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2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酶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彭英云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7期104-104,共1页
本文从食品酶学课程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优化及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食品晦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探索,进一步加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酶学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 食品酶学 新方法 教学实践 探索
下载PDF
发酵生产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气球菌(Aerococcus sp·P3-2)污染及防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皎 杨国武 +3 位作者 汪大敏 王琰 毛勇 邓媛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50,共4页
我们从环状糊精生产厂家的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失败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一株气球菌。此菌可以在发酵专用碱性培养基上生长,但不生产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通过研究该菌种在碱性培养基上的发酵过程中的pH、OD、酶活,同时使... 我们从环状糊精生产厂家的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失败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一株气球菌。此菌可以在发酵专用碱性培养基上生长,但不生产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通过研究该菌种在碱性培养基上的发酵过程中的pH、OD、酶活,同时使用16SrDNA进行分析,证明此菌种为气球菌(Aerococcussp.P3-2),其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明显降低发酵培养基的pH,对正常生产菌形成抑制。通过对发酵生产可能染菌的环节进行微生物取样分析,该菌种大量存在于空气过滤系统的积水中,从而找到污染源,由此判断是由于空气净化系统被污染所导致的发酵失败。在实际生产中定期对空气净化系统中的积水进行排放处理,同时对发酵过程中的酶活和pH进行监控,可以做到发酵污染的早发现直至杜绝发酵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16SrDNA 气球菌 纯培养 发酵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及其酶解产物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征魁 曹体爽 +1 位作者 刘廷强 鱼红闪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00,共3页
从白头翁中提取了皂苷作为酶反应底物,使用菌种Absidiasp.P00r产酶催化底物生成产物,使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底物和产物。底物经体积比8.5∶1.5和8.3∶1.7的氯仿-甲醇洗脱液洗脱得到4种底物皂苷,得率分别为10.6%、13.8%、8.2%、15.3%,H... 从白头翁中提取了皂苷作为酶反应底物,使用菌种Absidiasp.P00r产酶催化底物生成产物,使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底物和产物。底物经体积比8.5∶1.5和8.3∶1.7的氯仿-甲醇洗脱液洗脱得到4种底物皂苷,得率分别为10.6%、13.8%、8.2%、15.3%,HPLC检测其纯度分别为83.94%、81.99%、80.18%、83.40%;产物经体积比8.5∶1.5的氯仿-甲醇洗脱液洗脱得到3种皂苷,得率分别为15.0%、7.1%、10.3%,HPLC检测其纯度分别为93.45%、91.28%、1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 酶解产物 HPLC
下载PDF
白玉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晶晶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10期38-38,共1页
对白玉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其抑菌作用,采取了水提醇沉法提取了白玉菇多糖,采用了滤纸片法对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产气杆菌、青霉-1、黑曲霉和青霉-2进行了抑菌实验。确定最佳... 对白玉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其抑菌作用,采取了水提醇沉法提取了白玉菇多糖,采用了滤纸片法对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产气杆菌、青霉-1、黑曲霉和青霉-2进行了抑菌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2.5h,料液比1:30,此条件下白玉菇多糖提取率为9.57%,白玉菇多糖对产气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而对其他细菌和霉菌没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菇 多糖 提取工艺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磁性亲合分离法纯化胰蛋白酶 被引量:5
5
作者 安小宁 高崴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7年第11期37-40,共4页
采用壳聚糖包埋纳米钡铁氧体,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得磁性亲和载体,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性测定仪对磁性亲和载体进行表征,动态激光散射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粒子的平均直径为401纳米。磁性测量表明,超细磁粉具有较高的磁性。然后... 采用壳聚糖包埋纳米钡铁氧体,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得磁性亲和载体,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性测定仪对磁性亲和载体进行表征,动态激光散射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粒子的平均直径为401纳米。磁性测量表明,超细磁粉具有较高的磁性。然后利用碳二酰亚胺活化法,将抑肽酶与此微粒共价结合得到磁性亲和吸附剂,应用于胰蛋白酶的亲和纯化。论文详细讨论胰蛋白酶亲和纯化条件,将磁性亲合分离法成功地应用于亲和纯化胰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性壳聚糖微粒 固定化抑肽酶 亲和吸附剂 胰蛋白酶纯化 酶产品
下载PDF
几种酚酸对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
6
作者 田野 欧仕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酶解后还原糖释放量,研究4种不同酚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单宁酸)对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能提高木聚糖酶活力,当这3种酚酸质量浓度为0.75mg/mL时,酶活力...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酶解后还原糖释放量,研究4种不同酚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单宁酸)对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能提高木聚糖酶活力,当这3种酚酸质量浓度为0.75mg/mL时,酶活力分别提高65.59%、46.21%和12.83%。单宁酸抑制木聚糖酶活性,添加量为0.50mg/mL时,抑制率达37.18%。动力学研究表明:上述4种酚酸均能提高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对-香豆酸能提高酶反应速度,但单宁酸会使反应速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木聚糖酶 酶活力
下载PDF
啤酒糟产木聚糖酶的菌种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莹 熊志刚 李彦 《粮油食品科技》 2005年第2期4-6,共3页
从40株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发酵啤酒糟高产木聚糖酶的菌株黑曲霉An27 2 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An27 2 1固态发酵啤酒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组分为啤酒糟:玉米芯:麸皮=6∶2∶2,NH4NO32%;Tween80... 从40株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发酵啤酒糟高产木聚糖酶的菌株黑曲霉An27 2 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An27 2 1固态发酵啤酒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组分为啤酒糟:玉米芯:麸皮=6∶2∶2,NH4NO32%;Tween800.1%,加水比为1∶2,接种量3.5%,培养温度为30℃,培养周期为2~3d的培养条件下黑曲霉An27 2 1的产酶活性较高,达310.54I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黑曲霉 木聚糖酶
下载PDF
油茶果壳原花青素的提取及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承毅 吴雪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163,共6页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油茶果壳中原花青素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3 min,乙醇体积分数43%,料液比1∶50(g/mL),原花青素的得率...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油茶果壳中原花青素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3 min,乙醇体积分数43%,料液比1∶50(g/mL),原花青素的得率为5.58%,接近于预测值5.64%。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原花青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为79.64%,半抑制浓度为0.71 mg/mL。研究显示油茶果壳原花青素能够有效抑制α-淀粉酶活性,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壳 原花青素 响应面法 Α-淀粉酶 活性抑制
下载PDF
花生种子铜锌超氧物歧化酶的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光宇 高兴 +3 位作者 洑志清 王晓炜 陆长梅 吴国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花生种子铜锌超氧物歧化酶经氯仿-乙醇处理、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被分离纯化到均一程度。该酶相对分子量为31500Da,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16010Da,它在紫外区最大吸收波长为253nm,等电点为4.2,每摩尔... 花生种子铜锌超氧物歧化酶经氯仿-乙醇处理、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被分离纯化到均一程度。该酶相对分子量为31500Da,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16010Da,它在紫外区最大吸收波长为253nm,等电点为4.2,每摩尔酶含2个原子Cu和2个原子Zn,2mmol/L H2O2和0.2mmol/L KCN能完全抑制其活性,该酶由3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较高的丝氨酸和缬氨酸,不含色氨酸和半胱氨酸。纯化后的SOD比活性为5029U/mg,活力回收率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子 超氧物歧化酶(SOD) 纯化 性质
下载PDF
黄原胶液化酶的反应条件
10
作者 赵斌 余慧琳 李宪臻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94-296,共3页
XT11菌种经过发酵能够产生黄原胶液化酶,该酶能够分解黄原胶生成寡糖。实验结果说明,黄原胶液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最佳缓冲液的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6.0;酶反应最适底物质量浓度为3 g/L,Km=1.68,Vmax=0.203 7 g.mL-1.mi... XT11菌种经过发酵能够产生黄原胶液化酶,该酶能够分解黄原胶生成寡糖。实验结果说明,黄原胶液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最佳缓冲液的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6.0;酶反应最适底物质量浓度为3 g/L,Km=1.68,Vmax=0.203 7 g.mL-1.min-1。Ca2+在浓度较低时对黄原胶液化酶有激活作用,而其他离子在10和30 mmol/L时对黄原胶液化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Fe3+和Cr3+的抑制作用表现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黄原胶液化酶 寡糖
下载PDF
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艳宇 刘金华 +1 位作者 逄晓阳 刘俊会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在ISO 14902:2001《动物饲料—大豆制品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改进与补充,为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提供新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样品提取... 在ISO 14902:2001《动物饲料—大豆制品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改进与补充,为豆制食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提供新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样品提取方法、样品脂肪含量、提取液过滤与否影响、结果计算公式等进行相应改进研究,使改进后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变异系数小,适用性强、计算方式简单、计算结果准确、检测速度提高并具有足够高的重复性等优点,适宜日常豆制食品检验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食品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测定
下载PDF
壳聚糖固定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夏文水 谭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0,30,共5页
介绍壳聚糖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3种主要情况:壳聚糖直接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与其他物质共同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固定化酶具有酶活性高、回收率高和耐贮藏等特点。指出壳聚糖及其衍生... 介绍壳聚糖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3种主要情况:壳聚糖直接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与其他物质共同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固定化酶具有酶活性高、回收率高和耐贮藏等特点。指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固定化酶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衍生物 固定化酶
下载PDF
纳豆激酶活性测定的方法与酶活性单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峰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3年第S01期47-49,共3页
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一种具有溶栓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与临床溶栓药物相比,具有价格低、效率高、可口服、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的天然活性物质。基于纳豆激酶的天然生物酶学性质,目前市场产品的酶活... 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一种具有溶栓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与临床溶栓药物相比,具有价格低、效率高、可口服、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的天然活性物质。基于纳豆激酶的天然生物酶学性质,目前市场产品的酶活性检测方法与活力单位的使用存在不同。NK的活性测定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生物学方法,利用NK溶解纤维蛋白的特性测定其纤溶活性,如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血清板法、纤维蛋白块溶解时间法(CLT)、酶联反应吸附法等。二是以NK的水解活性为基础来测定其活性,比如甲基苯磺酰-L-精氨酸甲酯(TAME)法、酪蛋白水解法、四肽底物法等^([1])。NK的活性表示单位有“U”、“IU”和“FU”一、NK活性测定方法(一)生物学方法1、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的原理是用琼脂糖作为固体支持,以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作用后制成人工血栓平板,取NK样品点于平板上,37℃恒温孵育18h,用溶解圈垂直直径的乘积(mm2)来表示纤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活性物质 特性测定 纤维蛋白平板法 生物学方法 琼脂糖 活力单位 纳豆激酶 溶解时间
原文传递
不同世代酿酒酵母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尹亚辉 安文涛 +3 位作者 董亮 曲晶 季杨杨 赵长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41,47,共5页
通过对不同代数的酿酒酵母细胞从细胞形态和胞内抗氧化酶活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酶活力变化与酵母世代的关系。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结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酵母细胞变大、变瘪,表面出现褶皱,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通过对不同代数的酿酒酵母细胞从细胞形态和胞内抗氧化酶活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酶活力变化与酵母世代的关系。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结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酵母细胞变大、变瘪,表面出现褶皱,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均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代数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
原文传递
揭开明星成分辅酶Q10的神秘面纱 被引量:3
15
作者 念安 《中国食品工业》 2022年第7期102-103,共2页
近年来,辅酶Q10受到热捧,各大产品商纷纷出品含辅酶Q10的产品,例如中国的汤臣倍健、澳大利亚的澳佳宝、新西兰的Go Health等,都生产了含辅酶Q10的保健品。该成分被称之为“明星成分”,据说不仅能抗氧化、抗衰老,还能降脂降压、抗肿瘤,... 近年来,辅酶Q10受到热捧,各大产品商纷纷出品含辅酶Q10的产品,例如中国的汤臣倍健、澳大利亚的澳佳宝、新西兰的Go Health等,都生产了含辅酶Q10的保健品。该成分被称之为“明星成分”,据说不仅能抗氧化、抗衰老,还能降脂降压、抗肿瘤,似乎成了神乎其神的“灵丹妙药”,如此神奇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抗衰老 抗肿瘤 澳大利亚 保健品 抗氧化 新西兰
下载PDF
小麦芽脂肪酶酶学性质以及制麦过程的酶活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聪 杜金华 +1 位作者 张开利 金玉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110,共6页
以对硝基苯酚丁酸酯为底物,确定了小麦芽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8.0;4~35℃脂肪酶的热稳定性较好,35℃下保温60 min后其活力仍可保持在88.37%,45℃保温60 min后其活力保持在46.81%,55℃保温60 min酶失活;pH5.5~6.0... 以对硝基苯酚丁酸酯为底物,确定了小麦芽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8.0;4~35℃脂肪酶的热稳定性较好,35℃下保温60 min后其活力仍可保持在88.37%,45℃保温60 min后其活力保持在46.81%,55℃保温60 min酶失活;pH5.5~6.0范围内对脂肪酶的破坏力相对较小,保温60 min其活力仍可分别保持在95.11%和91.11%;Fe3+对脂肪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u2+、Mn2+、Al3+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较小;Ca2+、EDTA对脂肪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小麦制麦过程中发芽第4天酶活达到最大值,为8.52 u/g,随后酶活下降;干燥会破坏部分脂肪酶的酶活,损失率为27.06%。小麦芽籽粒、胚芽、胚根中的脂肪酶酶活依次降低,分别为8.01 u/g、7.55 u/g、6.83 u/g;协定法麦汁糖化过程中,无胚芽麦芽脂肪酶的酶活比有胚芽的低,且酶的失活速度也比较大,在55 min(70℃)时,脂肪酶完全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芽 脂肪酶 酶学性质 发芽 糖化
下载PDF
加拿大批准一种乳糖酶用于酶制剂与部分乳制品
17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2-552,共1页
2017年4月5日,据加拿大卫生部消息,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通告,批准一种来自地衣芽孢杆菌PP3930的乳糖酶用于低乳糖酶制剂与部分乳制品。
关键词 加拿大 乳制品 酶制剂 乳糖酶 地衣芽孢杆菌 卫生部 低乳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酶解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工艺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丽娜 杜德红 +7 位作者 张初署 毕洁 王明清 江晨 杨庆利 彭娅萍 杨珍 孙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7-122,136,共7页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酶解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工艺,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酶解得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酶解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工艺,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酶解得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9.77%、加酶量0.94%、温度59℃、时间10 min、pH9.0、微波功率1000 W;此工艺条件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的响应面模型预测值为84.80%,验证实验的抑制率为90.21%±0.93%,两者的差异值为6.38%。本研究结果为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应用等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 响应面优化 微波辅助酶解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下载PDF
谷物脂肪酶活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红梅 李云龙 +1 位作者 程哲 胡俊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对谷物脂肪酶活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中的样品提取、转移方面进行了改进,以期提高谷物脂肪酶活检测的可操作性。同时,对国标法和改进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法与现行常规检测方法结果一致,其准确性和重复性更容易实... 对谷物脂肪酶活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中的样品提取、转移方面进行了改进,以期提高谷物脂肪酶活检测的可操作性。同时,对国标法和改进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法与现行常规检测方法结果一致,其准确性和重复性更容易实现,减少了样品转移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活 测定方法 改进 提取
下载PDF
生姜蛋白酶提取、性质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泽群 余德顺 +1 位作者 朱艺佳 田弋夫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4-230,共7页
生姜蛋白酶是从生姜中发现的一种植物蛋白酶,属于木瓜蛋白酶类,与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及猕猴桃蛋白酶共同组成4种重要植物蛋白酶。生姜蛋白酶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沉淀法中的有机溶剂法、结合有机溶剂的盐法、单宁法,以及超滤法。生姜蛋... 生姜蛋白酶是从生姜中发现的一种植物蛋白酶,属于木瓜蛋白酶类,与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及猕猴桃蛋白酶共同组成4种重要植物蛋白酶。生姜蛋白酶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沉淀法中的有机溶剂法、结合有机溶剂的盐法、单宁法,以及超滤法。生姜蛋白酶的嫩肉、澄清和凝乳等作用在食品领域已被广泛研究及应用,其酶学性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结构也进行了检测分析和研究。近期的部分研究还表明生姜蛋白酶的一些生物活性有潜在医药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生姜蛋白酶的提取分离与纯化、酶活性及分析检测、生物活性及应用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应重点加强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蛋白酶 提取 酶学性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