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就诊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和...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就诊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开颅组。神经内镜组22例,小骨窗开颅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和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死亡0例,小骨窗开颅组死亡2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小骨窗开颅组相比,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短[(1.52±0.40)h]、术中出血量少[(35.61±13.52)m L]、血肿清除率高[(90.12±4.32)%],神经功能恢复快[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量表评分术后1周为(25.15±4.37),术后4周为(18.13±2.85)],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神经内镜组(81.82%)高于小骨窗开颅组(65.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血量在30~50 m L、病情较轻的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快捷、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恢复快、预后好等优势。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在我科治疗的12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量在30~60 m L之间,其中60例患者在CT平片定位下锥颅软通道(即一次性使用颅...目的对比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在我科治疗的12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量在30~60 m L之间,其中60例患者在CT平片定位下锥颅软通道(即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置管引流术,设为钻孔引流组,余66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术,设为开颅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开颅组手术时间长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钻孔引流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开颅组,出院随访3~6个月,开颅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与钻孔引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开颅组轻度残疾+无功能障碍为86.4%,而钻孔引流组为80.0%,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结论与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手术对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治疗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就诊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开颅组。神经内镜组22例,小骨窗开颅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和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死亡0例,小骨窗开颅组死亡2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小骨窗开颅组相比,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短[(1.52±0.40)h]、术中出血量少[(35.61±13.52)m L]、血肿清除率高[(90.12±4.32)%],神经功能恢复快[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量表评分术后1周为(25.15±4.37),术后4周为(18.13±2.85)],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神经内镜组(81.82%)高于小骨窗开颅组(65.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血量在30~50 m L、病情较轻的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快捷、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恢复快、预后好等优势。
文摘目的对比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在我科治疗的12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量在30~60 m L之间,其中60例患者在CT平片定位下锥颅软通道(即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置管引流术,设为钻孔引流组,余66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术,设为开颅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开颅组手术时间长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钻孔引流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开颅组,出院随访3~6个月,开颅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与钻孔引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开颅组轻度残疾+无功能障碍为86.4%,而钻孔引流组为80.0%,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结论与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手术对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治疗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