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204
1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为什么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因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为什么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因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前途命运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191
2
作者 韩保江 李志斌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42,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实现民族强盛,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从没有停止对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但始终没有成功地找到一条现代化道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这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当然,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许多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探索与挑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高质量发展 实现路径
原文传递
简约治理:超越科层化的乡村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85
3
作者 欧阳静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63,207,共20页
与传统“无为而治”背景下的“简约治理”不同,当代乡村的简约治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有为”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是指处于国家与乡村社会“结合点”的基层政权组织通过“群众路线”“驻队”“包村制”“工作组”和“统分结... 与传统“无为而治”背景下的“简约治理”不同,当代乡村的简约治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有为”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是指处于国家与乡村社会“结合点”的基层政权组织通过“群众路线”“驻队”“包村制”“工作组”和“统分结合”等非科层化治理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其“承上启下”功能的治理模式。近年来,由于“上面千条线”对“下面一根针”的挤压,导致乡镇党委政治统合能力弱化,无法发挥其简约治理功能,结果引发基层形式主义问题。基于此,乡村治理现代化要从国家与乡村社会的“结合点”出发,处理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实践关系,充分发挥基层简约治理功能,以保持乡村治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简约治理 政治统合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169
4
作者 张林 蒲清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8,共12页
生产力在现实表征上体现为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利用、改造自然的特定能力,社会发展进步就是生产力从旧质到新质、从低质到高质迭代升级、催化融合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科技革命大潮、把脉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掌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生产力在现实表征上体现为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利用、改造自然的特定能力,社会发展进步就是生产力从旧质到新质、从低质到高质迭代升级、催化融合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科技革命大潮、把脉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掌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主动与历史主动,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从本意上看,新质生产力,即新质态、高质量的生产力,代表着一种新型区别于传统、高质超越了旧质生产力的跃迁,它是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催生的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具有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性,是高新科技驱动的生产力;具有新产业赋能的前瞻性,是依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生产力;具有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性,是为高品质美好生活服务的生产力。从创意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以生产力新质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质量理论,以生产力要素创新论丰富拓展了马克思生产力发展理论,以生产力水平跃升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进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新时代生产力由“量”的积累转向以“质”的突破带动“质量”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新质生产力概念对生产力各要素实现了“质”的发展,为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提供了新思路。从用意上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全要素创新,载体是现代化产业,目的是高质量发展,因应其基础性、全局性作用,而成为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经络”。新时代新阶段,提出、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形成竞争新优势,有助于积蓄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被引量:164
5
作者 吴岩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29,共9页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的国家命题,必须深刻把握其主要特征和核心要义,既要有国际可比性,也要有中国制度特色、文化特点和价值特性。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的国家命题,必须深刻把握其主要特征和核心要义,既要有国际可比性,也要有中国制度特色、文化特点和价值特性。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准确作出基本判断,抓好根本质量、整体质量、服务质量,打造中国范式,高质量完成基本任务,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被引量:153
6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8,共5页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强国建设 实践证明 外部环境 民族复兴 本国特色 现代化道路 社会制度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49
7
作者 蒲清平 黄媛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生产力出现的新质态,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是对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破解经济转型转轨时代命题的科学回答...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生产力出现的新质态,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是对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破解经济转型转轨时代命题的科学回答,是习近平总书记以科技自立自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揭示了生产力新质、创新了生产力要素、推进了生产力跃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质量理论、要素理论、发展理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智能数字为经济发展“新介质”,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新阵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急需的“新素质”。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既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又为传统生产力变革跃迁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47
8
作者 蒲清平 黄媛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6-298,共13页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既是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亦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更是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要把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等主要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有效性、学理性和实践性。一是把握系统性、有机性、实践性原则,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把握系统性原则,整体统筹、分类实施、协同推进、开放发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融入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把握有机性原则,“基因式”植入教材、“生态式”融入教案、“化学式”融入教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把握实践性原则,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支持机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实践体系。二是紧扣“融料”“融点”“融机”,切实提升融入的有效性。紧扣各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史、奋斗史、贡献史,各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诞生的杰出榜样、孕育的精神谱系,各学科专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中的角色定位,精选“融料”;紧扣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的育人目标,找准融入的着力点、侧重点、落脚点等“融点”;紧扣学生的关注热点,思想堵点、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融入 道理学理哲理 新时代十年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被引量:120
9
作者 蒲清平 向往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随着科技创新的提质增速和高端产业的勃兴融合呈现的高级形态,主要包含“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作...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随着科技创新的提质增速和高端产业的勃兴融合呈现的高级形态,主要包含“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作为先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同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向、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平发展的实现路径具有高度适配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为使新质生产力真正增益于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以科技创新涵养新质生产力;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要塑造劳动者的科学思维、增强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培育劳动者的协作精神,确保新质生产力竞相迸发与充分涌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121
10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8,共5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里我重点强调6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里我重点强调6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顶层设计 整体推进 若干重大关系 系统工程 各个阶段 发展大势 统筹兼顾
原文传递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维度 被引量:118
11
作者 洪银兴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共14页
本文从经济维度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提出、目标、道路、新征程的开启和制度基础,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经验与远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要体现中国国情和进入新时代... 本文从经济维度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提出、目标、道路、新征程的开启和制度基础,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经验与远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要体现中国国情和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定位是赶超发达国家。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的独特创造,不仅需要准确把握这“四化”在新时代的新内容,还要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关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现代化的跨越,建立彰显优势联动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体系。高质量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导原则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脚点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要求: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以创新作为引领现代化的第一动力;三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以制度现代化为前提,需要推进市场现代化和政府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导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将得到世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维度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111
12
作者 臧峰宇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55,204,205,共19页
马克思既是资本现代性的批判者,也是新现代性的构建者,他在肯定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时指出资本逻辑的现实化体现为资本无限增殖和膨胀的过程。在批判资本现代性的同时,马克思提出现代化发展的新版本,从而提升了现代文明的品质。... 马克思既是资本现代性的批判者,也是新现代性的构建者,他在肯定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时指出资本逻辑的现实化体现为资本无限增殖和膨胀的过程。在批判资本现代性的同时,马克思提出现代化发展的新版本,从而提升了现代文明的品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导,激活了支撑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历史的伟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表明,特定的世界历史民族选择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逻辑 世界历史意义 解放事业 资本现代 无限增殖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 被引量:106
13
作者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1,199,共1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非常罕见的巨大社会变迁,呈现诸多独有的特点,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时进行,跨越式发展和发展阶段叠加,人口规模庞大,世界影响深远。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中国在发展的理念、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非常罕见的巨大社会变迁,呈现诸多独有的特点,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时进行,跨越式发展和发展阶段叠加,人口规模庞大,世界影响深远。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中国在发展的理念、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的瓶颈问题、发展的目的等一系列重大发展议题上,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为构建新发展社会学奠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社会学 中国经验 社会变迁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内涵、理论与路径 被引量:105
14
作者 张占斌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0,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确定了到2035年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要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的科学内...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确定了到2035年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要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从一般内涵看,共同富裕指物质文明更加丰富,精神文明更大发展;从特殊内涵看,共同富裕具有非同步性、非同等性、非剥夺性、非享受性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从"做大蛋糕""做实蛋糕""做优蛋糕""分好蛋糕"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的路径进行了诸多探索,未来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内涵 理论 路径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理论阐释和互动路径 被引量:96
15
作者 余东华 马路萌 《天津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102,共13页
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都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理论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之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其... 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都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理论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之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其关键构成是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要素供给;新型工业化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相互融合的、具有“时代特质”和“中国特色”的工业现代化。新质生产力能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能够催生新质生产力,二者具有统一性和共通性。从总体上看,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存在科技创新、制度变革、产业转型、要素集聚、“多元融合”、瓶颈突破、设施承载等多种相互作用路径。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强大动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工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识、经济前景与战略任务 被引量:99
16
作者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课题组 高培勇 黄群慧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39,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发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的量的规定,又有符合人口规模巨大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发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的量的规定,又有符合人口规模巨大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自身特色的质的特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最为关键的决定性要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呈现出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性,以及形成过程的并联性、叠加性和跨越性。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民中心论”“本国国情论”“文明协调论”“和平发展论”为内核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超越了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打破了发展中国家依附发展理论的教条,开创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新路径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前景,中国人均GDP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2万美元,在2040年左右达到3万美元,在2045年左右达到4万美元,到2050年左右达到5万美元,中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受阻带来的创新乏力风险、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带来的经济衰退风险、重大国际政治军事冲突和经济危机带来的极端环境风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本内涵 理论价值 经济前景 重大风险 战略任务
原文传递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93
17
作者 孙正聿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1,125,共8页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实质内容和世界意义,就在于它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东方从属于...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实质内容和世界意义,就在于它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中,以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国家独立为首要前提的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以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为现实基础的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以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历史使命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87
18
作者 任保平 王子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0,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力的变革。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具有更新的内涵,即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以及以创新为代表的更优质的生产要素。数字新质生产力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基础要素...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力的变革。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具有更新的内涵,即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以及以创新为代表的更优质的生产要素。数字新质生产力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基础要素,还强调了创新要素的重要性,这既反映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也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改变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创新能力来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同时以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鼓励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89
19
作者 吴晓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F0002,共9页
在“世界历史”的整体背景中理解和论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现实起源来说,世界历史使现代化成为每一个民族的普遍命运,但不同民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进程则完全取决于特定民族本身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正是由于... 在“世界历史”的整体背景中理解和论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现实起源来说,世界历史使现代化成为每一个民族的普遍命运,但不同民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进程则完全取决于特定民族本身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正是由于具体而独特的社会-历史现实,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特定的转折点上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2)就当代意义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展现出三重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整体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而这样的意义正应当被理解为“世界历史意义”。(3)就未来筹划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正在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立起历史性的联系,而这一联系尤为突出地反映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方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84
20
作者 程恩富 陈健 《当代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3,F0003,共11页
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关于科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具有在实践中凸显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实现高质... 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关于科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具有在实践中凸显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等内涵特征。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加速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此,必须加大顶层布局力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宏观指导;大力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拓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经济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