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4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碱度对鱼类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3
1
作者 雷衍之 董双林 沈成钢 《水产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本文报道了1980—1981年所进行的碱度对鱼类毒性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碱度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碱度(A)和 pH值对鱼类的致死作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其24小时半致死关系方程为:pH=(10.00±0.038)-(0.0149±0.0007)A,(N=25,r=... 本文报道了1980—1981年所进行的碱度对鱼类毒性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碱度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碱度(A)和 pH值对鱼类的致死作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其24小时半致死关系方程为:pH=(10.00±0.038)-(0.0149±0.0007)A,(N=25,r=O.976,s=O.101)。在所进行的实验条件下,CO_3^- 对鲢鱼的24小时 TLm 值为 12.4me/l。碱度致毒是综合性作用,除主要因子 CO_3^-外,不同 pH区间还有OH^-、CO_2 和盐度等因子起协同作用。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碱度 10me/l可以作为鲢、鳙鱼养殖用水的危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盐碱 鱼养殖 致死作用 鳙鱼 鲢鱼 碱度 毒性作用 研究结果 危险
下载PDF
最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浅析 被引量:87
2
作者 唐国栋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22,共5页
文章认为 ,最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先发制人”战略为基石 ,具明显的进攻性 ,但“先发制人”并不能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 ,反而会使美国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更加复杂和危险。
关键词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先发制人”战略 国家安全环境 基石 浅析 危险 文章
下载PDF
危险驾驶行为的罪刑评价——以“醉酒驾驶”交通肇事行为为视角 被引量:60
3
作者 于志刚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26,共5页
以成都的孙伟铭醉酒肇事案、三门峡的王卫斌醉酒肇事案为导火线,醉酒驾驶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在了公众的视野下,激起了全社会对此类案件如何定罪量刑的热烈争论。热评既与民众法律意识的崛起有关,但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前司法实... 以成都的孙伟铭醉酒肇事案、三门峡的王卫斌醉酒肇事案为导火线,醉酒驾驶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在了公众的视野下,激起了全社会对此类案件如何定罪量刑的热烈争论。热评既与民众法律意识的崛起有关,但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前司法实践中关于醉酒驾驶行为罪刑评价的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行为 醉酒 驾驶 评价 罪刑 危险 交通事故 定罪量刑
原文传递
有必要增设危险驾驶致人死伤罪 被引量:50
4
作者 刘明祥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5,共6页
最近,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全国各地不断发生醉酒驾车(以下简称为“醉驾”)和严重超速行驶(以下简称为“飙车”)致人死伤的恶性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引起民众的公愤,要求严惩肇事者。但是,如果对这类案件按交通肇事罪定性,在不具有... 最近,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全国各地不断发生醉酒驾车(以下简称为“醉驾”)和严重超速行驶(以下简称为“飙车”)致人死伤的恶性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引起民众的公愤,要求严惩肇事者。但是,如果对这类案件按交通肇事罪定性,在不具有“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条件下,最高只能处7年有期徒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事故案件 驾驶 危险 交通肇事罪 连续报道 新闻媒体 醉酒驾车
原文传递
论客观归责中危险的判断方法——“以行为时全体客观事实为基础的一般人预测”之提倡 被引量:67
5
作者 陈璇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8-162,共15页
危险的判断方法是刑法中客观归责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危险判断的基础,德国通行的"一般人认识+行为人特别认识"的事实认定模式既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端和缺陷,又无法真正得到现代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和不法领域内普遍化... 危险的判断方法是刑法中客观归责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危险判断的基础,德国通行的"一般人认识+行为人特别认识"的事实认定模式既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端和缺陷,又无法真正得到现代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和不法领域内普遍化的决定规范理论的支持,故应将行为当时存在的全部客观事实作为危险判断的资料。在此基础之上,应当站在行为当时具有正常智力和知识水平的社会理性人、而非自然科学的立场之上,根据一般的经验法则来进行危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归责 危险 判断标准 一般人
原文传递
抽象危险犯的反思性审视与优化展望——基于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 被引量:62
6
作者 谢杰 王延祥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5-81,共7页
抽象危险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可以对法益进行周延和提前的风险控制,是一种对法益的前置化保护措施。我国刑法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公务犯罪、妨害司法犯罪、金融犯罪等领域适用抽象危险犯的立法模式存在一定不足,环境犯罪的立法也有必要向... 抽象危险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可以对法益进行周延和提前的风险控制,是一种对法益的前置化保护措施。我国刑法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公务犯罪、妨害司法犯罪、金融犯罪等领域适用抽象危险犯的立法模式存在一定不足,环境犯罪的立法也有必要向抽象危险犯进行较大幅度的过渡。在抽象危险犯的实体规范中设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内容,不仅能够合理控制抽象危险犯对社会风险进行刑法介入的"度",而且能够使处于模糊地带的抽象危险犯获得更加清晰的实体法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 抽象危险 反思与优化 风险社会 刑法保护
下载PDF
风险规制的刑法理性重构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 被引量:61
7
作者 程岩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功利导向的风险规制语境中,刑法主要采取的是应急式的政策性对策,恐慌性立法和舆论对司法的挤压使得刑法自由保障功能受到威胁。刑法应主动融入风险权利义务话语体系,理性识别风险、选择刑法对策,在有限的刑法空间内为风险规制实现提供... 功利导向的风险规制语境中,刑法主要采取的是应急式的政策性对策,恐慌性立法和舆论对司法的挤压使得刑法自由保障功能受到威胁。刑法应主动融入风险权利义务话语体系,理性识别风险、选择刑法对策,在有限的刑法空间内为风险规制实现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风险社会的权利义务体系,核心在于建构符合公平原则的公民权利、义务和政府权力的关系结构,合理分配风险获利群体、风险定义群体、风险弱势群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并将其作为刑法规制对象的选择基础。具体刑法对策上,风险刑事法网的有限扩张、风险预防原则主导下的刑法前置,较之传统权利义务基础上,突破责任原则的刑法制度技术革新,更具实质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危险 规制 刑法理性
原文传递
醉驾不一律入罪无需依赖于“但书”的适用 被引量:60
8
作者 曲新久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7,共6页
2011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同志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正确把握危险驾驶罪构成条件时指出:"5月1日后,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查获了一批醉酒驾驶犯罪嫌疑人,很快将起诉至人民法院。各地法院具体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慎重稳... 2011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同志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正确把握危险驾驶罪构成条件时指出:"5月1日后,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查获了一批醉酒驾驶犯罪嫌疑人,很快将起诉至人民法院。各地法院具体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慎重稳妥,不应仅从文义理解《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要与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相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 第13条 《刑法》 危险 最高人民法院 《道路交通安全法》 但书 入罪
原文传递
HAZOP技术及其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9
作者 文科武 《炼油设计》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5-58,共4页
介绍了HAZOP技术及其在石化行业中的项目概念设计、工程设计、生产开车、技术改造、现有生产装置、装置维修和研究试验装置中的应用。
关键词 HAZOP技术 石化工业 应用 安全 危险 技术考察 引导词方式 经验式 检查表式
下载PDF
论产品责任中的损害概念 被引量:43
10
作者 王利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4,共10页
侵权责任法中的损害概念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基础性概念,我国《侵权责任法》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大解释,将缺陷产品本身的损害也涵盖在其中。在产品责任中应当采狭义的损害概念,将损害与妨碍和危险区分开来。单纯的缺陷产品本身的损失,并... 侵权责任法中的损害概念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基础性概念,我国《侵权责任法》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大解释,将缺陷产品本身的损害也涵盖在其中。在产品责任中应当采狭义的损害概念,将损害与妨碍和危险区分开来。单纯的缺陷产品本身的损失,并不能要求赔偿此种纯粹经济损失。但是对于因缺陷产品造成的营业损失,在因果关系具有相当性或可预见性时,应当对此种纯经济损失提供补救。侵权责任法的适度扩张对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是有利的,但是也不能将侵权责任法的调整范围无限制地进行扩张,否则将会损害私法自治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责任 损害 妨碍 危险 纯粹经济损失 违约责任
原文传递
敌人刑法:一个初步的清理 被引量:45
11
作者 刘仁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9,共6页
雅科布斯的"敌人刑法"理论,其基本主张站不住脚,是一种充满歧义和危险的理论,我们应当对它说"不"。不管"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一切按照法律办,构成什么罪就是什么罪,该判什么刑就判什... 雅科布斯的"敌人刑法"理论,其基本主张站不住脚,是一种充满歧义和危险的理论,我们应当对它说"不"。不管"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一切按照法律办,构成什么罪就是什么罪,该判什么刑就判什么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人刑法 危险 人权保障
下载PDF
中立的帮助行为与客观归责理论 被引量:43
12
作者 姚万勤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142,共14页
中立的帮助行为处罚依据主要经历了从全面处罚到限制处罚的流变。由于全面处罚的观点与自由市场意识抵牾颇多而日渐凋敝,鲜有学者继续支持。目前的多种限制路径集中在限制处罚内部但并未对该问题的解决提供较为理想的方案。学界的最新... 中立的帮助行为处罚依据主要经历了从全面处罚到限制处罚的流变。由于全面处罚的观点与自由市场意识抵牾颇多而日渐凋敝,鲜有学者继续支持。目前的多种限制路径集中在限制处罚内部但并未对该问题的解决提供较为理想的方案。学界的最新理论动向旨在引入客观归责理论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成为解决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以及可罚范围的有力理论。虽然引入客观归责理论处理该问题有利于将处罚标准具体化,也契合了共犯的处罚根据,但是在借鉴该理论之时,应当根据该理论本身的内容进行梳理,即只有行为人不仅"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而且"实现了不被允许的危险"之时,才能对其科以帮助犯的罪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的帮助 客观归责 危险 刑事可罚 自我答责
原文传递
行政违法真的不需要危害结果吗? 被引量:41
13
作者 熊樟林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43,共11页
由于应受行政处罚行为较多表现为行为犯,因而我国传统认识习惯于认为危害结果并非行政违法认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件,没有危害结果并不影响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这种认识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论并不相符,容易陷入主观归责的窠臼,同... 由于应受行政处罚行为较多表现为行为犯,因而我国传统认识习惯于认为危害结果并非行政违法认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件,没有危害结果并不影响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这种认识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论并不相符,容易陷入主观归责的窠臼,同时也可能会导致行政处罚权的滥用。实际上,危害结果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危害结果和"危险"两种类型,表现为"可能的危害结果"和"实际的危害结果"两个阶段。在行政处罚中,大部分行政违法行为要么可归入"危险"的危害结果类型,要么便是处在"可能的危害结果"阶段,但无论如何,危害结果都是此类行为的必备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 危害结果 危险
原文传递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与预防跌倒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张俊红 苏天娇 +1 位作者 王红菊 杨新华 《护理学报》 2011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危险与预防跌倒效能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5月采取便利取样法对北京市某三级医院105例住院老年患者以中文版跌倒危险评定量表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为调查工具进行跌倒危险和预防跌...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危险与预防跌倒效能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5月采取便利取样法对北京市某三级医院105例住院老年患者以中文版跌倒危险评定量表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为调查工具进行跌倒危险和预防跌倒效能调查。结果本组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得分(9.56±5.08)分;低度跌倒危险19例占18.1%,中度跌倒危险69例占65.7%,高度跌倒危险17例占16.2%;高龄、有跌倒史者跌倒危险得分较高。预防跌倒效能得分(6.11±2.66)分;≥75岁及高度跌倒危险患者的预防跌倒效能得分低;预防跌倒效能与跌倒危险得分呈负相关(r=-0.377,P<0.01)。结论应重视从心理角度评定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尤其是对预防跌倒效能低者或过高评估自身活动能力者应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 老年患者 跌倒 危险 心理效能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9
15
作者 沈正 刘兴德 +2 位作者 韦波 李安敏 伍洪令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63例确诊为冠心病并且行PCI手术的患者,术前对所有...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63例确诊为冠心病并且行PCI手术的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的hs-CRP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运用Gemini评分对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完成手术后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分析患者hs-CRP水平和血管病变支数、Gemini评分以及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在高血压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s-CRP水平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44,P<0.001),而hs-CRP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现负相关关系(r=-0.18,P=0.003);随着患者Gemini评分的升高患者hs-CRP水平也同样升高,Gemini评分为重度血管狭窄和中度、轻度血管狭窄患者的hs-CRP水平分别为(17.11±9.58)、(10.02±3.59)、(4.11±1.62)mg/L,3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21,P<0.05)。术后6个月内3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32.1%、52.9%和5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3,P=0.001),并且靶病变血运重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2,P=0.022)。hs-CRP水平是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6,95%CI:1.31~3.42,P=0.005)。结论血清hs-CRP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C反应性蛋白质 危险 预后
下载PDF
200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妊娠期糖尿病处理建议 被引量:39
16
作者 张明 赵忠桢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23-324,共2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危害较大。美国糖尿病学会于2004年发布了最新的GDM处理建议:妊娠早期行发病风险评估,适时行糖筛查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明确诊断,妊娠期积极控制血糖,适时终止妊娠,减少母儿合并症。产后随访并评价母儿远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危害较大。美国糖尿病学会于2004年发布了最新的GDM处理建议:妊娠早期行发病风险评估,适时行糖筛查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明确诊断,妊娠期积极控制血糖,适时终止妊娠,减少母儿合并症。产后随访并评价母儿远期发生糖尿病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糖尿病学会 母儿 妊娠期糖尿病 GDM 诊断 处理 适时 危险 危害 远期
下载PDF
论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37
17
作者 谢晓琳 《通信电源技术》 2011年第6期108-109,112,共3页
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电力调度中依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要多措并举地做好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文中论述了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新形势 电力调度 危险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佑安 王魁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9-14,共6页
随着《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下简称《细则》)的贯彻执行,我国一些主要突出矿区都先后开展了工作面突出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工作。但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在突出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中,如何确定突出预测的敏感指标及其标志突出危... 随着《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下简称《细则》)的贯彻执行,我国一些主要突出矿区都先后开展了工作面突出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工作。但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在突出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中,如何确定突出预测的敏感指标及其标志突出危险的临界值是技术难点。木文结合已进行的工作,对该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瓦斯 突出 危险 指标
下载PDF
注射的滥用、危险与安全 被引量:30
19
作者 祖述宪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997年第3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注射 滥用 危险 安全 用药方法
下载PDF
紧急避险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马克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91-97,共7页
本文首先扼要说明了紧急避险的沿革 ;接着就日、德、意、俄、法和前苏联等国学者对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和成立要件的不同观点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关于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 ,笔者原则上赞同阻却违法说 ,关于成立要件 ,虽然认为俄国学者的提... 本文首先扼要说明了紧急避险的沿革 ;接着就日、德、意、俄、法和前苏联等国学者对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和成立要件的不同观点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关于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 ,笔者原则上赞同阻却违法说 ,关于成立要件 ,虽然认为俄国学者的提法比较妥当 ,但在论述时则采用日本某些学者分为四个要件的主张 ,并按照四个要件逐一对有关的不同意见加以述评。最后 ,就日、俄和前苏联学者对避险过当和假想避险的不同论述作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避险 避险过当 假想避险 刑法 危险 定义 构成要件 自律性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