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0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储层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的约束方法 被引量:106
1
作者 于兴河 陈建阳 +2 位作者 张志杰 李胜利 侯国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44,共8页
提出根据相控随机建模技术描述油气储层特征,并用已知地质数据和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如平面展布方向、宽厚比等来指导相控建模,文章提出“多层分级控制,同级套合管理”的相控随机建模策略,并将相序、概率、定量知识库或变差函数三个方... 提出根据相控随机建模技术描述油气储层特征,并用已知地质数据和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如平面展布方向、宽厚比等来指导相控建模,文章提出“多层分级控制,同级套合管理”的相控随机建模策略,并将相序、概率、定量知识库或变差函数三个方面相结合来表征油气储层的非均质特性。具体则是从沉积形成与演化的成因角度指导沉积储层随机建模的过程,应用多参数协同、分层次约束的方法,运用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和垂向演化来控制建模的结果,并用宝力格油田的实际地质和钻井数据验证优选得到的多个模型实现。结果表明:优选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地下油气储层的非均质特性和连通性展布特征,并经新钻井数据验证确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随机建模 相控 概率
下载PDF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制约 被引量:96
2
作者 马永生 牟传龙 +2 位作者 谭钦银 余谦 王瑞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通过对普光2井、普光6井和毛坝3井等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详细研究,可知长兴组—飞仙关组生物礁相在地震剖面上,形态为透镜状,具有透镜体、中强变振幅、杂乱影像特征。岩性为灰色障积海绵礁灰岩、灰色障积海绵礁白云岩、灰色骨架海绵... 通过对普光2井、普光6井和毛坝3井等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详细研究,可知长兴组—飞仙关组生物礁相在地震剖面上,形态为透镜状,具有透镜体、中强变振幅、杂乱影像特征。岩性为灰色障积海绵礁灰岩、灰色障积海绵礁白云岩、灰色骨架海绵礁灰岩、灰色骨架海绵礁白云岩等组成。滩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透镜体、中强变振幅、不连续影像特征,其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厚块状亮晶鲕粒白云岩、亮晶含砾鲕粒白云岩、亮晶含豆粒鲕粒白云岩、亮晶生屑白云岩及亮晶砂屑白云岩等。两者在空间上相伴生,沿着台地边缘分布,形成台地边缘礁滩相带,该相带控制了达县—宣汉地区储层的岩性、储集性及其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相 储层 长兴组-飞仙关组 达县-宣汉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新突破的意义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98
3
作者 沈平 张健 +5 位作者 宋家荣 洪海涛 唐大海 王小娟 汪华 罗文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共9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但早期勘探发现仅以石灰岩缝洞型气藏为主,规模和成效有限。2014年,重点风险探井双探1井在川西北部地区的中二叠统白云岩储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了该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突破,不...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但早期勘探发现仅以石灰岩缝洞型气藏为主,规模和成效有限。2014年,重点风险探井双探1井在川西北部地区的中二叠统白云岩储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了该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突破,不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对于超深层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也颇具指导作用。为此,阐述了双探1井的部署背景、获得的重大钻探成果以及对该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烃源条件、沉积特征、储层基本特征及平面展布、资源量、勘探有利区带等方面对该区中二叠统的勘探潜力、下一步的勘探方向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为连续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储层主要包括孔隙型白云岩、岩溶缝洞和裂缝3种类型,天然气资源量十分可观,勘探潜力巨大。最后,划分了该盆地中二叠统的勘探有利区带,并指出最有利的勘探区带集中在该盆地中西部,其中川西北部地区烃源条件最为优越、白云岩储层发育、构造成排成带分布,是最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双探1井 风险勘探 中二叠世 天然气勘探 突破 有利区带 烃源条件 白云岩 储集层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复杂山地页岩气储层甜点综合评价技术——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95
4
作者 梁兴 王高成 +7 位作者 徐政语 张介辉 陈志鹏 鲜成钢 鲁慧丽 刘臣 赵春段 熊绍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42,共10页
针对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所面临的"强改造、过成熟、复杂山地人文"等地质与地理条件,以云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6年来的页岩气勘探甜点评价及黄金坝产区5×10~8m^3页岩气产能建设实践为支撑,在调研总结国内外... 针对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所面临的"强改造、过成熟、复杂山地人文"等地质与地理条件,以云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6年来的页岩气勘探甜点评价及黄金坝产区5×10~8m^3页岩气产能建设实践为支撑,在调研总结国内外页岩气储层评价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南方海相山地页岩气储层甜点评价中应补充页岩气保存条件、孔隙压力条件这2项关键指标,并应强化地应力与天然微裂缝系统评价研究。以此为基础,融合页岩气多学科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研究,由此建立了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储层地质、裂缝系统、岩石地质力学"三维模型。应用实践结果表明:①地质工程一体化和储层三维建模是中国南方海相复杂山地页岩气储层甜点评价的有效方法;②页岩气储层甜点评价体现了多属性、多项评价参数的三维空间叠合与叠加效应;③木桶短板原理决定了页岩气储层甜点区的分布格局和评选结果。结论认为:该页岩气储层甜点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创新性,可有效规避复杂的地质风险和工程风险,对高效勘探开发南方海相页岩气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海相页岩气 储集层 甜点 三维模型 地质工程一体化 综合评价 云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下载PDF
油气包裹体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被引量:80
5
作者 赵靖舟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2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文介绍了烃类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期次、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该方法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成藏年代分析时 ,一般应采用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认为流体包裹体... 本文介绍了烃类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期次、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该方法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成藏年代分析时 ,一般应采用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认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成藏年代的准确性 ,一方面取决于储层埋藏史和热史模型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后期构造热事件也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期热事件可能使包裹体最初形成时的均一温度发生再平衡 ,造成所测的均一温度高于成藏时实际的古地温 ,由此确定的成藏年代将比实际的成藏年代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烃类 成分 期次 均一温度 油气藏 成藏年代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被引量:81
6
作者 顾家裕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4-60,共7页
轮南地区是塔里木盆地重点产油气地区之一,对其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性能及分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岩溶、裂缝发育、沉积和洞穴充填物分析研究,认为具渗透可溶性碳酸盐岩及温暖潮湿、多大气降水是岩溶储层形成的必... 轮南地区是塔里木盆地重点产油气地区之一,对其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性能及分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岩溶、裂缝发育、沉积和洞穴充填物分析研究,认为具渗透可溶性碳酸盐岩及温暖潮湿、多大气降水是岩溶储层形成的必要条件,构造裂缝的发育为岩溶储层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裂缝性质及充填程度,本区裂缝可分为方解石完全充填张裂缝、方解石半充填张裂缝、泥质充填扭压性裂缝、未充填微细裂缝和缝合线5种,其中方解石半充填裂缝和缝合线对储层岩溶发育起重要作用。本区岩溶具明显的垂直分带性,可分为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和过渡带,其中垂直渗流带底部及水平潜流岩溶带上部储集物性最佳。轮南地区发育的两期岩溶与石炭纪两次较大的海侵时间相一致。作者还研究了充填物的沉积特征,探讨了储层的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下奥陶统 碳酸盐岩 岩溶 储层特征 裂缝 沉积相 储层
下载PDF
湖泊及水库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57
7
作者 韩菲 陈永灿 刘昭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5-791,共7页
以湖泊及水库的富营养化研究的发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三类富营养化模型,即:单一营养物质负荷模型,浮游植物与营养盐相关模型,生态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富营养化模型的建立思路和应用实例进行概括和描述。对不同模型的优缺... 以湖泊及水库的富营养化研究的发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三类富营养化模型,即:单一营养物质负荷模型,浮游植物与营养盐相关模型,生态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富营养化模型的建立思路和应用实例进行概括和描述。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湖泊水库综合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模型 浮游植物 生态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74
8
作者 姚泾利 赵彦德 +3 位作者 邓秀芹 郭正权 罗安湘 楚美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3-992,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发育我国典型的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气资源,其油藏呈现出储层致密、储集砂体预测难度大、成藏机理复杂等特征。目前,根据勘探开发实践,长庆油田成功实现对渗透率大于0.3×10-3μm2油藏的开发,目前正在开展渗透率为...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发育我国典型的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气资源,其油藏呈现出储层致密、储集砂体预测难度大、成藏机理复杂等特征。目前,根据勘探开发实践,长庆油田成功实现对渗透率大于0.3×10-3μm2油藏的开发,目前正在开展渗透率为(0.1~0.3)×10-3μm2致密砂岩储层的技术攻关。笔者结合国外最新致密油气资源研究成果和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从延长组致密油分布、致密油流体特征、赋存状态、储集体和致密油形成的控制因素入手,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形成与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延长组致密油形成的控制因素:1长7优质烃源岩分布范围广,生烃强度大,为致密油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油源供给和资源基础;2大面积广泛展布的复合叠加的碎屑岩储集体,为致密油藏形成提供了储集空间;3油页岩与致密砂岩互层共生,形成了近源成藏的有利配置关系;4成藏期生烃增压,致密储层石油充注程度高,为致密油形成提供了运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控制因素 延长组 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65
9
作者 刘树根 宋金民 +6 位作者 赵异华 钟勇 宋林珂 田艳红 梁锋 尹柯惟 李俊良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670,共14页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的主力储层。本文基于盆地周缘露头、钻井岩心和薄片资料,通过龙王庙组地层对比、储层岩石学、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探讨了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整体上...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的主力储层。本文基于盆地周缘露头、钻井岩心和薄片资料,通过龙王庙组地层对比、储层岩石学、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探讨了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整体上具有可对比性,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晶(残余)砂屑白云岩、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孔隙度>2%的储层厚度多在20-60 m,川中磨溪地区较高石梯地区厚,向西北方向剥蚀,向东南方向厚度减小。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于3个因素:拉张槽继承性古地貌、同生期喀斯特作用和液态烃充注作用。拉张槽断层下盘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颗粒滩的发育;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形成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后期成岩流体的进入和溶蚀孔洞的扩溶奠定了基础;生排烃高峰期的烃类充注作用,既能形成大量孔隙,又能对储层起到积极的保持作用。绵阳—长宁拉张槽东西两侧断阶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早期优质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中三叠世期间拉张槽内下寒武统供烃中心与川中古隆起重叠地区是龙王庙组晚期优质储层最发育地区。四川盆地内龙王庙组优质储层最发育和天然气大规模成藏最有利地区均是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川中古隆起相重叠区的东侧,即高石梯—磨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碳酸盐岩 下寒武统 龙王庙组 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低渗透储集层中的泥岩裂缝储集体 被引量:54
10
作者 曾联波 肖淑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6-269,共4页
在低渗透储集层中, 由于泥岩夹层 的成份不纯,常 含灰质、云质、钙 质等脆性矿物 ,极大地提高了 泥岩的脆性程 度,它们在构造应力 作用下容易形成裂缝,使泥岩中构 造裂缝较发育。泥岩层中不同组系 与不同倾角的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 在低渗透储集层中, 由于泥岩夹层 的成份不纯,常 含灰质、云质、钙 质等脆性矿物 ,极大地提高了 泥岩的脆性程 度,它们在构造应力 作用下容易形成裂缝,使泥岩中构 造裂缝较发育。泥岩层中不同组系 与不同倾角的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 缝相互沟通,常组成裂缝三 维网络系统,使泥岩夹层的渗透性 大大增加,泥岩中裂缝一般具有较好 的含油性。因此,低渗 透储层中的泥岩一般不能起真正的隔层 作用,应划分为准储层或泥岩裂缝 储集体,其油藏类型为块状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泥岩 低渗透储集层 储集层
下载PDF
水库对投饵网箱养鱼的负荷力 被引量:49
11
作者 李德尚 熊邦喜 +2 位作者 李琪 李靖华 开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3-229,共7页
本文用18个14.3m ̄3的围隔组成的围隔群,以鲤为材料,研究了水库对投饵网箱养鱼的负荷力。实验中观测了水温、透明度、pH值、溶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与非离子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结束时将这些变化与我国渔业水质标准... 本文用18个14.3m ̄3的围隔组成的围隔群,以鲤为材料,研究了水库对投饵网箱养鱼的负荷力。实验中观测了水温、透明度、pH值、溶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与非离子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结束时将这些变化与我国渔业水质标准相比较,查明该负荷力约为3000kg·ha ̄(-1),建议增加25-35%的安全储备,以最大载鱼量1800-2300kg·ha ̄(-1)作为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鱼 投饵 负荷力 水库 围隔
下载PDF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53
12
作者 赵宗举 俞广 +2 位作者 朱琰 周进高 屠小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及活动论、阶段论的思想 ,大致以中晚三叠世为界 ,将中国南方自震旦纪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成海相盆地演化阶段 ( Z~ T2 )及陆相盆地演化阶段 ( T3 ~ Q)两大阶段 ;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及其周缘裂谷盆地 ( ...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及活动论、阶段论的思想 ,大致以中晚三叠世为界 ,将中国南方自震旦纪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成海相盆地演化阶段 ( Z~ T2 )及陆相盆地演化阶段 ( T3 ~ Q)两大阶段 ;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及其周缘裂谷盆地 ( Z~ C-1q)、裂谷—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 C-1c~O1)、被动陆缘—克拉通—前陆盆地 ( O2 ~ S)、加里东运动 ( S末 )、裂谷—克拉通盆地 ( D~ T1)、克拉通残留海盆 -弧后 (浊积 )盆地 ( T2 )、印支运动 ( T2 ~ T3 )、华北—华南板块焊合、古特提斯封闭与前陆盆地的形成 ( T3 ~ J2 )、压扭背景下的改造作用及拉分盆地的形成 ( J3 ~ K1)、伸展—裂陷盆地的形成 ( K2 ~ E)、喜马拉雅运动 ( E末~N初 )及披盖性构造层的形成 ( N~ Q) 1 2个阶段。特别是对南方自中晚三叠世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现存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了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生界、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及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现今南方原生、次生及再生烃 (二次生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大地构造 板块构造 缝合带 蛇绿混杂岩 油气藏 中国南方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的火山岩分布及成藏规律 被引量:45
13
作者 唐建仁 刘金平 +2 位作者 谢春来 任贵珍 勾永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5-351,共7页
徐家围子断陷为陆相火山 -沉积岩盆地。断裂运动是控制火山活动及火山岩分布的主要因素 ,本文采用多种地震属性对目标区火山岩进行了预测 ,得知火山岩体的平面展布特征 ,即沿基底断裂呈串珠状条带形分布。断裂运动同时也是控制生油层发... 徐家围子断陷为陆相火山 -沉积岩盆地。断裂运动是控制火山活动及火山岩分布的主要因素 ,本文采用多种地震属性对目标区火山岩进行了预测 ,得知火山岩体的平面展布特征 ,即沿基底断裂呈串珠状条带形分布。断裂运动同时也是控制生油层发育的重要因素 ;火山岩储集层物性的好坏除受原生孔隙控制外 ,次生裂缝及溶洞也是决定性因素。由于断裂的强烈活动 ,翘倾断块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成烃单元 ,可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 ,是聚集深层天然气和无机气的有利场所。本次研究在目标区共识别出 9个火山岩体 ,其中 6个火山岩体为一类有利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火山-沉积岩盆地 断裂运动 火山岩体 圈闭 储集层 天然气勘探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广东省典型水库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40
14
作者 胡韧 林秋奇 +1 位作者 王朝晖 韩博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39-1944,共6页
在 2 0 0 0年的丰水期 (6~ 7月份 )和枯水期 (1 1~ 1 2月份 )分别对广东省 1 9个大中型水库的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一共发现有 7门 89属 1 42种的藻类。其中绿藻 84种 ,硅藻 2 5种 ,蓝藻 1 9种 ,裸藻 9种 ,甲藻和金藻各两种以及隐... 在 2 0 0 0年的丰水期 (6~ 7月份 )和枯水期 (1 1~ 1 2月份 )分别对广东省 1 9个大中型水库的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一共发现有 7门 89属 1 42种的藻类。其中绿藻 84种 ,硅藻 2 5种 ,蓝藻 1 9种 ,裸藻 9种 ,甲藻和金藻各两种以及隐藻 1种。水库的主要优势种为蓝藻或硅藻。藻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从水库上游到水库下游依次降低。丰水期的藻类丰度要高于枯水期。绝大多数水库在丰水期优势种为蓝藻 ,而在枯水期的优势种为硅藻。人为导致的水量增减会对季节性变化造成影响。从空间分布上看 ,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优势种为蓝藻 ,而粤东地区和东江、韩江流域的主要优势种为绿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水库 浮游植物 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藻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成岩史分析和成岩阶段预测 被引量:42
15
作者 肖丽华 孟元林 +5 位作者 牛嘉玉 王志国 殷秀兰 祝文亮 张连雪 王昕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62,共17页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有机酸生成和水岩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化学动力学模型中加入超压因子增加反应活化能,即可用于超压条件下有机质热演化和成岩作用的模拟。歧口凹陷深层(>3500m)主要为沙河街组(始新—...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超压对有机质热演化、有机酸生成和水岩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化学动力学模型中加入超压因子增加反应活化能,即可用于超压条件下有机质热演化和成岩作用的模拟。歧口凹陷深层(>3500m)主要为沙河街组(始新—渐新世)。在沙河街组沉积末期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就进入晚成岩阶段A1期,烃源岩开始生烃,生、储、盖层发育史与圈闭发育史匹配良好,油气藏开始形成。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渐新世)—新近纪,沙河街组大部分地层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是其主要成藏期。现今沙河街组一段、二段和三段的上部仍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然而,沙三段的下部在歧口凹陷的北部地区已进入晚成岩阶段BC期,镜质组反射率Ro≥1.3%,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储层物性较差,不利于成藏,但在南部地区的沙三段下部还处于晚成岩阶段A1-A2期,生、储、盖层发育,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成岩作用 成岩模拟 超压 古地温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塔河地区加里东中期古岩溶作用及分布模式 被引量:46
16
作者 张涛 蔡希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25-1134,共10页
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古生物、钻井地质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证实塔北地区存在加里东期运动及该期岩溶作用。本文探讨了原岩性质、断裂裂缝发育程度、古地貌形态、古气候等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从岩石学、锶同位素、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建... 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古生物、钻井地质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证实塔北地区存在加里东期运动及该期岩溶作用。本文探讨了原岩性质、断裂裂缝发育程度、古地貌形态、古气候等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从岩石学、锶同位素、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建立了识别加里东期大气水作用的标志,指出早期断裂及伴生裂缝发育程度是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的主控因素,总结了该期岩溶具有以下特征:①层控性:岩溶发育具有发育面积广,深度浅,在不整合面以下0~35m发育;②断控性:较大溶洞发育在断裂附近;③有效储层具较强非均质性。由此预测该储层发育区位于古风化壳剥蚀区和加里东期断裂发育区的叠合部位,主要位于阿克库勒凸起的轴部倾没端和塔河西南部、东南部的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发育区。该期岩溶的存在与发现,对塔河油田南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油藏 加里东期 岩溶特征 储集体 塔河油田
下载PDF
黄河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韦直林 赵良奎 付小平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5期21-25,共5页
介绍了适合于黄河中下游水库、河道的泥沙冲淤一维数学模型.该模型在断面概化、含沙量及冲淤量横向分布计算和非均匀沙计算等方面采取了新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 泥沙 数学模型 水库 河道 黄沙
原文传递
长江上游水库改变干流磷通量、效应与修复对策 被引量:43
18
作者 周建军 张曼 李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5-880,共16页
磷主要随河川径流循环,是水域重要营养或污染物质,是长江及河口浮游生物限制因子.在自然与人类活动作用下,磷循环规律及变化对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实测资料、理论和模型系统分析了长江磷自然循环属性、水库作用及可能的环... 磷主要随河川径流循环,是水域重要营养或污染物质,是长江及河口浮游生物限制因子.在自然与人类活动作用下,磷循环规律及变化对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实测资料、理论和模型系统分析了长江磷自然循环属性、水库作用及可能的环境影响.长江磷以颗粒态为主,与泥沙关系密切,受水库影响大量沉积;颗粒磷的潜在生物有效磷(BAP)较高,总量超过人类排放;自然背景下磷与淡水系统关系较小,到河口及周边海域释放BAP是这里生态系统关键的营养资源;水库拦截使在底泥沉积并在缺氧环境释放的BAP成为河流上游潜在污染源.水库拦沙也破坏了下游河流泥沙的磷缓冲机制,增加环境脆弱性,降低污染承受能力,抬高水库下泄背景溶解磷浓度和河口碳、氮的相对程度,增加干流最下游大型水库污染和水华风险.另一方面,实测资料对比研究表明,我国河流地表水环境监测规范中的磷分析方法存在问题,采用"澄清样"方法使磷大量漏测,上下游、河湖库及汛枯期间磷通量监测口径不同、标准不一,很难适应流域一体化管理要求;依此监测的评估也会严重低估水库作用,忽视其拦磷和抬高背景溶解磷等机制,误导污染源解析,影响环境管理与决策.流域水库改变泥沙、磷及循环规律是当前长江干流环境条件的实质性改变,是长江保护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修复重点之一,建议在大型水库持续挖泥用以功能性修复河流物质通量和消除上游潜在污染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水库 生态环境 长江保护
下载PDF
马朗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成岩演化与溶蚀孔隙形成机制 被引量:43
19
作者 吴林钢 李秀生 +4 位作者 郭小波 罗权生 刘晓健 陈旋 姜振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43,53,共7页
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试验手段,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成岩演化特征与溶蚀孔隙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系芦草沟组泥页岩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以及溶解等成岩... 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试验手段,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成岩演化特征与溶蚀孔隙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系芦草沟组泥页岩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以及溶解等成岩作用;有机质热演化与无机矿物成岩演化在时空上相对应,有机质生烃高峰、孔隙度高值区、伊利石含量高值区在同一深度出现;生烃过程形成的酸性流体溶解不稳定矿物,形成溶蚀孔隙,同时为伊利石化提供K+;矿物溶蚀孔和有机质残留孔是页岩油重要的储集空间,伊利石化可加速钾长石溶解,并造成矿物的体积收缩,对储集空间的形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泥页岩中溶蚀孔隙的形成与有机质生烃、油气初次运移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储层 成岩演化 溶蚀孔隙 形成机制 马朗凹陷
下载PDF
湘西大庸上震旦统灯影组震裂角砾岩 被引量:34
20
作者 郭建华 王方平 +2 位作者 刘贵 王正允 高振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湘西大庸上震旦统灯 影组中碳酸盐 岩震裂角砾岩 垂向序列由 5 个层段组成,自 下而上分别为: 下伏未震层段、裂缝层段、微褶曲层 段,、角砾岩层段及上覆未震层段。一个垂向序列代表了一次地 震灾变事件。与已有的标准序 列比较,缺... 湘西大庸上震旦统灯 影组中碳酸盐 岩震裂角砾岩 垂向序列由 5 个层段组成,自 下而上分别为: 下伏未震层段、裂缝层段、微褶曲层 段,、角砾岩层段及上覆未震层段。一个垂向序列代表了一次地 震灾变事件。与已有的标准序 列比较,缺乏液化均一层段,这可能反映 了固结程度较高的较刚性岩体的破 裂机理。震裂角砾岩是一种较好的 储集岩体,以发生地震的断裂系统 为中心,组成向两则储集岩 体尖灭的岩性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裂角砾岩 灯影组 上震旦统 储集岩体 碳酸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