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东准噶尔蛇绿岩的基本特征和侵位历史 被引量:174
1
作者 李锦轶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73-84,共12页
新疆东准噶尔发育两条蛇绿岩带:中部呈北西向展市的扎河坝-北塔山岩带和南部呈北西西走向的卡拉麦里-莫钦乌拉岩带。前者是早古生代洋盆的遗迹;后者推测是泥盆纪洋盆岩石圈残片。构成这两条岩带的岩石类型基本相同,包括不同程度变... 新疆东准噶尔发育两条蛇绿岩带:中部呈北西向展市的扎河坝-北塔山岩带和南部呈北西西走向的卡拉麦里-莫钦乌拉岩带。前者是早古生代洋盆的遗迹;后者推测是泥盆纪洋盆岩石圈残片。构成这两条岩带的岩石类型基本相同,包括不同程度变质的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这三种岩石现今均为蛇纹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和细碧岩,伴生有含放射虫的碧玉岩等较深水沉积物。蛇绿岩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类似于现代洋壳。卡拉麦里山蛇绿岩的侵位过程可以分为俯冲、碰撞仰冲和陆内逆冲推覆等三个构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蛇绿岩 岩石学 侵位过程
下载PDF
北疆地区阿尔曼太蛇绿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45
2
作者 肖文交 BF WINDLEY +6 位作者 阎全人 秦克章 陈汉林 袁超 孙敏 李继亮 孙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7,共6页
东准噶尔带阿尔曼太蛇绿岩是中亚造山带南部的重要构造单元,记录了古亚洲洋的演化,但其时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阿尔曼太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9组测试数据给出了较好的206Pb/238U年龄503±7... 东准噶尔带阿尔曼太蛇绿岩是中亚造山带南部的重要构造单元,记录了古亚洲洋的演化,但其时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阿尔曼太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9组测试数据给出了较好的206Pb/238U年龄503±7Ma(MSWD=1.2)。结合相关大地构造解剖与前人的年龄数据,本文认为阿尔曼太蛇绿岩是古亚洲洋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的残余,与岛弧火山岩组成洋内弧。该洋内弧向北拼贴到阿尔泰地体南缘,形成科迪勒拉型俯冲边缘。东准噶尔带是阿尔泰南缘在古生代向南增生的弧碰撞-增生造山带,对大陆侧向增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内弧 蛇绿岩 锆石SHRIMP年龄 准噶尔 中亚
下载PDF
论新疆东准噶尔蛇绿岩的时代及其意义 被引量:118
3
作者 何国琦 李茂松 +1 位作者 贾进斗 周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52-858,共7页
讨论了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克拉麦里和阿尔曼太两条蛇绿岩带。侧重从蛇绿岩自身的同位素定年、伴生组分的微体古生物和蛇绿岩带的区域构造等方面系统阐述这两条蛇绿岩带的时代。作者得到的新认识是 :这两条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洋... 讨论了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克拉麦里和阿尔曼太两条蛇绿岩带。侧重从蛇绿岩自身的同位素定年、伴生组分的微体古生物和蛇绿岩带的区域构造等方面系统阐述这两条蛇绿岩带的时代。作者得到的新认识是 :这两条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洋发育的时代相近 ,可能从新元古代晚期开始孕育 ,发育的鼎盛时期是寒武纪至早、中奥陶世 ,晚奥陶世到早志留世为其萎缩、闭合时期。这个新认识在重建古亚洲洋和认识北疆大陆地壳演化历史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蛇绿岩 大地构造意义 新疆 同位素定年 形成时间
下载PDF
东准噶尔石炭系火山岩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准噶尔洋盆闭合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114
4
作者 龙晓平 孙敏 +5 位作者 袁超 肖文交 陈汉林 赵永久 蔡克大 李继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40,共10页
扎河坝石炭系火山岩出露于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带北侧的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内,主要为玄武岩及玄武安山岩,Mg~#介于64~73,中等的TiO_2(<0.85%)和Al_2O_3(13.75%~16.88%)含量,相对低的CaO(4.51%~7.28%)和FeO^T(5.82%~... 扎河坝石炭系火山岩出露于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带北侧的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内,主要为玄武岩及玄武安山岩,Mg~#介于64~73,中等的TiO_2(<0.85%)和Al_2O_3(13.75%~16.88%)含量,相对低的CaO(4.51%~7.28%)和FeO^T(5.82%~7.71%)含量,显示初始岩浆特征。样品富Na(Na_2O/K_2O>1),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K_2O+Na_2O)=4.4%~7.1%)。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较低的Nb含量(0.8×10^(-6)~2.6×10^(-6))和明显的Nb-Ta负异常,显示典型的消减带岩浆特征。样品显示微弱的轻稀土富集(La/Yb)_N=1.0~2.1,无明显的重稀土分馏(Gd/Yb)_N=1.1~1.3,无明显的铕异常(δEu=0.94~1.08)及铈异常(δCe=1.00~1.06)。此外,样品具有较高的(^(87)Sr/^(86)Sr)_i(0.705282~0.705420)和ε_(Nd)(t)值(+6.59~+7.58)。上述特征与样品低的Th及Pb含量(Th<0.55×10^(-6),Pb<3.52×10^(-6))和较高的Ce/Pb比值(4~79)可以排除陆壳混染,说明其形成于消减带环境。样品较高的Ce/Th(18~32),Ce/Pb,Ba/Rb(21~76)和Ba/Th(>179)比值,ε_(Nd)(t)值接近亏损地幔,并缺乏明显的负铈异常,说明源区没有明显的消减沉积物加入。样品的微量元素特征及Sr-Nd同位素组成说明其形成于热液交代的洋壳俯冲脱水使上覆地幔楔部分熔融。而样品相对贫Pb的特征,可能与源于高温角闪岩相俯冲板片特殊的贫Pb流体有关。这套火山岩说明东准噶尔晚石炭世仍存在洋内的消减俯冲环境,准噶尔大洋的闭合应当发生在晚石炭世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中亚造山带 俯冲消减 扎河坝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苏吉泉铝质A型花岗岩的确立及其初步研究 被引量:88
5
作者 苏玉平 唐红峰 +2 位作者 刘丛强 侯广顺 梁莉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是一个重要的锡成矿带,分布有多种类型花岗岩,其中黑云母花岗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S型花岗岩。本文研究表明,苏吉泉黑云母花岗岩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其FeO/MgO和10000Ga/Al值大,明显...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是一个重要的锡成矿带,分布有多种类型花岗岩,其中黑云母花岗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S型花岗岩。本文研究表明,苏吉泉黑云母花岗岩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其FeO/MgO和10000Ga/Al值大,明显不同于典型的I型和S型花岗岩,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304±2Ma,比该区钙碱性花岗岩侵位晚,而与碱性花岗岩形成时代相近。这些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εNd(t)的同位素特征,但它们不是直接来源于亏损地幔,而更可能是源自地幔且被深埋的年轻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和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显示它们是一种后碰撞花岗岩,标志晚石炭世卡拉麦里地区造山作用的结束和板内构造演化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质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 岩石成因 卡拉麦里 准噶尔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北部俯冲花岗岩的SHRIMP U-Pb锆石定年 被引量:77
6
作者 张招崇 闫升好 +5 位作者 陈柏林 周刚 贺永康 柴凤梅 何立新 万渝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565-1574,共10页
对东准噶尔北部地区侵入于中泥盆世北塔山组地层的希勒克特哈腊苏花岗闪长斑岩和喀腊萨依二长闪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分别为(381±6)和(376±10)Ma,代表俯冲过程形成的花岗质岩石,这是该地区迄... 对东准噶尔北部地区侵入于中泥盆世北塔山组地层的希勒克特哈腊苏花岗闪长斑岩和喀腊萨依二长闪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分别为(381±6)和(376±10)Ma,代表俯冲过程形成的花岗质岩石,这是该地区迄今为止首次报道的位于350~390Ma的花岗质岩石的同位素年龄.喀腊萨依二长闪长斑岩锆石的另一组年龄(408±9 Ma)可能代表了其下部下泥盆统火山岩的时代.同时,同位素测年结果暗示了准噶尔洋由南西向北东俯冲过程的时间间隔可能为408~376 Ma(实际间隔间隔可能要略大一些).由于含矿斑岩是在中泥盆世北塔山组火山岩形成后不久侵位的,因此本区与产出有世界级斑岩铜矿的安第斯山的构造背景相似,具有形成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U-PB年龄 俯冲 花岗质斑岩 准噶尔
原文传递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和侵位时限——来自辉绿岩和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74
7
作者 黄岗 牛广智 +2 位作者 王新录 郭俊 宇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7-1278,共12页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是中亚造山带中最具代表性的蛇绿岩之一,其所代表的古洋盆的形成和关闭时限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密切关注。采用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方法,获得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绿岩的年龄为416.7Ma±3.2Ma,代表了...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是中亚造山带中最具代表性的蛇绿岩之一,其所代表的古洋盆的形成和关闭时限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密切关注。采用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方法,获得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绿岩的年龄为416.7Ma±3.2Ma,代表了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年龄。不整合于蛇绿岩之上的地层凝灰岩的年龄为343.0Ma±5.0Ma,限定了卡拉麦里蛇绿岩侵位时代的上限,同时也为沉积盖层提供了可靠的年龄依据。即卡拉麦里蛇绿岩所代表的古大洋形成于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闭合于早石炭世杜内期前。卡拉麦里蛇绿岩形成和侵位时代的准确限定对研究东准噶尔的构造演化和古生代中亚地区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卡拉麦里蛇绿岩 辉绿岩 凝灰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新疆萨惹什克锡矿与萨北碱性A型花岗岩成因关系的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70
8
作者 唐红峰 屈文俊 +3 位作者 苏玉平 侯广顺 杜安道 丛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89-1997,共9页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的萨惹什克锡矿呈脉状产于萨北花岗岩体中。对于这种脉状矿床,成岩和成矿近时性的时间制约是证明矿床与围岩有成因关系的首要证据。萨北岩体由含碱性铁铁矿物的碱性花岗岩组成,全岩地球化学结果显示,碱性花岗岩具高碱、...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的萨惹什克锡矿呈脉状产于萨北花岗岩体中。对于这种脉状矿床,成岩和成矿近时性的时间制约是证明矿床与围岩有成因关系的首要证据。萨北岩体由含碱性铁铁矿物的碱性花岗岩组成,全岩地球化学结果显示,碱性花岗岩具高碱、低 Ca,明显富集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Zr,Hf,Nb,Ta,Y)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而强烈亏损Sr,Ba,Eu,属于典型的碱性 A 型花岗岩。锡矿脉由占绝对优势的锡石和石英组成,受北东和近东西向的断裂破碎带控制。原有研究证实,形成该锡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具高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岩浆水。据此并结合锡矿体的围岩性质,前人认为锡矿床与碱性花岗岩有成因联系。但是,由于分析技术和样品选择上的制约,萨北岩体成岩和萨惹什克锡矿成矿的确切时代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本文报道了我们最近获得的碱性花岗岩锆石 LA-ICP-MS U—Pb 和锡矿石辉钼矿 Re-Os 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06±3Ma 和307±11Ma)。上述结果表明,萨北碱性花岗岩和萨惹什克锡矿石属于同期地质事件的产物,从而为两者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制约。此外,根据碱性花岗岩的ε_(Nd)(t)(≈+5.0)低于研究区亏损地幔4.5个ε单位,我们认为形成萨北岩体的花岗岩浆不是直接来源于亏损地幔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而更可能是起源于本区年轻洋壳和陆源沉积物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IA-ICP-MS U-PB年龄 辉钼矿Re-0s年龄 萨惹什克锡矿 碱性A型花岗岩 准噶尔 新疆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黄羊山碱性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成因 被引量:67
9
作者 苏玉平 唐红峰 丛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构造带分布有多种类型花岗岩,主要包括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对其中最大的碱性花岗岩体(黄羊山岩体)进行定年和地球化学组成研究,结果显示,岩体的年龄约为305 Ma,岩石富含钠质角闪石(...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构造带分布有多种类型花岗岩,主要包括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对其中最大的碱性花岗岩体(黄羊山岩体)进行定年和地球化学组成研究,结果显示,岩体的年龄约为305 Ma,岩石富含钠质角闪石(钠闪石、钠铁闪石)和少量霓石,具低铝、富碱、贫钙镁及低铁的主量元素特征,其微量元素明显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而强烈亏损元素Ba、Sr、Eu,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典型的平坦‘V’字型。这些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特征表明黄羊山碱性花岗岩属于典型的A型花岗岩。认为幔源岩浆高度分异、麻粒岩相残留岩及I型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岩石部分熔融等A型花岗岩成岩模式不能解释黄羊山碱性花岗岩的成因。根据岩石的εNd(t)=+5.9^+6.5,比当时洋壳的εNd(t)值低3~4个ε单位,认为形成该岩体的岩浆可能来源于花岗闪长质岩浆的分异结晶,而花岗闪长质岩浆则主要是玄武质洋壳和少量大洋沉积物(约5%)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A型花岗岩 黄羊山岩体 准噶尔 新疆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萨北富碱花岗岩SHRIMP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4
10
作者 林锦富 喻亨祥 +2 位作者 余心起 狄永军 田建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76-1884,共9页
萨北锡矿赋矿的富碱(A 型)花岗岩隶属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卡拉麦里富碱花岗岩带,其中的萨北超单元可以划分为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中粗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和斑状钠铁闪石花岗岩等四个单元。本次工作选择萨北超单元... 萨北锡矿赋矿的富碱(A 型)花岗岩隶属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卡拉麦里富碱花岗岩带,其中的萨北超单元可以划分为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中粗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和斑状钠铁闪石花岗岩等四个单元。本次工作选择萨北超单元中的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和中粗粒钠铁闪石花岗岩进行 SHRIMP 锆石 U—Pb 定年,所获得的两个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13±2Ma 和314±5Ma,谐和年龄分别为310±7Ma 和314±10Ma。结合对中亚造山带东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环境和萨北富碱花岗岩带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作者认为:该岩体侵位于晚石炭世(约310Ma),为晚古生代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两个峰期(330~310Ma 和305~280Ma)中的前一个峰期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锆石U-PB测年 富碱花岗岩 萨北超单元 准噶尔
下载PDF
东准噶尔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51
11
作者 朱志新 李少贞 李嵩龄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是典型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盆地),主体由基性及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较少.通过对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它属于造山期后...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是典型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盆地),主体由基性及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较少.通过对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它属于造山期后固结初期,新陆壳裂谷向高原火山岩演化的同岩浆源、同沉积盆地、同火山作用的钙碱系列双峰式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准噶尔 体系特征 火山碎屑沉积岩 地球化学特征 双峰式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 陆相火山岩 沉积体系 火山熔岩 岩石化学 系统研究 造山期后 沉积盆地 火山作用 中酸性 岩浆源 基性 演化 高原 裂谷 陆壳
下载PDF
东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向南增生:来自A型花岗岩的启示 被引量:48
12
作者 毛启贵 肖文交 +2 位作者 韩春明 袁超 孙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3-742,共10页
大加山碱性花岗岩位于卡拉美丽-哈尔里克花岗岩带的中段,主要为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大加山碱性花岗岩锆石LA-ICPMS年龄为284±1Ma。该花岗岩具有富碱(A/CNK<1,AR=3.9~6.67)和具有高的FeO^T/MgO和10000×Ga/Al值,而钙和... 大加山碱性花岗岩位于卡拉美丽-哈尔里克花岗岩带的中段,主要为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大加山碱性花岗岩锆石LA-ICPMS年龄为284±1Ma。该花岗岩具有富碱(A/CNK<1,AR=3.9~6.67)和具有高的FeO^T/MgO和10000×Ga/Al值,而钙和铝含量较低的特征,相对富集稀土元素REE(除Eu)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K),而强烈亏损Ba、Sr、P、Ti、Eu元素的特征。同时其Y/Nb(2.71~3.75)>1.2。这些说明大加山岩体为二叠纪A_2型花岗岩。东准噶尔和天山地区各花岗岩带年龄有向南为逐渐年轻的趋势,这与新疆北部由北向南增生的方向一致。因此,可能是侧向增生与垂向增生均表现出向南增生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LA—ICPMS年龄 早二叠世 增生造山 准噶尔 大加山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黄羊山花岗岩和包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8
13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金朝 张永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97-3207,共11页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成岩年龄,后者代表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形成年龄,表明两者是同时代形成的,属于300Ma前后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寄主岩石具有高硅、低铝、贫钙镁、富碱和高分异的特征,寄主岩石、包体和辉绿岩脉成分均落在了混合趋势线上,寄主岩富集Rb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Ta和Ti等元素,δEu值(为0.01)极低,具有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和高正的ε_(Nd)(t)值。黄羊山碱性花岗岩是在后碰撞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发生底垫作用,由于幔源岩浆底垫作用,下地壳温度升高而熔融形成酸性壳源岩浆,部分幔源岩浆沿着地壳中的深断裂带上涌,发生不同程度壳幔混合形成的,其中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就是基性的幔源岩浆和酸性的壳源岩浆不同程度的混合的记录者,研究区的辉绿岩脉是幔源岩浆直接分异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卡拉麦里地区 黄羊 混合花岗岩 包体 锆石 U-PB 测年 地质意义 EASTERN JUNGGAR AREA MAGMA MIXING 幔源岩浆 HOST ROCK HIGH TEMPERATURE 加权平均 辉绿岩脉 底垫作用 PRODUCT MIXING PROCESS
下载PDF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永 梁广林 +5 位作者 屈迅 杜世俊 吴琪 张征峰 董连慧 徐兴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89-2398,共10页
东准噶尔琼河坝桑德乌兰斑岩铜钼矿区含矿花岗斑岩透长石、石英斑晶粒内破裂构造发育,锆石普遍发育具核内破裂构造或碎裂状的核。破碎的锆石核与透长石、石英斑晶可能形成于深部岩浆房。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破碎变形的锆石核年龄为442... 东准噶尔琼河坝桑德乌兰斑岩铜钼矿区含矿花岗斑岩透长石、石英斑晶粒内破裂构造发育,锆石普遍发育具核内破裂构造或碎裂状的核。破碎的锆石核与透长石、石英斑晶可能形成于深部岩浆房。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破碎变形的锆石核年龄为442.2±3.5Ma,锆石环带的年龄为412.7±3.3Ma,前者代表破碎变形锆石的形成时间,后者代表斑岩侵位与结晶的时间。Hf同位素结果显示,破碎的有核锆石与其外环带具一致的εHf(t)初始值与tDM2模式年龄,它们可能为同一岩浆或成因相同的岩浆不同阶段结晶的产物。这意味着琼河坝地区在早古生代(至少在442Ma)就开始有弧岩浆活动。幔源特征的εHf(t)值(10.3~15.1)与较老的模式年龄(tDM2=469~761Ma)显示形成研究区花岗斑岩的岩浆可能源于晚元古代-奥陶纪玄武质地壳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锆石CAMECAU-Pb年龄 HF同位素 琼河坝岛弧 准噶尔
下载PDF
试论新疆东准噶尔早古生代岩石圈板块构造演化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锦轶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根据近年对新疆东准噶尔地层古生物、蛇绿岩和岛弧型岩浆岩等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系统阐述了该区早古生代期间岩石圈板块构造演化的前奥陶纪板内、奥陶纪至中志留世洋盆和晚志留世陆表海3个构造阶段,并把该区奥陶纪至中志留... 本文根据近年对新疆东准噶尔地层古生物、蛇绿岩和岛弧型岩浆岩等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系统阐述了该区早古生代期间岩石圈板块构造演化的前奥陶纪板内、奥陶纪至中志留世洋盆和晚志留世陆表海3个构造阶段,并把该区奥陶纪至中志留世的大地构造单元分为阿尔泰被动陆缘区、扎河坝北塔山缝合带(前身为东准噶尔洋盆)和准噶尔地块北部活动陆缘区(包括索尔巴斯他乌-纸房岛弧和库布苏弧后盆地),对各构造单元的特征及演化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东准噶尔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与邻区的关系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早古生代 板块构造 被动陆缘 构造单元 岩石圈 准噶尔地块 中志留世 陆表海 晚志留世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两类碱性花岗岩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9
16
作者 刘家远 喻亨祥 吴郭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1-26,共6页
研究证明,东准噶尔境内广泛发育的碱性花岗岩在空间上与深断裂、蛇绿岩及偏碱性的钾长花岗岩类紧密伴生,并可规律地分为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带(简称南带)、乌伦古碱性花岗岩带(简称中带)和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带(简称北带)。南、中... 研究证明,东准噶尔境内广泛发育的碱性花岗岩在空间上与深断裂、蛇绿岩及偏碱性的钾长花岗岩类紧密伴生,并可规律地分为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带(简称南带)、乌伦古碱性花岗岩带(简称中带)和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带(简称北带)。南、中两带碱性花岗岩形成于海西中晚期,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花岗岩 A1、A2 板内裂谷环境 准噶尔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39
17
作者 杨富全 吴海 韩金良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4-58,共5页
根据对东准噶尔大量矿床(点)研究,在对成矿类型、成矿控制因素和地质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将金属矿床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与海西早期蛇绿岩有关的Cr-Au-Cu矿床成矿系列;与海西中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Au-Cu-Sn-Fe矿床成矿系... 根据对东准噶尔大量矿床(点)研究,在对成矿类型、成矿控制因素和地质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将金属矿床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与海西早期蛇绿岩有关的Cr-Au-Cu矿床成矿系列;与海西中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Au-Cu-Sn-Fe矿床成矿系列;与海西期陆相火山岩有关的Au-Ag-Cu-Hg矿床成矿系列;与变质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东准噶尔各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成矿的特点,探讨了它们的成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矿床成矿系列 准噶尔 成矿规律 金属矿床 成矿地质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铜华岭中酸性侵入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郭丽爽 张锐 +2 位作者 刘玉琳 许发军 苏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9-824,共6页
伊吾县铜华岭中酸性侵入体位于新疆北部东准噶尔阿尔曼太断裂和克拉麦里断裂之间的野马泉岛弧区,岩性主要为闪长玢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通过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方法,对这3种岩性进行精确定年,其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 伊吾县铜华岭中酸性侵入体位于新疆北部东准噶尔阿尔曼太断裂和克拉麦里断裂之间的野马泉岛弧区,岩性主要为闪长玢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通过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方法,对这3种岩性进行精确定年,其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27.4±3.2,422.8±3.2和418.5±2.6 Ma,说明铜华岭岩体是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为东准噶尔早古生代造山带演化提供了花岗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铜华岭岩体 锆石 U-PB年代学
下载PDF
东准噶尔北缘老山口铁铜金矿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0
19
作者 吕书君 杨富全 +6 位作者 柴凤梅 张希兵 姜丽萍 刘锋 张志欣 耿新霞 欧阳刘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9-164,共16页
老山口铁铜金矿区位于准噶尔北缘的喀拉通克—卡拉先格尔成矿带南段,矿化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老山口铁铜金矿区的中粒闪长岩、正长岩、黑云母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年龄分别为35... 老山口铁铜金矿区位于准噶尔北缘的喀拉通克—卡拉先格尔成矿带南段,矿化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老山口铁铜金矿区的中粒闪长岩、正长岩、黑云母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年龄分别为353.8±1.9Ma、366.3±1.9Ma、3±2.3Ma和379.7±3Ma,表明矿区存在三期岩浆活动。其中黑云母闪长岩和闪长玢岩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它们可能为中泥盆世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且岩体侵入时代与准噶尔洋俯冲阶段花岗岩及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年龄较一致,表明其可能是板块俯冲阶段的产物。闪长岩和正长岩的年龄分别为353.8±1.9Ma和366.3±1.9Ma,与东准噶尔北部青格里河下游一带后碰撞花岗岩类和布尔根一带后造山伸展A型花岗岩的年龄接近,而地球化学特征却存在差异,说明老山口正长岩和闪长岩体是俯冲晚期阶段的产物。根据地质特征,老山口铁铜金矿的形成与闪长岩及闪长玢岩侵入有关,因此岩体年龄也限定了矿区存在两期铁铜金矿化,即379Ma左右和354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金矿床 闪长岩类 U-PB年龄 老山口 准噶尔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A型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唐红峰 赵志琦 +2 位作者 黄荣生 韩宇捷 苏玉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新近在New Wave UP-213型激光器(LA)和Nu plasma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上建立了一种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以这种新建的方法对新疆东准噶尔A型花岗岩首次开展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东准噶尔A型花岗岩有... 新近在New Wave UP-213型激光器(LA)和Nu plasma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上建立了一种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以这种新建的方法对新疆东准噶尔A型花岗岩首次开展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东准噶尔A型花岗岩有高的正εHf(T)值,变化范围为10.3-13.7。综合考虑这些花岗岩的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组成,我们认为它们的源岩主要是具亏损地幔Hf-Nd同位素组成的年轻玄武质洋壳,并在源区混人了少量陆源大洋沉积物。本文的Hf同位素结果为阐明东准噶尔地区A型花岗岩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同位素 LA-MC-ICPMS A型花岗岩 准噶尔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