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 被引量:725
1
作者 尤肖虎 潘志文 +2 位作者 高西奇 曹淑敏 邬贺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2014年第5期551-563,共13页
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是面向2020年之后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技术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本文对5G移动通信发展的基本需求、技术特点与可能发展途径进行了展望,并分无线传输和无线网络两个部分,重点... 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是面向2020年之后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技术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本文对5G移动通信发展的基本需求、技术特点与可能发展途径进行了展望,并分无线传输和无线网络两个部分,重点论述了富有发展前景的7项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全双工复用、超密集网络、自组织网络、软件定义网络及内容分发网络.本文还概括性地介绍了国内5G移动通信的相关研发活动及其近期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
原文传递
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268
2
作者 赵国锋 陈婧 +1 位作者 韩远兵 徐川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1-452,共12页
为适应未来海量移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加快新业务新应用的开发,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5G)网络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已经逐渐明确了5G的愿景和需求,如何将现有技术和多种潜在的新技术进行融合... 为适应未来海量移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加快新业务新应用的开发,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5G)网络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已经逐渐明确了5G的愿景和需求,如何将现有技术和多种潜在的新技术进行融合以实现5G网络成为下一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面向未来5G的技术发展,介绍5G的概念、应用场景以及终端用户对5G的相关需求;然后,重点阐述5G在无线网络方面具有发展前景的10大关键技术,包括:超密集异构网络、自组织网络、D2D(device-to-device)通信、M2M(machine-to-machine)通信、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信息中心网络、内容分发网络、移动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情景感知技术。给出了每种技术的基本概念或原理,以及应用到5G网络时潜在的研究问题。最后概述了5G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无线网络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163
3
作者 杜金虎 刘合 +3 位作者 马德胜 付金华 王玉华 周体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根据中国致密油的主要特征,结合近年来致密油勘探取得的成效,分析有效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探索致密油开发的关键技术方向。中国致密油以陆相沉积为主,分布面积偏小、物性差,不同盆地致密油地质特征差别较大,但低孔、低渗、低压特征突出... 根据中国致密油的主要特征,结合近年来致密油勘探取得的成效,分析有效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探索致密油开发的关键技术方向。中国致密油以陆相沉积为主,分布面积偏小、物性差,不同盆地致密油地质特征差别较大,但低孔、低渗、低压特征突出,与海相沉积致密油存在较大差异,有效开发面临产量低、采收率低、效益差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近3年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取得认识的基础上,为实现致密油的规模效益开发,提出了以水平井规模重复"压采"开发为主导技术的一体化开发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设计、"平台式"长水平井钻井、"规模化"体积压裂、"重复式"改造、"控制式"采油、"工厂化"作业、"集中式"地面建设等关键技术。建议重点加强致密油开发基础理论、实用开发技术、致密油开发全生命周期经济技术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相致密油 地质特征 有效开发 关键技术 水平井重复“压采”
下载PDF
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 被引量:89
4
作者 顾朝林 段学军 +2 位作者 于涛方 孙毅中 陈启宁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24,共11页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 ,以宽带网络为纽带 ,运用 3S技术、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通过“数字城市”技术可以将现代城市的信息收集、...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 ,以宽带网络为纽带 ,运用 3S技术、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通过“数字城市”技术可以将现代城市的信息收集、整理、归纳起来 ,并按照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空间数据模型 ,经过网络联结使每个人都能快速、完整、形象地了解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目前国内外“数字城市”研究基本上是停留在软硬环境建设方面 ,至多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 ,并没有在“数字城市”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实现“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 ,诸如 :数字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多种GIS系统集成模型研究、 3D GIS、三维城市规划、城市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支持下的数字社区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关键技术 三维城市规划 虚拟现实
下载PDF
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及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22
5
作者 牛轶峰 肖湘江 柯冠岩 《国防科技》 2013年第5期37-43,共7页
无人机集群作战正在从概念走向雏形。文章总结了国外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的发展,分析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无人机管理与控制、多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集群感知与态势共享、集群突防与攻击、集群作战任务控制站等技... 无人机集群作战正在从概念走向雏形。文章总结了国外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的发展,分析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无人机管理与控制、多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集群感知与态势共享、集群突防与攻击、集群作战任务控制站等技术,并展望了未来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协同干扰、协同攻击、协同察/打、集群对抗等作战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集群 作战概念 关键技术 应用展望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13
6
作者 郑太雄 黄帅 +1 位作者 李永福 冯明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1-652,共22页
三维重建在视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机器人视觉导航、智能车环境感知系统以及虚拟现实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介绍了基于主动视觉下的激光扫描法、结构光法、阴... 三维重建在视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机器人视觉导航、智能车环境感知系统以及虚拟现实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介绍了基于主动视觉下的激光扫描法、结构光法、阴影法以及TOF (Time of flight)技术、雷达技术、Kinect技术和被动视觉下的单目视觉、双目视觉、多目视觉以及其他被动视觉法的三维重建技术,并比较和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对三维重建的未来发展作了几点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主动视觉 被动视觉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关于我国发展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思考 被引量:96
7
作者 沈志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论述了我国发展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管道压强、遮挡系数及其关键技术等基本问题展开讨论.重点论述我国发展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战略方针和技术方案.提出采用高温超导磁浮导向,同步线性电机牵引和低压强管道所组成的系统... 论述了我国发展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管道压强、遮挡系数及其关键技术等基本问题展开讨论.重点论述我国发展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战略方针和技术方案.提出采用高温超导磁浮导向,同步线性电机牵引和低压强管道所组成的系统.建议立即开始研究试验,以期能于2030年前实现600~1000 km/h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列车的商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高速交通 管道压强 遮挡系数 关键技术
下载PDF
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 被引量:93
8
作者 杨建昌 杜永 刘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1-1621,共11页
水稻和小麦是中国两大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和小麦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作者超高产研究与实践,介绍了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周年产量>21t·ha-1)技术途径与关键栽培技术。主要的技术途径是:在... 水稻和小麦是中国两大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和小麦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作者超高产研究与实践,介绍了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周年产量>21t·ha-1)技术途径与关键栽培技术。主要的技术途径是: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扩大库容;提高茎蘖成穗率和粒叶比协调源库关系;增加抽穗期的糖花比/糖粒比提高籽粒库生理活性;培育健壮根系提高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促进物质运转提高收获指数。关键栽培技术为:应用Stanford公式确定氮、磷、钾施肥总量,依据叶绿素测定仪(SPAD值)或叶色卡(LCC)读数确定主要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分生育阶段依据低限土壤水势或土壤埋水深度进行精确定量灌溉。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周年超高产 栽培途径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基于网格技术的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结构 被引量:56
9
作者 张英朝 张维明 +2 位作者 肖卫东 沙基昌 徐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8-30,共3页
针对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结构,介绍了该层次化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的若干关键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网格技术并且结合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种典型的层次化网... 针对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结构,介绍了该层次化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的若干关键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网格技术并且结合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种典型的层次化网格系统概念结构。给出了该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结构的两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电子政务平台 体系结构 办公软件 应用程序 政府机关 信息处理
下载PDF
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及分析 被引量:75
10
作者 方汝仪 《信息技术》 2017年第1期142-145,共4页
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因此,各个国家也开始着眼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究与开发。我国目前在5G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将现行的技术和未来潜在的新技术实现融合... 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因此,各个国家也开始着眼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究与开发。我国目前在5G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将现行的技术和未来潜在的新技术实现融合与发展。解释并介绍了5G目前的概念以及性能,研究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大规模MIMO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以及D2D通信技术等。同时,也对国内外有关于5G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索,最后分析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今后5G通信网络的正式推出做好相应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毫米波通信 大规模MIMO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人机一体化系统科学体系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57
11
作者 路甬祥 陈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在研究与建立人机一体化系统科学与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讨论人机一体化系统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对该学科进行功能层次上的分析,同时提出人机一体化学科的关键技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该学科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学科体系 技术 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
下载PDF
VPN的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53
12
作者 蒋东毅 吕述望 罗晓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73-177,共5页
该文首先阐述了VPN设计与实现中的基本技术要求,然后详细研究和分析了VPN的4项主要安全技术,特别是其隧道实现技术;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MPLS的工作原理及其在VPN中的应用,并阐述了VPN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VPN 关键技术 MPLS
下载PDF
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生育特点及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65
13
作者 李安东 任卫国 +1 位作者 王才斌 沙继锋 《花生学报》 2004年第2期17-22,共6页
阐述了单粒精播花生高产栽培原理,总结了单粒精播高产花生生育特点和关键配套技术研究结果,制定了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花生 单粒精播 高产栽培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58
14
作者 陈德明 李晓亮 李红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108,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运动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风险管理及运动风险管理理论,并提出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及风险管理的效...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运动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风险管理及运动风险管理理论,并提出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及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四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探寻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的历史、现状、趋势,进而总结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的规律,同时发现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不足及缺失,为今后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运动风险 风险管理 运动风险管理 关键技术 研究述评
原文传递
现代天文导航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47
15
作者 王安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47-2353,共7页
分析导航技术的地位、作用及其局限性,综述天文导航技术现状及国内外对天文导航技术的认识,指出天文导航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天文导航关键技术,提出基于自然天体及人造天体射电测量、消除水平基准制约和可见光观测限制的天... 分析导航技术的地位、作用及其局限性,综述天文导航技术现状及国内外对天文导航技术的认识,指出天文导航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天文导航关键技术,提出基于自然天体及人造天体射电测量、消除水平基准制约和可见光观测限制的天文导航技术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导航 地位和作用 关键技术 导航体制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果蔬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6
作者 谢明勇 熊涛 关倩倩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共9页
益生菌是1类能够促进宿主肠内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及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本文就益生菌概念、发展历史、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发酵果蔬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探讨益生菌发酵果蔬关键技术存在... 益生菌是1类能够促进宿主肠内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及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本文就益生菌概念、发展历史、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发酵果蔬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探讨益生菌发酵果蔬关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果蔬 关键技术 食品工业 应用
原文传递
武汉三阳路公铁合建长江隧道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肖明清 凌汉东 孙文昊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1-167,共7页
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是世界上首座城市道路与地铁合建的盾构隧道,具有超大直径、高水压、小间距、地质条件复杂、建设条件困难等特点,总体设计难度大。文章针对三阳路长江隧道公铁合建的工程实践,结合其工程建设环境条件、隧道施工安全... 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是世界上首座城市道路与地铁合建的盾构隧道,具有超大直径、高水压、小间距、地质条件复杂、建设条件困难等特点,总体设计难度大。文章针对三阳路长江隧道公铁合建的工程实践,结合其工程建设环境条件、隧道施工安全与风险、两种不同交通方式本身的技术要求及在运营防灾救援方面的相互影响等因素,对隧道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疏散救援等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合建 盾构隧道 关键技术 总体设计
下载PDF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主梁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43
18
作者 胡辉跃 徐恭义 张燕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85,共5页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由钢箱梁与钢箱结合梁组成)斜拉桥,桥面总宽48m。中跨主梁采用整体式钢箱梁,由钢主梁、正交异性钢桥面、钢箱梁横隔板组成。中跨钢主梁高4.5m,设置4道纵腹板。钢箱梁横隔板边侧...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由钢箱梁与钢箱结合梁组成)斜拉桥,桥面总宽48m。中跨主梁采用整体式钢箱梁,由钢主梁、正交异性钢桥面、钢箱梁横隔板组成。中跨钢主梁高4.5m,设置4道纵腹板。钢箱梁横隔板边侧货车道采用实腹式、中间轻车道采用镂空的桁架式,横隔板间距2.5m。通过参数匹配设计优化正交异性钢桥面的抗疲劳性能。边跨主梁采用钢箱结合梁,由槽型钢主梁与混凝土预制板通过湿接缝与剪力钉结合为整体。边跨钢主梁高4.06m,除顶板外的断面布置与中跨钢箱梁一致。针对钢箱结合梁墩顶负弯矩区混凝土板拉应力大的问题,采取控制混凝土预制板存放龄期、选择合适的预制板结合工序及顶落梁、湿接缝处理、加强结合板配筋等措施。钢箱梁与钢箱结合梁混合面设于桥塔中跨侧18m,通过构造细节处理使2种主梁结构传力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箱梁 钢箱结合梁 正交异性钢桥面 参数匹配设计 构造设计 关键技术
下载PDF
试论采石场的生态恢复 被引量:37
19
作者 汤惠君 胡振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8-42,共5页
本文在简述了我国采石场分布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 ,深入讨论了我国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了我国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原则和关键技术流程 ,并探讨了适宜我国采石场生态恢复的若干技术模式。
关键词 采石场 生态恢复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沉管隧道技术的应用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37
20
作者 王艳宁 熊刚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文章回顾了沉管隧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应用概况;并对越江隧道工程中采用的不同施工方法、隧道与桥梁方案的比较以及沉管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处理、管段浮运与沉放和管段防水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介绍了沉管... 文章回顾了沉管隧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应用概况;并对越江隧道工程中采用的不同施工方法、隧道与桥梁方案的比较以及沉管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处理、管段浮运与沉放和管段防水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介绍了沉管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沉管隧道的应用前景,并指出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沉管隧道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必将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方案比较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