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三种术式疗效和预后研究 被引量:78
1
作者 杨理媛 孙晓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3种术式...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3种术式进行治疗,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病死率及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866)。3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2,P=0.004);血肿穿刺引流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分别与小骨窗开颅组、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1;χ2=9.701,P=0.002);而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564)。结论对于出血量过大,昏迷程度深,出现脑疝前期或已经出现脑疝甚至晚期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首先考虑采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治疗结果 预后
下载PDF
小骨窗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韩繁龙 张国来 +2 位作者 吴生贵 周志武 韩雪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3期6542-6545,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60例)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60例)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6个月生活能力及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死亡例数情况,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结果: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在血肿清除率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为17.24±3.52,对照组ADL评分为22.73±5.67,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小,神经功能影响小,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和炎性因子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隋曌 严小虎 李英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 95例,根据...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 95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发病6 h内进行手术)和对照组(43例,发病6~24 h内进行手术)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两组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7.9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可及早解除血肿占位效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独立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小骨窗开颅清除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熊左隽 李俊 +3 位作者 梁健 王雷 陈文 王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对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行小骨窗开颅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感染率与是否首次手术、手术时间、是否清... 目的对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行小骨窗开颅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感染率与是否首次手术、手术时间、是否清洁手术、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中骨窗大小有关,与性别、年龄、手术季节、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和是否急诊无关。结论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作综合的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强化无菌观念,是有效降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感染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承科 何琴 +2 位作者 唐辉 冯浩 付安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98-10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4月就诊治疗的96例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神...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4月就诊治疗的96例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两组NDS评分低于术前,ADL评分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ND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较小骨窗开颅手术更为有效、安全、出血量少且预后和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小骨窗开颅手术 颅内出血 高血压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9
6
作者 韩秀鹏 昝春树 吴春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就诊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和...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就诊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开颅组。神经内镜组22例,小骨窗开颅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和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死亡0例,小骨窗开颅组死亡2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小骨窗开颅组相比,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短[(1.52±0.40)h]、术中出血量少[(35.61±13.52)m L]、血肿清除率高[(90.12±4.32)%],神经功能恢复快[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量表评分术后1周为(25.15±4.37),术后4周为(18.13±2.85)],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神经内镜组(81.82%)高于小骨窗开颅组(65.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血量在30~50 m L、病情较轻的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快捷、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恢复快、预后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小骨窗开颅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斌 喻军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大骨瓣...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大骨瓣开颅术
下载PDF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策 蔡廷江 +3 位作者 鹿海龙 孙凌梅 彭文娟 张文秀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HICH病人12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骨瓣开颅组(A组,30例)、小骨窗开颅组(B组,46例)和微创血肿引流组(C组,50例)...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HICH病人12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骨瓣开颅组(A组,30例)、小骨窗开颅组(B组,46例)和微创血肿引流组(C组,50例)3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近期疗效,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B组、C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均低于A组;3组病人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收缩压、出血量、凝血功能障碍、镇痛镇静药、GCS评分、出血部位、手术方式等指标与HICH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提示,收缩压>160 mmHg、出血量≥60 ml、凝血功能障碍、无使用镇痛镇静药、GCS评分<8分、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不同手术方式等指标是HICH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传统骨瓣开颅术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再出血率低等特点;HICH术后再出血有较多因素,高收缩压、出血量多、凝血功能障碍、GCS评分等是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骨瓣开颅术 血肿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疗效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治疗与小骨窗开颅治疗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雷 张景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治疗与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7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和对照组(小骨窗开颅术)。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血肿清除率、住院...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治疗与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7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和对照组(小骨窗开颅术)。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评估术后1个月2组不同年龄、出血量、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评分)的患者及脑室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表(ADL)得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血肿清除率更高,术后24hGCS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体ADL评分较对照组高;无论是否脑室出血,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ADL分值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中年龄较高的患者、出血量较小的患者、术前GCS分值较高的患者、术前MESS分值较低的患者术后1个月AD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1个月病死率(8.57%)与对照组比较(14.29%)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小骨窗开颅相比,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具有以下优势:(1)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2)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3)在术前MESS评分16~30分、术前CGS评分≥9分、出血量30~50mL、年龄50~69岁的患者中疗效更好,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肖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n=56)和大骨瓣开颅术组(n=50),对意识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n=56)和大骨瓣开颅术组(n=50),对意识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骨窗开颅术组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大骨瓣开颅术组(t=3.16,P<0.01),术后1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情况比较,小骨窗开颅术组优于大骨瓣开颅术组(t=5.75,P<0.01),小骨窗开颅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大骨瓣开颅术组(χ2=4.92,P<0.05),其病死率则低于大骨瓣开颅术组(χ2=4.80,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大骨瓣开颅术 疗效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与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建伟 刘斌 +2 位作者 杨开军 王军 龙浩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与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8例采用小骨...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与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8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骨窗开颅组),14例采用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骨瓣减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OS评分)、降颅压效果以及术后1周并发症、再出血率的差异。结果小骨窗开颅组和大骨瓣减压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总治疗优良率分别为75.00%和7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5 d无创颅内压分别为(20.12±5.12) mmHg、(15.26±3.75) mmHg、(11.52±2.46) mmHg,大骨瓣减压组患者则分别为(20.75±5.84) mmHg、(15.75±3.25) mmHg、(12.30±2.58) mmHg,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开颅组和大骨瓣减压组术后1周并发症率分别为25.00%和42.86%,再出血率分别为7.14%和7.1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具有和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同样的近期疗效,其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且创伤性小,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 大骨瓣减压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 脑出血 手术
下载PDF
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2
作者 黄进兴 叶敏 +2 位作者 张文波 赖湘 丘琪政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行微创穿刺治疗;对照组60例,行小骨窗开颅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行微创穿刺治疗;对照组60例,行小骨窗开颅治疗。随访6个月~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导管拔除等术后即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ADL分级等术后1年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显著提高疗效,但开颅术血肿清除率高,引流术手术时间较短,利于深部血肿的清除,且安全性高,临床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微创穿刺
下载PDF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不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建江 徐凤云 郭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3期53-54,58,共3页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及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和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进行...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及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和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2.24±1.06)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1.09±1.56)分改善为(8.24±1.26)分;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7.23±1.13)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0.78±1.89)分改善为(26.13±1.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并发症、血肿清除量及疗效指标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彻底,疗效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小骨窗开颅术 微创血肿外引流术
下载PDF
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长期神经功能及颅内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党帅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及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长期神经功能及颅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7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顺序分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A组)、穿刺引流术组(B...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及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长期神经功能及颅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7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顺序分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A组)、穿刺引流术组(B组)及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C组),分析三组患者长期神经功能、颅内感染情况。结果 B组GOS评分显著高于A组(t值5.14,6.33,P<0.05)。B组、C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A组(t=7.90,P<0.05)。B组、C组改良Rankin评分、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A组(t=2.69、3.01、3.47、5.52,P<0.05)。各组颅内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穿刺引流术、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长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小骨窗微创手术,但术后颅内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 穿刺引流术 去骨瓣减压手术 长期神经功能 颅内感染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5
作者 罗成军 王山 +5 位作者 张召 岳林 文伟 吴虹刚 詹傲 张道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0期2999-3002,共4页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钻孔引流术和骨瓣开颅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8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采用...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钻孔引流术和骨瓣开颅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8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术的有90例,采用锥颅钻孔引流术的有110例,而采用骨瓣开颅术的有80例。统计并分析三组患者的存活率和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共有58例死亡,其生存率为79.3%。小骨窗开颅术组、锥颅钻孔引流术组、骨瓣开颅术组的生存率分别为73.3%、78.2%、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开颅术组、锥颅钻孔引流术组、骨瓣开颅术组愈合率分别为57.2%、58.7%、30.1%。小骨窗开颅术组和锥颅钻孔引流术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大于骨瓣开颅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锥颅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瓣开颅术组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术组;治疗后12周,锥颅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瓣开颅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小骨窗开颅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开颅术组患者手术时长明显长于锥颅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瓣开颅术组,小骨窗开颅术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后切口脑脊液渗漏发生概率和住院时长均明显少于锥颅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瓣开颅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锥颅钻孔引流术和骨瓣开颅术清除患者脑内血肿时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术 锥孔引流术 骨瓣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生存率
下载PDF
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6
作者 韩志光 陈兴河 +2 位作者 冯三平 吴磊 王永恒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604-605,608,共3页
目的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120例,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神... 目的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120例,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血肿完全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和GO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小骨窗开颅术相比,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 3D-Slicer软件 神经内镜 小骨窗 疗效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0期20-22,25,共4页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引流组在CT引导下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治疗,开颅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引流组在CT引导下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治疗,开颅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开颅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显著早于穿刺引流组,术后6个月血肿清除百分比显著高于穿刺引流组(P均<0.01)。术后6个月,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术前改善(P均<0.01);术后6个月,开颅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穿刺引流组(P<0.01)。术后6个月,开颅组患者ADL评级显著优于穿刺引流组(P<0.01)。穿刺引流组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或P<0.01)。结论与CT引导穿刺引流术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穿刺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黄伟珍 贾晓雁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6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95%对围术期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干预组95%对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达到65%)(P<0.05);干预组手术时间为(3.53±1.34)h、平均住院时间为(22.89±1.2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vs 40%,P<0.05),干预组ADL评分为(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为(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时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崔健 王钢 刘旭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2494-2496,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进行分组,手术时间在6 h以内者纳入超早期组...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进行分组,手术时间在6 h以内者纳入超早期组(n=52),手术时间7~24 h者纳入早期组(n=63),所有患者均接受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14 d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表(ADL)中预后良好(1~2级)率及WHOQOL-BREF评分。结果超早期组患者中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21.15%,与早期组的15.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超早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23.08%,与早期组的2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超早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70.21%,明显高于早期组的51.85%,WHOQOL-BREF评分为(80.4±12.8)分,明显高于早期组的(72.5±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及时清除血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更好,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小骨窗手术 手术时机 预后
下载PDF
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0
20
作者 裴明和 孙捷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6期30-32,共3页
目的对比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在我科治疗的12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量在30~60 m L之间,其中60例患者在CT平片定位下锥颅软通道(即一次性使用颅... 目的对比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2年在我科治疗的12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量在30~60 m L之间,其中60例患者在CT平片定位下锥颅软通道(即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置管引流术,设为钻孔引流组,余66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术,设为开颅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开颅组手术时间长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钻孔引流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开颅组,出院随访3~6个月,开颅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与钻孔引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开颅组轻度残疾+无功能障碍为86.4%,而钻孔引流组为80.0%,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结论与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手术对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治疗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 锥颅引流术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