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6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83
1
作者 唐佩福 姚琦 +7 位作者 黄鹏 梁雨田 陶笙 郭义柱 张群 梁向党 屈波 王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7例,女20例;年龄72~89岁,平均79.2岁。骨折按AO...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12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7例,女20例;年龄72~89岁,平均79.2岁。骨折按AO分类标准:A1型14例,A2型16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7例合并一种内科疾病,28例合并两种以上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经牵引、闭合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区域,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37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因术后病情加重,于术后第17天死亡;另1例于术后3个月死于颅内出血。其余35例获3~15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其中2例因合并症而长期卧床;其他33例于术后第3天离床活动,1周后部分负重,4周后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33例中29例伤肢基本恢复伤前功能,4例因合并症加重而患肢功能较伤前减退。X线片示35例存活的患者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周。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12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2.9%。结论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期疗效较好,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失血特点分析 被引量:106
2
作者 侯国进 周方 +2 位作者 张志山 姬洪全 田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通过对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nail,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分析,了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方法:回... 目的:通过对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nail,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分析,了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诊治的408例采用Gamma3、PFNA及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术前和术后的血常规变化,计算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并比较Gamma3组、PFNA组及DHS组的失血量区别。结果:Gamma3治疗组患者共9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4.7±25.0)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103.5±83.0)mL,平均总失血量为(831.9±474.8)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28.3±455.5)mL。PFNA治疗组患者共8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9.0±27.1)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91.5±111.4)mL,平均总失血量为(825.7±478.0)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34.2±455.7)mL。DHS治疗组患者共40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7.5±25.0)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283.6±142.1)mL,平均总失血量为(695.7±502.4)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12.1±457.6)mL。结论:通过3种内固定方式的比较发现,DHS治疗粗隆间骨折切口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Gamma3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但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较多,临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围手术期 失血 手术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下载PDF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治疗(附149例分析) 被引量:91
3
作者 宋世锋 姚伦龙 +2 位作者 张熙民 张光强 陈世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33-63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14 9例 7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治疗分析 ,探讨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的必要性、方式及特点 ,手术前的准备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4 9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资料 ;其中牵引保守治疗 2 1例 ,手术治疗... 目的 :通过对 14 9例 7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治疗分析 ,探讨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的必要性、方式及特点 ,手术前的准备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4 9例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资料 ;其中牵引保守治疗 2 1例 ,手术治疗 12 8例。结果 :本组无 1例术中或住院期间死亡。随访病人 116例 ,时间平均 14个月。功能优良者94例 ,占 81% ;可 14例 ,占 12 % ;差 8例 ,占 7%。讨论 :高龄患者的年龄不应作为治疗方法选择的条件 ,在无心、脑、肺、肾等失代偿情况下 ,可将手术视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而牵引治疗仅适用于术前制动、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在目前诸多的手术方法中 ;如Ender's钉、多根钉或可折螺纹钉、角型或L型钢板、人工股骨头置换等 ,各有其优缺点 ,应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而定。手术时机以伤后 3d左右为宜。术前准备、麻醉和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及保证生命的关键。而术后护理与功能锻炼是患者平稳过度围手术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结论 :高龄老人的髋部骨折在无手术禁忌证情况下 ,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要合理选择 ,手术前准备及康复治疗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治疗 老年人 病例分析 治疗方式 手术时机
下载PDF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3
4
作者 陈雁西 梅炯 +5 位作者 毕刚 戴国晨 张坤 郝旖旎 强敏菲 俞光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4-620,共7页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应用PFNA治疗10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所示外侧壁情况分为2组:外侧壁骨折组(A组,41例,其中AO/OTA31-A2型5...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应用PFNA治疗10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所示外侧壁情况分为2组:外侧壁骨折组(A组,41例,其中AO/OTA31-A2型5例,31-A3型36例),外侧壁未骨折组(B组,61例,均为AO/OTA31-A2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根据术后2周的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图像比较外侧壁爆裂情况。采用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unctional recovery scale,FRS)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56±8)min、术中出血量为(238±21)ml、住院天数为(17±3)d,均高于B组的(45±6)min、(175±11)m1、(15±3)d,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X线片示A组8例(19.5%,8/41)、B组3例(4.9%,3/61)发生外侧壁爆裂;而术后CT三维重建示A组36例(87.8%,36/41)、B组45例(73.8%,45/61)发生外侧壁爆裂。8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5个月,平均19.5个月。随访时间在1年以上有56例,FRS评分:A组为(64.2±4.8)分,B组为(76.5±7.9)分。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容易造成股骨转子外侧壁骨折或加重外侧壁损伤,影响患者髋部功能恢复。CT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评估该类医原性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系统疼痛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82
5
作者 张理 蒋涛 席小燕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595-600,共6页
目的研究系统疼痛管理(SPM)对老年髋部骨折(HF)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HF患者182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0例;年龄63~87岁,平均72.4岁,体质量63.26~68.76kg... 目的研究系统疼痛管理(SPM)对老年髋部骨折(HF)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HF患者182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0例;年龄63~87岁,平均72.4岁,体质量63.26~68.76kg,平均66.6kg;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72例,摔伤68例,高处坠落伤38例,其他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SPM 91例(SPM组)和行常规管理91例(常规组)。SPM组包括组建SPM管理小组、健康教育、疼痛评估、个性化镇痛、心理干预、药物干预、生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术后24、72h及出院当日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2、24、48h机械痛阈值,术前及术后2h血清晚期氧化蛋白(AOP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因子水平,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皮质醇(Cor)等创伤应激因子水平,术前及术后7d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及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当日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8±0.40)分vs.(3.94±0.43)分,P>0.05];SPM组术后24、72h及出院当日VAS评分均小于常规组[(3.31±0.35)分vs.(3.60±0.38)分、(2.11±0.23)分vs.(3.02±0.32)分、(1.03±0.12)分vs.(2.01±0.22)分,P<0.05]。术前及术后12、24、48h,SPM组机械痛阈值均大于常规组[(7.17±0.72)g vs.(6.01±0.62)g、(15.83±0.17)g vs.(10.92±0.13)g、(16.97±1.73)g vs.(13.28±1.48)g、(18.52±1.95)g vs.(15.28±1.64)g,P<0.05]。术前SPM组血清AOPP、MDA、GSH-PX水平均低于常规组[(15.29±1.63)μmol/L vs.(18.42±1.92)μmol/L、(14.78±1.51)U/L vs.(17.95±1.84)U/L、(153.65±16.38)μg/mL vs.(170.52±17.28)μg/mL],SOD水平高于常规组[(33.07±3.42)μg/mL vs.(30.64±3.19)μg/mL,P<0.05];术后2h两组患者血清AOPP、MDA水平均高,SOD、GSH-PX较术前水平均低(P<0.05)。术前及术后2h,SPM组血清E、NE、ALD、Co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系统疼痛管理 手术 应激反应 疼痛阈值 老年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81
6
作者 张立志 高杰 +3 位作者 张志成 王晓伟 张建政 孙天胜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颈患者14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内固定组)。其中关节置换组89例,男28例,女61...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颈患者14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内固定组)。其中关节置换组89例,男28例,女61例,平均年龄(84.10±3.10)岁;内固定组55例,男20例,女35例,平均年龄(86.80±2.88)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144例术后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骨折侧别、术前合并症、骨质疏松、ASA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转ICU人数、围手术期死亡人数上差异不明显。但是内固定组较关节置换组年龄更大(t=5.311,P<0.05);关节置换组术前骨折移位程度高于内固定组(χ~2=6.894,P=0.009<0.05);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人次上明显优于关节置换组(P<0.05);关节置换组在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患者,若骨折存在明显移位(GardenⅢ、Ⅳ型),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其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若骨折移位不明显(GardenⅠ、Ⅱ型)或患者合并较多内科疾病,身体条件较差,手术耐受差,术后预期寿命不高,首选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其转归 被引量:80
7
作者 吴丽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4期605-607,703,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特点,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0月—2016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 d和7 d分别行双...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特点,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0月—2016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 d和7 d分别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和骨折至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患者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麻醉方法、麻醉时间、手术方法和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术后DVT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出现下肢DVT 21例(35.0%)。其中9例(15.0%)为术前血栓,12例(20.0%)为术后血栓。86.7%的DVT发生于骨折侧。转子间骨折发生术后DVT的风险是股骨颈骨折的5.977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是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77,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患肢DVT发生率高于健侧;转子间骨折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术前即有较高的DVT发生率,因此入院后应尽早行CDF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0
8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11 位作者 王家林 禹宝庆 侯铁胜 纪方 吴岳嵩 王继芳 梁雨田 李重茂 沈惠良 李斯明 王爱民 胡小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9-713,共5页
目的介绍应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依髋臼的解剖学特点与镍钛合金的特性,研制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它由前柱臼A、后柱臼B、弓齿C、转子D四组系列组成。至2001年10月,该系统临床治疗... 目的介绍应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依髋臼的解剖学特点与镍钛合金的特性,研制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它由前柱臼A、后柱臼B、弓齿C、转子D四组系列组成。至2001年10月,该系统临床治疗髋臼骨折41例。结果该内固定系统能将复杂粉碎的髋臼骨折稳定地聚合于解剖位,术中操作简便。术后随访6~28个月,其中38例术后1.6个月达骨性愈合,并于术后2.5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术后并发异位骨化、关节失用1例,骨化性肌炎致功能障碍2例,感染但未遗留功能障碍1例。结论髋臼骨折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的应用,为粉碎性髋臼骨折的解剖性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记忆合金 三维内固定系统 设计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临床研究 被引量:68
9
作者 梁雨田 唐佩福 +6 位作者 郭义柱 陶笙 张群 梁向党 韩刚 崔庚 杨明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6期3260-3262,共3页
目的对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86例,男35例,女51例,年龄80~98岁,平均87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31例,ⅢB型35例,Ⅳ型20例。多数患者伤后3天内手术。采用“oo”钢丝固... 目的对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86例,男35例,女51例,年龄80~98岁,平均87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31例,ⅢB型35例,Ⅳ型20例。多数患者伤后3天内手术。采用“oo”钢丝固定重建大粗隆,紧贴股骨近端骨皮质钢丝环扎固定小粗隆,股骨距部位的骨缺损用骨水泥重塑,部分病例在股骨颈截骨变粗隆间骨折为股骨颈骨折,保留股骨距。结果86例手术时间45~70rain,平均55min。73例输血,输血量400-800ml平均450ml。术后3d内下床33例;4—7d下床43例;超过8d下床8例;2例未能下床。住院13—27d,平均16.8d。2例轻度深静脉栓塞;5例精神障碍;3例菌群失调,对症处理后均逐渐好转,未影响治疗效果。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59例有随访结果,随访6~48个月,优良率达88.1%。1例出院后5个月因其他疾病死亡,无人工关节脱位、松动及晚期感染病例。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死亡率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型术 置换 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9
10
作者 赵克聪 孙海燕 +3 位作者 范静宇 张宝翠 杨威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8-850,共3页
目的观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58岁)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予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 目的观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58岁)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予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最强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满意度计分。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术前无显著性差异(Z=0.845,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Z=5.427,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1.346,P<0.001)。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显著地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提高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规范化疼痛管理 护理
下载PDF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死亡分析 被引量:65
11
作者 方秀统 张新 +2 位作者 王博 丰景斌 高鹏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7期442-44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对 2 6 7例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和讨论术后患者死亡的原因 ,并将病人年龄、术前健康状况评估与术后病死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人髋部骨折...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对 2 6 7例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和讨论术后患者死亡的原因 ,并将病人年龄、术前健康状况评估与术后病死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病死率为 5 6 % ,住院期间死亡 1 0例 ,随访死亡 5例。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脏事件、肺部感染、肺栓塞、脑梗死。统计结果显示对死亡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术前健康状况。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 ,术前充分准备、纠正并存疾病、术中监测及术后积极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是近一步降低术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病死率 手术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被引量:66
12
作者 戎毅 於浩 +3 位作者 杨俊锋 王兰 张建楠 邵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5357-5363,共7页
背景: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筛查能力并实行个性化预防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其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 背景: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筛查能力并实行个性化预防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其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住入院的325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0岁,根据术后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深静脉血栓组(n=50)及无深静脉血栓组(n=275)。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和联合模型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能;进一步采用R Studio软件构建预测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绘制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时长、术前是否存在基础疾病、血钾、胆固醇、肌酐、总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存在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各独立危险因素及联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存在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及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具有预测能力,髋部骨折类型不具有预测能力,联合模型比各独立因素预测能力更强;④试验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及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6
13
作者 岳睿 李晓玉 +3 位作者 杨明辉 刘晓艳 范斌 张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8-463,共6页
目的研究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创伤骨科病房收治的687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对下肢DV... 目的研究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创伤骨科病房收治的687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对下肢DVT进行初筛,可疑或阳性的患者行静脉造影确诊DVT。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DVT发生率为12.4%(85/687)。经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受伤至入院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DVT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的发生率高,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后延迟入院以及APTT缩短的患者术前下肢DVT的发生率增加,对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前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髋部骨折 高龄老年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跌倒恐惧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6
14
作者 张华果 司文腾 +2 位作者 何宇迪 宋咪 皮红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7-533,共7页
目的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跌倒恐惧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5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 目的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跌倒恐惧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5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跌倒恐惧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对跌倒恐惧的感知(被打乱的生活、负性情绪的困扰、对未来的担忧、内在的力量);对跌倒恐惧的态度和行为(小心谨慎的态度、回避行为、冒险行为);居家康复护理的需求(跌倒和再骨折预防的知识需求、生活照顾的需求、居家康复的需求、家庭与社会支持的需求、延续照护服务的需求)。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的跌倒恐惧和个体化体验,护理人员应增加对患者跌倒恐惧的理解,重视其内心体验和居家康复护理的需求。同时,积极发展延续性照护以减少患者跌倒恐惧,促进术后康复和心理社会适应,降低跌倒和再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功能康复 老年人 跌倒恐惧 体验 描述性质性研究 护理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出院病人的延续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66
15
作者 王晓庆 罗存珍 +1 位作者 李凤华 徐璐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2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病区65岁以上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出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随访,干预组在...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病区65岁以上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出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给予骨质疏松二级预防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服药依从性、生活能力评及6个月内再次发生骨折的情况。[结果]干预组自理能力、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再次骨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及骨质疏松的认知度,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髋部骨折 老年 骨质疏松 二级预防
下载PDF
我国中老年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WHO诊断标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4
16
作者 郑博 蒋涛 +2 位作者 黄佳涌 张秀莉 屈晓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评估我国中老年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的不同所产生的骨质疏松人群的数量差异,更加精确地指导临床对适宜骨质疏松人群的筛查及治疗。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 目的评估我国中老年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的不同所产生的骨质疏松人群的数量差异,更加精确地指导临床对适宜骨质疏松人群的筛查及治疗。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骨科年龄在60~8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110例及桡骨远端骨折女性患者100例及与年龄相仿的正常人女性312名,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分别计算骨质疏松率;再按照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及WHO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脆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腰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脆性桡骨远端骨折女性患者腰1~4、股骨颈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大粗隆骨密度低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WHO诊断标准进行比较,我国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人数多于WHO骨质疏松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本文分析,我国脆性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扩大了骨质疏松人数。呼吁更多研究评估我国骨质疏松骨折,特别是脆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及治疗,适时调整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诊断标准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64
17
作者 李宁 李新萍 +17 位作者 杨明辉 李庭 潘志军 纪方 汤欣 侯志勇 张长青 刘璠 高鹏 晁爱军 杨惠林 孙天胜 王坤正 裴福兴 吴新宝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创伤骨科学术工作委员会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657-663,共7页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且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及早规范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治疗十分必要。本共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全国骨科及...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且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及早规范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治疗十分必要。本共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全国骨科及内分泌专家讨论,从老年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诊断、评估、治疗等多个方面形成推荐意见,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髋部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1
18
作者 贾曼 张若 +1 位作者 孙优扬 张春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4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指导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进行常规指导,干预组出院后实施家庭康复指导,两组均随访12个月...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指导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进行常规指导,干预组出院后实施家庭康复指导,两组均随访12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患者再次髋部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86.53±5.13)分、FIM量表评分(110.33±5.34)分,SF-36量表健康总评分(85.14±7.1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407、11.0924、3.6499;P〈0.01).术后1年内,干预组1例患者发生再次髋部骨折,对照组患者发生5例.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出院后家庭康复指导可减少再次骨折发生,提高髋关节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骨折 康复护理 家庭康复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59
19
作者 张保中 邱贵兴 +4 位作者 徐恩常 张嘉 张万利 万新海 高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6期3252-325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转子周围骨折的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5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61例(265髋)手术治疗病例的术前、手术及术后情况.患者平均年龄为79.5岁(75~96岁),术前平均患有2.6种全身性疾病.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转子周围骨折的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5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61例(265髋)手术治疗病例的术前、手术及术后情况.患者平均年龄为79.5岁(75~96岁),术前平均患有2.6种全身性疾病.转子间骨折230髋,转子下骨折35髋.分别采用DHS、DHS+环抱钢板、Gamma钉、股骨近端钉及股骨短重建钉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3 min.224例(227髋)随访超过6个月,随访率86%.平均随访13.2个月(6~58个月).206例骨折愈合(92%).术后6个月功能优良率81%.术中术后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意外、肺部感染及呼吸功能衰竭、营养障碍、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结论不同类型的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应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选择恰当的麻醉及固定方式有助于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及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附246例分析 被引量:59
20
作者 陆凯 李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1期24-26,共3页
本文报道了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246例的结果.就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髋部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人的骨折,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故应采取积极、谨慎的方法予以处置.在处置中,应正确估价老年人对手术的风险... 本文报道了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246例的结果.就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髋部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人的骨折,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故应采取积极、谨慎的方法予以处置.在处置中,应正确估价老年人对手术的风险性,并就此提出根据其伤前生活自理能力、年龄、井存病的多少和严重程度综合评估的方法与标准.同时,严格掌握手术时机,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严密的术中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此外,也不应忽视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