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秸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8
1
作者 徐国伟 段骅 +2 位作者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4-942,共9页
【目的】探讨麦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粳稻扬粳9538种植于大田,进行了麦秸还田与不还田、实地氮肥管理(SSNM)和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等处理,观察了秸秆还田后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土壤pH值、有... 【目的】探讨麦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粳稻扬粳9538种植于大田,进行了麦秸还田与不还田、实地氮肥管理(SSNM)和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等处理,观察了秸秆还田后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土壤pH值、有机酸含量、呼吸速率、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离子的变化动态。【结果】秸秆的腐解高峰在水稻生长的第1个月,土壤中有机酸含量在分蘖中期及穗分化期明显上升;土壤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则表现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秸秆还田后土壤pH值明显降低,有机酸含量增加,并且两者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土壤全磷、可溶性钾含量明显上升,但Na+、Mg2+及Ca2+含量降低,土壤中酶活性和离子含量的升降与土壤中秸秆的腐解有关。秸秆还田增加了水稻成熟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呼吸强度。与实地氮肥管理(SSNM)相比,农民习惯施肥法(FFP)处理增加了土壤中脲酶活性,对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影响。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及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及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正相关,与全磷、全钾相关不显著。【结论】秸秆还田能够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中Na+、Mg2+及Ca2+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土壤 酶活性 呼吸速率 离子 有机质
下载PDF
果蔬气调包装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2
作者 卢立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5-180,共6页
气调包装是一种可延长新鲜水果货架寿命的重要技术。气调包装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包装内气体成分、温湿度的调节。建立气调包装的理论模型是保证气调包装质量、进行气调包装系统设计的关键。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 气调包装是一种可延长新鲜水果货架寿命的重要技术。气调包装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包装内气体成分、温湿度的调节。建立气调包装的理论模型是保证气调包装质量、进行气调包装系统设计的关键。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果蔬呼吸模型、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包装内外气体交换模型、包装内温度与湿度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果蔬气调包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包装 果蔬 模型 呼吸速率 气体交换 温湿度
下载PDF
1-MCP对梨采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0
3
作者 王文辉 孙希生 +2 位作者 李志强 王志华 张志云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77,共3页
1.0 mL.L-1 1-MCP抑制梨品种“京白”、“五九香”、“锦香”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随着冷藏期的延长,货架期间经1-MCP处理的果实呼吸速率逐渐上升;冷藏后货架期间1-MCP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梨果实的酸度、淀粉、果皮叶绿素含量得以保持,但作... 1.0 mL.L-1 1-MCP抑制梨品种“京白”、“五九香”、“锦香”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随着冷藏期的延长,货架期间经1-MCP处理的果实呼吸速率逐渐上升;冷藏后货架期间1-MCP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梨果实的酸度、淀粉、果皮叶绿素含量得以保持,但作用大小因品种而异;1-MCP还可以抑制“锦香”梨冷藏和货架期间黑皮病的发生,防止果实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品种 呼吸速率 冷藏期 黑皮病 果实硬度
下载PDF
桂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乙烯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初探 被引量:44
4
作者 朱诚 刘非燕 +1 位作者 郭达初 沈立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研究了桂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乙烯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表明,花瓣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衰老期间下降,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跃变高峰;SOD和CAT活性在盛花期后迅速下降,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迅速... 研究了桂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乙烯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表明,花瓣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衰老期间下降,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跃变高峰;SOD和CAT活性在盛花期后迅速下降,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迅速上升,膜透性增加。认为乙烯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增加是桂花衰老的主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乙烯 呼吸速率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的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63
5
作者 刘程惠 胡文忠 +1 位作者 姜爱丽 张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18,10,4℃3个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测定颜色、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总酚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切割引起的伤害会导致马铃薯的呼吸强度增强,诱导了与褐变相关酶的活... 目的:研究18,10,4℃3个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测定颜色、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总酚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切割引起的伤害会导致马铃薯的呼吸强度增强,诱导了与褐变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促使切割马铃薯褐变的发生,颜色变差,硬度下降,总酚含量增加,但这种伤害也使鲜切马铃薯VC含量增加。18℃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第3天便开始下降;10℃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第5天开始下降,4℃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贮藏期内(6d)一直保持良好;结论:低温贮藏能够有效地保持鲜切马铃薯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颜色 呼吸强度 酶促褐变
下载PDF
龙眼果实采后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59
6
作者 赵云峰 林河通 +2 位作者 林娇芬 陈绍军 席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研究了采后福眼龙眼果实在(20±0.5)和(4±0.5)℃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20±0.5)℃下贮藏2d,果实呼吸强度下降,之后明显上升;果实采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快速增... 研究了采后福眼龙眼果实在(20±0.5)和(4±0.5)℃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20±0.5)℃下贮藏2d,果实呼吸强度下降,之后明显上升;果实采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快速增加,果实易失重、衰老、腐烂和果皮褐变,贮藏后期果肉自溶;果肉可滴定酸和VC含量快速下降,总糖和蔗糖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下降而后期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比值先升后降;贮藏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4±0.5)℃低温贮藏可显著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病原菌生长,延缓果实衰老和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加,延迟果皮褐变,减少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抑制果肉自溶,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透性 果实采后 品质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实呼吸强度 呼吸跃变型果实 龙眼果实 果皮褐变 可滴定酸 还原糖含量 病原菌生长 果实贮藏期 Vc含量 蔗糖含量 低温贮藏 果实衰老 成分变化 果肉 下降 后期 酸含量 上升 失重
下载PDF
芦苇化感物质EMA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7
作者 李锋民 胡洪营 +2 位作者 种云霄 门玉洁 郭美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7-381,共5页
研究了芦苇产生的化感物质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EMA)对铜绿微囊藻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EMA能提高铜绿微囊藻的呼吸速率,使培养瓶中的CO2浓度升高;降低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速率,促进了铜绿微... 研究了芦苇产生的化感物质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EMA)对铜绿微囊藻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EMA能提高铜绿微囊藻的呼吸速率,使培养瓶中的CO2浓度升高;降低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速率,促进了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的降解,使其含量降低;较低浓度的EMA提高了铜绿微囊藻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而更高浓度的EMA则显著降低了这些酶活性(α=0.05).高浓度EMA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抗氧化酶体系并促进藻类叶绿素的降解可能是其抑藻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EMA) 铜绿微囊藻 叶绿素A 呼吸速率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果蔬气调贮藏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8
作者 刘颖 邬志敏 +1 位作者 李云飞 王如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7,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果蔬气调贮藏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气调保鲜机理、气调贮藏环境模拟与优化、气调包装及气调库系统设计、气调保鲜寿命预测、气调环境下果蔬呼吸速率模型建立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情况,对气调贮藏新技术及其发展...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果蔬气调贮藏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气调保鲜机理、气调贮藏环境模拟与优化、气调包装及气调库系统设计、气调保鲜寿命预测、气调环境下果蔬呼吸速率模型建立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情况,对气调贮藏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氧气调贮藏 快速降氧气调贮藏 呼吸速率 果蔬
下载PDF
5种木本豆科植物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曾小平 赵平 +1 位作者 彭少麟 余作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39-544,共6页
本文测定了鹤山丘陵地豆科阔叶混交林中5种植物(大叶相思、马占相思、绢毛相思、海南红豆和新银合欢)在林地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5种植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植物在冬季和春季的光合速率... 本文测定了鹤山丘陵地豆科阔叶混交林中5种植物(大叶相思、马占相思、绢毛相思、海南红豆和新银合欢)在林地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5种植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植物在冬季和春季的光合速率较低,夏季和秋季都相对较高。年日平均光合速率(μmolCO2m-2s-1)绢毛相思最高6.13,海南红豆最低4.65;植物的呼吸各异,其中新银合欢的呼吸作用最强,海南红豆最低;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不存在相关关系。从国外引种植物(包括新银合欢和3种相思树)的光合速率高于乡土树种海南红豆,表明这几种引种植物适应南亚热带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豆科植物 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菊花花芽分化期超微弱发光及生理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44
10
作者 林桂玉 黄在范 +1 位作者 张翠华 郑成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19-1824,共6页
研究了菊花花芽分化期超微弱发光(UWL),呼吸速率和ATP、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菊花花芽分化起动期(Ⅱ)与未分化期(Ⅰ)相比,UWL强度增加119.3%,呼吸速率提高102.4%,ATP含量增加148.6%,可溶性糖增加95.5%,可溶性蛋白... 研究了菊花花芽分化期超微弱发光(UWL),呼吸速率和ATP、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菊花花芽分化起动期(Ⅱ)与未分化期(Ⅰ)相比,UWL强度增加119.3%,呼吸速率提高102.4%,ATP含量增加148.6%,可溶性糖增加95.5%,可溶性蛋白增加18.3%;在总苞鳞片分化期(Ⅲ)、小花原基分化期(Ⅳ)和花冠形成期(Ⅴ),UWL强度、呼吸速率和ATP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在Ⅳ和Ⅴ期下降幅度很大并接近对照水平,可溶性蛋白在Ⅱ、Ⅲ和Ⅳ期保持较高水平,在Ⅴ期下降幅度较大,但仍比对照增加14.0%;而未发生花芽分化的长日照对照的UWL强度、呼吸速率以及ATP、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保持较稳定水平,显示菊花花芽分化期叶片UWL水平与呼吸速率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花芽分化 超微弱发光 生理代谢
原文传递
外源激素和病原侵染对采后葡萄呼吸速率及组织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丽萍 张维一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3-356,共4页
葡萄采后施用外源ABA可显著刺激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率,ABA对呼吸的促进作用大于C2H4;当葡萄被交链孢和灰霉葡萄抱侵染后,呼吸和乙烯释放均加强。交链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后2d达最大值,而灰霉葡萄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 葡萄采后施用外源ABA可显著刺激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率,ABA对呼吸的促进作用大于C2H4;当葡萄被交链孢和灰霉葡萄抱侵染后,呼吸和乙烯释放均加强。交链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后2d达最大值,而灰霉葡萄孢侵染的葡萄呼吸速率在孢子形成时即达最大值。葡萄感病后,落粒现象加重,组织内源ABA和C2H4含量增加,IAA和GA3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病原侵染 呼吸速率 激素
下载PDF
蓝光对水稻幼苗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余让才 潘瑞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9-162,共4页
就蓝光对水稻幼苗呼吸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蓝光下生长幼苗叶片呼吸速率较白光幼苗提高了50%。蓝光处理提高了幼苗丙酮酸激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丙二酸和正磷酸钠对蓝光幼苗叶片呼吸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76%和24%;而对相... 就蓝光对水稻幼苗呼吸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蓝光下生长幼苗叶片呼吸速率较白光幼苗提高了50%。蓝光处理提高了幼苗丙酮酸激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丙二酸和正磷酸钠对蓝光幼苗叶片呼吸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76%和24%;而对相应的白光幼苗的抑制率分别为70%和32%。这些结果说明蓝光主要是通过EMP-TCA途径而加强呼吸。蓝光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AT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蓝光 呼吸速率 呼吸途径 代谢
下载PDF
1-MCP对鲜枣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文辉 王志华 +2 位作者 李志强 孙希生 张志云 《保鲜与加工》 CAS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鲜枣(ZizphusjujubaMill.大平顶)采用1.00uL·L-1浓度1-MCP(1-甲基环丙烯)在15℃条件下熏蒸处理12h,之后,在0℃和20℃温度下贮藏。结果表明:1-MCP促使全红果呼吸增强,对半红果影响不大;1-MCP抑制半红果VC含量的下降,但加速全红果VC... 鲜枣(ZizphusjujubaMill.大平顶)采用1.00uL·L-1浓度1-MCP(1-甲基环丙烯)在15℃条件下熏蒸处理12h,之后,在0℃和20℃温度下贮藏。结果表明:1-MCP促使全红果呼吸增强,对半红果影响不大;1-MCP抑制半红果VC含量的下降,但加速全红果VC的损失;常温下(20℃)1-MCP对枣果脆果率影响不大,在0℃条件下,半红果处理脆果率明显高于对照,但促使全红果变软,贮藏30天,处理半红果脆枣率比对照高17.1%,全红果比对照低6.9%;处理半红果烂果率高于对照,全红果则相反。1-MCP有助于果皮叶绿素的保持。总体上,1-MCP处理对枣果SSC、可溶性糖、乙醇和TA等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生理 1-MCP 鲜枣 呼吸强度 脆果率 叶绿素 烂果率 乙烯抑制剂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性质及其在土壤中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41
14
作者 赵世翔 姬强 +1 位作者 李忠徽 王旭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3-192,200,共11页
以苹果树修剪的枝条为原料,分别在300、400、500、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在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物理化学吸附仪等手段研究其性质、结构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制备生物质炭的矿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组分... 以苹果树修剪的枝条为原料,分别在300、400、500、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在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物理化学吸附仪等手段研究其性质、结构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制备生物质炭的矿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的碳含量、比表面积及碱性官能团的含量增加,O、H及H/C、O/C和酸性官能团、总官能团的含量则降低,生物质炭的芳香族结构加强,稳定性升高。添加生物质炭可以增加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量碳(MBC)及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含量,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生物质炭的矿化率随着热解温度升高和添加比例增加而降低。利用双库模型揭示了生物质炭对土壤活性碳库、惰性碳库及其分解速率的影响。施用生物质炭后土壤有机碳的半衰期在24.09-44.76 a之间,且随生物质炭制备温度升高而增大。考虑到生物质炭制备过程中有机碳的损失,且从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方面考虑,500℃为制备苹果枝条生物质炭的最佳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热解温度 呼吸速率 微生物量碳 半衰期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采后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望舒 郑金土 +7 位作者 汪国云 何桂娥 孙崇德 许文平 杨绍兰 蔡冲 李鲜 陈昆松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7-424,共8页
以3个品种杨梅果实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为未成熟(immature)、成熟(mature)和完熟(ripe)3种不同成熟度,在20℃下48h贮藏过程中,每隔3h检测一次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并分析成熟过程相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未成熟和成熟果实的呼吸速... 以3个品种杨梅果实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为未成熟(immature)、成熟(mature)和完熟(ripe)3种不同成熟度,在20℃下48h贮藏过程中,每隔3h检测一次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并分析成熟过程相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未成熟和成熟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合成变化呈现典型的跃变型果实特征,而在完熟果实中检测不到呼吸和乙烯跃变过程。未成熟和成熟杨梅果实中PAL活性趋于提高,而完熟果实的呈下降变化,这一结果与矢车菊-3-葡萄糖苷(Cy-3-Glu)含量变化相吻合;CIRG值与杨梅果实Cy-3-Gl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结果显示杨梅果实属于跃变型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果实 呼吸速率 乙烯释放速率 品质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的呼吸、心率非接触检测实验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健琪 董秀珍 +4 位作者 王海滨 杨国胜 杨波 荆西京 邱力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 研究人体呼吸、心率的非接触检测方法和技术 .方法 采用低功率毫米波 (λ=8mm )为探测信号 ,运用多普勒雷达原理和生理信号检测技术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 探测信号功率 P<1m W,探测距离 s<5 m,检测对象着各类衣服、在不同... 目的 研究人体呼吸、心率的非接触检测方法和技术 .方法 采用低功率毫米波 (λ=8mm )为探测信号 ,运用多普勒雷达原理和生理信号检测技术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 探测信号功率 P<1m W,探测距离 s<5 m,检测对象着各类衣服、在不同姿势、不同的天线照射角度下 ,较高质量的检测出人体呼吸和心动信号 .结论 该技术方法检测灵敏度高 ,功率小 ,对人体无害 ,是一种可行的呼吸、心率非接触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呼吸 心率 非接触检测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牡丹和芍药切花开花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荣花 刘雅莉 李嘉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1-865,共5页
研究了牡丹‘赵粉’和芍药‘砚池漾波’切花花朵在不同时期的乙烯生成量、呼吸速率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发现牡丹和芍药花朵的呼吸速率变化基本一致,乙烯生成量呈现跃变型和末期上升趋势,并随着花朵的发育,花瓣中不饱和脂肪酸指数逐渐下降。
关键词 牡丹 芍药 切花 乙烯生成量 呼吸速率 不饱和脂肪酸指数
下载PDF
鲜茶叶摊放过程中呼吸速率、β-葡萄糖苷酶活性、游离态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5
18
作者 张正竹 宛晓春 +1 位作者 施兆鹏 高丽萍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鲜茶叶在 12h摊放过程中 ,总的变化趋势是 :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 ,叶组织逐步失水 ;细胞的呼吸速率逐渐降低 ;内源β 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提高 ;游离态香气的含量增加 ,摊放 4h最高 ,此后下降并稳定在这个相对低的水平上 ;糖苷类香气前体... 鲜茶叶在 12h摊放过程中 ,总的变化趋势是 :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 ,叶组织逐步失水 ;细胞的呼吸速率逐渐降低 ;内源β 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提高 ;游离态香气的含量增加 ,摊放 4h最高 ,此后下降并稳定在这个相对低的水平上 ;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较鲜茶叶上升 ,特别是在摊放 0~ 8h期间 ,后期有所下降 ,在摊放 10h后与鲜茶叶中的含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茶叶 摊放过程 呼吸速率 Β-葡萄糖苷酶 酶活性 游离态香气 糖苷类香气前体
下载PDF
变黄期温湿度及持续时间对上部烟叶呼吸速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7
19
作者 张晓远 毕庆文 +3 位作者 汪健 王海明 黎根 刘国顺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9,共4页
研究了变黄期温湿度及持续时间对上部烟叶呼吸速率及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变黄期不同温湿度及持续时间处理的上部烟叶呼吸速率均呈现两个高峰,烘烤44 h时出现第一个高峰,64~68 h出现第二个高峰... 研究了变黄期温湿度及持续时间对上部烟叶呼吸速率及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变黄期不同温湿度及持续时间处理的上部烟叶呼吸速率均呈现两个高峰,烘烤44 h时出现第一个高峰,64~68 h出现第二个高峰。变黄期干球温度40~42℃,湿球温度37.5℃,持续24 h的处理有利于烟叶保持较高的呼吸速率,烟叶内含物质转化充分,烤后烟叶淀粉含量降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黄期 上部烟叶 呼吸速率 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
下载PDF
薄膜包装中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 被引量:33
20
作者 徐步前 余小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对薄膜包装果蔬的呼吸强度提出了新的测定方法 ,并与传统的密闭测定法进行了比较。新的测定法将包装系统中果蔬的呼吸与薄膜的气体透过同时加以考虑 ,先假设一系列的呼吸强度 ,并逐一代入气体收支平衡式 ,用计算机计算气体分压 ,并将计... 对薄膜包装果蔬的呼吸强度提出了新的测定方法 ,并与传统的密闭测定法进行了比较。新的测定法将包装系统中果蔬的呼吸与薄膜的气体透过同时加以考虑 ,先假设一系列的呼吸强度 ,并逐一代入气体收支平衡式 ,用计算机计算气体分压 ,并将计算值与包装中气体分压实测值比较 ,用最小二乘法算出两者差的平方和最小时 ,所对应假设的呼吸强度为测算得值。结果表明 ,密闭法算得的结果低于新法测算的呼吸强度值。可以认为新方法能适用于包括非平衡状态的整个贮藏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包装 呼吸强度 气体透过 水果 蔬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