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云帆 李巍然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2期82-85,共4页
近年来,隐形矫治技术成为正畸临床及科研领域的热点.本篇综述探讨了隐形矫治器对牙齿移动的控制和当今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以及矫治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根据现有的文献,隐形矫治在压低牙齿、牙齿倾斜和控制磨牙远中移动方面效率较高,但... 近年来,隐形矫治技术成为正畸临床及科研领域的热点.本篇综述探讨了隐形矫治器对牙齿移动的控制和当今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以及矫治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根据现有的文献,隐形矫治在压低牙齿、牙齿倾斜和控制磨牙远中移动方面效率较高,但实现牙齿伸长、旋转以及转矩的控制有一定难度.临床一般用于简单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也有配合附件和辅助装置治疗开(牙合)、Ⅱ/Ⅲ类错(牙合)等复杂病例的报道.此外,隐形矫治出现牙根吸收与固定矫治相似,但治疗中牙周健康指数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临床应用 正畸牙齿移动
原文传递
骨皮质切开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对牙根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雨卉 黄一平 李巍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4-436,F0003,共4页
近年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各种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以牙周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较多,主要包括骨皮质切开术、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技术(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超声骨刀骨皮质切开术和... 近年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各种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以牙周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较多,主要包括骨皮质切开术、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技术(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超声骨刀骨皮质切开术和微型骨穿孔术(micro-osteoperforations,MOPs)[1]。上述手术通过制造牙槽骨的创伤,激活局部加速现象(regional acceleratory phenomenon,RAP),不仅增加了局部组织灌注,加速了骨与牙周组织的更新,而且降低了骨密度,有利于牙槽骨内细胞招募,从而为加速牙齿移动创造良好的微环境[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骨皮质切开技术 正畸牙齿移动
下载PDF
灌服中药骨碎补、丹参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丛淑敏 王旭霞 +1 位作者 曾婧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骨碎补、丹参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牙槽骨密度降低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72只8周龄、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骨碎补组、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4只。骨碎补组和丹参组每天分别灌服中... 目的:探讨中药骨碎补、丹参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牙槽骨密度降低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72只8周龄、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骨碎补组、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4只。骨碎补组和丹参组每天分别灌服中药药液6 g/kg,生理盐水组每天灌服0.9%生理盐水3 mL。镍钛螺旋弹簧每周加力1次。3组动物于正畸加力第7、14、21、28天分批处死,每组分别处死6只。分离上、下颌骨,分别测量牙移动距离和牙槽骨密度,采用SPSS18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碎补组、丹参组牙移动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均大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碎补组、丹参组牙槽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均大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碎补、丹参水煎液在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同时,均能够减缓牙槽骨密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丹参 正畸牙移动 牙槽骨密度
下载PDF
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正畸前后上颌切牙区唇腭侧牙槽骨的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安迪 毛慧敏 雷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治疗前后上颌切牙区唇腭侧牙槽骨的变化,为正畸治疗中在牙槽骨内的安全移动牙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3例成人双颌前突的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一步法整体内收上下前牙。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分析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治疗前后上颌切牙区唇腭侧牙槽骨的变化,为正畸治疗中在牙槽骨内的安全移动牙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3例成人双颌前突的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一步法整体内收上下前牙。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锥体束CT片,测量上颌切牙区唇腭侧牙槽骨厚度(alveolar bone thickness,ABT)、釉牙骨质界-牙槽嵴顶的高度(alveolar bone height,ABH)和牙槽骨面积(alveolar bone area,ABA)。结果:治疗后上颌切牙区唇侧的ABT在根中和根尖部水平显著升高,而腭侧的ABT在颈部、根中和根尖3个水平上均下降(P<0.05);中切牙在颈部和根中两个水平上总ABT显著减少(P<0.05),而侧切牙在颈部、根中和根尖处总ABT均减少(P<0.05);正畸治疗后,切牙区腭侧ABA减少,而唇侧ABA增加(P<0.05);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腭侧的ABH和上颌侧切牙唇侧的ABH显著增加(P<0.01)。结论:正畸治疗会导致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的切牙区腭侧的牙槽骨发生显著吸收,减少整个切牙区的牙槽骨量,需关注其对牙周组织的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正畸牙移动 牙槽骨改建 牙周
下载PDF
正畸牙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玉楼 谢江春 +1 位作者 赵震锦 张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牙受力后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15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位患者的4颗尖牙按左右侧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橡皮链加力拉尖牙向远中... 目的探讨正畸牙受力后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15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位患者的4颗尖牙按左右侧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橡皮链加力拉尖牙向远中,对照组尖牙不加力。分别在戴矫治器前,戴矫治器后1、24、48、72和168h时收集两组尖牙远中颊面龈沟液,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龈沟液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在加力24h后IL-1β和TNF-α水平开始升高,72h达到最高,168h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保持在基线水平。48h和72h实验组IL-1β和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实验组TNF-α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L-1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齿正畸过程中受机械力的作用龈沟液内IL-1β和TNF-α水平发生动态变化,表明这两种生物活性因子早期即参与牙齿移动和牙槽骨重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正畸牙齿移动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自体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后早期牙移入的CT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栋杰 黎凡 +2 位作者 崔颖秋 陈柯 王洪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应用螺旋CT评价早期移动裂隙两侧的牙齿给予植骨区适当的功能刺激能否减少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植入骨的吸收,增加新骨的形成,从而提高植骨手术成功率及植骨效果.方法 牙槽突裂患者12例,年龄9~13岁,分为两组:正畸牙移动组(A组),在... 目的 应用螺旋CT评价早期移动裂隙两侧的牙齿给予植骨区适当的功能刺激能否减少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植入骨的吸收,增加新骨的形成,从而提高植骨手术成功率及植骨效果.方法 牙槽突裂患者12例,年龄9~13岁,分为两组:正畸牙移动组(A组),在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早期进行正畸牙移动;对照组(B组)只是行自体骨牙槽突裂植骨术.在植骨前后和正畸治疗后进行三维CT扫描,并对获得数据进行重建分析,观察正畸牙移入植骨区域后,正畸牙位置及牙槽骨的形态及体积变化.结果 两组在术前裂隙宽度及牙槽突裂体积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A组的新骨成骨体积为(0.98±0.23) mm3,显著大于B组的(0.73±0.15) mm3.新骨形成率在A组为(72.5±11.9)%,显著大于B组的(53.2±9.7)%.牙槽突裂患者自体骨植骨术后,早期正畸牙移动可顺利使裂隙侧牙齿移入植骨区域,正畸牙的牙根尖位置发生明显的位移,CT断面未见明显牙根吸收.结论 早期正畸牙移动可明显减少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植入骨的吸收,其对植入骨的改建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自体骨移植 正畸牙移动 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大鼠牙周炎正畸牙移动初期TNF信号通路的基因本体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遥 姜兆伟 +3 位作者 靳云轶 苗倩 张春香 张淋坤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11期695-702,共8页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在牙周炎正畸牙移动初期的表达和功能,为牙周炎正畸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证据。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4组,A组建立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炎正畸模型,加力12 h,...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在牙周炎正畸牙移动初期的表达和功能,为牙周炎正畸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证据。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4组,A组建立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炎正畸模型,加力12 h,初始力为80 g;B组仅建立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炎模型,不加力;C组对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健康牙周正畸模型,加力12 h,初始力为80 g;D组为正常大鼠,不作处理(为对照组)。建模及加力完成后,截取各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作为样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对TNF信号通路相关差异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qRT-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A、B、C组中TNF信号通路均显著性上调(P<0.01),参与通路的基因在A组有28个上调,5个下调,B组有12个上调,4个下调,C组有12个上调,1个下调(P<0.05)。GO分析中显著性最高的GO条目为“对脂多糖的应答”、“炎症反应”、“NF-κB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NF-κB进入细胞核的正调控”、“对缺氧的应答”(P<0.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C组TNF-α表达量无差异(P>0.05),A组、B组显著性上调(P<0.01),A组>B组>C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A、B、C组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量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TGS2和IL-6的表达量低于B组(P<0.05)。结论大鼠牙周炎正畸牙移动早期激活TNF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并在炎症反应和骨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牙周炎 大鼠 炎症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NF-kB转录因子 信号通路 基因本体分析
下载PDF
转矩力作用下颌切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国新 钱法汤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了解Begg细丝弓技术第三期上颌切牙及其支持组织在控根辅弓产生的舌向转矩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牙体运动趋势。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 ,计算和分析四个水平截面的主应力值和上颌切牙的位移。结果 :上颌中、侧切牙的应力分布基本... 目的 :了解Begg细丝弓技术第三期上颌切牙及其支持组织在控根辅弓产生的舌向转矩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牙体运动趋势。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 ,计算和分析四个水平截面的主应力值和上颌切牙的位移。结果 :上颌中、侧切牙的应力分布基本相同 ;上颌中、侧切牙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不均匀 ,牙根部受应力最大 ,牙槽骨次之 ,牙周膜最小。牙颈部是应力主要集中区 ;牙体的运动趋势表现为牙根舌向移动、牙根远中倾斜和牙冠伸长的复合运动趋势。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 支持组织 正畸牙移动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成人正畸牙移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颖 彭国光 +1 位作者 陈扬熙 房诗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对成人正畸拔牙病例治疗时间及磨牙支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AngleⅠ牙列拥挤错畸形的健康成人患者60例,分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组(A组,20例)、经典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对成人正畸拔牙病例治疗时间及磨牙支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AngleⅠ牙列拥挤错畸形的健康成人患者60例,分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组(A组,20例)、经典改良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组(B组,20例)和单纯正畸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排齐整平、间隙关闭、精细调整等各阶段所用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时间;并比较3组支抗第一磨牙矢状向近中前移的量。结果:在排齐整平阶段,A、B、C组分别为(5.64±2.57)、(4.91±3.31)、(8.87±3.75)个月(A组与B或C组比较,P<0.01);在间隙关闭阶段分别为(6.84±2.69)、(6.64±3.87)、(8.63±3.29)个月(A组与B或C组比较,P<0.05);3组在精细调整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总的治疗时间,A、B、C组分别为(16.07±6.21)、(15.77±5.11)、(21.94±5.74)个月(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P<0.01);3组在支抗第一磨牙矢状向近中前移的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能缩短矫治时间,不能减少前牙内收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微创 正畸牙移动 骨皮质切开术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对兔正畸牙牙周膜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成伟 孙新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 :探讨低强度激光 (lowenergylaser)照射对兔正畸牙牙周膜 (periodontalligament,PDL)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3 0只大耳白兔分为1d、3d、5d、7d、14d和 2 1d组 ,每组 5只。 80g力拉兔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左侧为对照组 ,右侧为... 目的 :探讨低强度激光 (lowenergylaser)照射对兔正畸牙牙周膜 (periodontalligament,PDL)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3 0只大耳白兔分为1d、3d、5d、7d、14d和 2 1d组 ,每组 5只。 80g力拉兔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左侧为对照组 ,右侧为实验组进行低强度激光照射。采用墨汁血管灌注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兔正畸牙PDL血管密度和面积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正畸牙的压力侧血管密度高峰值分别为 3 0个 mm2 和 2 7个 mm2 ,血管面积值分别为 7872 9.40um3和 710 2 1.0 0um2 ,高峰值出现在施力后第 7天。张力侧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管密度高峰值分别为 3 2个 mm2 和 2 8个 mm2 ,血管面积值分别为 913 2 9.44 μm2 和 85 0 46.0 0 μm2 ,高峰值出现在第 14天。实验组的压力侧与张力侧血管密度和面积均大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低强度激光照射能促进兔正畸牙PDL的血管化反应 ,从而有益于正畸牙周组织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移动牙牙周膜 血管化反应 低强度激光 牙周组织
下载PDF
不同力值对小型猪牙根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永建 麦理想 +2 位作者 王大为 张弘 张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建立小型猪正畸牙根吸收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力值作用于小型猪下颌乳侧切牙后的牙根吸收情况,研究不同力值对小型猪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为正畸临床实践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6只中国实验用小型... 【目的】建立小型猪正畸牙根吸收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力值作用于小型猪下颌乳侧切牙后的牙根吸收情况,研究不同力值对小型猪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为正畸临床实践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6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5~7月龄,体质量12~16kg(平均体质量13.2kg),共12颗下颌乳侧切牙,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施加力值0、100g、200g、300g,每2周加力1次,术后45天切取标本,连续切片后HE染色,行普通光学显微镜形态观察和图像处理分析,并对牙根吸收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裂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0、100g、200g组均未见明显的牙根吸收,也无可辨认的牙根长度变化;300g组可见明显的牙根尖周吸收,牙根变短。【结论】本研究小型猪动物模型牙根吸收程度随加载力值的增大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牙根吸收 动物模型 正畸牙移动
下载PDF
川续断皂苷VI对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佩佩 王旭霞 +3 位作者 王媛 崔金婕 马丹 张君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10-416,共7页
目的探究局部注射川续断皂苷VI(ASD)是否通过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分化而影响牙周组织改建。方法选择40只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A组:空白对照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B组:ASD低浓度组(局部注射5 mg/kg AS... 目的探究局部注射川续断皂苷VI(ASD)是否通过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分化而影响牙周组织改建。方法选择40只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A组:空白对照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B组:ASD低浓度组(局部注射5 mg/kg ASD),C组ASD高浓度组(局部注射10 mg/kg ASD),D组:前列腺素E2组(局部注射适宜浓度PGE_2)。实验分别于第3、7、14、21及28天5个时间点处死2只大鼠,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压力侧牙周组织进行TRAP染色以观察破骨细胞数及免疫组化以观察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表达情况。结果从第3天到第21天,4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压力侧TRAP阳性细胞的数目及ODF的表达随加力时间不断增多,第28天时出现下降。从第7天开始,与A组相比,实验组破骨细胞数量和ODF表达均增加,B组比C组、D组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C组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注射ASD和适宜浓度的PGE_2可有效促进压力侧牙周组织破骨细胞的分化,加快牙周改建。局部注射10 mg/kg ASD与PGE_2效果基本相近,而稍低浓度ASD效果弱于PGE_2和稍高浓度A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皂苷VI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分化 牙周改建
下载PDF
Effect of orthodontic force on inflammatory periodontal tissue remodeling and expression of IL-6 and IL-8 in rats 被引量:10
13
作者 Jian-Hao Yang Zheng-Chen Li +5 位作者 Wei-Dong Kong Wu Zhang Ying-Ping Jia Yue-Lan Zhang Lin-Bo Liu Xue-Ping Ha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10期757-761,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orthodontic force on inflammatory periodontal tissue remodeling and expression of IL-6 and IL-8 in rats.Methods:Eigh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blank control group...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orthodontic force on inflammatory periodontal tissue remodeling and expression of IL-6 and IL-8 in rats.Methods:Eigh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blank control group(group A)with 5 rats,treatment normal group(group B)with 25 rats,inflammation control group(group(group C)with 25 rats,inflammation treatment group(group D)with 25 rats.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IL-6,IL-8 and the firet molar to the recent movement in the distance.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IL-8 reached a maximum on day 5 and declined thereafter in group B;the expression of IL-6 reached a maximum on day 5 in group B.The expression of IL-6 and IL-8 was gradually weakened with time in group C.The expression of IL-6 and IL-8 were high,and reached a maximum on day 5 and declined thereafter in group D.AD of positive cells in group D were higher than group B at each time point(P<0.05).The time which 0.49 N orthodontic force was loaded was longer,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distance was greater.Movement distance in group D were longer than group B(P<0.05).Conclusions:Orthodontic force as well as inflammatory stimulus can evoke the expression of IL-6 and IL-8.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inflammation and orthodontic force,the expression of IL-6,IL-8will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INFLAMMATORY PERIODONTAL tissue INTERLEUKIN-6 INTERLEUKIN-8
下载PDF
大鼠正畸压力侧牙槽骨改建中RANKL和OPG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威 刘郁 王邦康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及其伪受体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的mRNA在大鼠正畸牙移动压力侧牙槽骨改建中的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选用80只... 目的研究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及其伪受体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的mRNA在大鼠正畸牙移动压力侧牙槽骨改建中的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选用80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2d、5d、7d、10d和14d各处死16只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牙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TRAP染色计数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RANKL和OPG mRNA的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骨改建的最活跃期为正畸加力后的第7d,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计数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d达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RANKL和OPG mRNA表达水平均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d达到高峰,而后均逐渐降低。结论RANKL和OPG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不仅与骨改建过程一致,而且也与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一致。RANKL和OPG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和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RANKL OPG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华咏梅 王宏伟 牟福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磨牙移动距离,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应用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组织化学染色对破骨细胞和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的时相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各受体组大鼠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时相性变化与对照组相似,但各时间点牙槽骨吸收程度均较轻微,多数大鼠牙根表面很少或几乎没有明显牙骨质吸收迹象。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所有受体注射组牙槽骨及牙根表面TRAP染色阳性细胞降低了约50%(P<0.05),但受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正畸牙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并减少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正畸牙移动
下载PDF
川续断和丹参影响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梅银生 贾玉龙 +2 位作者 张丽娜 靳淑梅 张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64,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川续断和丹参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其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并比较两种不同中药在改建过程中的异同。方法选取72只8周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川续断组、丹参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24只,... 目的研究中药川续断和丹参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其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并比较两种不同中药在改建过程中的异同。方法选取72只8周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川续断组、丹参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24只,川续断组每日灌服6g/kg川续断水煎剂,丹参组每日灌服6g/kg丹参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mL生理盐水,每隔7d加力1次。3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d分批次处死,每批次6只。剥离头颅骨,分别测量牙移动的距离及牙槽骨的密度,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改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续断组、丹参组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二者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3组破骨细胞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平缓趋势,川续断组、丹参组比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川续断组和丹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牙槽骨密度呈现降低趋势,川续断组、丹参组比对照组降低缓慢(P<0.05),川续断组和丹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服丹参和川续断水煎剂均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快牙槽骨吸收及其修复重建,有利于正畸牙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 丹参 正畸牙移动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正畸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博宁 丛蓓蓓 +3 位作者 高美华 徐颖婕 宋宇 于艳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正畸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为临床牙龈炎、牙周炎患者的正畸矫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牙龈炎组、正常加力50 g组、正常对照组、牙龈炎加力50 g组(实验组),每... 目的探讨正畸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为临床牙龈炎、牙周炎患者的正畸矫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牙龈炎组、正常加力50 g组、正常对照组、牙龈炎加力50 g组(实验组),每组25只。丝线结扎法构建牙龈炎模型,正畸镍钛螺旋拉簧构建加力模型,分别于第1、3、5、7、14天处死,取大鼠双侧实验区近中侧牙周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Real-time PCR法、免疫组化测定大鼠牙周组织中TLR4、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中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中TLR4、NF-κB p65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NF-κB p65含量变化呈正态分布,第5~7天为高峰期。结论正畸力可促进牙龈炎大鼠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开放,从而加重正畸治疗中的牙周组织的局部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受体 TLR4/NF-κB信号通路 正畸牙移动 牙龈炎
下载PDF
牙槽骨微穿孔术加速成人正畸牙移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志锋 杨瑞华 +3 位作者 孙津龙 袁丽 唐圆 王峰 《转化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牙槽骨微穿孔术(micro-osteoperforation,MOP)加速成人正畸牙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的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左侧尖牙为实验组,右侧尖牙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MBT直丝弓矫正器,以100 g的拉... 目的观察牙槽骨微穿孔术(micro-osteoperforation,MOP)加速成人正畸牙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的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左侧尖牙为实验组,右侧尖牙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MBT直丝弓矫正器,以100 g的拉力远移尖牙,左侧行MOP,右侧不行MOP作为对照。结果加力后1个月和2个月,实验组尖牙移动距离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牙根吸收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P可促进患者正畸牙移动速度,同时不会增加患者牙根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 正畸牙移动 牙根吸收
下载PDF
牙周病正畸牙齿移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薛欣 高光明 +1 位作者 刘英群 王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 研究牙周炎患牙正畸治疗的时机。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 3组 ,正常矫治对照组 (A) ,牙周病治疗矫治组 (B) ,牙周病矫治组 (C) ,分别对 3组动物正畸牙齿移动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病理组织切片显示 :C组兔牙牙周组织明显破坏 ,... 目的 研究牙周炎患牙正畸治疗的时机。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 3组 ,正常矫治对照组 (A) ,牙周病治疗矫治组 (B) ,牙周病矫治组 (C) ,分别对 3组动物正畸牙齿移动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病理组织切片显示 :C组兔牙牙周组织明显破坏 ,可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炎细胞浸润 ,加重了原有的牙龈炎和牙周炎症 ;而A、B两组组织切片均为正常牙齿移动所见 ,且于B组可见膜内化骨现象。结论 对于轻度牙周炎 ,在菌斑得到控制及拥有良好的牙周维护的前提下 ,牙周组织对于正常范围内的正畸力的反应与正常牙齿移动未见明显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正畸学 正畸牙齿移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局部注射黄芪多糖对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鹏 郭新星 魏竹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黄芪多糖对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牙周组织改建和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1组),阴性对照组(1组),实验组(6组)。利用50g牵引力近中移动右侧上颌第...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黄芪多糖对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牙周组织改建和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1组),阴性对照组(1组),实验组(6组)。利用50g牵引力近中移动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加力21d。实验组于拆除装置前1d开始将10mg/L黄芪多糖溶液局部注射于右上第一磨牙远中颊侧黏骨膜下,每1次/3d,每次50μL;阴性对照组每3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3、7、14、21、28d后处死,测量正畸牙复发距离,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牙周膜宽度保持较好,除1d组外,相同时间的实验组复发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保持阶段,对照组远中侧BMP-2表达强度逐渐减少,实验组远中侧BMP-2表达强度逐渐增大。除1d组外,相同时间的实验组BMP-2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正畸牙保持阶段,局部注射黄芪多糖能够增加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从而加速牙槽骨的改建,有利于正畸后牙齿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BMP-2 正畸牙移动 保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