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
程曼丽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1
|
|
2
|
移动短视频与拟态环境建构新模式的反思:基于媒介技术的视角 |
贺艳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7
|
|
3
|
从媒介议程设置到受众自我设置: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特点 |
苗海洋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7
|
|
4
|
“拟态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隋雪
杜盼
李欢欢
李雪铭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5
|
|
5
|
转变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的媒介传播战略研究 |
张燚
刘进平
韩永青
张锐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6
|
|
6
|
构建医媒互动机制 和谐医患关系 |
高仪
张茜
|
《现代医院》
|
2021 |
10
|
|
7
|
论拟态环境下虚假新闻的负性功能——从受众心理的角度 |
周灿华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10 |
5
|
|
8
|
“元宇宙”媒介拟态环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探赜 |
李明哲
高福进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5
|
|
9
|
全球化背景下媒介体育拟态环境的建构 |
高巍
万兴亚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0
|
微博传播条件下的拟态环境研究 |
张葵阳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2 |
5
|
|
11
|
“审美威慑”构成原因分析 |
简圣宇
|
《艺术探索》
|
2006 |
5
|
|
12
|
论媒介图像文本与受众互动关系的重构 |
刘强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13
|
网络作家的叙事策略与价值赋能——以中国作家网“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为考察中心 |
聂茂
张旭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4
|
官员的媒介“脸谱”与国家形象 |
蔡之国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15
|
拟态环境中网络思政育人的困境与范式构建 |
崔瑞环
高振华
|
《高教学刊》
|
2019 |
4
|
|
16
|
拟态环境下教育领域“舆情幻象”的审视与化解 |
杨建义
欧惠琛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算法推荐机制建构的双重拟态环境 |
贺艳
刘晓华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20 |
3
|
|
18
|
广告·拟态环境·时尚文化 |
孙会
张文洲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1 |
3
|
|
19
|
网络拟态环境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策略初探 |
刘秀峰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5 |
3
|
|
20
|
记者“拟态公众”角色对新闻事件及其舆论生成的影响 |
孙雪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