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批评的演化:中国与西方的交流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朱剑飞
薛志毅(译)
-
机构
墨尔本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教师、博士
不详
-
出处
《时代建筑》
2006年第5期56-61,共6页
-
文摘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和西方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在西方,后批评的实用主义正在超越批评主义传统;而在实用主义当道的当代中国,批评主义却开始兴起。文章以雷姆·库哈斯、张永和、刘家琨、马清运等人为例,探讨在中国与欧美世界之间的双向交流空间。文章试图提出一种地理的跨文化研究方法,强调只有在外部的、共生的国际空间中,才能看清中国或西方某地区、某国家的种种现象。文章首先阅读彼德·埃森曼和雷姆·库哈斯的有关论说,观察西方对于建筑实践和亚洲地域的不同态度。文章随后阅读乔治·贝尔德、迈克尔·斯皮克斯、罗伯特·苏摩和莎拉·怀汀的相关论述,理清西方后批评实用主义的论点。文章随即指出这些论点中地理或“外部”视野的缺失。文章指出,如果像这些学者认为的库哈斯确实是后批评主义实践的代表的话,那么亚洲和中国就必须包括在研究范围之内。文章随后转向中国,论及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具有批评意味的纯粹建筑的兴起,以及背后的来自西方的影响。文章最后讨论中西之间的中介空间及其中孕育的第三视野。
-
关键词
批评
后批评
实用主义
第三视野
-
Keywords
Critical
Post-critical
Pragmatism
athird position
-
分类号
TU-0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