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6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 被引量:70
1
作者 刘则渊 陈悦 《管理学报》 2007年第3期346-353,共8页
把科学研究象限模型的巴斯德象限变换为科技象限模型的新巴斯德象限,反映了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以及科技政策意义的变化。通过若干实证事例分析,发现高科技各个前沿领域主要分布于新巴斯德象限;从巴斯德象限蕴涵的科技政策含义变化,探讨了... 把科学研究象限模型的巴斯德象限变换为科技象限模型的新巴斯德象限,反映了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以及科技政策意义的变化。通过若干实证事例分析,发现高科技各个前沿领域主要分布于新巴斯德象限;从巴斯德象限蕴涵的科技政策含义变化,探讨了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高科技政策新范式及其战略意义;进而延伸到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的产学研三螺旋创新模型的重构,并以此作为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巴斯德象限 高科技 科技政策 三螺旋创新模型 知识活动系统
下载PDF
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65
2
作者 肖泽磊 韩顺法 易志高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6-11,共6页
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是科技金融建设的"骨架",能够有效统筹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其构成要素包括政府、金融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四大类。金融服务机构在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成长阶段的科... 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是科技金融建设的"骨架",能够有效统筹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其构成要素包括政府、金融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四大类。金融服务机构在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风险的承受程度,同时,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支持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有效运作。最后,以武汉科技金融建设为例,提出了完善其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创新体系 武汉市
下载PDF
中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方略 被引量:63
3
作者 贺德方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科技报告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作者在阐释我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报告制度的总体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组织保障、工作流程以及共享服务模... 科技报告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作者在阐释我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报告制度的总体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组织保障、工作流程以及共享服务模式;最后从制度建设、社会意识、保密审查、呈交系统和服务平台几方面提出了中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报告 科技政策 制度建设
下载PDF
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 被引量:62
4
作者 杨武 杨淼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5,共6页
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揭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中国1991—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效用动态最优和社会效用静态最优条件下,科技创新... 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揭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中国1991—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效用动态最优和社会效用静态最优条件下,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都具有耦合协调的协同发展关系;中国的政府财政收入和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对经济产出的作用相当;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对经济产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耦合关系 系统耦合度 系统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科技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53
5
作者 曹洋 陈士俊 王雪平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4,共5页
从科技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入手,指出运行机制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科技中介组织功能发挥的一大障碍,并分析了其在运作模式、管理体制、人员结构、业务范围、服务手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中介组织 国家创新系统 功能定位 运行机制
下载PDF
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35
6
作者 丁厚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5-41,共7页
科技资源配置是科技决策的核心。使科技资源的运用达到节约、高效、创新的优化配置 ,需要在规模、结构、运行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完善。科技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 ,科技资源配置是战略配置。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 (知识 )在经济增长和经... 科技资源配置是科技决策的核心。使科技资源的运用达到节约、高效、创新的优化配置 ,需要在规模、结构、运行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完善。科技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 ,科技资源配置是战略配置。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 (知识 )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科技资源配置的要素包括科技资金、科技人才、科学研究实验 (试验 )装备、科技信息。科技资源配置主体分为执行主体和调控管理主体。科技资源配置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关键 ,只有使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才能发挥其最佳的创新功能。目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规模与社会需求有很大差距 ,计划经济体制给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战略 配置 国家创新体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破路径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陈劲 朱子钦 《创新科技》 2020年第7期1-8,共8页
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对于我国更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研究立足中国实际,从顶层设计、政策供给、能力建设、协同融合、要素支撑等方面对“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的问... 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对于我国更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研究立足中国实际,从顶层设计、政策供给、能力建设、协同融合、要素支撑等方面对“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的问题和难点展开全面梳理,提出发挥“最大优势”、加强“两个统筹”、化解“两大矛盾”、提升“两种能力”、深化“两个融合”、强化“两个支撑”的突破路径框架和对策体系,为加快实现基于自主创新的“卡脖子”问题突破提供实践与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创新 自主创新 科技安全 关键核心技术 新型举国体制
下载PDF
中国科技报告体系的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贺德方 胡红亮 周杰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3-808,共6页
本文通过探索科技报告体系在科技管理和自主创新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作用,分析了我国建设科技报告体系的重大意义。通过分析我国科技报告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的基础框架结构,最后就建设具有中国特... 本文通过探索科技报告体系在科技管理和自主创新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作用,分析了我国建设科技报告体系的重大意义。通过分析我国科技报告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的基础框架结构,最后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报告体系模式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作者认为,应从推进科技报告的公益服务、建立科技报告内部出版发行体系、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科技管理程序并作为科研任务考评依据、形成科技报告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探索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报告 信息资源体系 科技基础条件 科研管理
下载PDF
中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主要“卡点”与政策思路 被引量:48
9
作者 程郁 叶兴庆 +3 位作者 宁夏 殷浩栋 伍振军 陈凯华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51,共17页
本文通过对育种科学家、种业企业以及国家作物种质库的深度调研访谈,并利用论文和专利大数据对中国种业创新全链条进行系统的诊断分析,发现制约中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卡点”集中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育种人才和海外专利技术布... 本文通过对育种科学家、种业企业以及国家作物种质库的深度调研访谈,并利用论文和专利大数据对中国种业创新全链条进行系统的诊断分析,发现制约中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卡点”集中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育种人才和海外专利技术布局四个领域。形成这些“卡点”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种业创新投入不足与投入结构不合理、育种科研力量各自为战、创新链条脱节和断链、种业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育种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激励不足等。促进中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需瞄准存在的主要“卡点”,着力突破关键制约因素,系统谋划种业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建设方案。应以新型举国体制构建全产业链种业创新体系,完善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扩繁利用机制,支持种业企业做强做大并强化产业整合优势,加快布局智慧育种的研发体系,健全种业创新市场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科技 自立自强 卡点 创新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46
10
作者 马名杰 张鑫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是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组织体系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恢复科技体系,启动试点改革;第三阶段:1985-1994年,重点是简政放权,支持基础研究和高...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是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组织体系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恢复科技体系,启动试点改革;第三阶段:1985-1994年,重点是简政放权,支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第四阶段:1995-2000年,重点是调整科研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五阶段:2001-2011年,重点是建设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六阶段:2012年至今,重点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性制度短板已经成为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应继续围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国家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改革 历程 展望
下载PDF
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刘瑞波 边志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3-139,共7页
科技人才被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从而成为各地区争夺的对象。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关键,在于提供一个有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科技人才所需的共有环境和个性环境,构建了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 科技人才被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从而成为各地区争夺的对象。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关键,在于提供一个有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科技人才所需的共有环境和个性环境,构建了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包括科技发展环境、科技自身环境、开放系统环境、保障和谐环境以及生存空间环境。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考察了科技人才与所构建评价体系指标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各评价指标对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都有显著的影响,这证实了所构建评价体系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其中,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与科技自身环境是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最重要选项,政府应在努力营造良好的保障和谐环境、优化生存空间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下大力气切实加大与鼓励地区科技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提高人才工资待遇。然后对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社会生态环境进行了因子分析,测算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区域综合排序依次为: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东营。就单一环境来说,青岛的开放系统环境,烟台的保障和谐环境、东营的科技发展环境、潍坊的科技自身环境以及威海的生存空间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分别是最优的,这与各城市实际中展现的情况基本一致,也进一步验证了所构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各城市可据此得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弥补其自身的不足,从而明确有效地提出优化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社会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 灰色关联度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地区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3
12
作者 郭新艳 郭耀煌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2,37,共4页
采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建立了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系统,并以200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我国科技竞争力分布特点,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价值函数 科技竞争力 评价系统
下载PDF
体育强国内涵的阐释 被引量:35
13
作者 肖焕禹 邵雪梅 《体育科研》 CSSCI 2009年第4期2-5,共4页
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体育强国"的不同理解,着重阐明了体育强国的7个标志:1)国民体质强;2)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发展,国际大赛金牌处于领先地位,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3)大众体育普及,体育人口达到经济发达国家中上水平;4)体育科... 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体育强国"的不同理解,着重阐明了体育强国的7个标志:1)国民体质强;2)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发展,国际大赛金牌处于领先地位,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3)大众体育普及,体育人口达到经济发达国家中上水平;4)体育科技水平高;5)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6)体育文化繁荣;7)体育产业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强国 体质 科技 公共服务体系 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治理中技术治理的双重维度及其出路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秀秀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5-70,共6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技术治理应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使用中实有两个维度:治理转型中的技术治理、科技进步中的技术治理,两者如不加区分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读,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技术治理应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使用中实有两个维度:治理转型中的技术治理、科技进步中的技术治理,两者如不加区分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读,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联结,尤其表现在科学管理和专家政治的制度精神上。具体运作时二者又常常互为目标或者手段,即信息化工程多以项目制的方式得以实行,而技术化的治理方式能够借助科技工具进一步精准化。由此,汲取第一维度已有的思考与批评,在第二维度上更多考虑社会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过于技术化的风险;而在制度建构和价值诉求方面做更多努力,则有利于两个维度的技术治理真正地将治理效能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治理转型 科技进步 项目制 社会情境
下载PDF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40
15
作者 崔永华 王冬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6-92,共7页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是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协同创新网络是构建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应根据区域民生需求,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民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民生科技的区域发展互动。...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是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协同创新网络是构建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应根据区域民生需求,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民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民生科技的区域发展互动。在政府积极支持下,通过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组织等区域民生科技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参与,建立民生科技的创新服务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科技 区域创新系统 协同创新网络
原文传递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礼建 郑荣娟 程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为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环境、服务与支持是孵化器的主要功能,且孵化绩效是创业风险企业选择孵化器的主要评价标准.在遵循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基础上,构造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深入阐述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为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环境、服务与支持是孵化器的主要功能,且孵化绩效是创业风险企业选择孵化器的主要评价标准.在遵循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基础上,构造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深入阐述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的基本原理,由此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及其权重确定的方法模型,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确定的算例表明该方法模型可以很好地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估 科技企业 孵化器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科技金融投入产出相对效率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9
17
作者 江湧 闫晓旭 +1 位作者 刘佐菁 杜赛花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
科技金融是实现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在建立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首先将2014年广东省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同全国其他省市对比,进行初步评价;然后对2000—2014年广... 科技金融是实现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在建立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首先将2014年广东省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同全国其他省市对比,进行初步评价;然后对2000—2014年广东省自身科技金融结合效率作进一步研究,挖掘其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一味地扩大金融投入并不能有效提高科技产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进程,优化科技金融内部结构才能实现科技金融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科技金融 相对效率 管理体制改革
下载PDF
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的机理研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孟庆敏 梅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2,共5页
本文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内的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机理,并分析影响互动的因素,提出增强互动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动创新 科技服务业 知识转移与创新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亚平 任建兰 程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68-76,共9页
绿色发展以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路径,涵盖了资源环境友好、经济效率高和社会公平三个方面,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是我国绕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为工农业提供绿色生产方式,使产... 绿色发展以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路径,涵盖了资源环境友好、经济效率高和社会公平三个方面,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是我国绕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为工农业提供绿色生产方式,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为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提供绿色产品,最终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绿色发展。从区域视角构建生态理性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是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从协同创新、制度保障、文化环境等路径深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协同创新
下载PDF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31
20
作者 鄢晓彬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43-146,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要素间的关系。并以集成创新的理论为指导,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一套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要素间的关系。并以集成创新的理论为指导,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一套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能力结构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