饮片质量优劣的现场快速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 HPLC
下载PDF
18批丹参饮片的质量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革 张丽梅 +1 位作者 李俊 邢建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丹参饮片的质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8批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丹参饮片质量方面存在差异。结论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应加强丹参饮片内在质量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 丹参饮片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含量
下载PDF
丹参饮片产地加工工艺与质量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平 俞磊明 +3 位作者 朱光明 谈景福 张朋 李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为改良丹参饮片产地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干切、浸润、水蒸气闷润3种方法加工丹参饮片,通过饮片品相认定并结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综合评价丹参饮片质量。[结果]丹参干切片切制困难,...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为改良丹参饮片产地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干切、浸润、水蒸气闷润3种方法加工丹参饮片,通过饮片品相认定并结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综合评价丹参饮片质量。[结果]丹参干切片切制困难,表面色泽差,呈砖红色,常出现开裂、翘边,片形不一致且成片率低;浸润所得丹参饮片表面颜色加深,切面平整、无裂缝、呈暗红色,芯部呈紫黑色,片形不美观,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均显著降低;水蒸气闷润所得丹参饮片表面颜色鲜亮、呈紫红色,切面平整、光滑、无裂痕、呈淡黄色,质硬,参味浓,片形美观,成片率高,加工省时省力,且丹酚酸B与丹参酮ⅡA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从饮片品相、各活性成分含量、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以水蒸气闷润软化药材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产地加工 品相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丹参饮片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喜茹 曹冬 +1 位作者 刘振通 赵兴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丹参饮片 丹参 原儿茶醛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丹参饮片外观性状与丹酚酸B含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佩 陈斯 +2 位作者 胡慧芬 沈雨 许腊英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丹参饮片的外观性状与丹酚酸B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探讨丹参饮片的质地、直径、颜色与丹酚酸B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埋沙法测定丹参饮片的密度,考察丹参饮片的质地,游标卡尺测定丹参饮片的直径,直观法观察丹参饮片颜色,高效液相... 目的通过对丹参饮片的外观性状与丹酚酸B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探讨丹参饮片的质地、直径、颜色与丹酚酸B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埋沙法测定丹参饮片的密度,考察丹参饮片的质地,游标卡尺测定丹参饮片的直径,直观法观察丹参饮片颜色,高效液相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饮片直径大、质地致密、棕红色系,其丹酚酸B含量颜色较高;直径小、质地疏松、灰褐色系,其丹酚酸B含量较低。结论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含量与其直径、质地呈正相关,与颜色的色系也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外观 丹酚酸B
下载PDF
丹参饮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其分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佩 舒成仁 +1 位作者 刘莹 肖波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饮片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建立不同级别丹参饮片HPLC指纹图谱及其分级方法。方法运用戴安U3000-DAD-HPLC色谱仪,采用依利特C-18BP(4.6mm×250mm,5μm)柱,以0.8%冰乙酸的甲醇溶液-0.8%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 目的研究丹参饮片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建立不同级别丹参饮片HPLC指纹图谱及其分级方法。方法运用戴安U3000-DAD-HPLC色谱仪,采用依利特C-18BP(4.6mm×250mm,5μm)柱,以0.8%冰乙酸的甲醇溶液-0.8%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采用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分析24批丹参饮片的指纹图谱。结果 24批丹参饮片获得15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以上,样品聚类将饮片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峰面积比值相关联。结论该方法可作为丹参饮片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分级
原文传递
市售丹参饮片质量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冬 孙永慧 徐美术 《中医药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24-25,共2页
市售丹参饮片质量相差较大 ,严重影响制剂质量和临床疗效。经对不同产地丹参饮片性状比较以及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进行丹参Ⅱ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其质量明显不同 ,基本上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标准。应引起注意。
关键词 丹参饮片 质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
下载PDF
市售不同产地丹参饮片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及丹参酮Ⅱ_A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杰 钟萌 +1 位作者 李东辉 杨帆 《首都医药》 2010年第22期54-55,共2页
目的研究市售不同产地丹参饮片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在甲醇-水(75:2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的色谱条件下,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保留... 目的研究市售不同产地丹参饮片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在甲醇-水(75:2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的色谱条件下,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9min、17.3min和27.4min。结果所测3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8%,RSD小于1.0%,线性良好。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丹参 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 HPLC
原文传递
基于“辨状论质”的地域性市售丹参饮片质量等级评价研究
18
作者 冯昊 陈俊源 +4 位作者 黄豆豆 杨颖博 肖莹 陈万生 孙连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考察丹参饮片性状指标与内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筛选获得可行可控的质控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地域性市售丹参饮片等级标准。方法:基于“辨状论质”理论,将来源于上海市售的不同直径和不同切面颜色丹参饮片分等,采用色差仪对不同切面... 目的:考察丹参饮片性状指标与内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筛选获得可行可控的质控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地域性市售丹参饮片等级标准。方法:基于“辨状论质”理论,将来源于上海市售的不同直径和不同切面颜色丹参饮片分等,采用色差仪对不同切面颜色丹参饮片粉末颜色值进行测量,结合饮片指标性化学成分含量,使用OriginLab 2021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丹参饮片直径与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丹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丹参饮片切面颜色与粉末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丹参饮片粉末L值与丹酚酸B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b值与丹酚酸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丹参饮片直径和切面颜色指标可作为其内在品质判断指标,为上海地区市售丹参饮片等级标准提供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直径 切面颜色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丹参饮片自由基清除及免疫调节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灿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04-205,共2页
丹参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其具有抗菌消炎、调节机体组织活性,清除机体自由基,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随着丹参作用范围扩大,国内外学者对其药理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更为深入,尤其是其对自由基清除及免疫调节能力,对近年相关研究... 丹参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其具有抗菌消炎、调节机体组织活性,清除机体自由基,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随着丹参作用范围扩大,国内外学者对其药理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更为深入,尤其是其对自由基清除及免疫调节能力,对近年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丹参饮片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自由基清除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丹参饮片等级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娟 伍庆 +1 位作者 吴珊珊 李玮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7期97-101,111,共6页
运用数理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丹参饮片片径与内在指标成分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考察,为丹参饮片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通过对60批丹参饮片的片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参酮类(隐丹参酮、丹参酮I、... 运用数理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丹参饮片片径与内在指标成分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考察,为丹参饮片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通过对60批丹参饮片的片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参酮类(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等进行考察;并通过IBM SPSS20.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选择丹参的直径、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参酮类含量作为等级划分的指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将丹参饮片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平均片径在7.81~10.54 mm;二等:平均片径在5.1~7.31 mm;三等:平均片径在2.13~3.31 mm。本实验使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方法来研究丹参的等级,为丹参饮片等级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片 商品规格等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