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的结构补偿控制
被引量:
23
1
作者
邵俊鹏
李建英
+1 位作者
王仲文
韩桂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91,共6页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存在多余力,且多余力严重影响加载精确度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介绍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对舵机系统、加载系统分别进行建模,建立整个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了结构补偿环节,提...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存在多余力,且多余力严重影响加载精确度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介绍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对舵机系统、加载系统分别进行建模,建立整个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了结构补偿环节,提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的控制方案,从理论上结构补偿环节可以实现对系统全部补偿和抑制多余力。对采用结构补偿环节前后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结构补偿环节能使多余力大幅度减小,动态加载精确度明显提高,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控制模型
被动加载
结构补偿环节
多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MAC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自学习控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经甫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347,共5页
通过建立某飞行器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产生原理。提出了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环节的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和算法。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
通过建立某飞行器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产生原理。提出了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环节的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和算法。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负载干扰
多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于船舶舵机的电液负载模拟器之控制系统
被引量:
14
3
作者
慕香永
裴润
+1 位作者
刘志林
张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4-568,573,共6页
对船舶舵机使用的电液负载模拟器,建立了传递函数模型,给出了频率特性.根据这个模拟器的实时性和跟踪精度指标,设计了主从式结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采用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鲁棒性能;又设计了前馈控制器。提供速度补偿...
对船舶舵机使用的电液负载模拟器,建立了传递函数模型,给出了频率特性.根据这个模拟器的实时性和跟踪精度指标,设计了主从式结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采用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鲁棒性能;又设计了前馈控制器。提供速度补偿和加速度补偿,使系统有多余力时,能够满足性能指标.实际加载实验表明,无论主动或被动加载,其精度都满足设计指标,并且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模糊自适应PID
前馈补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MAC的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复合控制
被引量:
7
4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经甫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利用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方法 ,建立了某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扩展键合图模型 .针对多余力严重影响施力系统动态加载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来提高施力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
利用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方法 ,建立了某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扩展键合图模型 .针对多余力严重影响施力系统动态加载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来提高施力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操舵系统
复合控制
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键合图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位置扰动型电液力控制系统多余力的抑制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明伟
金晓宏
+1 位作者
陶平
程校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在位置扰动下,电液力控制系统中液压缸被动运动引起强迫流量,导致多余力的产生。为了减少多余力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位置扰动下的电液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分解出多余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一个与系统中电液伺服阀主阀...
在位置扰动下,电液力控制系统中液压缸被动运动引起强迫流量,导致多余力的产生。为了减少多余力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位置扰动下的电液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分解出多余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一个与系统中电液伺服阀主阀芯运动方向相反的补偿用电液伺服阀来消除多余力的方案,然后以一个典型的液压系统为例,借助Simulink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补偿阀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强迫流量并大幅减少多余力,位置扰动下多余力减少量最多达93.5%,输出力跟踪幅值误差不大于2%,稳态误差不大于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力控制系统
多余力
位置扰动
电液伺服阀
流量补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动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抑制
被引量:
7
6
作者
鄂昱村
陈楸
李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6,共5页
针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中多余力较大且结构不变性原理对多余流量难以完全补偿的问题,首先要求配置合适的蓄能器,使系统有适当的体积弹性模量,从而使活塞运动所产生的多余力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其次通过结构不变性原理对多余流量进行精确...
针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中多余力较大且结构不变性原理对多余流量难以完全补偿的问题,首先要求配置合适的蓄能器,使系统有适当的体积弹性模量,从而使活塞运动所产生的多余力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其次通过结构不变性原理对多余流量进行精确补偿,但由于伺服阀的流量增益与负载压力是非线性的,采用状态观测器获得内部压力,以实现对流量的精确控制。以AMESim-Simulink为基础建立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对多余力的抑制效果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伺服加载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
AMESI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位置扰动型电液力加载系统反步控制
被引量:
6
7
作者
魏航
金晓宏
+1 位作者
黄浩
陶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218,共6页
针对位置扰动型电液力加载系统中产生的多余力,提出一种反步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力加载系统的微分方程;然后,为了使控制器简便易行,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利用Lyapunov稳定性条件和反步控制思想反演设计出一次反步控制器。采用一组典...
针对位置扰动型电液力加载系统中产生的多余力,提出一种反步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力加载系统的微分方程;然后,为了使控制器简便易行,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利用Lyapunov稳定性条件和反步控制思想反演设计出一次反步控制器。采用一组典型的电液力加载系统参数,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反步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反步控制器能控制主阀芯反向运动并将力加载系统油腔的多余流量排出,且参数调节简便;增大反步系数k值,系统响应会变快,跟踪误差减小,但超调量会增加;相较于PID控制力加载系统,加入反步控制器的系统响应更快,且经过初始阶段后能一直保持更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力加载系统
位置扰动
多余力
反步控制
LYAPUNOV函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Q伺服阀抑制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的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经甫
李洪人
张大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建立了采用P-Q伺服阀控制加载的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键图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P-Q伺服阀和普通的流量伺服阀加载试验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P-Q伺服阀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P-Q伺服阀
键图
多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MI的H_∞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经甫
叶正茂
+2 位作者
张辉
李洪人
崔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9-171,204,共4页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权函数,采用混合灵敏度的H∞方法设计并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在弹簧刚度发生变化时具有鲁棒性,并且结合结构不变性原理能有效...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权函数,采用混合灵敏度的H∞方法设计并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在弹簧刚度发生变化时具有鲁棒性,并且结合结构不变性原理能有效抑制多余力,提高被动加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混合灵敏度
电液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
被引量:
1
10
作者
袁朝辉
褚仁林
张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2-184,共3页
研究了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解耦控制问题。分析了协调加载系统组成结构,建立了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数学模型,指出了协调加载系统解耦控制的难点。针对该系统特点,提出了基于GCMAC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策略,采用常规PID控制器作为...
研究了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解耦控制问题。分析了协调加载系统组成结构,建立了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数学模型,指出了协调加载系统解耦控制的难点。针对该系统特点,提出了基于GCMAC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策略,采用常规PID控制器作为辅助控制器,GCMAC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在线学习理想控制作用,使得耦合系统逼近参考模型,实现解耦控制。仿真表明,该解耦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力指令跟踪误差小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解耦
多余力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阀并联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戴远敏
李建英
刘海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89,127,共4页
为了提高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并解决多余力抑制这一技术难题,对流量阀单阀控制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和流量阀与P-Q阀双阀并联控制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和试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加载系统采用双阀并联...
为了提高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并解决多余力抑制这一技术难题,对流量阀单阀控制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和流量阀与P-Q阀双阀并联控制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和试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加载系统采用双阀并联控制比单阀控制的多余力明显减小,动态加载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P-Q伺服阀
双阀并联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向器综合试验台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佳晨
麦云飞
顾凯凯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3-687,共5页
阐述了汽车转向器综合试验台系统多余力产生的原因。构建了试验台的物理模型,依据试验台负载加载系统的液压控制原理,建立了以伺服放大器、电液伺服阀、伺服缸、力传感器等的系统数学模型;采用结果不变性原理设置前馈补偿器的方法消除...
阐述了汽车转向器综合试验台系统多余力产生的原因。构建了试验台的物理模型,依据试验台负载加载系统的液压控制原理,建立了以伺服放大器、电液伺服阀、伺服缸、力传感器等的系统数学模型;采用结果不变性原理设置前馈补偿器的方法消除负载加载系统中所产生的多余力,將补偿前后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进行时域和频域的仿真和对比分析,加入前馈补偿后系统满足性能指标;实际采样力曲线实验结果对比说明多余力有效地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力
仿真
前馈补偿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Q伺服阀在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3
作者
田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2-115,共4页
由于P-Q伺服阀内部的压力反馈作用,使得采用P-Q伺服阀控制的被动式加载系统能取得较好的抑制多余力效果。通过对P-Q伺服阀工作原理的分析,分别建立了P-Q伺服阀和采用P-Q伺服阀控制加载的减摇鳍负载仿真台的传递函数模型。通过对P-Q伺服...
由于P-Q伺服阀内部的压力反馈作用,使得采用P-Q伺服阀控制的被动式加载系统能取得较好的抑制多余力效果。通过对P-Q伺服阀工作原理的分析,分别建立了P-Q伺服阀和采用P-Q伺服阀控制加载的减摇鳍负载仿真台的传递函数模型。通过对P-Q伺服阀加载试验曲线的分析表明,采用P-Q伺服阀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减摇鳍仿真台的多余力,特别是减摇鳍系统启动和换向时的多余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
电液负载仿真台
P-Q伺服阀
多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动式电液力加载系统多余力的研究
14
作者
程校
金晓宏
+1 位作者
张明伟
郑宝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75,共5页
被动式电液力加载系统中,加载执行器在被加载对象强制向后推移过程中形成强迫流量,导致出现多余力,多余力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加载精度。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接着,在频率域中分离出多余力表达式,借此找出了影响多余力...
被动式电液力加载系统中,加载执行器在被加载对象强制向后推移过程中形成强迫流量,导致出现多余力,多余力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加载精度。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接着,在频率域中分离出多余力表达式,借此找出了影响多余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被加载对象引起的速度扰动;其次,采用补偿器对强迫流量进行补偿,以减小多余力;然后,利用加载执行器压力参数来实时修正流量增益,以减少因负载压力变动引起的流量增益波动对多余力的影响。最后借助AMESim-Simulink进行联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电液力加载系统能准确复现指令力,多余力减小96%以上,稳态跟踪误差不高于4%,响应滞后最大0.0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力加载系统
被动式加载
多余力
补偿器
流量增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田军
郑学银
+1 位作者
李祥春
曹建林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4年第2期50-53,共4页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上多余力的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多余力的因素,从而提出了抑制多余力的措施,并完成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多余力进行抑制。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阀并联控制在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
20
16
作者
王经甫
叶正茂
李洪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阀并联控制方案。通过对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建模,p-qv伺服阀模型的分析简化,设计了双阀并联控制实时控制系统。对比双阀并联控制和单流量伺服阀控制的试验曲线,可以看出被动加载时双阀并联控制比单流量伺服阀控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舵机系统启停和换向时的多余力,明显改善系统动态加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双阀并联控制
多余力
p-qv伺服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控制在提高被动式力伺服系统频宽上的应用
被引量:
1
17
作者
张立勋
王安敏
+2 位作者
郑学明
吴盛林
刘庆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52-255,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局部反馈和前馈复合控制方案,把开环控制的快速特点与闭环控制精度较高的特点相结合,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使系统频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介绍了消除多余力的补偿方法。
关键词
复合控制
频宽
多余力
补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舶舵机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控制策略
被引量:
2
18
作者
薛红军
邓攀
张国龙
《船舶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80,85,共5页
为了提高船舶舵机加载系统的加载精度,需有效抑制多余力的干扰。以液压缸作为加载系统,建立了精确模型,采用内模控制和速度补偿的复合控制策略抑制多余力。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多余力复合控制策略与传统的速度补偿进行了对比仿...
为了提高船舶舵机加载系统的加载精度,需有效抑制多余力的干扰。以液压缸作为加载系统,建立了精确模型,采用内模控制和速度补偿的复合控制策略抑制多余力。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多余力复合控制策略与传统的速度补偿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控制策略使抑制多余力的频率范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舵机
力加载
电液伺服
多余力
内模控制
仿真
原文传递
题名
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的结构补偿控制
被引量:
23
1
作者
邵俊鹏
李建英
王仲文
韩桂华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91,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14001)
文摘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存在多余力,且多余力严重影响加载精确度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介绍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对舵机系统、加载系统分别进行建模,建立整个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了结构补偿环节,提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的控制方案,从理论上结构补偿环节可以实现对系统全部补偿和抑制多余力。对采用结构补偿环节前后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结构补偿环节能使多余力大幅度减小,动态加载精确度明显提高,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控制模型
被动加载
结构补偿环节
多余力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s
control
model
passive
loading
structure
compensation
unit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TP27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MAC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自学习控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经甫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347,共5页
文摘
通过建立某飞行器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产生原理。提出了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环节的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和算法。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负载干扰
多余力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CMAC
neural
network
Load
disturbance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船舶舵机的电液负载模拟器之控制系统
被引量:
14
3
作者
慕香永
裴润
刘志林
张军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出处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4-568,573,共6页
文摘
对船舶舵机使用的电液负载模拟器,建立了传递函数模型,给出了频率特性.根据这个模拟器的实时性和跟踪精度指标,设计了主从式结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采用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鲁棒性能;又设计了前馈控制器。提供速度补偿和加速度补偿,使系统有多余力时,能够满足性能指标.实际加载实验表明,无论主动或被动加载,其精度都满足设计指标,并且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关键词
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模糊自适应PID
前馈补偿
Keywords
load
simulator
superfluous
force
adaptive
fuzzy
PID
feedforward
compensate
分类号
TP273.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MAC的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复合控制
被引量:
7
4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王经甫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文摘
利用键合图建模与仿真方法 ,建立了某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与操舵系统联动的扩展键合图模型 .针对多余力严重影响施力系统动态加载性能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 CMAC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来提高施力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 ,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
关键词
船舶
操舵系统
复合控制
负载模拟器
CMAC神经网络
键合图模型
Keywords
load
simulator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
neural
network
bond
graph
model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U664.8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U661.7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位置扰动型电液力控制系统多余力的抑制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明伟
金晓宏
陶平
程校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5387)
文摘
在位置扰动下,电液力控制系统中液压缸被动运动引起强迫流量,导致多余力的产生。为了减少多余力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位置扰动下的电液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分解出多余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一个与系统中电液伺服阀主阀芯运动方向相反的补偿用电液伺服阀来消除多余力的方案,然后以一个典型的液压系统为例,借助Simulink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补偿阀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强迫流量并大幅减少多余力,位置扰动下多余力减少量最多达93.5%,输出力跟踪幅值误差不大于2%,稳态误差不大于1.8%。
关键词
电液力控制系统
多余力
位置扰动
电液伺服阀
流量补偿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force
control
system
superfluous
force
position
disturbance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flow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H137.9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动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抑制
被引量:
7
6
作者
鄂昱村
陈楸
李毅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6,共5页
文摘
针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中多余力较大且结构不变性原理对多余流量难以完全补偿的问题,首先要求配置合适的蓄能器,使系统有适当的体积弹性模量,从而使活塞运动所产生的多余力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其次通过结构不变性原理对多余流量进行精确补偿,但由于伺服阀的流量增益与负载压力是非线性的,采用状态观测器获得内部压力,以实现对流量的精确控制。以AMESim-Simulink为基础建立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对多余力的抑制效果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被动伺服加载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
AMESIM
Keywords
passive
servo-loading
superfluous
force
structure
invariance
theory
AMESim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位置扰动型电液力加载系统反步控制
被引量:
6
7
作者
魏航
金晓宏
黄浩
陶平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21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5387).
文摘
针对位置扰动型电液力加载系统中产生的多余力,提出一种反步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力加载系统的微分方程;然后,为了使控制器简便易行,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利用Lyapunov稳定性条件和反步控制思想反演设计出一次反步控制器。采用一组典型的电液力加载系统参数,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反步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反步控制器能控制主阀芯反向运动并将力加载系统油腔的多余流量排出,且参数调节简便;增大反步系数k值,系统响应会变快,跟踪误差减小,但超调量会增加;相较于PID控制力加载系统,加入反步控制器的系统响应更快,且经过初始阶段后能一直保持更好的跟踪性能。
关键词
电液力加载系统
位置扰动
多余力
反步控制
LYAPUNOV函数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force
-loading
system
position
disturbance
superfluous
force
backstepping
control
Lyapunov
function
分类号
TH137.9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Q伺服阀抑制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的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经甫
李洪人
张大鹏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文摘
建立了采用P-Q伺服阀控制加载的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键图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P-Q伺服阀和普通的流量伺服阀加载试验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P-Q伺服阀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多余力。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P-Q伺服阀
键图
多余力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P-Q
servo-valve
Bond
graph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MI的H_∞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经甫
叶正茂
张辉
李洪人
崔浏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9-171,204,共4页
文摘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权函数,采用混合灵敏度的H∞方法设计并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在弹簧刚度发生变化时具有鲁棒性,并且结合结构不变性原理能有效抑制多余力,提高被动加载的性能。
关键词
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混合灵敏度
电液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Keywords
H∞
control
LMI
Mixed
sensitivity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
被引量:
1
10
作者
袁朝辉
褚仁林
张伟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2-184,共3页
文摘
研究了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解耦控制问题。分析了协调加载系统组成结构,建立了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数学模型,指出了协调加载系统解耦控制的难点。针对该系统特点,提出了基于GCMAC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策略,采用常规PID控制器作为辅助控制器,GCMAC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在线学习理想控制作用,使得耦合系统逼近参考模型,实现解耦控制。仿真表明,该解耦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力指令跟踪误差小于4%。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解耦
多余力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Keywords
Helicopter
rotor
concordant
loading
Electro-hydraulic
servo
loading
system
CMAC
Decoupling
superfluous
force
MRAC
分类号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阀并联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戴远敏
李建英
刘海之
机构
哈尔滨三迪工控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89,127,共4页
文摘
为了提高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并解决多余力抑制这一技术难题,对流量阀单阀控制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和流量阀与P-Q阀双阀并联控制电液负载模拟器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和试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加载系统采用双阀并联控制比单阀控制的多余力明显减小,动态加载精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P-Q伺服阀
双阀并联控制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superfluous
force
P-Q
servo
valve
Double
valve
parallel
control
分类号
TP271.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向器综合试验台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佳晨
麦云飞
顾凯凯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3-687,共5页
文摘
阐述了汽车转向器综合试验台系统多余力产生的原因。构建了试验台的物理模型,依据试验台负载加载系统的液压控制原理,建立了以伺服放大器、电液伺服阀、伺服缸、力传感器等的系统数学模型;采用结果不变性原理设置前馈补偿器的方法消除负载加载系统中所产生的多余力,將补偿前后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进行时域和频域的仿真和对比分析,加入前馈补偿后系统满足性能指标;实际采样力曲线实验结果对比说明多余力有效地得到抑制。
关键词
多余力
仿真
前馈补偿器
Keywords
superfluous
force
simulation
feed-forward
compensator
test
bench
分类号
TP30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Q伺服阀在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3
作者
田军
机构
海军装备部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2-115,共4页
文摘
由于P-Q伺服阀内部的压力反馈作用,使得采用P-Q伺服阀控制的被动式加载系统能取得较好的抑制多余力效果。通过对P-Q伺服阀工作原理的分析,分别建立了P-Q伺服阀和采用P-Q伺服阀控制加载的减摇鳍负载仿真台的传递函数模型。通过对P-Q伺服阀加载试验曲线的分析表明,采用P-Q伺服阀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减摇鳍仿真台的多余力,特别是减摇鳍系统启动和换向时的多余力。
关键词
减摇鳍
电液负载仿真台
P-Q伺服阀
多余力
Keywords
Fin
stabilizer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P-Q
servo-valve
superfluous
forc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动式电液力加载系统多余力的研究
14
作者
程校
金晓宏
张明伟
郑宝剑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7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载中含有负值弹性刚度的电液负载模拟器机理研究(51675387)
文摘
被动式电液力加载系统中,加载执行器在被加载对象强制向后推移过程中形成强迫流量,导致出现多余力,多余力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加载精度。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接着,在频率域中分离出多余力表达式,借此找出了影响多余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被加载对象引起的速度扰动;其次,采用补偿器对强迫流量进行补偿,以减小多余力;然后,利用加载执行器压力参数来实时修正流量增益,以减少因负载压力变动引起的流量增益波动对多余力的影响。最后借助AMESim-Simulink进行联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电液力加载系统能准确复现指令力,多余力减小96%以上,稳态跟踪误差不高于4%,响应滞后最大0.03s。
关键词
电液力加载系统
被动式加载
多余力
补偿器
流量增益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ing
System
Passive
Loading
superfluous
force
Compensator
Flow
Gain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O415.5 [理学—理论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田军
郑学银
李祥春
曹建林
机构
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
出处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4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摘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上多余力的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多余力的因素,从而提出了抑制多余力的措施,并完成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多余力进行抑制。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
因素
Keywords
Electro
-
hydraulic
simulator
superfluous
force
Complication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阀并联控制在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
20
16
作者
王经甫
叶正茂
李洪人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文摘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阀并联控制方案。通过对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建模,p-qv伺服阀模型的分析简化,设计了双阀并联控制实时控制系统。对比双阀并联控制和单流量伺服阀控制的试验曲线,可以看出被动加载时双阀并联控制比单流量伺服阀控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舵机系统启停和换向时的多余力,明显改善系统动态加载性能。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双阀并联控制
多余力
p-qv伺服阀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Dual-valve
parallel
connected
control
superfluous
force
p-qv
servo
valv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控制在提高被动式力伺服系统频宽上的应用
被引量:
1
17
作者
张立勋
王安敏
郑学明
吴盛林
刘庆和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52-255,共4页
文摘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局部反馈和前馈复合控制方案,把开环控制的快速特点与闭环控制精度较高的特点相结合,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使系统频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介绍了消除多余力的补偿方法。
关键词
复合控制
频宽
多余力
补偿
Keywords
Compound
control
Frequency
bandwidth
superfluous
force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P27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舵机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控制策略
被引量:
2
18
作者
薛红军
邓攀
张国龙
机构
海军驻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出处
《船舶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80,85,共5页
文摘
为了提高船舶舵机加载系统的加载精度,需有效抑制多余力的干扰。以液压缸作为加载系统,建立了精确模型,采用内模控制和速度补偿的复合控制策略抑制多余力。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多余力复合控制策略与传统的速度补偿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控制策略使抑制多余力的频率范围增加。
关键词
船舶舵机
力加载
电液伺服
多余力
内模控制
仿真
Keywords
ship
rudder,"
force
loading,"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uperfluous
'
force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imulation
分类号
U664.4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的结构补偿控制
邵俊鹏
李建英
王仲文
韩桂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MAC的电液负载模拟器自学习控制
叶正茂
李洪人
王经甫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于船舶舵机的电液负载模拟器之控制系统
慕香永
裴润
刘志林
张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CMAC的船舶操舵系统负载模拟器复合控制
叶正茂
李洪人
王经甫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位置扰动型电液力控制系统多余力的抑制
张明伟
金晓宏
陶平
程校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被动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抑制
鄂昱村
陈楸
李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位置扰动型电液力加载系统反步控制
魏航
金晓宏
黄浩
陶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P-Q伺服阀抑制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的研究
王经甫
李洪人
张大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LMI的H_∞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
王经甫
叶正茂
张辉
李洪人
崔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
袁朝辉
褚仁林
张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双阀并联控制在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应用
戴远敏
李建英
刘海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转向器综合试验台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研究
刘佳晨
麦云飞
顾凯凯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P-Q伺服阀在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中的应用
田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被动式电液力加载系统多余力的研究
程校
金晓宏
张明伟
郑宝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技术研究
田军
郑学银
李祥春
曹建林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双阀并联控制在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研究
王经甫
叶正茂
李洪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复合控制在提高被动式力伺服系统频宽上的应用
张立勋
王安敏
郑学明
吴盛林
刘庆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船舶舵机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控制策略
薛红军
邓攀
张国龙
《船舶工程》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