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木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
作者 毛景欣 王国伟 +2 位作者 易墁 黄元射 陈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797-4803,共7页
川木香Vladimiriae Radix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藏药,含有倍半萜、木脂素、挥发油等类型的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川木香中的倍半萜类成分在治疗消化道疾病、肝胆疼痛及抗炎、解痉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川木香的化学成... 川木香Vladimiriae Radix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藏药,含有倍半萜、木脂素、挥发油等类型的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川木香中的倍半萜类成分在治疗消化道疾病、肝胆疼痛及抗炎、解痉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川木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好地利用川木香和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木香 倍半萜 木脂素 挥发油 消化道疾病 肝胆疼痛
原文传递
食物IgG抗体检测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3
2
作者 武庆斌 叶建新 +1 位作者 丁云芳 张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然后按3∶1分别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总IgE和血清IgG4水平。结... 目的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然后按3∶1分别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总IgE和血清IgG4水平。结果40例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有1到6种不等,总阳性率为100%,2种以上升高者为87.5%。食物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92.5%)和牛奶(72.5%)最多见,其次为小麦、大豆(分别为40.0%、27.5%),鸡肉、猪肉和玉米均为0。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所有患儿的饮食,病人症状在3周内明显改善者62.5%,症状有所改善者32.5%,无效5.0%,总有效率为95.0%。血清总IgE大于正常值者为17.5%,与食物特异性IgG无相关性(r=-1.132,P=0.268)。血清总IgG4水平变化与食物特异性IgG无相关性(r=0.863,P=0.396),与年龄呈正相关(r=3.317,P=0.003)。结论测定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在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IGG IGG4 总IGE 食物过敏原 消化系统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3
3
作者 金震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术 消化系疾病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与脾胃病的防治 被引量:27
4
作者 周滔 张声生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265-268,共4页
中医"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逐渐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方面。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逐渐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方面。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等论述体现了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脾胃病时,注重贯彻"治未病"思想,注重脾胃,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脾胃病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25
5
作者 郝晓雯 李鹏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93-697,共5页
近年来,消化内镜新技术飞速发展,消化内镜由单纯性诊断工具逐渐发展成为诊治一体的先进手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荧光内镜等新技术的问世,使人们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 近年来,消化内镜新技术飞速发展,消化内镜由单纯性诊断工具逐渐发展成为诊治一体的先进手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荧光内镜等新技术的问世,使人们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疗内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多种消化道疾病得以安全、微创而且经济的治疗。现就内镜技术应用于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消化系统疾病 内镜治疗
下载PDF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彭昕欣 舒兰 +2 位作者 陶洪 曹蓉 谭周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45-1350,共6页
七味白术散是治疗儿科腹泻的验方,对多种因素引起的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疗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相关经验总结报道甚少.本文从七味白术散立方依据、古今儿科医家的临床应用及加减运用用药心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七味白术散在小儿... 七味白术散是治疗儿科腹泻的验方,对多种因素引起的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疗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相关经验总结报道甚少.本文从七味白术散立方依据、古今儿科医家的临床应用及加减运用用药心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七味白术散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实践中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白术散 小儿腹泻 临床应用 中药 脾胃病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消化疾病和失眠共病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9
7
作者 侯理伟 荣培晶 +3 位作者 魏玮 方继良 王瑜 赵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541-4544,共4页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药物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但药物治疗具有成瘾性、不良反应多,认知行为治疗缺乏专业规范培训,疗效不稳定,亟需其他可行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从脾胃辨...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药物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但药物治疗具有成瘾性、不良反应多,认知行为治疗缺乏专业规范培训,疗效不稳定,亟需其他可行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从脾胃辨证论治失眠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共病性失眠的现代科学内涵深入研究发现,失眠发病机制可能和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现代医学从脑-肠轴角度探索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脑-肠轴为立足点阐述消化系统疾病和失眠共病的机制,探索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为失眠和消化系统疾病共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疾病 脑-肠轴 共病性失眠 替代治疗
原文传递
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梁斌 张军 +5 位作者 沈凯 叶颖江 林峰 李勇 张忠涛 王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评价中成药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3家临床研究中心纳入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144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66例、... 目的评价中成药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3家临床研究中心纳入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144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6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72例、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以2: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人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96例,对照组48例,入组后均接受治疗。其中5例患者因不符合本研究标准而剔除,共有13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92例,对照组47例。本研究经各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于术后16h及20h分别经胃管给予厚朴排气合剂50ml(试验组)或厚朴排气合剂模拟剂50ml(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外科治疗,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开始饮水,并逐步进食肠内营养液或流质饮食。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静脉镇痛方案。研究期间禁止使用增强或抑制胃肠动力药物。术后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手术前、给药后每天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第6天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并记录药物不良事件。上述时间计算方法均为出现时间与手术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四分位数(Q1、Q2、Q3)手术后各指标出现时间及各时点出现率,并绘制Kaplan—Meier估计曲线,对两组患者的时间分布采用Log—rank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列出频数和百分数,采用X。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中位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21.4(20.0,23.7)h和47.5(44.0,56.5)h,中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胃肠道手术 厚朴排气合剂 胃肠功能 术后肠梗阻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倪瑶 吕文良 +2 位作者 李娟梅 张婷婷 胡伶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近5年来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5年的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从半夏泻心汤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总结。... 目的:探讨近5年来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5年的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从半夏泻心汤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半夏泻心汤通过多种机制对消化道溃疡、胃炎、糖尿病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消化道肿瘤及其他疾病,取得了治疗效果。结论:半夏泻心汤对不同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对以后的研究开发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消化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不同消化性疾病来源的Hp毒力基因检测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司元国 孙滨 +3 位作者 王淑惠 兰翠霞 丁健 顾丽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消化性疾病来源的幽门螺杆菌(Hp)毒力基因的检测与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消化性疾病患者127例的胃活检样本,分离培养Hp,检测其携带的毒力基因,并探讨Hp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 目的研究不同消化性疾病来源的幽门螺杆菌(Hp)毒力基因的检测与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消化性疾病患者127例的胃活检样本,分离培养Hp,检测其携带的毒力基因,并探讨Hp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消化性溃疡(PUD)发生的关系。结果 127例不同消化性疾病患者Hp阳性率为42.52%(54/127);Hp共检测6种毒力基因(cagA、iceA、oipA、vacA、dupA、luxS)。Hp分离菌株中成功检出oipA、vacA及luxS,未发现vacA s2,其中vacA s1+阳性率100.00%;vacA m2+阳性率66.67%,vacA m1+阳性率31.48%,提示vacA m1+与vacA m2+关系互补;iceA1+/iceA2+、vacA s1 m1/iceA2对CSG的发生相关,vacA s1 m2+iceA2和iceA1+iceA2增加PUD发生风险,dupA+对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相关。结论不同消化性疾病来源疾病(CAG、CSG、PUD)与Hp感染因素关系密切,加强感染Hp毒力基因检测可为以上消化性疾病预测评估、诊断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 毒力基因 检测
原文传递
消化系统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莲 沈守荣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7期56-57,65,共3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其相互作用呈现个体化差异,这与个体间的内环境以及外环境差别有关。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为"脑-肠轴"及"脑肠互动"学说。临床医生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普遍性和重要... 消化系统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其相互作用呈现个体化差异,这与个体间的内环境以及外环境差别有关。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为"脑-肠轴"及"脑肠互动"学说。临床医生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及时发现躯体症状背后潜藏的精神心理问题,综合运用各种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精神心理因素 辩证关系 脑-肠轴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与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红梅 唐硕 +5 位作者 唐娟 易利纯 苏国宾 刘佳 叶红 游洁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比较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与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STRONGkids)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1 053例患儿中完成营养风险筛查789例,同时运用STAMP及STRONGkid... 目的比较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与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STRONGkids)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1 053例患儿中完成营养风险筛查789例,同时运用STAMP及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筛查,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2006版评估方法评价营养状态。收集资料:一般情况、体质量丢失、住院时间、院内感染发生、营养干预及完成表格时间等。结果789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21∶1.00;年龄30 d~1岁266例(33.7%),〉1~3岁248例(31.4%),〉3~6岁181例(23.0%),〉6~15岁94例(11.9%)。完成评估表格平均时间:STRONGkids(2.41±1.01) min,STAMP (2.70±1.39) 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结果:STRONGkids高风险31.9%(252例),STAMP高风险29.2%(230例),二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1)。营养不良评估:重度营养不良3.9%(31例)。临床结局:体质量下降≥5%有89例(11.3%),住院时间超过7 d 302例(38.3%),营养干预245例(31.1%),院内感染69例(8.7%),医疗纠纷2例(0.3%)。STRONGkids对营养干预及院内感染发生的预测灵敏度为81.6%和79.1%,特异度为61.4%和62.5%,STAMP与前者比较稍低。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3左右,STAMP与STRONGkids对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营养风险筛查灵敏度及有效性均较高,且具有一致性,操作相对简单,尤其是STRONGkids评估时间明显较短,有利于临床操作,实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 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 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
原文传递
舌苔与病、证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昕洋 郭子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3-376,共4页
舌苔是中医诊疗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舌苔对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提示作用。我们在临床中也体会到舌苔对脾胃功能的提示,总结出部分舌苔所提示的病理基础,并以相应治疗方法验证舌苔与病、证的关系,提出舌苔可以... 舌苔是中医诊疗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舌苔对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提示作用。我们在临床中也体会到舌苔对脾胃功能的提示,总结出部分舌苔所提示的病理基础,并以相应治疗方法验证舌苔与病、证的关系,提出舌苔可以作为疾病早期提示的假设。结合当前对舌苔相关原理和变化机制研究,探讨舌苔与疾病和证候的关系,促进舌诊标准化、客观化,为舌苔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苔 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 脾胃功能
原文传递
郑州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14
作者 马应杰 钟爱莲 +1 位作者 李春立 张文莲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79-80,共2页
为了解郑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流行情况,研究HP与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关系。采用ELISA法对551人进行了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人群HP感染率为42.83%。10岁以下儿童HP感染率为32.14%,有消化不... 为了解郑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流行情况,研究HP与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关系。采用ELISA法对551人进行了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人群HP感染率为42.83%。10岁以下儿童HP感染率为32.14%,有消化不良症状者HP感染率为67.54%,其中有明确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者HP感染率分别为81.39%、82.05%,无症状人群HP感染率为33.5%,差异有显著性(P<0.01)。HP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感染率为72.22%,显著高于一般人群(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流行 病学 消化道疾病 血清流行病学
下载PDF
当归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五州 吴国泰 +3 位作者 杜丽东 景琪 李应东 任远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2-76,共5页
从本草学记载、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当归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情况,为临床消化系统疾病有效运用当归及其新制剂提供依据,为开发当归的潜在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当归 消化系统疾病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及消化道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友云 黄安 +1 位作者 程燕飞 韩晓东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1069-1070,共2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AU)与消化性溃疡(PU)的影响,并探讨其关联及意义。方法PU组60例,RAU组60例,PU和RAU组60例,收集三组的胃粘膜和唾液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口腔与胃HP进行比...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AU)与消化性溃疡(PU)的影响,并探讨其关联及意义。方法PU组60例,RAU组60例,PU和RAU组60例,收集三组的胃粘膜和唾液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口腔与胃HP进行比较。结果PU和RAU组检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U组、RAU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可能参与了RAU的形成,或者是导致RAU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其具体的作用目前还缺少证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口腔溃疡 消化道疾病 相关性
原文传递
Upper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digestive diseases 被引量:9
17
作者 Zi-Kai Wang Yun-Sheng Y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10期1541-1550,共10页
Metagenomics which combines the power of genomics,bioinformatics,and systems biology,provide new access to the microbial world.Metagenomics permit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complex microbial populations without requirin... Metagenomics which combines the power of genomics,bioinformatics,and systems biology,provide new access to the microbial world.Metagenomics permit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complex microbial populations without requiring prior cultivation.Through the conceptual innovations in metagenomics and the improvements in D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echnology,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logy has entered the metagenomics era and become a hot topic worldwide.Human microbiome research is underway,however,most studies in this area have focused on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ic diseases(obesity,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etc.) and intestinal disorder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olorectal cancer,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etc.].Few investigations on microbiota have been conducted with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esophagus,stomach and duodenum).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is essential for several gastrointestinal illnesses,including esophagitis,Barrett's esophagus,and esophageal carcinoma,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IBS and celiac disease.However,the constitu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microbiota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under health and various disease states,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microbiot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arious digestive diseases are still undefined.The current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finding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and discusses the study limit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OTA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gestive diseases 16S RDNA METAGENOMICS
下载PDF
2015年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晓岚 郭金波 尹凤荣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2015年国内外胃肠病学相关学会及专家制订或更新了诸多消化领域的指南及共识意见,其中国内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学会、学组结合我国疾病的发病特点,制订了许多契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共识,为临床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便利。本文主要从幽门螺杆菌... 2015年国内外胃肠病学相关学会及专家制订或更新了诸多消化领域的指南及共识意见,其中国内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学会、学组结合我国疾病的发病特点,制订了许多契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共识,为临床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便利。本文主要从幽门螺杆菌胃炎、消化内镜、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肝脏疾病及胰腺疾病等疾病入手,全面详实的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国内外诊治进展,以期为消化内科医生诊疗疾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指南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劳一 李萍 +2 位作者 宁兴旺 谢小兵 张贞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以万亿的细菌,这些细菌组成人体最大的微生物群落,即肠道菌群,它与宿主作为整体一起参与或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阐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肠道菌群与这类疾病发生、发展之间... 在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以万亿的细菌,这些细菌组成人体最大的微生物群落,即肠道菌群,它与宿主作为整体一起参与或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阐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肠道菌群与这类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助于临床工作者扩展对相关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拓宽对该类疾病的诊疗思维,从而更利于对患者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消化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浅谈PBL教学法联合CBL教学法在消化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芳 何家赓 《农垦医学》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消化系疾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和普外三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共52人,随机分为PBL联合CBL教学模式的实验组...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消化系疾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和普外三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共52人,随机分为PBL联合CBL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每周选一病种进行授课并考核,考核采取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并进行教学模式评价问卷调查,应用SPSS20.0软件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学员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消化系疾病科的教学效果,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更利于建立高效的临床思维,增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对操作的实践,提升了自信心,加强了医患沟通能力,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CBL教学模式 消化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