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全细胞脂肪酸快速鉴定分枝杆菌 被引量:53
1
作者 刘志辉 蔡杏姗 +3 位作者 竺澎波 关平 许婉华 吴龙章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全细胞脂肪酸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应用美国MIDI公司开发的基于细胞脂肪酸成分鉴定细菌菌种的软件系统MIS4.0,对14株分枝杆菌参考菌株和727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 目的探讨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全细胞脂肪酸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应用美国MIDI公司开发的基于细胞脂肪酸成分鉴定细菌菌种的软件系统MIS4.0,对14株分枝杆菌参考菌株和727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传统方法对相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1)参考菌株鉴定:应用传统方法对所有菌株均获得正确鉴定结果,应用脂肪酸分析方法则除母牛分枝杆菌外,其他13株均获得正确鉴定结果。(2)临床分离株鉴定:传统方法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的625株中,应用脂肪酸分析方法有45株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结核分枝杆菌鉴定的正确率为93%;对传统方法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102株菌株,脂肪酸分析法亦全部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但其中7株的菌种鉴定结果不同,其鉴定正确率为93%。(3)脂肪酸分析法对结核分枝杆菌鉴定错误者主要是将其鉴定为胃分枝杆菌、次要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对非结核分枝杆菌则主要是将瘰疬分枝杆菌鉴定为戈登分枝杆菌。结论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全细胞脂肪酸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传统鉴定方法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可通过一次性实验操作将临床中常见的分枝杆菌鉴定到种,是一种准确度高、实用性强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脂肪酸 色谱技术 快速鉴定 气相 非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分离 传统方法 鉴定方法 菌种鉴定 鉴定结果 母牛分枝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 鉴定正确率 胃分枝杆菌 软件系统 细菌菌种 成分鉴定 方法应用 参考菌 检测结果 鉴定
原文传递
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曦 马玙 +3 位作者 金奇 姜广路 李传友 王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阐明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临床分离株katG、inhA、ahpC、kasA及oxyR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14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异烟肼菌株101株;异烟肼敏感株43株)的katG、inhA、kasA、ahpC及oxyR基因进行DNA片断扩增及DNA序列分析,与Gen... 目的阐明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临床分离株katG、inhA、ahpC、kasA及oxyR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14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异烟肼菌株101株;异烟肼敏感株43株)的katG、inhA、kasA、ahpC及oxyR基因进行DNA片断扩增及DNA序列分析,与GeneBank中结核分枝杆菌标准序列进行比较。结果(1)耐异烟肼菌株中未发现katG完全缺失,81株耐药株(80.2%)katG存在点突变、缺失或插入,其中16个突变位点未见报道;39株(38.6%)耐药株第315位点突变,低耐药菌株(1μg/ml)第315位点突变率显著高于高耐药菌株(10μg/ml;χ2=9.31,P<0.05);58株(57.4%)耐药株第463位点突变。23株(53.3%)敏感株第463位点突变。(2)5株(4.9%)耐药株inhA发生突变。敏感株inhA无突变。(3)3株(2.9%)耐药株ahpC发生突变。敏感株ahpC无突变。(4)17株(16.8%)耐药株kasA发生突变。敏感株中3株菌株Gly312Ser突变。(5)在全部菌株中未发现oxyR基因突变。(6)综合本项研究中各基因的突变情况,共有91株耐异烟肼菌株发生与异烟肼耐药相关的突变。结论本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与katG、inhA、ahpC及kasA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并且提示还有其他机制参与异烟肼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离 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相关基因 突变研究 DNA序列分析 INHA AHPC katG 基因突变 oxyR基因 位点突变 耐药菌 耐药 敏感 DNA片断 突变位点 未发现 突变率 缺失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陈升汶 卢月梅 +3 位作者 张阮章 王沙燕 何林 穆雪鵾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内酰胺酶基因 分型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PCR) ESBLS 临床分离 临床分离 肠杆菌科细菌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改芳 徐华州 +2 位作者 张玉贞 朱学梅 吴婧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2 0 0 2 - 11~2 0 0 3- 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 5 5株临床分离株。对甲硝唑、奥硝唑、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2 0 0 2 - 11~2 0 0 3- 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 5 5株临床分离株。对甲硝唑、奥硝唑、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甲硝唑耐药率 92 73% ,奥硝唑耐药率85 4 5 % ,阿奇霉素耐药率 4 5 4 5 % ,克拉霉素耐药率 9 0 9% ,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耐药率均为 0。结论 石家庄地区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奥硝唑、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 ,同时存在克拉霉素耐药 ,未发现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耐药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率 临床分离 幽门螺杆菌 奥硝唑 阿奇霉素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结论 医科大学 目的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政 刘丁 +3 位作者 黄冬梅 陈萍 王豪 成瑶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05-407,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为生物膜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平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建立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模型,定量分析66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采用K-B纸片法测定菌株的...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为生物膜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平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建立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模型,定量分析66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采用K-B纸片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概率法检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所测6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60株(90.9%)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其中形成试验弱阳性19株(28.8%),阳性19株(28.8%),强阳性22株(33.3%),阴性6株(9.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性随着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增强而降低(P<0.05)。结论绝大多数临床分离株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存在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离 生物膜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临床菌株中整合子结构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石磊 陈洵 肖增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研究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部分临床菌株样本的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布特性。方法多重PCR检测与细菌耐药关系密切的1、2、3类整合酶基因,进一步对阳性样本可变区的基因盒序列鉴定分析。结果随机抽取109株临床菌株,整合酶... 目的研究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部分临床菌株样本的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布特性。方法多重PCR检测与细菌耐药关系密切的1、2、3类整合酶基因,进一步对阳性样本可变区的基因盒序列鉴定分析。结果随机抽取109株临床菌株,整合酶阳性检出率为97.2%(106/109),其中1类整合酶阳性菌100株(91.7%),2类整合酶阳性菌1株(0.92%),此外有5株(4.6%)同时检出1、2类整合酶,没有检测到3类整合酶;基因盒鉴定结果显示,插入基因盒以dfrA(甲氧苄氨嘧啶耐药相关)和aadA(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家族为主,也在少数菌株中发现了aacA4、cmlA1、catB3以及sat1基因盒。其中又以dfrA12、orfF和aadA2组合最为常见,耐药基因盒PCR扩增片段为1913bp(64.6%);此外,还发现了同时存在两种整合子结构的菌株。结论整合子普遍存在于临床菌株中,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在不同菌属间传播,提示各医药单位必须加强耐药监测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细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整合酶 细菌耐药 临床分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变迁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余方友 胡龙华 +2 位作者 谭立明 贾坤茹 傅颖媛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分离 耐药谱 抗生素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对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进行基因分型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朝晖 王汉平 +3 位作者 陈劲龙 杨银梅 叶惠芬 曾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64-767,共4页
目的通过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前期研究已确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TEM型质粒进行基因分型,试图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用于ESBL分子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监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从肺炎克雷... 目的通过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前期研究已确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TEM型质粒进行基因分型,试图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用于ESBL分子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监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从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TEM型质粒的编码序列,扩增产物运用DHPLC技术进行分析,分析提示,异常的样本通过测序确定其基因突变的类型,最后通过比对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共分析了101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全部样本均扩增出TEM型质粒的编码序列,经过DHPLC分析,52例(51.4%)样本表现为单一的洗脱峰,其形态与TEM-1标准菌株的峰型相一致,测序确定它们的碱基序列亦相一致,不存在变异,为TEM-1型;49例(48.6%)样本表现为异常的洗脱峰,它们均为双峰,形态一致,但异源双链峰的高度有差异,测序结果表明它们均存在四种相同的基因突变,在NCBI网站比对后确定为TEM-116;测序结果还提示,部分样本中TEM-1和TEM-116混合存在,其比例的不同表现为DHPLC时异源双链峰高度的差异;文献检索表明,本次确定的TEM-116为一新的基因亚型,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DHPLC具有简便快捷、高通量和自动化的特点,重复性好,不仅可对已知突变作出即时诊断,还可发现新的基因亚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ESBL分子诊断方法及其流行病学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TEM型质粒 基因分型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肺炎克雷伯菌 ESBL 基因分型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TEM-1型 流行病学监测 临床分离 DHPLC
原文传递
三类整合酶基因(intⅠ)的简并引物PCR方法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心晖 石磊 +4 位作者 杨维青 曹以诚 张宏梅 尹晓琳 郑美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筛选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 (intⅠ )的简并引物PCR方法 ,并对临床菌株进行整合子筛选和分类。方法 用梯度PCR方法确定PCR反应的最适退火温度 ,并对 1 6株临床标本进行PCR扩增 ,通过对阳性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 建立一种筛选第一、二和三类整合酶基因 (intⅠ )的简并引物PCR方法 ,并对临床菌株进行整合子筛选和分类。方法 用梯度PCR方法确定PCR反应的最适退火温度 ,并对 1 6株临床标本进行PCR扩增 ,通过对阳性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 根据梯度PCR结果确定最适退火温度为 4 6℃。应用简并引物PCR法检测 1 6株临床分离株 ,其中 8株阳性 ,经酶切分类后确定其中 4株只含有第一类整合酶基因 ,有 3株含有第二类整合酶基因 ,1株同时含有第一类和第二类整合酶基因。结论 建立了一种同时筛选第一、二和三类整合子的方法 ,实际检测显示其可行性 ,为全面细致研究整合子介导的细菌耐药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并引物PCR 酶基因 方法建立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PCR扩增产物 PCR方法 PCR法检测 退火温度 PCR反应 梯度PCR 临床分离 整合子 临床 临床标本 细菌耐药 筛选 阳性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抗药基因检测及其对消毒剂抗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燕 吴晓松 +4 位作者 谈智 陈越英 戎毅 王晓蕾 孙俊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抗药基因情况及其与消毒剂的抗性关系和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qacE△1-SulI基因和对消毒剂抗性变化,并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临床...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抗药基因情况及其与消毒剂的抗性关系和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qacE△1-SulI基因和对消毒剂抗性变化,并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临床分离的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株检出qacE△1-SulI基因阳性,抗药基因携带率达到83%以上。醋酸氯己定对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7.8mg/L,与标准菌株相同;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其中1株临床分离株的MIC高于标准菌株,但有2株低于标准株;苯扎溴铵对6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MIC均低于标准株;聚维酮碘对5株qacE△1-SulI基因阳性菌株的MIC值与标准菌株相同,但抗药基因阴性菌株的MIC值低于标准株。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数携带qacE△1-SulI基因,该抗药基因的携带与其对消毒剂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离 标准 消毒剂 抗药基因
下载PDF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两种新的整合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韩立中 蒋晓飞 +4 位作者 王大方 蒋燕群 周敏 朱月秋 倪语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临床分离株RJ217中发现的两个新整合子的结构,并分析其在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用改良三相试验分析RJ217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用常规和长片段PCR法扩增耐药基因和整合子,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临床分离株RJ217中发现的两个新整合子的结构,并分析其在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用改良三相试验分析RJ217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用常规和长片段PCR法扩增耐药基因和整合子,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铜绿假单胞菌RJ217携带两个新的整合子,其中一个携带veb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这两个整合子的结构分别为IS10likeveb1aadBoxa10/aadA1和aadBoxa10/aadA1。结论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在RJ217的多重耐药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整合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产Β-内酰胺酶 多重耐药性 检出 耐药基因 临床分离 PCR产物 试验分析 PCR法 序列分析 结构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异烟肼耐药性四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崔振玲 胡忠义 +3 位作者 王洁 张莹蓉 陈慧萍 翁心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PhaB)、Bactec960、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基因芯片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异烟肼(INH)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4种方法检测167株MTB临床分离株INH耐药性,并比较测定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PhaB)、Bactec960、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基因芯片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异烟肼(INH)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4种方法检测167株MTB临床分离株INH耐药性,并比较测定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Bactec960检测敏感株111株,耐药株56株。若以Bactec960测定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haB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6.4%、96.4%、93.1%、98.2%和96.4%;MIC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9%、99.1%、98.1%、96.5%和97.0%;基因芯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3.9%、96.4%、92.2%、92.2%和92.2%。若以MIC测定耐药性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haB检测INH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5.6%、91.4%、100%和97.0%;Bactec96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8.1%、96.5%、92.9%、99.1%和97.0%;基因芯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8.7%、96.5%、92.2%、94.8%和94.0%。结论PhaB检测INH耐药性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Bactec960及MIC的符合率很高,只需3d时间,且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分离 异烟肼 测定方法 最低抑菌浓度(MIC)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耐药性测定 MIC测定 判断标准 PhaB 快速筛选方法 基因芯片检测 敏感性 测定结果 特异性 INH 准确性 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 仪器设备 参考方法
原文传递
中药对解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庆四 朱长太 +2 位作者 徐东芳 姬艳丽 姚余有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32-333,共2页
目的 研究6种单种中草药及二种复方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Uu)临床分离株的作用并确定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 临床采集标本后体外培养获得Uu临床分离株,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临床株的单独作用及部分联合作用... 目的 研究6种单种中草药及二种复方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Uu)临床分离株的作用并确定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 临床采集标本后体外培养获得Uu临床分离株,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临床株的单独作用及部分联合作用,并测定了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6种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生药)分别为:五倍子:0.313—1.25g/L,诃子:1.25—5.00g/L,黄柏:1.25—5.00g/L,栀子:0.625—5.00g/L,赤芍:1.25-2.50g/L,板兰根:10.00—40.00g/L,五倍子+诃子:1.25—5.00g/L。五倍子+赤芍:1.25—5.00g/L。复方中草药八正散对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的MIC范围(生药)为:2.50—20.00g/L,五淋散为:2.50—20.00g/L。结论 五倍子,黄柏,诃子,栀子,赤芍等具有较强的抑制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的作用,传统中药八正散及五淋散也有一定的抑制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的作用。应进一步研究中药抗Uu的作用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微量稀释法 中药 最低抑菌浓度 临床分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代敏 王大鹏 +1 位作者 陈万义 史贤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以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嗜盐性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采用11种O抗体和8种K抗体,针对来自舟山、宁波、上海浦东和金山的58株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分离株(2...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以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嗜盐性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采用11种O抗体和8种K抗体,针对来自舟山、宁波、上海浦东和金山的58株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分离株(2006-2009年)进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析。菌株血清分型结果表明:上述4地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以O3群和K6型为主,共分为22个血清型。其中主要流行株为O3:K6型,占67.72%(107/158);其次为O1:K6,O3:K68,O1:K25,O1:K56,O2:K3等。菌株的来源地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金山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最复杂,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舟山血清型较单一。利用PCR方法对上述158株副溶血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耐热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阳性率分别为96.84%(153/158)和3.80%(6/158)。其中(tdh+/trh+)6株,(tdh+/trh-)147株和(tdh-/trh-)5株。结论:杭州湾4地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流行菌株血清型为O3:K6,且不同地区血清型差异较大;除极少数菌株外,绝大部分菌株都携带tdh或者t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临床分离 血清型 毒力基因
原文传递
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笑 岳华 +2 位作者 王远微 张焕容 汤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1-184,共4页
绵羊肺炎支原体引起绵羊及山羊非典型肺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本试验旨在研制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采用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对绵羊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SC02进行培养,收集生长滴度达109 CCU/mL的培养物,浓缩20倍后灭活,制备油... 绵羊肺炎支原体引起绵羊及山羊非典型肺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本试验旨在研制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采用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对绵羊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SC02进行培养,收集生长滴度达109 CCU/mL的培养物,浓缩20倍后灭活,制备油佐剂疫苗。选择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6月龄健康山羊经颈部皮下接种该疫苗5.0mL/只(2×1010CCU/mL),免疫后21d,试验组与对照组山羊经气管接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强毒Y98株5.0mL/只(≥2×1010 CCU/mL),测量体温、观察临床症状,并于攻毒后30d剖检,观察肺脏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5只山羊均获得免疫保护,全部精神状况良好,临诊和剖检均未见异常;对照组5只山羊出现咳嗽、发热、流鼻涕等症状,剖杀后见肺脏组织有典型的肺炎病理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对山羊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临床分离 灭活疫苗
下载PDF
1995~2002年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马越 李景云 +4 位作者 张新妹 许明哲 张力 胡昌勤 金少鸿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调查 1 995~ 2 0 0 2年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 :1 995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1 2月3 1日 ,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医... 目的 :调查 1 995~ 2 0 0 2年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 :1 995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1 2月3 1日 ,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医院共收集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菌 5 5 5 8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尿液及和伤口及其分泌物 ,分别占 5 3 %~ 65 %、9%~ 1 2 %和 2 %~ 1 3 %。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除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外 ,8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加了 2 0 %以上。 2 0 0 2年的结果表明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此外 ,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双重敏感率在逐年下降 ,双重耐药率在逐年增加。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抑菌圈直径的均值也在逐年减小。结论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5~2002年 阴沟肠杆菌 临床分离 耐药性分析 WHONET5软件 2002年12月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临床常用 阿米卡星 纸片扩散法 1995年 临床分离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劲松 魏殿军 +1 位作者 祁伟 宋诗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 ,以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 ,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 (K_B法 )或微量稀释法 (MIC)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天津市8家三级甲...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 ,以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 ,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 (K_B法 )或微量稀释法 (MIC)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天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度共收集390株不动杆菌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不动杆菌分离率高 ,为88 2 % ,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 (7 8 % ) ,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1 6 % )、氧氟沙星 (13 9 % )及阿米卡星 (14 8 % )。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 (95 1%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高 ,易引起院内感染 ,耐药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离 耐药分析 合理用药 抗菌药
下载PDF
38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立明 王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5-1706,共2页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特征及变迁规律,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2010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AE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380株PAE,其中2008年124株,2009年131株,2010年125株;PAE对头...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特征及变迁规律,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2010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AE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380株PAE,其中2008年124株,2009年131株,2010年125株;PAE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9.47%、26.05%、28.95%,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氨曲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7.11%、44.92%、42.63%,对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PAE耐药率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离 耐药性
原文传递
52株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分析及耐药质粒检测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玉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656-657,共2页
目的 :对绿脓杆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对耐药质粒进行检测。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方法 (K B法 )进行药敏试验 ,碱裂解法提取检测耐药质粒。结果 :绿脓杆菌对阿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较为敏感 ,对... 目的 :对绿脓杆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对耐药质粒进行检测。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方法 (K B法 )进行药敏试验 ,碱裂解法提取检测耐药质粒。结果 :绿脓杆菌对阿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较为敏感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率。对其中 8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质粒提取 ,发现有两株携带有一大小约为 2 1Kb的质粒DNA ,一株显示有 2条质粒带 ( 2 4Kb ,11Kb)。质粒消除实验表明 ,上述质粒与绿脓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结论 :绿脓杆菌耐药谱较广 ,耐药质粒在绿脓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地位。耐药谱分析及耐药质粒的检测既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也对深入研究绿脓杆菌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 临床分离 耐药状况 耐药质粒 检测 抗生素
下载PDF
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建未 张小军 +1 位作者 左荣 孙晓夏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694-695,共2页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耐药菌的出现和流行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大难题。为了解本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我们对本院2003年7月~2008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07份尿液中217株临床分...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耐药菌的出现和流行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一大难题。为了解本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我们对本院2003年7月~2008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07份尿液中217株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分布 感染性疾病 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原菌 临床分离 尿路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