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原位岩石力学构想与初步探索 被引量:68
1
作者 谢和平 李存宝 +3 位作者 高明忠 张茹 高峰 朱建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32,共16页
深部资源开发的基础是研究深地科学规律,关键是探明不同赋存深度原位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行为影响的差异性规律。适用于浅部资源开采的岩石力学实验与理论研究很难充分考虑不同深度原位赋存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和工程的影响。提出&qu... 深部资源开发的基础是研究深地科学规律,关键是探明不同赋存深度原位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行为影响的差异性规律。适用于浅部资源开采的岩石力学实验与理论研究很难充分考虑不同深度原位赋存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和工程的影响。提出"深部原位岩石力学"构想的定义和内涵,利用取自松科二井同一地质区域的10个不同深度(1 000~6 400 m)的岩芯研究了不同赋存深度下岩石力学行为的差异性变化特征,并提出了原位应力恢复重构方法近似模拟了不同深度原位应力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不同深度岩石的单轴压缩实验表明岩石力学参数随深度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变化,不能假设为常数。考虑不同深度地应力影响的常规三轴实验表明赋存地应力使得不同深度岩石的力学参数差异性增大,且力学参数随深度的非线性变化规律与单轴压缩条件下显著不同。模拟不同深度原位应力影响的原位应力恢复重构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赋存深度原位应力影响下岩石力学参数均随深度增加呈现更加显著的非线性变化;模拟不同深度原位应力影响的应力恢复重构实验的岩石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均比考虑不同深度地应力影响的常规三轴实验结果大且与深度之间的关系为对数函数,峰后应变软化变形特征更加凸显;特别是深度超过4 800 m后,不同赋存深度原位应力影响下岩石泊松比、应变硬化模量、峰后跌落模量的差异性特征更加明显。该研究将为探索深地科学规律、提升深部资源获取能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部资源 不同深度 原位环境 深部原位岩石力学 原位应力恢复重构
原文传递
不同深度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叶国平 朱定钰 +1 位作者 李俐 吴明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86-2889,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深度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0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深温针灸组、浅温针灸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5例。深温针灸组采用2寸毫针进针40-45mm深,穴取内膝眼(EX-LE4)、外膝眼(ST35)...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深度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0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深温针灸组、浅温针灸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5例。深温针灸组采用2寸毫针进针40-45mm深,穴取内膝眼(EX-LE4)、外膝眼(ST35)、足三里(ST36),然后施温针灸法;浅温针灸组采用1.5寸毫针进针30-35mm深,取穴及温灸法同深温针灸组;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西药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3d后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深温针灸组总有效率93.9%(31/33),显著优于浅温针灸组的87.5%及西药组87.1%;3组症状积分、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3个疗程后均显著改善(P<0.05),并且深温针灸组在症状及疼痛、关节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浅温针灸组和西药组(P<0.05),且在随访2个月内仍保持较好疗效。结论:深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浅温针灸或口服氨基葡萄糖,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不同深度 疗效
原文传递
翠湖湿地软土触变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丽华 陈轮 高盛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5-768,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翠湖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湿地软土扰动后由不同静置时间引起的抗剪强度的变化,确定了扰动后湿地软土的抗剪强度恢复时间、恢复程度、灵敏度以及触变强度比率。对湿地软土的触变性...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翠湖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湿地软土扰动后由不同静置时间引起的抗剪强度的变化,确定了扰动后湿地软土的抗剪强度恢复时间、恢复程度、灵敏度以及触变强度比率。对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3个不同深度处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深度和静置时间对扰动后土体抗剪强度恢复的耦合影响。对湿地重塑土样进行了不同含水率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湿地软土含水率和抗剪强度的对应曲线。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湿地软土工程力学性质提供依据,也可为沼泽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软土 触变性 触变强度比率 静置时间 不同深度
下载PDF
不同深度玄武岩的三点弯曲细观破坏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左建平 柴能斌 周宏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9-695,共7页
现有深部岩石力学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深度取出岩样,然后施加不同围压用于模拟不同深度,由此来研究不同深度情况下岩石的物理力学行为这一情况,然而实际中如果深度发生变化,不仅围压发生变化,岩石自身的微细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针对此情况... 现有深部岩石力学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深度取出岩样,然后施加不同围压用于模拟不同深度,由此来研究不同深度情况下岩石的物理力学行为这一情况,然而实际中如果深度发生变化,不仅围压发生变化,岩石自身的微细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针对此情况,选取北京门头沟一个有特点的区域,该区域从地表到深度1 100多米都有玄武岩。借助带加载装置扫描电镜(SEM)系统实时观察中心预制缺口不同深度玄武岩、偏心单裂纹及双裂纹玄武岩的细观破坏行为,揭示深度导致岩石力学性能变化的细观机制。研究发现,三点弯曲玄武岩试样中裂纹多数从预置缺口处萌生,进而发展成一条连续主裂纹。不同深度玄武岩的破坏荷载及断裂能随埋深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深度增加玄武岩更为致密,孔隙率小;相同偏心距下,偏心单、双2组试样峰值荷载和断裂能都几乎相同,且都随偏心距的增大而线性增加,主要原因是偏置裂纹试件缺口附近受到剪切力和弯矩的双重影响,但随着偏心距离的增加,弯矩影响在逐渐减少,这导致了峰值荷载和断裂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门头沟玄武岩 不同深度 细观实验 破坏机制 中心预制缺口 偏置缺口
下载PDF
渭北苹果园绿肥不同深度翻压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 被引量:18
5
作者 吕丽霞 王维 +6 位作者 王秀荣 张立新 李爱梅 高梅 张林森 李丙智 韩明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595,共10页
【目的】探明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为渭北果园绿肥推广筛选一种适宜的翻压方式。【方法】以‘长富2号’红富士为试材,利用网袋法研究白三叶(白)与黑麦草(黑)3∶1配比(即B3H1)在0 cm(表层)、10 cm、25 cm 3个不同深度处理下埋于果树行... 【目的】探明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为渭北果园绿肥推广筛选一种适宜的翻压方式。【方法】以‘长富2号’红富士为试材,利用网袋法研究白三叶(白)与黑麦草(黑)3∶1配比(即B3H1)在0 cm(表层)、10 cm、25 cm 3个不同深度处理下埋于果树行间215 d的腐解情况,测定其养分残留率。【结果】整个时期的腐解速度表现为10 cm>25 cm>0 cm(表层),3种翻压深度均在前35 d腐解较快,干物质残留率仅为36%~50%,翻压35~215 d为缓慢腐解期,这一时期各翻压深度腐解率为12%~13%,有机碳残留率的变化趋势与干物质量大致相近;同一养分在不同翻压深度释放趋势不同,3种翻压深度养分残留率表现为:0 cm>25 cm>10 cm,C/N表现为0 cm(13.8)>10 cm(13.4)>25 cm(11.9);氮、磷、钾、镁释放速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不同养分释放有差异,其中钾的释放最彻底,215 d后残留率仅为6%~14%,镁的释放趋势与钾相近;钙、铁、锰、铜、锌在不同腐解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主要富集期出现在降雨量稀少的翌年1—4月,前期富集以10 cm、25 cm处翻压为主,215 d后表层绿肥以铜的残留率最高(64.81%),10 cm、25 cm处则以钙的残留率最高(89.95%、84.48%)。【结论】综合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根系生长特点等方面,以10 cm和25 cm轮翻模式为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白三叶 黑麦草 不同深度 绿肥腐解 养分释放
下载PDF
不同埋深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问题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潇昊 缪林昌 林海山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69,共6页
通过对照物理模型试验,采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对不同埋深和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盾构掘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分析开挖面前方土体破坏机理.首先通过研究支护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将模型箱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 通过对照物理模型试验,采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对不同埋深和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盾构掘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分析开挖面前方土体破坏机理.首先通过研究支护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将模型箱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确定了极限支护力;利用二维颗粒流程序对土拱效应进行研究,揭示了开挖面前方土体的失稳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支护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都可分为2个阶段,且不受埋深条件的影响;发生局部失稳破坏后,土拱继续向上发展最终导致整体失稳破坏;埋深比较小时,未能形成土拱,而埋深比较大时,滑动区与土拱区随埋深比的增大而增大.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箱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采用纵面进行颗粒流模拟的可行性,因此可利用PFC2D进行深入颗粒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不同埋深 开挖面稳定性 颗粒流模拟
下载PDF
不同埋深砂土盾构隧道掘进开挖面前方土拱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潇昊 缪林昌 林海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80-2988,共9页
盾构施工过程中,开挖面前方土拱效应与掌子面盾构机推力大小和埋深密切相关。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砂土密度和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盾构开挖面前方土拱效应,分析了砂土颗粒位移变化模式和土拱发展的时变特征,并揭示了不同埋深下土... 盾构施工过程中,开挖面前方土拱效应与掌子面盾构机推力大小和埋深密切相关。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砂土密度和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盾构开挖面前方土拱效应,分析了砂土颗粒位移变化模式和土拱发展的时变特征,并揭示了不同埋深下土拱的发展规律和对失稳破坏机制的影响;同时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采用颗粒流程序进行模拟,从细观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土拱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埋深条件下,土拱发展规律一致且与支护力大小,地表沉降密切相关;低密度时土体破坏模式呈漏斗状,高密度为条带状,且土拱范围随埋深比增大而增大;颗粒流模拟得到不同埋深条件下,颗粒接触力、孔隙率和平均土压力变化规律一致。最后得出室内试验和PFC^(2D)颗粒流模拟得到的土拱效应相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不同埋深 砂土 隧道掘进 模型箱试验 颗粒流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湿度的响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亚荣 王亚娟 +5 位作者 赵敏 薛文艳 梁思琦 刘乐 刘超 陈云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48-4657,共10页
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脆弱区土壤呼吸速率特征和土壤温湿度对其影响,对准确评估和预知该区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区自然撂荒地22 a柠条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CO_(2)分析仪和温湿度传感器测定不同土层(10、50和100 cm)CO... 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脆弱区土壤呼吸速率特征和土壤温湿度对其影响,对准确评估和预知该区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区自然撂荒地22 a柠条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CO_(2)分析仪和温湿度传感器测定不同土层(10、50和100 cm)CO_(2)浓度平均值和土壤温湿度,采用Fick第一扩散系数法计算土壤呼吸速率,探究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土层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湿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随土层深度增加显著降低(P<0.05),峰值出现时间存在滞后现象,相邻土层间(10、50和100 cm)土壤呼吸速率由上至下均滞后1 h;6~9月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为多峰曲线,其中10、50和100 cm土层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分别在7月25日、8月6日和8月10日,达13.96、2.96和1.47μmol·(m^(2)·s)^(-1);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50 cm及以下土层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10 cm土层指数拟合最优,R^(2)=0.96,50 cm和100 cm土层拟合较差,R^(2)分别为0.00和0.01,温度敏感系数Q_(10)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土层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均显著(P<0.05),二次拟合表现为50 cm(R^(2)=0.35)>10 cm(R^(2)=0.22)>100 cm(R^(2)=0.31);10、50和100 cm土层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的综合作用可解释土壤呼吸速率的96%、6%~50%和22%~24%.综上所述,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纯林不同深度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存在差异,10 cm土层土壤呼吸速率受土壤温湿度的综合影响,但土壤温度的相对贡献更高,50 cm土层及以下土壤湿度为关键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为温室气体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深度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滞后效应
原文传递
针刺后溪穴不同深度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探索 被引量:9
9
作者 邓星佑 李剑峰 +3 位作者 徐征 徐安党 宋盛菊 林忆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不同深度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深刺组与浅刺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针刺后溪穴20 mm治疗,深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30 mm治疗,浅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5 mm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不同深度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深刺组与浅刺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针刺后溪穴20 mm治疗,深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30 mm治疗,浅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5 mm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痛量表(NP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肌电图指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各组在治疗总有效率、NPQ评分、VAS评分、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各组NPQ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深刺组NPQ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浅刺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浅刺组(P<0.05),常规组与浅刺组在治疗总有效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NPQ评分、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深刺后溪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肌电生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与浅刺后溪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后溪穴 不同深度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焦石坝区块深部页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虎 郭印同 +2 位作者 张萍 王磊 侯振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1-880,共10页
为深入研究不同埋深页岩储层的力学性质,对四川盆地焦石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平行层理取心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总结了取样区段页岩试样的力学特性、强度规律以及破坏特征。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页岩呈现典型的脆性破坏特征,破坏... 为深入研究不同埋深页岩储层的力学性质,对四川盆地焦石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平行层理取心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总结了取样区段页岩试样的力学特性、强度规律以及破坏特征。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页岩呈现典型的脆性破坏特征,破坏形式以劈裂破坏为主、伴随部分或局部剪切破坏,并细分5种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基本破坏形式;页岩抗压强度随埋深增加整体上呈现出两端低中间高的现象;随取心角度的增大,变形参数和抗压强度总体上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比分析了页岩试样力学参数的横向和纵向异性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横向及纵向异性度均在1.50附近,抗压强度的异性度显著高于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异性度;层理的影响是导致页岩强度及破坏方式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层理面在一定程度可以决定岩体的强度及破坏方式;水力压裂过程中,横向异性度大的层理面首先被打开,导致压裂通道沿层理面扩展,难以形成复杂裂缝网络,达不到理想的压裂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此类层理面被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页岩 层理 力学性质 不同埋深 破坏方式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倩倩 刘波 +5 位作者 朱育菁 刘国红 车建美 王阶平 郑雪芳 张海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12-2419,共8页
为了解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细菌的多样性,明确不同深度的细菌群落组成,采用五点采样法,收集了发酵床表层10cm、中层30cm、深层50cm的垫料,分别进行垫料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原核生物16SrDNA基因V3~V4区的扩增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 为了解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细菌的多样性,明确不同深度的细菌群落组成,采用五点采样法,收集了发酵床表层10cm、中层30cm、深层50cm的垫料,分别进行垫料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原核生物16SrDNA基因V3~V4区的扩增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试验共获得1045225条序列,共包含32门、303科、609属和1834类OTUs。表层垫料细菌数量最多,中层垫料细菌种类最多。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有所差异,在表层垫料中,变形菌门(25.9%)和放线菌门(10.2%)相对含量高;中层垫料中拟杆菌门(27.8%)、变形菌门(25.1%)和厚壁菌门(17.0%)相对含量高。发酵床垫料表层和中层细菌多为有机物降解菌,主要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特吕珀菌科、变形菌门的黄单胞菌科和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科细菌。随着垫料深度增加,拟杆菌门(33.3%)和螺旋体门(9.2%)含量升高,厌氧菌如螺旋体门的螺旋体科、拟杆菌门的腐螺旋菌科在深层垫料中达到峰值。研究表明,表层垫料中微生物含量最高,代谢最为活跃,是主要的有机质降解层;深层垫料厌氧菌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不同深度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对贮藏期猕猴桃不同深度果肉色泽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克强 孟浩 +1 位作者 曹晓峰 赵艳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40-2245,共6页
猕猴桃是我国发展势头和经济效益比较突出的水果之一,其果肉色泽是评价猕猴桃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贮藏期猕猴桃不同深度果肉色泽的变化进行研究。以贮藏期"哑特"猕猴桃果皮下0, 5和10 mm处果肉色泽(L^*,... 猕猴桃是我国发展势头和经济效益比较突出的水果之一,其果肉色泽是评价猕猴桃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贮藏期猕猴桃不同深度果肉色泽的变化进行研究。以贮藏期"哑特"猕猴桃果皮下0, 5和10 mm处果肉色泽(L^*, a^*和b^*)为研究对象,用近红外光谱(830~2 500 nm)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猕猴桃果肉色泽特征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建立基于全波段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发现猕猴挑果皮下5 mm处色泽特征(L^*5, a^*5, b^*5)所建立的校正预测模型效果好,说明该处的色泽数据和近红外光谱信息的相关度较高。运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和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两种算法从高维近红外光谱全波段信息中选取与颜色特征相关的特征波长信息,并与猕猴桃果皮下5 mm处的色泽(L^*5, a^*5, b^*5)分别建立PLS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预测模型。其中对果肉色泽L^*5所建立的模型中, CARS-PLSR模型的校正和预测效果均为最好,RC达到0.942 7, RMSEC为1.699 7,RP达到0.885 0, RMSEP为1.642 4;对猕猴桃果肉色泽a^*5所建立的模型中, UVE-MLR模型的校正和预测效果最好,RC达到0.946 3, RMSEC为0.342 4,RP达到0.854 9, RMSEP为0.629 6;对猕猴桃果肉色泽b^*5所建立的模型中, CARS-MLR模型的效果最好,RC达到0.944 3, RMSEC为1.010 1,RP达到0.839 8, RMSEP为1.354 3。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猕猴桃果皮下5 mm处色泽(L^*5, a^*5和b^*5)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为猕猴桃品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近红外光谱 贮藏期 不同深度 果肉色泽
下载PDF
K-Means++的声速剖面精简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振杰 刘杨范 +2 位作者 赵爽 王柏杨 孟庆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5-990,共6页
在深海定位中,声线传播距离长、声速剖面层数多,采用常梯度声线跟踪虽然提高了定位精度,但明显降低了定位的计算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优化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的声速剖面精简方法。该方法将原始声速剖面的梯度分为... 在深海定位中,声线传播距离长、声速剖面层数多,采用常梯度声线跟踪虽然提高了定位精度,但明显降低了定位的计算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优化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的声速剖面精简方法。该方法将原始声速剖面的梯度分为正负2个部分,采用K-Means++对每部分进行初始聚类,再对聚类后的每一簇进行不同类别数的K-Means++聚类,将相邻相同类的层合并后得到精简声速剖面。采用精简声速剖面进行水下定位,并与原始声速剖面定位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确保原始声速剖面空间结构和水下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定位计算效率,且在不同深度的定位精度与原始声速剖面定位精度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精简 K-Means++ 常梯度声线跟踪 浮标定位 非等间距分层 不同深度 梯度 效率
下载PDF
电子垃圾拆解区不同深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科 丁晴晴 +1 位作者 蒙丽娜 田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4-209,216,共7页
以电子垃圾拆解区浙江台州温岭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从事电子垃圾拆解时间较短和较长的A和B拆解点以及未从事电子垃圾拆解的C对照点,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As、Cd、Pb的含量,评价污染状况,分析... 以电子垃圾拆解区浙江台州温岭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从事电子垃圾拆解时间较短和较长的A和B拆解点以及未从事电子垃圾拆解的C对照点,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As、Cd、Pb的含量,评价污染状况,分析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各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含量均为电子垃圾拆解点高于对照点,土柱B比土柱A污染严重,在最上层土壤(0~5 cm)已有重金属为中度或重污染。电子垃圾拆解造成了该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程度与从事拆解时间长短有关,不同深度土壤受污染情况不同。各重金属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一般为土壤最上层含量最高,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垃圾拆解区 重金属 土壤 不同深度
下载PDF
基于钻孔土层参数的黄金开采地质特征三维模拟
15
作者 索朗欧珠 次仁央宗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为了解决黄金开采过程中由于数据不足和参数偏差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地质特征分析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钻孔土层参数的黄金开采地质特征三维模拟方法,以改进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性。采用钻探设备获取钻孔土层信息,并利用距离反比加... 为了解决黄金开采过程中由于数据不足和参数偏差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地质特征分析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钻孔土层参数的黄金开采地质特征三维模拟方法,以改进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性。采用钻探设备获取钻孔土层信息,并利用距离反比加权差值法优化钻孔土层参数,建立包含地质参数的数据库。基于这些参数,可以使用Surpac软件来构建具有地下空间的三维模型,生成黄金开采区不同地质特征。实验测试结果显示:该钻孔土层参数能够构建较为理想的黄金开采区地下空间三维模型,同时还能模拟出地下空间黄金开采不同深度的地质特征,划分出研究区域的断裂带以及金矿分布、侵入岩位置,准确估算出金矿储量,误差值在2%以内。所提出的基于钻孔土层参数的黄金开采地质特征三维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黄金开采区地质特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为黄金开采过程中的决策制定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土层参数 黄金开采 不同深度 地质特征 SURPAC软件 断裂带 三维模拟
下载PDF
山岭隧道不同埋深的结构动力响应特征及震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喻凌峰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7-235,共9页
震害调研表明了不同埋深时隧道破坏的差异性较大。基于此,对隧道洞门区域的典型震害特征及破坏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重点研究洞门浅覆土区域隧道结构在不同埋深下的地震动力响应及... 震害调研表明了不同埋深时隧道破坏的差异性较大。基于此,对隧道洞门区域的典型震害特征及破坏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重点研究洞门浅覆土区域隧道结构在不同埋深下的地震动力响应及隧道衬砌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关系对隧道衬砌的受力变形起控制作用,地层的剪切变形可以直接反映衬砌的变形模式及地层振型特征;土-结构相互作用力、围岩塑性变形及衬砌结构的损伤分布均表明拱腰及拱脚等区域对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建议对该区域围岩进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浅覆土区域 强震 不同埋深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震害机理
下载PDF
爆破振动对不同埋深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明渊 周建敏 +1 位作者 余红兵 李杰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采空区在爆破振动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坍塌事故,研究爆破振动对不同埋深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确保采空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分别建立了10 m、15 m和20 m不同埋深的采空区爆破数值模型,模拟... 采空区在爆破振动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坍塌事故,研究爆破振动对不同埋深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确保采空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分别建立了10 m、15 m和20 m不同埋深的采空区爆破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采空区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空区埋深为10 m时,其顶板的水平方向振速为23.41 cm/s,大于采空区中部及底板位置的振速,主要原因是爆破地震波在采空区顶板处发生反射和折射,使其振速发生叠加放大,随着采空区埋深的增加,其顶板的水平方向振速由23.41减小至16.94 cm/s,呈现出明显的衰减作用;爆破振动作用下采空区的顶板位置出现了拉应力集中现象,导致其应力远大于采空区其他位置,且当采空区埋深为10 m时,其顶板处的有效应力达到1.1 MPa,超过了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随着采空区埋深的增加,其顶板处单元的有效应力由1.1 MPa减小至0.25 MPa,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爆破开挖 不同埋深 稳定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生物炭施加对毛竹林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含量、重金属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18
作者 赖江 李伟明 +3 位作者 邱磊 贾弢 杨维维 任佳伦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不仅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也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生物炭施加量(0、5和10 t·hm^(-2))对表... 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不仅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也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生物炭施加量(0、5和10 t·hm^(-2))对表层(0~20 cm)和深层(20~40 cm)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0 t·hm^(-2))相比,生物炭施加显著提升了表层和深层土壤的pH值(1.3%~12.2%)、有机碳(8.8%~51.5%)、总磷含量(14.2%~31.5%)和深层土壤的含水率(4.2%~13.3%),并且这种积极效应随着生物炭施加水平增加而增加(P<0.05)。高生物炭施加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和深层土壤的有效态铅(28.6%、51.1%)、镉(11.1%、7.2%)和铜(10.9%、12.2%)的含量,但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及纤维素酶活性(P<0.05)。在生物炭施加处理下,表层土的pH值、总磷、有效态铅含量、微生物量碳和氮显著高于深层土,而总氮、有效氮、含水率和有效态镉含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pH、总磷和有效镉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加不仅可以缓解土壤酸化,减缓镉污染,还能提高微生物生物量,从而提升土壤质量。因此,从土壤质量角度出发,生物炭施加可以被视作一种有效的竹林土壤改良措施,对于推动毛竹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生物炭 不同深度 重金属 土壤微生物量
下载PDF
云南易门井不同深度水温对比分析
19
作者 石兆宏 《高原地震》 2024年第3期11-23,共13页
根据易门井138.5 m和153.0 m深度水温观测数据资料,综合分析不同深度水温日变、年变曲线形态、变化速率,对比分析易门井不同深度水温数据异常变化的同步性和差异性特征发现,易门井同层水温日变幅、日均值一阶差分波动幅度长期稳定且基... 根据易门井138.5 m和153.0 m深度水温观测数据资料,综合分析不同深度水温日变、年变曲线形态、变化速率,对比分析易门井不同深度水温数据异常变化的同步性和差异性特征发现,易门井同层水温日变幅、日均值一阶差分波动幅度长期稳定且基本一致。138.5 m深度水温日幅差、日均值一阶差分波动幅度明显大于153.0 m深度水温。不同深度水温显示出基本相同的长期变化趋势——小幅振荡上升型走势,153.0 m深度水温上升速率略快于138.5 m深度水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门井 不同深度 水温观测 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不同微润管埋深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对小白菜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书吉 韩松 +2 位作者 何立新 费良军 王利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为探明微润灌条件下微润管不同埋深对土壤水分入渗及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分别开展了室内土箱入渗试验和室外大棚小白菜种植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埋深处理:T1(埋深10 cm)、T2(埋深15 cm)、T3(埋深20 cm),室内入渗试验考察不同微润管埋深对... 为探明微润灌条件下微润管不同埋深对土壤水分入渗及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分别开展了室内土箱入渗试验和室外大棚小白菜种植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埋深处理:T1(埋深10 cm)、T2(埋深15 cm)、T3(埋深20 cm),室内入渗试验考察不同微润管埋深对土壤水分累计入渗量、土壤湿润锋运移的影响,室外试验考察不同微润管埋深对小白菜主根长、主根直径、根体积、大于2 mm的一级侧根数等根系指标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单位长度微润管的累计入渗量都随着时间延长呈线性增加趋势,T2入渗速率最大,T3最小,T1、T2分别比T3大43.48%、67.55%;各埋深处理水平方向上的湿润锋向右运移规律和向左相同,T1、T2扩散速率要远大于T3,且T1>T2;在湿润锋向上运移到达地表之前,各埋深处理湿润锋垂直向上和向下运移规律基本相同,重力作用影响不明显,扩散速率均为T1>T2>T3;湿润锋形状变化过程方面,T1由上下方向长度较大的椭圆逐渐过渡到水平方向长度较大的椭圆,T2为上下方向长度大于水平方向长度的椭圆,T3先为水平方向长度大于上下方向长度的椭圆,然后逐渐过渡到上下方向长度大于水平方向长度的椭圆。室外大棚试验结果表明:除主根长指标外,其余根系指标微润管各埋深处理均好于地面漫灌,且微润管埋深15cm时对小白菜根系发育最有利。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 不同埋深 水分入渗 根系 节水灌溉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