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输电系统过电压、潜供电流和无功补偿 被引量:62
1
作者 谷定燮 周沛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25,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特高压输电系统过电压、潜供电流及无功补偿的研究结果,认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不采用高速接地开关;近期可采用固定式高抗,不用可控高抗;尽量缩短暂态过电压持续时间;特高压系统中突显的特殊操作过电压,即接地过电压和切... 介绍了国内外特高压输电系统过电压、潜供电流及无功补偿的研究结果,认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不采用高速接地开关;近期可采用固定式高抗,不用可控高抗;尽量缩短暂态过电压持续时间;特高压系统中突显的特殊操作过电压,即接地过电压和切除短路故障分闸过电压;绕击是造成特高压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山区应适当减小地线保护角。特高压变电所应适当增加MOA数量,以减小雷电侵入波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系统 过电压 潜供电流 无功补偿
下载PDF
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冠 吕鑫昌 +2 位作者 孙秋芹 李庆余 李庆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3-18,共6页
超长距离半波长交流输电因其特有的经济性与技术优势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阐明了该技术的基本输电特征,分析了半波长交流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人造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调谐网络... 超长距离半波长交流输电因其特有的经济性与技术优势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阐明了该技术的基本输电特征,分析了半波长交流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人造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调谐网络优化、功率传输和暂态稳定特性、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潜供电弧特性与抑制、内部过电压以及沿途负载供电等,指出了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并给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交流输电 人工调谐 功率传输 过电压 潜供电弧
下载PDF
EMTP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3
作者 曹祥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68,共5页
为了使EMTP能为正在开展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服务,在简单介绍EMTP元件模型的基础上,围绕特高压交流输电研究各主要课题论述了EMTP的使用方法,因特高压线路的高电压、大电容、小电阻带来了其它电压等级所未有的技术问题,诸如零点偏移、谐... 为了使EMTP能为正在开展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服务,在简单介绍EMTP元件模型的基础上,围绕特高压交流输电研究各主要课题论述了EMTP的使用方法,因特高压线路的高电压、大电容、小电阻带来了其它电压等级所未有的技术问题,诸如零点偏移、谐振过电压、潜供电流熄灭和短时间工频过电压升高等,故需对特高压系统的这些特有现象进行详细模拟。为了降低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造价,特高压的绝缘设计不能是单纯的既有电压等级的延伸,而是需对特高压系统的过电压进行详细计算,EMTP是解决上述2个问题的最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EMTP 雷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短时间交流过电压 隔离开关分合过电压 暂态恢复电压 潜供电流 零点偏移 谐振过电压 元件模型
下载PDF
超高压线路上潜供电弧熄灭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林莘 何柏娜 徐建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共3页
为了减少潜供电弧的熄灭时间,确保单相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研究了超高压输电线路上产生潜供电弧的机理和主要抑制方法。基于电路原理得出恢复电压和潜供电流的数学表达式,运用MATLAB编程得到恢复电压和潜供电流的数值。通过SIMULINK组建模... 为了减少潜供电弧的熄灭时间,确保单相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研究了超高压输电线路上产生潜供电弧的机理和主要抑制方法。基于电路原理得出恢复电压和潜供电流的数学表达式,运用MATLAB编程得到恢复电压和潜供电流的数值。通过SIMULINK组建模块,仿真整个电路,得到恢复电压和潜供电流的波形图和数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吻合。分析快速接地开关抑制潜供电弧的机理,在线路上安装快速接地开关后,弧道上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都有了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供电弧 重合闸 恢复电压 快速接地开关
下载PDF
基于二次注入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电压消弧方法 被引量:39
5
作者 彭沙沙 曾祥君 +2 位作者 喻琨 王文 蔡演存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42-149,共8页
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中存在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注入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电压消弧方法。该方法通过向配电网中性点注入工频电流来达到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目的,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电流的参考值由二... 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中存在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注入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电压消弧方法。该方法通过向配电网中性点注入工频电流来达到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目的,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电流的参考值由二次注入特定电流的方法得到,将注入电流偏差信号通过比例谐振控制器,驱动逆变器开关管产生逆变电流,经滤波电路后注入电网中性点,抑制故障点电压和电流到零。仿真及10kV接地故障实验表明,该方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能补偿配电网接地故障电流的无功电流分量、有功电流分量及谐波分量,实现瞬时接地故障快速可靠灭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注入 比例谐振 单相接地故障 消弧
下载PDF
计及风影响的潜供电弧自熄特性计算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颜湘莲 陈维江 +1 位作者 王承玉 李志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共6页
风是影响潜供电弧自熄特性的重要因素,从电弧运动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计及风影响的潜供电弧自熄特性。利用链式电弧模型,分析电弧受到的电动力、空气阻力和风载荷,获得电弧运动速度控制方程,建立考虑风载荷的潜供电弧运动模型。利用电弧... 风是影响潜供电弧自熄特性的重要因素,从电弧运动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计及风影响的潜供电弧自熄特性。利用链式电弧模型,分析电弧受到的电动力、空气阻力和风载荷,获得电弧运动速度控制方程,建立考虑风载荷的潜供电弧运动模型。利用电弧自熄的长度判据,提出了计算电弧自熄特性的仿真流程。通过比较电弧受到的风载荷与电动力,分析了在不同电流下风对电弧运动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风向和风速对燃弧时间及分散性的影响。最后对潜供电弧自熄时间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电弧运动模型能有效计及风对潜供电弧的运动和自熄特性的影响,燃弧时间计算值与实测时间基本相符,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供电弧 电弧运动模型 风载荷 电弧长度判据 燃弧时间
下载PDF
基于电压谐波信号分析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斌 李永丽 +1 位作者 曾治安 梅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3-57,共5页
自适应自动重合闸技术具有诸多传统重合闸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经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区分输电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的方法。当故障发生时,对于不同的故障性质(瞬时性故障或永久性故障),重合闸安装处母线的电压信号在不同时... 自适应自动重合闸技术具有诸多传统重合闸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经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区分输电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的方法。当故障发生时,对于不同的故障性质(瞬时性故障或永久性故障),重合闸安装处母线的电压信号在不同时刻所蕴含的谐波分量有所不同。根据对故障电弧电压信号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判别故障性质的奇次谐波能量判据,该判据适用于发生金属性故障或经过渡电阻故障时判断故障性质。通过EMTP软件中的TACS功能对电弧故障的大量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且该判据仅利用了电压信号,所以基于此判据的单相自适应合闸是易于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谐波信号分析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电力系统稳定性 短路电流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弧模型及其PSCAD/EMTDC仿真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范李平 袁兆强 张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弧建模方法及仿真研究。利用PSCAD/EMTDC中的逻辑判断,传递函数等模块,准确建立了一次、二次电弧动态特性的模型控制块,将其封装嵌入至输电线路模型界面中,实现了实时控制,并将DB5离散小波...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弧建模方法及仿真研究。利用PSCAD/EMTDC中的逻辑判断,传递函数等模块,准确建立了一次、二次电弧动态特性的模型控制块,将其封装嵌入至输电线路模型界面中,实现了实时控制,并将DB5离散小波变换应用于检测故障电弧故障信号奇异性。经过大量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故障电弧信号的高频分量,并能迅速检测出电弧信号的所有异常信息和准确地识别出电弧的熄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接地故障 一次电弧 二次电弧 小波变换
下载PDF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和彦淼 宋杲 +6 位作者 曹荣江 袁亦超 林集明 班连庚 李炜 杨堃 韩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38-143,共6页
潜供电弧的自灭时间决定单相重合闸的重合时间和成功率,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的研究是保证单相重合成功的关键技术。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试验室模拟试验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根据特高压回路设计可能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值,采用试验室... 潜供电弧的自灭时间决定单相重合闸的重合时间和成功率,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的研究是保证单相重合成功的关键技术。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试验室模拟试验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根据特高压回路设计可能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值,采用试验室单相等价回路进行了相应风速、电压梯度、潜供电流值的无补偿、正常补偿和过补偿情况下的102组(共计2 013次)潜供电弧模拟试验,深入研究了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自灭特性,其结果为确定断路器单相重合闸时间整定值的设计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特高压 潜供电弧 恢复电压 模拟实验 自灭特性 单相重合闸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潜供电弧仿真 被引量:30
10
作者 陈维江 颜湘莲 +1 位作者 贺子鸣 李志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潜供电弧的随机性较强,为弥补模拟试验的不足,数字建模和仿真已成为研究潜供电弧的重要工具。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计算潜供电弧自熄特性的仿真模型,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例,计算了电弧的运动特性、... 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潜供电弧的随机性较强,为弥补模拟试验的不足,数字建模和仿真已成为研究潜供电弧的重要工具。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计算潜供电弧自熄特性的仿真模型,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例,计算了电弧的运动特性、电弧电流波形,得到了潜供电弧自熄时间,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潜供电弧仿真模型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输电线路 潜供电弧 仿真模型 弧道电阻 电弧长度
下载PDF
电气事故中铜导线短路熔珠金相组织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魏巍 谢明立 +3 位作者 姚红宇 姚红字 刘清贵 张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211-214,共4页
模拟实际火灾环境分别制备了两种短路熔珠,对其金相组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熔珠凝固后火场高温火烧对金相组织的影响,提出了鉴别两种短路熔珠的方法,即通过分析组织类型、共晶体含量的差异,判断是由线路短路引发了火灾,还是火... 模拟实际火灾环境分别制备了两种短路熔珠,对其金相组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熔珠凝固后火场高温火烧对金相组织的影响,提出了鉴别两种短路熔珠的方法,即通过分析组织类型、共晶体含量的差异,判断是由线路短路引发了火灾,还是火灾导致了线路短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短路 二次短路 熔珠 金相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电弧小波谱能量分析的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被引量:26
12
作者 程玲 徐玉琴 宋秭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81-8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谱能量分析的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该方案在建立瞬时故障的一、二次电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DB6离散小波对故障相母线电压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并计算其高频分量在特定时间窗内的谱能量。瞬时故障时,谱能量较大...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谱能量分析的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该方案在建立瞬时故障的一、二次电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DB6离散小波对故障相母线电压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并计算其高频分量在特定时间窗内的谱能量。瞬时故障时,谱能量较大,且在断路器跳开后的6个周期内均超过设定的门槛值,而永久故障时却不能满足上述条件。这一特征被用作故障识别的判据。仿真结果证实了本文所提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二次电弧 故障识别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电弧复小波检测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被引量:23
13
作者 成敬周 张举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1-25,49,共6页
提出一种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的新方案。该方案利用复小波分析来检测电弧产生的谐波,并以此区分输电线路的单相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故障发生后,对于不同的故障性质,线路首端重合闸安装处的电压谐波含量是不同的。根据电压谐波含量的特... 提出一种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的新方案。该方案利用复小波分析来检测电弧产生的谐波,并以此区分输电线路的单相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故障发生后,对于不同的故障性质,线路首端重合闸安装处的电压谐波含量是不同的。根据电压谐波含量的特征,提出利用复小波相位和幅值的新算法综合判别来快速确定线路的故障性质。该方法可以在熄弧之前进行判断,保障了最佳重合时间。线路故障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瞬时故障 永久故障 二次电弧 复小波分析
下载PDF
自适应熄弧时刻的单相重合闸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索南加乐 梁振锋 宋国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1,共5页
由于二次电弧熄灭时间的不确定,导致采用固定重合闸时间的传统重合闸性能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熄弧时刻的单相重合闸新方案。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两侧故障相断路器跳开,该方案对故障点电弧是否熄灭进行持续循环判断,... 由于二次电弧熄灭时间的不确定,导致采用固定重合闸时间的传统重合闸性能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熄弧时刻的单相重合闸新方案。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两侧故障相断路器跳开,该方案对故障点电弧是否熄灭进行持续循环判断,以确定是否开放重合闸。若电弧已熄灭,则立即开放重合闸重合。若判断结果为电弧尚未熄灭,则继续判别。直至系统允许非全相运行的最长时限,若电弧仍未熄灭,则跳开非故障相断路器。新方案在故障后电弧以较短时间熄灭时,缩短了重合闸时间,改善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电弧经较长时间熄灭时,增加了成功重合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二次电弧 重合闸时间
下载PDF
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自熄特性仿真 被引量:17
15
作者 颜湘莲 陈维江 +2 位作者 李志兵 王承玉 贺子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35-2741,共7页
潜供电弧自熄特性影响输电线路的单相重合闸时间,对提高系统的输送容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基于经典的Mayr电弧模型,采用非线性时变电阻描述弧道特性,建立了弧阻方程,分析潜供电弧的运动特性,获得电弧实时长度以迭代计算弧道电阻,根据能... 潜供电弧自熄特性影响输电线路的单相重合闸时间,对提高系统的输送容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基于经典的Mayr电弧模型,采用非线性时变电阻描述弧道特性,建立了弧阻方程,分析潜供电弧的运动特性,获得电弧实时长度以迭代计算弧道电阻,根据能量守恒原则提出了判断电弧是否自熄的弧阻判据。给出了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的计算电路,进而阐明了计算电弧自熄特性的仿真流程。利用长间隙小电流电弧试验数据,对潜供电弧仿真模型的待求变量进行参数估计,编制了实用仿真程序,计算了电流、电压、弧阻和燃弧时间等电弧特性,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潜供电弧电位梯度为1 500~2 000V/m,计算结果与电弧试验波形接近,燃弧时间的计算误差在工程允许误差范围内,提出的潜供电弧仿真模型及计算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供电弧 弧道电阻 熄弧判据 参数估计 燃弧时间 长间隙小电流电弧
下载PDF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模拟试验等价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和彦淼 宋杲 曹荣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7,共4页
潜供电弧的自灭时间决定着单相重合闸的重合时间和成功率,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的研究是保证单相重合成功的关键技术。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试验室模拟试验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研究方法,该文给出了试验室单相试验回... 潜供电弧的自灭时间决定着单相重合闸的重合时间和成功率,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的研究是保证单相重合成功的关键技术。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试验室模拟试验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潜供电弧自灭特性研究方法,该文给出了试验室单相试验回路的由来,并证明了单相试验回路与特高压同塔双回六相回路的等价性;提出;"长弧"和"短弧"的概念,在模拟试验中采用;较短电弧代替较长电弧,并从理论分析及试验室试验2方面,给出了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弧试验室模拟试验等价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特高压 单相自动重合闸 潜供电弧 自灭特性 电弧模拟试验 长弧 短弧
下载PDF
串联补偿的远距离输电线路潜供电弧参数特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柴旭峥 梁曦东 +1 位作者 曾嵘 何金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2,56,共7页
对于综合配置串、并联补偿的输电线路,在某些配置方案情况下,潜供电弧参数中将存在由故障相串联电容通过短路点与并联电抗器放电形成的低频分量,不利于单相重合闸的成功。基于EMTDC仿真计算和拉普拉斯变换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这... 对于综合配置串、并联补偿的输电线路,在某些配置方案情况下,潜供电弧参数中将存在由故障相串联电容通过短路点与并联电抗器放电形成的低频分量,不利于单相重合闸的成功。基于EMTDC仿真计算和拉普拉斯变换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表现出的特点,分别对远距离输电线路中设置和不设开关站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路中不设开关站时,输电距离的增加使低频分量的振荡频率和衰减系数同时增大,导致其衰减较快。在线路中设置开关站时,即使对故障线路段故障相串补电容采取了旁路措施,某些情况下仍会有非故障线路段故障相的串补电容通过开关站内的电气联系经接地点的潜供电弧放电,产生的低频分量较严重时将影响单相重合闸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低频分量限制措施的采用和优化潜供电弧参数的串、并联补偿配置方案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供电弧 串联补偿 远距离输电线路 低频分量 单相重合闸
下载PDF
利用过渡电阻特征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弧性故障及熄弧时刻识别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邵文权 南树功 +2 位作者 张望妮 刘毅力 黄新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2-1827,共6页
输电线路的瞬时故障多为电弧性故障,可靠确认电弧性故障的电弧熄灭时刻有利于提高重合闸的重合成功率。在利用ATP软件Models模块建立故障一次、二次电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故障电弧阶段至重合前的故障信息计算故障过渡电阻以识别... 输电线路的瞬时故障多为电弧性故障,可靠确认电弧性故障的电弧熄灭时刻有利于提高重合闸的重合成功率。在利用ATP软件Models模块建立故障一次、二次电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故障电弧阶段至重合前的故障信息计算故障过渡电阻以识别电弧性故障的电弧熄灭时刻。电弧性故障在二次电弧阶段其过渡电阻呈现高度非线性,利用过渡电阻计算值标准偏差能够有效识别电弧性故障与非电弧性故障;电弧熄灭后其过渡电阻计算值近似无穷大,利用过渡电阻计算值能可靠确认电弧性故障电弧熄灭。大量ATP仿真分析表明,利用所提出的电弧电阻非线性特征的判据能有效识别电弧性故障并确认故障电弧熄灭时刻,为实现自适应重合时间进而提高重合成功率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特高压 输电线路 二次电弧 过渡电阻 电弧性故障 自适应重合时间
下载PDF
可伸缩接地装置在浮顶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海燕 刘全桢 +2 位作者 刘宝全 高鑫 孙立富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7年第11期20-21,共2页
介绍了浮顶罐浮盘与罐壁之间的电气连接——可伸缩接地装置,它易于安装、检测和维护,能快速对地泄放雷电电荷和静电电荷,同时降低雷电流频率下的趋肤效应,尽可能地消除二次电弧,防止油罐密封处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的火灾。
关键词 浮顶罐 可伸缩接地装置 冲击阻抗 二次电孤 趋肤效应
下载PDF
半波长输电线路潜供电弧多场耦合的动力学建模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行晋源 李庆民 +3 位作者 丛浩熹 陈强 李劲松 李庆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51-2359,共9页
综合考虑半波长输电线路潜供电弧所受电磁力、热浮力、风载荷和空气阻力的多场耦合作用,并纳入链式电弧模型,建立了潜供电弧的受力方程和运动模型。通过深入分析弧根的形成与运动机制,建立了潜供电弧的弧根模型,并提出电流元长度的最优... 综合考虑半波长输电线路潜供电弧所受电磁力、热浮力、风载荷和空气阻力的多场耦合作用,并纳入链式电弧模型,建立了潜供电弧的受力方程和运动模型。通过深入分析弧根的形成与运动机制,建立了潜供电弧的弧根模型,并提出电流元长度的最优选取方法。开展了半波长潜供电弧的物理模拟实验,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比较不同潜供电流、风速和风向下潜供电弧的运动轨迹与自熄时间,分析了风载荷、热浮力与电磁力对电弧的作用机制,表明所建电弧模型能有效计及风载荷对潜供电弧运动与自熄特性的影响。基于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起弧位置的电弧运动轨迹与自熄时间,指出在电极始端起弧时潜供电弧的自熄时间更长,较难熄灭。仿真结果再现了潜供电弧向电极末端运动过程中上弧根的跳跃现象,这可合理解释实验中上弧根位置与弧柱比较接近而落后于下弧根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输电 潜供电弧 多场耦合 弧根模型 起弧位置 物理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