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730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筑屋面节能技术
被引量:
58
1
作者
杨子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期 ,建筑能耗很高 ,能源利用率还很低 ,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 ,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 ,因此 ,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论述了倒置式屋...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期 ,建筑能耗很高 ,能源利用率还很低 ,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 ,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 ,因此 ,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论述了倒置式屋面、屋面绿化、蓄水屋面、平改坡等几种屋面节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屋面
屋面绿化
中国
建筑
蓄水屋面
倒置式屋面
屋顶
墙体
发展
节能技术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
被引量:
59
2
作者
王澍
《世界建筑》
2012年第5期20-21,共2页
把中国建筑的文化传统想像成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我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可能是决定性的。尽管用"西方"、"中国"这样的概念进行比较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危险,但在最基本的哲...
把中国建筑的文化传统想像成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我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可能是决定性的。尽管用"西方"、"中国"这样的概念进行比较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危险,但在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上,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不同。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问题
自然
西方
建筑
文化传统
中国
建筑
中国
文化
决定性
简单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岭南建筑创作思想——6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43
3
作者
何镜堂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41,共3页
1 60年岭南建筑创作回顾中国建筑60年,是一条漫长、曲折而终归于辉煌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65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建筑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建筑设计院相继成立,建筑设计创作为中国建筑业发展提供...
1 60年岭南建筑创作回顾中国建筑60年,是一条漫长、曲折而终归于辉煌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65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建筑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建筑设计院相继成立,建筑设计创作为中国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建筑
创作思想
展望
中国
建筑
经济建设
建筑
设计院
建筑
创作
技术支撑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
33
4
作者
蒋勤俭
《混凝土世界》
2014年第7期10-20,共11页
一、项目背景 (一)《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颁布实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构想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建设将...
一、项目背景 (一)《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颁布实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构想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建设将走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道路。文件指出“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产业化发展
建筑
工业化
工业化生产
预制装配式
国务院办公厅
行动方案
绿色
建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状况思考
被引量:
30
5
作者
郑时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98,共3页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大陆的城市问题和建设问题都十分错综复杂,需要分析其基本状况。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绝大多数的中国城市自1980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城和新区快速涌现,其规模甚至是原有城市的...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大陆的城市问题和建设问题都十分错综复杂,需要分析其基本状况。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绝大多数的中国城市自1980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城和新区快速涌现,其规模甚至是原有城市的翻番。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已经成为政治和经济重要的发展指标,中国城市化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建设量上。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被评价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城市化进程
城市问题
多因素影响
文化发展
中国
大陆
世界历史
人类历史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
被引量:
10
6
作者
韩爱兴
《中国能源》
1999年第2期23-25,共3页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建设部建筑节能办公室韩爱兴1背景我国处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域广阔,南北跨越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温和、夏热、冬暖等多个气候带。大部分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同时带有很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气温大大...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建设部建筑节能办公室韩爱兴1背景我国处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域广阔,南北跨越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温和、夏热、冬暖等多个气候带。大部分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同时带有很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气温大大低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政策
建筑
节能
经济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
被引量:
18
7
作者
吴焕加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中国建筑现代化、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中国建筑师面对的世纪课题。“三化”与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特点有关。建筑首先是器物文化,位于文化的外围,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有灵活性、变异性。中国现代建筑在近代出现历史性的转型、转制、转轨。历史...
中国建筑现代化、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中国建筑师面对的世纪课题。“三化”与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特点有关。建筑首先是器物文化,位于文化的外围,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有灵活性、变异性。中国现代建筑在近代出现历史性的转型、转制、转轨。历史的中国建筑单源又一元,现在是多源又多元。中国建筑现代化是必须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本土化不是绝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现代化
国际化
本土化
传统
建筑
原文传递
从贝聿铭的香山饭店看中国建筑的昔影新妆
被引量:
23
8
作者
谭苗苗
魏思文
曹磊(指导)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3期162-163,共2页
随着各国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国建筑设计逐渐趋于“千城一面”,本文深思在现代化浪潮下凸显中国建筑的民族化特色的途径,预判未来社会整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拓展。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落成,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
随着各国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国建筑设计逐渐趋于“千城一面”,本文深思在现代化浪潮下凸显中国建筑的民族化特色的途径,预判未来社会整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拓展。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落成,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对中国建筑民族化的探索与追求,有着相当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聿铭
后现代主义
香山饭店
中国
建筑
传统文化符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初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
17
9
作者
王建国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共5页
本文简要剖析论述了世纪之交世界建筑和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七大前沿研究领域和趋势,从中凝练出四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即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理论与方法、体现主流科技进步的现代城市与建筑设计技术集成和创新、基于...
本文简要剖析论述了世纪之交世界建筑和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七大前沿研究领域和趋势,从中凝练出四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即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理论与方法、体现主流科技进步的现代城市与建筑设计技术集成和创新、基于信息数字技术的建筑学科科技平台的创新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地域化与文化历史遗产保护。论文还结合中国建筑学科发展提出了需要优先开展研究并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前沿
发展战略
建筑
学
城市设计
中国
21世纪初
中国
建筑
发展战略研究
可持续发展思想
历史遗产保护
原文传递
国内外BIM标准与技术政策
被引量:
20
10
作者
李云贵
《中国建设信息》
2012年第20期14-17,共4页
目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BIM技术方面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研究、制定中国BIM应用统一标准,二是开发设计施工B1M化的对策研究课题。眼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B1M、应用BIM,更多地人开始讨论BIM和CAD的区别。究其根本,BIM不...
目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BIM技术方面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研究、制定中国BIM应用统一标准,二是开发设计施工B1M化的对策研究课题。眼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B1M、应用BIM,更多地人开始讨论BIM和CAD的区别。究其根本,BIM不仅仅是一个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政策
统一标准
BIM
国内外
中国
建筑
CAD
应用
施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视北京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被引量:
15
11
作者
江亿
薛志峰
《科技潮》
2004年第10期18-22,共5页
我国与许多同纬度发达国家相比,夏天气候炎热,冬天气候更冷,南方空气湿度还很高。在这种湿热环境下,我国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
我国与许多同纬度发达国家相比,夏天气候炎热,冬天气候更冷,南方空气湿度还很高。在这种湿热环境下,我国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筑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当前,中国建筑用能浪费极端严重,建筑能耗已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近1/4,如果放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工作,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方面,北京作为一个大城市,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发达国家
浪费
中国
能源生产
高耗能
需求
大型公共
建筑
中国
建筑
空调
建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在别处——浅谈2003年消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
9
12
作者
廉毅锐
《建筑师》
2005年第2期66-71,共6页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有相当影响的价值观,产生于二战之后的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消费主义带有了个性化的选择特征,符号化、象征化成为了消费文化的突出表现。符号价值与符号价值的映射被媒体对应编码,商品不...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有相当影响的价值观,产生于二战之后的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消费主义带有了个性化的选择特征,符号化、象征化成为了消费文化的突出表现。符号价值与符号价值的映射被媒体对应编码,商品不再只是以实物状态表现,使得现今的消费有了复杂的寓意和暗示;在中国,消费主义也进入了建筑领域。不止于广告媒体和楼书的语言宣传,编码的能指范围深入建筑设计领域。过度追求奢华,强调外形的震撼力,去文脉的新文化主张,提供戏剧化的复古主义和欧陆生活欲望的设计,成为中国建筑在2003年迎合消费文化的一个响应动作,一再反复。在消费文化给建筑的积极影响一面之外,其痴迷于表达差异的特点对于城市文化多样性和真实性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
消费文化
中国
建筑
生活
20世纪60年代
消费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文化多样性
西方国家
建筑
领域
设计领域
广告媒体
表达差异
积极影响
价值观
符号化
个性化
状态表
真实性
编码
文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遗产保护新理念——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探析
被引量:
18
13
作者
吴美萍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1年第2期90-95,共6页
本文介绍了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新概念,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出现及演变谈起,分析了预防性保护的几个发展阶段,并结合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史分析了预防性保护概念出现及其后来被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所重视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建筑...
本文介绍了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新概念,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出现及演变谈起,分析了预防性保护的几个发展阶段,并结合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史分析了预防性保护概念出现及其后来被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所重视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定义,分析其特点并谈了其对当今中国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建筑
遗产
遗产保护
国际
中国
建筑
概念
原文传递
关于设计和设计教学中思维逻辑性的思考
被引量:
16
14
作者
葛鸿雁
《新美术》
CSSCI
2006年第4期99-102,52,共5页
关键词
设计教学
思维逻辑性
设计作品
中国
建筑
建筑
设计
设计实践
工业大学
设计师
建筑
系
西方
原文传递
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格局
被引量:
12
15
作者
吴焕加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52,共4页
作者认为中国现在的建筑文化主要有 3个源头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外来建筑文化和近百年中国新建筑文化。在分析了这三方面之后的结论是当今中国建筑有几个特点 :1多源——多向 ;2综合流行 ;3超越传统 ;4日日新 ,又日新 ;5初级阶段。
关键词
综合流行
超越传统
初级阶段
建筑
文化
中国
建筑
原文传递
传统中国建筑四合院的研究
被引量:
9
16
作者
陈启高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传统的中国四合院建筑是源远流长,影响深久。西周讲究文治和农耕建设逐渐富裕和强大,逐水草而居,后来凤鸣歧山,解放奴隶,招降纳叛,西伯建立强大势力,成兴周灭纣成就封建帝国。姬周一代解放奴隶生产力,以窑洞、四合院的杰出成就流传至今...
传统的中国四合院建筑是源远流长,影响深久。西周讲究文治和农耕建设逐渐富裕和强大,逐水草而居,后来凤鸣歧山,解放奴隶,招降纳叛,西伯建立强大势力,成兴周灭纣成就封建帝国。姬周一代解放奴隶生产力,以窑洞、四合院的杰出成就流传至今。在黄土高原上存在窑洞已三千多年,仍为中、外学者所属目。而窑洞从来区分为两种;即下沉式和岩洞式(掏复和掏穸)。下沉式窑洞内因有一水坑,可溶解和吸收二氧化碳等污物,对保持其中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好处,这比岩洞式的通风不良要好得多。周原县的出土文物四合院就在宝鸡歧山附近。四合院与下沉式窑洞类似,作用机理相同。为中华民族留下民族建筑瑰宝(1)。历史发展过程中,四合院成为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建设的主要建筑形式。晋、唐以来发展风水术,四合院建筑术新的发展。给风水下了一定义。生(氧)气遇风则散,遇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风水学说最精僻的定义。所谓风水意在储氧,这是四合院的精华所在。唐初,李淳风、袁天罡既谙天象,也懂风水,在当时四川的首府阆中物色了风水宝地,据称是人间天上,玄圃阆风,人间仙境。其地在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一支流与东河围绕,山风谷风,气流清鲜,令李、袁辈流连亡返,老死其间。阆中风水宝地,不可不作一游。但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院
构造
天井集氧
建筑
能量效益
中国
建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发布
被引量:
16
17
《建筑设计管理》
2017年第12期41-42,共2页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上海发布了《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首次公布了分省的建筑能耗数据。
关键词
建筑
能耗
中国
建筑
节能协会
能耗数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用、经济、美观”——全社会应当共守的建筑原则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邹德侬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建筑
创作
建筑
设计
建筑
师
中国
建筑
建筑
文化
美观
建筑
经济
市场
业主
域外
原文传递
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
被引量:
12
19
作者
赵辰
《时代建筑》
1998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意欲从总结西方研究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入手进而讨论中国近现代以来建筑研究中的一些观念问题。可以由大到小的分属三个问题:关放中国建筑文化关於中国近现代建筑,关於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历史
近现代
建筑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建筑推进绿色建筑最新进展
被引量:
14
20
作者
毛志兵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有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建材、部品等方面技术和产品的支持,需要建筑开发商和业主的具体实施。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作为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一体的大...
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有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建材、部品等方面技术和产品的支持,需要建筑开发商和业主的具体实施。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作为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有条件也有责任推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绿色建筑的实现。介绍了中国建筑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的最新研究重点,以及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对绿色建筑的推进和实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绿色
建筑
设计
施工
绿色建材
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屋面节能技术
被引量:
58
1
作者
杨子江
机构
湖北孝感学院
出处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基金
孝感学院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文摘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期 ,建筑能耗很高 ,能源利用率还很低 ,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 ,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 ,因此 ,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论述了倒置式屋面、屋面绿化、蓄水屋面、平改坡等几种屋面节能技术。
关键词
建筑
屋面
屋面绿化
中国
建筑
蓄水屋面
倒置式屋面
屋顶
墙体
发展
节能技术
中国
Keywords
roof energy-saving inverted roof roof garden water storage roof sloping roof
分类号
TU111.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
被引量:
59
2
作者
王澍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出处
《世界建筑》
2012年第5期20-21,共2页
文摘
把中国建筑的文化传统想像成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我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可能是决定性的。尽管用"西方"、"中国"这样的概念进行比较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危险,但在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上,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不同。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
关键词
哲学问题
自然
西方
建筑
文化传统
中国
建筑
中国
文化
决定性
简单化
分类号
TU-0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岭南建筑创作思想——6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43
3
作者
何镜堂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41,共3页
文摘
1 60年岭南建筑创作回顾中国建筑60年,是一条漫长、曲折而终归于辉煌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65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建筑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建筑设计院相继成立,建筑设计创作为中国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岭南
建筑
创作思想
展望
中国
建筑
经济建设
建筑
设计院
建筑
创作
技术支撑
分类号
TU-86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
33
4
作者
蒋勤俭
机构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
出处
《混凝土世界》
2014年第7期10-20,共11页
文摘
一、项目背景 (一)《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颁布实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构想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建设将走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道路。文件指出“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产业化发展
建筑
工业化
工业化生产
预制装配式
国务院办公厅
行动方案
绿色
建筑
分类号
F426.9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状况思考
被引量:
30
5
作者
郑时龄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98,共3页
文摘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大陆的城市问题和建设问题都十分错综复杂,需要分析其基本状况。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绝大多数的中国城市自1980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城和新区快速涌现,其规模甚至是原有城市的翻番。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已经成为政治和经济重要的发展指标,中国城市化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建设量上。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被评价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城市化进程
城市问题
多因素影响
文化发展
中国
大陆
世界历史
人类历史
分类号
TU20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
被引量:
10
6
作者
韩爱兴
机构
建设部建筑节能办公室
出处
《中国能源》
1999年第2期23-25,共3页
文摘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建设部建筑节能办公室韩爱兴1背景我国处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域广阔,南北跨越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温和、夏热、冬暖等多个气候带。大部分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同时带有很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气温大大低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5℃-18℃,...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政策
建筑
节能
经济政策
分类号
F426.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U20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
被引量:
18
7
作者
吴焕加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摘
中国建筑现代化、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中国建筑师面对的世纪课题。“三化”与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特点有关。建筑首先是器物文化,位于文化的外围,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有灵活性、变异性。中国现代建筑在近代出现历史性的转型、转制、转轨。历史的中国建筑单源又一元,现在是多源又多元。中国建筑现代化是必须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本土化不是绝对的。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现代化
国际化
本土化
传统
建筑
Keywords
Chinese architecture, Model conversion,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Localization
分类号
TU-2 [建筑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贝聿铭的香山饭店看中国建筑的昔影新妆
被引量:
23
8
作者
谭苗苗
魏思文
曹磊(指导)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不详
出处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3期162-163,共2页
文摘
随着各国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国建筑设计逐渐趋于“千城一面”,本文深思在现代化浪潮下凸显中国建筑的民族化特色的途径,预判未来社会整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拓展。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落成,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对中国建筑民族化的探索与追求,有着相当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贝聿铭
后现代主义
香山饭店
中国
建筑
传统文化符号
分类号
TU247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初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
17
9
作者
王建国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25820
50238010)
文摘
本文简要剖析论述了世纪之交世界建筑和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七大前沿研究领域和趋势,从中凝练出四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即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理论与方法、体现主流科技进步的现代城市与建筑设计技术集成和创新、基于信息数字技术的建筑学科科技平台的创新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地域化与文化历史遗产保护。论文还结合中国建筑学科发展提出了需要优先开展研究并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
关键词
学术前沿
发展战略
建筑
学
城市设计
中国
21世纪初
中国
建筑
发展战略研究
可持续发展思想
历史遗产保护
Keywords
Academic frontier,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Architecture, Urban design, China
分类号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国内外BIM标准与技术政策
被引量:
20
10
作者
李云贵
机构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中国建设信息》
2012年第20期14-17,共4页
文摘
目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BIM技术方面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研究、制定中国BIM应用统一标准,二是开发设计施工B1M化的对策研究课题。眼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B1M、应用BIM,更多地人开始讨论BIM和CAD的区别。究其根本,BIM不仅仅是一个软件,
关键词
技术政策
统一标准
BIM
国内外
中国
建筑
CAD
应用
施工
分类号
F426.9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70.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视北京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被引量:
15
11
作者
江亿
薛志峰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科技潮》
2004年第10期18-22,共5页
文摘
我国与许多同纬度发达国家相比,夏天气候炎热,冬天气候更冷,南方空气湿度还很高。在这种湿热环境下,我国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筑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当前,中国建筑用能浪费极端严重,建筑能耗已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近1/4,如果放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工作,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方面,北京作为一个大城市,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关键词
北京
发达国家
浪费
中国
能源生产
高耗能
需求
大型公共
建筑
中国
建筑
空调
建筑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F20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在别处——浅谈2003年消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
9
12
作者
廉毅锐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师》
2005年第2期66-71,共6页
文摘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有相当影响的价值观,产生于二战之后的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消费主义带有了个性化的选择特征,符号化、象征化成为了消费文化的突出表现。符号价值与符号价值的映射被媒体对应编码,商品不再只是以实物状态表现,使得现今的消费有了复杂的寓意和暗示;在中国,消费主义也进入了建筑领域。不止于广告媒体和楼书的语言宣传,编码的能指范围深入建筑设计领域。过度追求奢华,强调外形的震撼力,去文脉的新文化主张,提供戏剧化的复古主义和欧陆生活欲望的设计,成为中国建筑在2003年迎合消费文化的一个响应动作,一再反复。在消费文化给建筑的积极影响一面之外,其痴迷于表达差异的特点对于城市文化多样性和真实性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2003年
消费文化
中国
建筑
生活
20世纪60年代
消费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文化多样性
西方国家
建筑
领域
设计领域
广告媒体
表达差异
积极影响
价值观
符号化
个性化
状态表
真实性
编码
文脉
Keywords
consumer culture, culture coding , expressing differentia , scene , culture ecology
分类号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遗产保护新理念——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探析
被引量:
18
13
作者
吴美萍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1年第2期90-95,共6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新概念,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出现及演变谈起,分析了预防性保护的几个发展阶段,并结合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史分析了预防性保护概念出现及其后来被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所重视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定义,分析其特点并谈了其对当今中国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建筑
遗产
遗产保护
国际
中国
建筑
概念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设计和设计教学中思维逻辑性的思考
被引量:
16
14
作者
葛鸿雁
出处
《新美术》
CSSCI
2006年第4期99-102,52,共5页
关键词
设计教学
思维逻辑性
设计作品
中国
建筑
建筑
设计
设计实践
工业大学
设计师
建筑
系
西方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格局
被引量:
12
15
作者
吴焕加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52,共4页
文摘
作者认为中国现在的建筑文化主要有 3个源头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外来建筑文化和近百年中国新建筑文化。在分析了这三方面之后的结论是当今中国建筑有几个特点 :1多源——多向 ;2综合流行 ;3超越传统 ;4日日新 ,又日新 ;5初级阶段。
关键词
综合流行
超越传统
初级阶段
建筑
文化
中国
建筑
Keywords
Multi source multi orientation, Comprehensive fashion, Surpassing tradition, Primary stage
分类号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中国建筑四合院的研究
被引量:
9
16
作者
陈启高
机构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出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传统的中国四合院建筑是源远流长,影响深久。西周讲究文治和农耕建设逐渐富裕和强大,逐水草而居,后来凤鸣歧山,解放奴隶,招降纳叛,西伯建立强大势力,成兴周灭纣成就封建帝国。姬周一代解放奴隶生产力,以窑洞、四合院的杰出成就流传至今。在黄土高原上存在窑洞已三千多年,仍为中、外学者所属目。而窑洞从来区分为两种;即下沉式和岩洞式(掏复和掏穸)。下沉式窑洞内因有一水坑,可溶解和吸收二氧化碳等污物,对保持其中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好处,这比岩洞式的通风不良要好得多。周原县的出土文物四合院就在宝鸡歧山附近。四合院与下沉式窑洞类似,作用机理相同。为中华民族留下民族建筑瑰宝(1)。历史发展过程中,四合院成为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建设的主要建筑形式。晋、唐以来发展风水术,四合院建筑术新的发展。给风水下了一定义。生(氧)气遇风则散,遇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风水学说最精僻的定义。所谓风水意在储氧,这是四合院的精华所在。唐初,李淳风、袁天罡既谙天象,也懂风水,在当时四川的首府阆中物色了风水宝地,据称是人间天上,玄圃阆风,人间仙境。其地在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一支流与东河围绕,山风谷风,气流清鲜,令李、袁辈流连亡返,老死其间。阆中风水宝地,不可不作一游。但风?
关键词
四合院
构造
天井集氧
建筑
能量效益
中国
建筑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 quadrangle
oxygen collection for courtyar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发布
被引量:
16
17
出处
《建筑设计管理》
2017年第12期41-42,共2页
文摘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上海发布了《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首次公布了分省的建筑能耗数据。
关键词
建筑
能耗
中国
建筑
节能协会
能耗数据
分类号
TU111.19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用、经济、美观”——全社会应当共守的建筑原则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邹德侬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5,共2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20056053)
关键词
建筑
创作
建筑
设计
建筑
师
中国
建筑
建筑
文化
美观
建筑
经济
市场
业主
域外
分类号
TU20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
被引量:
12
19
作者
赵辰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系
出处
《时代建筑》
1998年第4期45-50,共6页
文摘
本文意欲从总结西方研究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入手进而讨论中国近现代以来建筑研究中的一些观念问题。可以由大到小的分属三个问题:关放中国建筑文化关於中国近现代建筑,关於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历史
近现代
建筑
研究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建筑推进绿色建筑最新进展
被引量:
14
20
作者
毛志兵
机构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出处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03B05)
文摘
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有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建材、部品等方面技术和产品的支持,需要建筑开发商和业主的具体实施。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作为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有条件也有责任推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绿色建筑的实现。介绍了中国建筑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的最新研究重点,以及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对绿色建筑的推进和实施工作。
关键词
中国
建筑
绿色
建筑
设计
施工
绿色建材
进展
Keywords
CSCEC
green buildings
design
construction
green material
progress
分类号
TU1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TU20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筑屋面节能技术
杨子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
王澍
《世界建筑》
2012
5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岭南建筑创作思想——60年回顾与展望
何镜堂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9
43
原文传递
4
中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蒋勤俭
《混凝土世界》
2014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当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状况思考
郑时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
30
原文传递
6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
韩爱兴
《中国能源》
199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
吴焕加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
18
原文传递
8
从贝聿铭的香山饭店看中国建筑的昔影新妆
谭苗苗
魏思文
曹磊(指导)
《艺术科技》
2020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21世纪初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发展战略研究
王建国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
17
原文传递
10
国内外BIM标准与技术政策
李云贵
《中国建设信息》
2012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审视北京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江亿
薛志峰
《科技潮》
2004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生活在别处——浅谈2003年消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廉毅锐
《建筑师》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国际遗产保护新理念——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探析
吴美萍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1
18
原文传递
14
关于设计和设计教学中思维逻辑性的思考
葛鸿雁
《新美术》
CSSCI
2006
16
原文传递
15
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格局
吴焕加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0
12
原文传递
16
传统中国建筑四合院的研究
陈启高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发布
《建筑设计管理》
201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适用、经济、美观”——全社会应当共守的建筑原则
邹德侬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
10
原文传递
19
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
赵辰
《时代建筑》
199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国建筑推进绿色建筑最新进展
毛志兵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