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间隔脊状表面的减阻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占一 胡海豹 +1 位作者 宋保维 黄桥高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025-6028,6032,共5页
对具有不同间隔的脊状表面在多个速度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初步发现了间隔对于脊状表面减阻效果的影响规律。针对脊状表面流场的特点,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对其计算域、计算网格及流动参数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有间隔的脊状表... 对具有不同间隔的脊状表面在多个速度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初步发现了间隔对于脊状表面减阻效果的影响规律。针对脊状表面流场的特点,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对其计算域、计算网格及流动参数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有间隔的脊状表面减阻效果优于无间隔的脊状表面;间隔大小与脊状结构尺寸相当时,减阻效果最佳;脊状表面的间隔能够影响减阻效果的原因在于它能够抑制压差阻力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状表面 流场 压差阻力 减阻效果
下载PDF
不同粗糙表面的圆柱风压分布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会知 樊友景 +1 位作者 吴义章 李思堂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粗糙度、不同雷诺数条件下二维圆柱的压力分布和阻力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增大表面粗糙度,在相对较低的风速下有效地模拟了圆柱的超临界绕流特性,满足了工程应用对超临界雷诺数的要求。
关键词 圆柱绕流 雷诺数 表面粗糙度 风洞实验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圆柱风压分布试验
下载PDF
亚音速飞行器壁面沟槽减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封贝贝 陈大融 汪家道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7-972,共6页
固/气界面间强烈的剪切作用是亚音速飞行器壁面摩擦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基于k-ε湍流模型及动态网格划分技术,研究沟槽内微漩涡流动特性、沟槽结构对表面受力影响及沟槽内局部压力场及压差阻力的产生原因;以壁面阻力系数为计算目标... 固/气界面间强烈的剪切作用是亚音速飞行器壁面摩擦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基于k-ε湍流模型及动态网格划分技术,研究沟槽内微漩涡流动特性、沟槽结构对表面受力影响及沟槽内局部压力场及压差阻力的产生原因;以壁面阻力系数为计算目标,对沟槽形貌构型优化,获取亚音速飞行时具有最佳减阻效果的壁面沟槽形貌构型参数。在中国航天某研究院FD06风洞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亚音速飞行器壁面沟槽结构可显著降低壁面阻力系数。Ma=0.4时,壁面摩擦阻力由1.7N降低为0.908N,减阻率为45.57%;Ma=0.8时,减阻率为13.5%;Ma=0.9时,减阻率为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减阻 沟槽 微漩涡 压差阻力
原文传递
逆向喷流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邓帆 谢峰 +4 位作者 黄伟 张栋 焦子涵 尘军 柳森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495,共11页
高阻力和强烈的气动加热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设计研究中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作为一种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逆向喷流因其在减阻防热方面的良好效果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围绕逆向喷流技术在不同外形飞行器上的应用,梳理了其技术发展情况... 高阻力和强烈的气动加热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设计研究中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作为一种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逆向喷流因其在减阻防热方面的良好效果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围绕逆向喷流技术在不同外形飞行器上的应用,梳理了其技术发展情况,包括逆向喷流的压比、质量流率以及冷却剂等关键参数的研究,逆向喷流可有效应用于高速再入体的防热,钝头体和升力体的减阻。对其自身表现出的典型物理现象,如流动模态转换、自激振荡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介绍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逆向喷流技术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飞行器升阻比的提升效果以及滑翔状态下逆向喷流的周期性振荡特性,为此技术在未来的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喷流 高速飞行器 压比 质量流率 流动模态转换 减阻 防热
下载PDF
高压气层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厚彬 孟英峰 +3 位作者 万尚贤 李皋 蒋祖军 吕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62,共4页
在利用气体钻井技术揭开高压气层的初期,由于低密度气体在井底产生的压力很小,远远低于气层的孔隙压力,高压气层的气体在压力势差作用下由地层向井眼高速流动,导致高压产气层段井壁稳定性下降,易引起井下复杂事故。通过分析高压气层高... 在利用气体钻井技术揭开高压气层的初期,由于低密度气体在井底产生的压力很小,远远低于气层的孔隙压力,高压气层的气体在压力势差作用下由地层向井眼高速流动,导致高压产气层段井壁稳定性下降,易引起井下复杂事故。通过分析高压气层高速产气影响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建立了一套高压产气层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结果发现:高压气层高速产气过程中,一方面导致产气层近井壁地带的孔隙压力降低,形成一个压降漏斗,作用在井壁表面岩石上的有效应力增加,有利于气层的井壁稳定;另一方面由于产层孔道迂回曲折,高压气体在快速流出地层时,在近井壁地带会产生一个附加径向应力,降低了井底气体对井壁岩石的有效支撑作用,不利于气层的井壁稳定。综合分析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后发现:高压产气层被气体钻井揭开瞬间,气层井壁表面岩石稳定性最差;随后,井壁表面岩石孔隙压力降低,井壁稳定性变好;随着产气层暴露时间的增加,气层深部位置点高压气体开始流动,井壁稳定性先变差后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高压气层 井壁稳定性 评价方法 孔隙压力 拖曳力
下载PDF
侧压式进气道内部阻力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骆晓臣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07,共4页
针对目前对超燃冲压发动机阻力特性的需要,以侧压式进气道为例,分别以内壁面和捕获流管为分析体,对其内部阻力进行分类;以数值模拟为手段,给出了总阻力的大小及各项阻力的分配比例,并分析了进气道几何参数变化对阻力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 侧压式进气道 摩擦阻力 压力阻力 附加阻力 阻力分配
下载PDF
水平管内水环输送模拟稠油减阻特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敬加强 尹晓云 +6 位作者 MASTOBAEV Boris N VALEEV Anvar R 孙杰 王思汗 刘华平 庄乐泉 范峥嵘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5-641,共7页
基于自主设计加工并搭建的水环输送稠油减阻模拟管路系统,采用500#白油模拟稠油,试验研究了稠油在水环作用下的水平管流阻力特性,分析了油相表观流速(0.3~1.0m/s)、水相表观流速(0.11~0.72m/s)及入口含水率(0.13~0.49)对水润滑管流流型... 基于自主设计加工并搭建的水环输送稠油减阻模拟管路系统,采用500#白油模拟稠油,试验研究了稠油在水环作用下的水平管流阻力特性,分析了油相表观流速(0.3~1.0m/s)、水相表观流速(0.11~0.72m/s)及入口含水率(0.13~0.49)对水润滑管流流型特征及减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状水膜可有效隔离并润滑油壁界面,油-水两相流流型总体上呈稳定的偏心环状流结构;水环输送可大幅降低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压降,其压降值仅为相同油流量下纯油输送压降的1/55~1/27;当入口含水率为0.13~0.27时,水环输送的效能显著,输油效率均高于40;油相表观流速和入口含水率的增加会增大单位管长压降,降低水环输送的减阻效果和输油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 水环 稠油 流型 压降 减阻
下载PDF
涡街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压力损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贾云飞 张涛 张清鹏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通过试验对涡街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了研究,并与孔板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了比较。涡街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使用广泛,因此有些研究人员对两种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过比较,但比较时没有在保证两种流量计有效流通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进行,这... 通过试验对涡街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了研究,并与孔板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了比较。涡街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使用广泛,因此有些研究人员对两种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进行过比较,但比较时没有在保证两种流量计有效流通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进行,这就使最后的结果没有说服力。在保证两种流量计流通面积相等的条件下,对它们的压力损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孔板流量计的压力损失与涡街流量计的压力损失的比值并没有一些文献中给出的那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涡街流量计 孔板流量计 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系数 气体装置
下载PDF
Hydrodynamics of the interceptor on a 2-D flat plate by CFD and experiments 被引量:8
9
作者 MANSOORI M. FERNANDES A.C.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6期919-933,共15页
Nowadays, the use of interceptor by both partial and total dynamic lift crafts is quite common. In this article, a lot of evidence is given regar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ceptor. The interceptor, when placed at t... Nowadays, the use of interceptor by both partial and total dynamic lift crafts is quite common. In this article, a lot of evidence is given regar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ceptor. The interceptor, when placed at the stern region, changes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craft. Its presence affects drag force, lifting force and the position of pressure's center leading to a new trim. This study focuses on hydrodynamic effects of interceptors on a 2-D fiat plate based on bo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he 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 (RANS) equations are used to model the flow around a fixed flat plate with an interceptor at different heights and attack angles. Based on finite volume method and SIMPLE algorithm which uses static structures, this model can be analyzed and the RANS results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in the current channel of the laboratory of waves and current of COPPE/UFRJ (LOC in Portuguese acrony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at the end of the flat plate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interceptor height. In addition, the existence of interceptor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ift force coefficient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also proportional to the interceptor height. The presence of interceptor at the end of the fiat plate increased both the lift coefficient and the drag coefficient but hydrodynamic drag did not grow as fast as the lift coefficient did. The lift coefficient increased much more.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ceptor effectivenes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the fiat plate. As the interceptor was inside the boundary layer alterations of flow speed led to changes in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directly affecting interceptor's efficiency. Optimum choice of interceptor height had a great effect on its efficiency, and in choosing it the flow speed and length of the boat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CEPTOR CRAFT 2-D fiat plate lifting coefficient 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 (RANS) pressure distribu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drag
原文传递
超临界压力下600 MW直流锅炉水冷壁管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玉琴 陈听宽 毕勤成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6-789,共4页
研究国产600MW直流锅炉水冷壁管在超临界压力下的摩擦阻力特性.试验段为φ25×3mm的1Cr18Ni9Ti不锈钢管,试验参数为:压力p=23~25 MPa,质量流量G=400~1200kg/(m2·s),工质比焓h=600~2600kJ/kg,雷诺数Re=1.2×104~1.0... 研究国产600MW直流锅炉水冷壁管在超临界压力下的摩擦阻力特性.试验段为φ25×3mm的1Cr18Ni9Ti不锈钢管,试验参数为:压力p=23~25 MPa,质量流量G=400~1200kg/(m2·s),工质比焓h=600~2600kJ/kg,雷诺数Re=1.2×104~1.0×106.试验研究了工质压力、质量流速、工质比焓(工质温度)和雷诺数对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试验发现:在相变点附近,摩擦阻力系数有一阶跃增加,而且随着压力的增加,摩擦阻力系数在相变点的阶跃增加现象变弱.由试验数据得到超临界压力下水冷壁管摩擦阻力系数的经验关联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直流锅炉 超临界压力 水冷壁管 摩擦阻力
下载PDF
Studies on a low Reynolds number airfoil for small wind turbine applications 被引量:9
11
作者 Joji WATA Mohammed FAIZAL +3 位作者 Boniface TALU Lesia VANAWALU Puamau SOTIA M.Rafiuddin AHMED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7期1684-1688,共5页
In contrast to large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s (HAWTs) that are located in areas dictated by optimum wind conditions, small wind turbines are required for producing power without necessarily the best wind conditio... In contrast to large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s (HAWTs) that are located in areas dictated by optimum wind conditions, small wind turbines are required for producing power without necessarily the best wind conditions. A low Reynolds number airfoil was designed after testing a number of low Reynolds number airfoils and then making one of our own; it was tested for use in small HAWTs. Studies using XFOIL and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new airfoil at various Reynolds numbers.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C p , the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s, C L and C D , were studied for varying angles of attack, α. It is found that the airfoil can achieve very goo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 and can be used as an efficient airfoil in small HAW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Reynolds number AIRFOIL small wind turbines pressur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lift coefficient of drag
原文传递
水平管路水环输送稠油减阻模拟实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君强 蒋文明 +1 位作者 杜仕林 刘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34-1741,共8页
随着石油开采的增加,黏度较大的稠油输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自主设计的两相流水环输送稠油实验系统,模拟并开展了水环输送稠油实验。拍摄了水环发生器在不同间隙尺寸下的流动流型,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环输送稠油减阻效果。... 随着石油开采的增加,黏度较大的稠油输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自主设计的两相流水环输送稠油实验系统,模拟并开展了水环输送稠油实验。拍摄了水环发生器在不同间隙尺寸下的流动流型,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环输送稠油减阻效果。结果表明:水环输送可以大大降低管道输送过程中压降;结合实验和模拟,水环发生器间隙尺寸在0.9~1.4 mm时,水环的减阻效果最好;流速增加会增大单位管道上的压降,降低水环输送的减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黏度 两相流 水环 压降 减阻 实验
下载PDF
减载式声屏障对高速列车气动阻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允刚 王鑫涛 +1 位作者 赵晋 屠阳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3,共7页
针对采用声屏障时,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表面气动阻力较大的问题,提出利用减载式声屏障降低列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气动阻力.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不同孔隙率声屏障时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表面的气动阻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Gambit... 针对采用声屏障时,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表面气动阻力较大的问题,提出利用减载式声屏障降低列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气动阻力.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不同孔隙率声屏障时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表面的气动阻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声屏障与高速列车相对运动计算模型;在声屏障孔隙率不同时,采用Fluent软件对350km/h速度行驶的高速列车表面压强分布和气动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声屏障相比,随着减载式声屏障孔隙率的增加,列车头车高压区和尾车低压区的面积减小,列车行驶的压差阻力降低,而摩擦阻力变化不大;减载式声屏障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并且随着减载式声屏障孔隙率的增大,节能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减载式声屏障 压强分布 气动阻力 节能
下载PDF
三维侧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阻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卫永斌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94-1600,共7页
为了研究三维侧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取喉道以前)的内部阻力特性,采用了数值模拟、流线追踪技术和等动载条件(Ma=4.65~6.65),结果表明:①压差阻力、总阻力均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减小;摩擦阻力则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加,其所占比重的最大值不超... 为了研究三维侧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取喉道以前)的内部阻力特性,采用了数值模拟、流线追踪技术和等动载条件(Ma=4.65~6.65),结果表明:①压差阻力、总阻力均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减小;摩擦阻力则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加,其所占比重的最大值不超过20%;②推力效率、推阻比都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它们分别增加了13.8%和2.73;③附加阻力随马赫数的增加而减小,在高马赫数下,附加阻力会变成实际意义上的'附加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侧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 压差阻力 摩擦阻力 附加阻力 推力效率 推阻比
原文传递
双层集装箱列车过隧道空气压差阻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熊小慧 梁习锋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2,共5页
双层集装箱列车通过隧道时,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会显著增大。为了给列车牵引计算提供依据,在遂渝线上对双层集装箱列车过隧道时空气压差阻力进行了实车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双层集装箱车辆进入隧道口时,空气压差阻力急剧上升,之后又... 双层集装箱列车通过隧道时,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会显著增大。为了给列车牵引计算提供依据,在遂渝线上对双层集装箱列车过隧道时空气压差阻力进行了实车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双层集装箱车辆进入隧道口时,空气压差阻力急剧上升,之后又迅速回落;测试车处于列车前部、机后第三节车时,平均空气压差阻力比明线空气阻力大8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集装箱列车 压差阻力 隧道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STAR-CCM+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涛 刘凤华 +2 位作者 余以正 姜旭东 王云霄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4-27,共4页
应用STAR-CCM+软件对某高速列车外流场CFD计算过程与结果做了通用性的描述,并从阻力系数、速度场和压力场几个方面对列车在明线运行工况下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列车的总阻力主要来源于列车受到的压差阻力,且鼻端... 应用STAR-CCM+软件对某高速列车外流场CFD计算过程与结果做了通用性的描述,并从阻力系数、速度场和压力场几个方面对列车在明线运行工况下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列车的总阻力主要来源于列车受到的压差阻力,且鼻端处压力值最大并沿着过渡区域逐渐降低.对列车CFD分析应用流程做了初步的归纳与总结,并对列车头型设计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阻力系数 压差阻力 STAR-CCM+
下载PDF
双曲线圆截面建筑结构雷诺数效应模拟实践 被引量:6
17
作者 操金鑫 赵林 +2 位作者 葛耀君 何贵堂 高玲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0,55,共6页
在流线型结构气动性能风洞试验研究中,结构表面绕流特征雷诺数效应的准确模拟对于确定风荷载、评价其气动性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通过改变模型表面粗糙度可以实现原型结构超高雷诺数条件(Re≥107)绕流效应模拟,但模拟手段及效果受人为... 在流线型结构气动性能风洞试验研究中,结构表面绕流特征雷诺数效应的准确模拟对于确定风荷载、评价其气动性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通过改变模型表面粗糙度可以实现原型结构超高雷诺数条件(Re≥107)绕流效应模拟,但模拟手段及效果受人为经验因素影响较大,难于总结表面粗糙度与绕流形态变化关系,给实际模拟操作造成不便。设计两组双曲线圆截面结构模型风洞试验,通过在模型表面粘贴不同厚度粗糙纸带的办法,尝试并实现了模型超高雷诺数条件绕流特征模拟,分析了粗糙度及试验风速对模型表面绕流压力分布、截面阻力系数等参数的影响,初步总结了相对粗糙度随模型尺度的变化规律,为更好展开圆截面建筑结构气动性能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线圆截面结构 风洞试验 雷诺数效应模拟 相对粗糙度 压力分布 阻力系数
下载PDF
基于压力场的草鱼幼鱼巡游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奔 胡晓 +3 位作者 杨国党 龙泽宇 黄慧玲 石小涛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8,共10页
为研究鱼类在巡游过程中的动、阻力形成过程和机理,本文利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周身压力分布特征和流体作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巡游状态的草鱼幼鱼,鱼体受到周围流体... 为研究鱼类在巡游过程中的动、阻力形成过程和机理,本文利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周身压力分布特征和流体作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巡游状态的草鱼幼鱼,鱼体受到周围流体的推力的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取决于幼鱼周身的正压分布,而鱼体周身的负压分布则主导幼鱼运动过程中流体阻力的形成。实验数据显示,由于幼鱼周围流体正、负压所形成的推力占比分别为59.01%和40.99%,其中基于正压力的游泳效率为(80.20±17.47)%,基于负压力的游泳效率为(58.82±25.82)%,且流体负压所产生的阻力所占比例高达81.88%。同时鱼体头、中、尾部推力占比分别为13.70%、38.49%和47.81%,中部阻力占比最高为72.81%,尾部是推力的主要来源且游泳效率最高为(77.24±12.11)%,整个鱼体都有助于推力的产生。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鱼类游泳动力学机理的认识和理解,可为鱼类仿生学应用和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游 PIV 压力场 推力 阻力 游泳效率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长8区块欠注井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勇 胡浩 王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24-126,0-1,共3页
长庆油田姬塬刘峁塬长8油藏是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区块平均渗透率在0.3mD以下。区块2009年投入注水开发,投注初期注水压力超过20MPa,且部分注水井长期达不到配注要求,实施压裂、酸化等增注措施后,仍然欠注;区块还存在局部异常高压带,注... 长庆油田姬塬刘峁塬长8油藏是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区块平均渗透率在0.3mD以下。区块2009年投入注水开发,投注初期注水压力超过20MPa,且部分注水井长期达不到配注要求,实施压裂、酸化等增注措施后,仍然欠注;区块还存在局部异常高压带,注水压力超过22.5MPa,给区块长期稳产带来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开展了欠注井综合治理对策研究。通过研发新型降压减阻剂来对区块进行整体降压;优选出适合于超低渗透油藏的单井增注措施工艺和局部增压措施,解决了部分措施无效井和局部异常高压带导致的注水困难的问题。通过矿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解决了55口井的欠注问题,日增注998m3,有效地解决了超低渗透油藏的高压欠注问题,为超低渗透油藏高压欠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整体降压 局部增压 减阻剂
下载PDF
长圆杆风致压差阻力及其阻力系数的测定
20
作者 陈力根 郑茂群 +2 位作者 张硕 李宗琴 冯卓宏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针对位于风场中的长圆杆所受的风致压差阻力及其阻力系数的测定设计了综合性实验。自制风场均一的吸入式风洞,测量处于匀流场中的长圆杆的杆周风压,计算得到杆周压强系数分布及长圆杆单位长度所受的压差阻力。基于实验参数,利用Fluent... 针对位于风场中的长圆杆所受的风致压差阻力及其阻力系数的测定设计了综合性实验。自制风场均一的吸入式风洞,测量处于匀流场中的长圆杆的杆周风压,计算得到杆周压强系数分布及长圆杆单位长度所受的压差阻力。基于实验参数,利用Fluent软件模拟杆周风压分布,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以此为基础,数值模拟了风速、杆直径等因素对长圆杆在风场中所受的压差阻力的影响,并确定该实验环境下的阻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差阻力 阻力系数 长圆杆 均一风场 亚临界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