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接地开关开合静电感应电流试验工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金辉 蔡志远 《电气开关》 2005年第5期9-10,13,共3页
通过对高压接地开关开合静电感应电流时的试验工况进行分析,导出了接地开关开断静电感应电流后在试品断口间产生恢复电压的数学公式,得出了断口间产生的最大恢复电压,为产品选择辅助灭弧装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静电感应电流 额定静电感应电压 恢复电压
下载PDF
晶闸管串联开关及同步触发系统研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磊 章程 +5 位作者 高迎慧 刘坤 罗振兵 王林 严萍 邵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5-220,共6页
为满足脉冲功率源对高电压、大电流开关的需求,利用传统晶闸管均压技术,将多个晶闸管串联,研制出额定电压10kV,额定电流500A的晶闸管串联开关。根据晶闸管的触发原理,设计出同步触发多个晶闸管的触发系统。该触发系统采用绝缘栅双极型... 为满足脉冲功率源对高电压、大电流开关的需求,利用传统晶闸管均压技术,将多个晶闸管串联,研制出额定电压10kV,额定电流500A的晶闸管串联开关。根据晶闸管的触发原理,设计出同步触发多个晶闸管的触发系统。该触发系统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关对直流电压阻断产生脉宽可调的低压脉冲,经多个隔离脉冲变压器升压,产生多路同步触发信号。对晶闸管触发系统及晶闸管串联开关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晶闸管触发系统可输出20V,1A的多路同步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的脉宽30-60μs可调,重复频率100Hz;晶闸管串联开关每路静态均压和动态均压波动小,在高电压条件下能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晶闸管串联 同步触发 静态均压 动态均压
下载PDF
利用脉冲放电产生吸入性NO 被引量:1
3
作者 樊爱霞 何俊佳 +1 位作者 周杰 李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67,共3页
针对目前使用较多的将高浓度NO气体用N2 稀释到所需浓度的方法存在很多缺陷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对干燥空气进行高压脉冲放电产生吸入性NO的原理,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 NO生成量与放电室结构、气体流量、放电频率、电极材料及形状间的关系。... 针对目前使用较多的将高浓度NO气体用N2 稀释到所需浓度的方法存在很多缺陷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对干燥空气进行高压脉冲放电产生吸入性NO的原理,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 NO生成量与放电室结构、气体流量、放电频率、电极材料及形状间的关系。实验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NO气体生成量随放电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下降。在此基础提出通过调节2#放电室的放电参数,可实现医疗使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吸人性NO 电极
下载PDF
高压脉冲循环冷却水灭菌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熊兰 杨子康 +3 位作者 袁超 席朝辉 何为 叶晓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5-1010,共6页
高压脉冲灭菌是一项新型的非热处理灭菌技术,其实质是利用高强度脉冲电场瞬时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针对细菌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排泄物吸附水中杂质而产生的生物粘泥对循环冷却水系统造成的危害,设计了一套基于Marx电路的高... 高压脉冲灭菌是一项新型的非热处理灭菌技术,其实质是利用高强度脉冲电场瞬时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针对细菌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排泄物吸附水中杂质而产生的生物粘泥对循环冷却水系统造成的危害,设计了一套基于Marx电路的高压脉冲灭菌装置,并构建了微型的模拟循环水系统。通过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处理腔内部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和分析,最后利用该高压脉冲处理系统进行灭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灭菌效果很好,且该高压脉冲灭菌技术有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推广应用于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灭菌阻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发生器 灭菌 MARX发生器 循环冷却水系统 高压处理腔 电磁场仿真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对聚四氟乙烯膜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千 廖振 +1 位作者 徐明 朱亚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1,共7页
为提高聚四氟乙烯(PTFE)膜的粘接性能,研究了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PTFE膜剥离强度和水接触角的影响,并比较了氧气、氮气和氩气等离子体处理PTFE膜粘接强度的差异,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了等离子体处理... 为提高聚四氟乙烯(PTFE)膜的粘接性能,研究了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PTFE膜剥离强度和水接触角的影响,并比较了氧气、氮气和氩气等离子体处理PTFE膜粘接强度的差异,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PTFE膜表面元素、形态和粗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氮气等离子体处理的PTFE膜,其剥离强度较未处理的PTFE膜提高了539.8%,水接触角提高了11.4°,达120.4°;当放电量低于36 kJ时,经氧气等离子体处理的PTFE膜剥离强度随放电量的增加呈指数增加,继续增加放电量时,PTFE膜表面形成了凹凸沟槽的荷叶形貌,该荷叶形貌决定了膜粘结性和疏水性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膜 等离子体处理 膜改性 粘结性 表面刻蚀
下载PDF
MMC-HVDC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建坡 胡子为 闫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63-2372,共10页
控制策略对保证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MMC-HVDC)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双闭环矢量控制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但... 控制策略对保证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MMC-HVDC)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双闭环矢量控制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但需要控制器设计和控制参数调节;模型预测控制具有建模直观、无需控制器优点,但预测指令的求解过程稍显复杂。该文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综合2种控制策略的优点,基于功能等效思想,将双闭环矢量控制等效划分为2个模型预测环节,构成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研究2种不同的控制指令获取方法,避免传统预测控制运算量大、权重因子调节复杂等问题。通过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技术(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数学模型离散化,建立MMC阀侧电压控制指令输出预测模型,实现内环控制器等同功能。分别针对电网电压平衡和不平衡工况,从功率跟踪、负序电流抑制及功率波动抑制等方面验证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策略 双闭环矢量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两相静止坐标
下载PDF
水中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特性数值解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杰灵 兰生 杨嘉祥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根据能量,动量,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等离子体脉冲放电圆柱形通道特性,并利用四阶Rounge-Kutta法求解了通道的电流、温度、半径、粒子密度和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水中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化学和物理效应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中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数值解析
下载PDF
基于PAC&GPRS的高压直流开关振荡回落参数在线监测系统
8
作者 金涛 蔡超 +1 位作者 王俊 阮玲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4-518,共5页
针对传统的离线式高压直流开关监测方法的诸多不足,为了能够实时地掌握直流开关的振荡回路的工作状态,在线计算出高压直流开关的状态参数,提出一种基于PAC(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和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 针对传统的离线式高压直流开关监测方法的诸多不足,为了能够实时地掌握直流开关的振荡回路的工作状态,在线计算出高压直流开关的状态参数,提出一种基于PAC(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和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高压直流开关的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霍尔传感器将振荡回路的振荡电流信号线性转换为电压信号,再通过PAC高数采样模块采集该电压信号,将采集到的振荡信号在本地存储之后再通过GPRS无线传输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在线处理分析数据,得出RLC的参数值.实验室和葛洲坝换流站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无任何影响,同时该系统能够准确地、高精度地采集振荡信号,正确地计算出振荡回路RLC参数,为准确获取高压直流开关的工作状态提供有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 GPRS 振荡回路 在线监测系统
原文传递
EAST阻性换热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威 奚维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0-1337,共8页
阻性换热器是EAST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三头螺旋翅片和叠片两种结构形式,为了比较这两种阻性换热器的优劣,对它们的热工水力性能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两种阻性换热器在换热性能方面基本相当... 阻性换热器是EAST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三头螺旋翅片和叠片两种结构形式,为了比较这两种阻性换热器的优劣,对它们的热工水力性能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两种阻性换热器在换热性能方面基本相当,均可满足快速换热的要求,但叠片换热器的流动阻力远小于三头螺旋翅片换热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三头螺旋翅片换热器中氮冷却回路的压力控制较为困难,经常需人工调节控制阀阀门,而叠片换热器中氮冷却回路的压力控制则较为简单,不需经常调节。因此,叠片式结构较三头螺旋翅片式结构更适合应用在EAST阻性换热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阻性换热器 热工水力性能 多物理场耦合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查杀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东荷雨 郭云涛 +8 位作者 张丽阳 李深伟 王瑶 刘培培 王红球 吴越 何宇平 周群 罗海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23-4632,共10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爆发以来已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造成威胁。鉴于目前多种病毒变异株的出现,防控难度不断升级,快速、简便、大规模的检测手段对疫情控制起到关键作用。该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爆发以来已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造成威胁。鉴于目前多种病毒变异株的出现,防控难度不断升级,快速、简便、大规模的检测手段对疫情控制起到关键作用。该文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模式识别算法及等离子体消毒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查杀一体化系统,并初步测试了该系统的检测及消毒有效性。“查”方面,该文将数据库规模从115例血清样本扩大至857例,并应用偏最小二乘分类、卷积神经网络两种模式识别算法建立对新冠阳性、对照阴性、免疫异常干扰样本的分类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可达到91.97%和98.29%。“杀”方面,为了解决操作安全性问题,基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开发了样本干燥消毒模块和柔性消毒薄膜,对仪器重点位置进行有效保护,经实验室模拟消毒试验,两模块对大肠杆菌杀灭率均可达到99.9%以上,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的规定。综上,该文在新冠样本光谱检测过程中的“查”、“杀”两部分均进行了技术创新,并实现检测与消毒功能的结合,有助于光谱检测方法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模式识别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消毒学
下载PDF
金属回路转换开关振荡回路参数在线监测系统
11
作者 禹晋云 李志华 《科技创业月刊》 2011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文章提出一种金属回路转换开关(MRTB)振荡回路的在线监测方案,并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该系统采用Hall(霍尔)传感器将振荡回路的振荡电流信号线性转换为电压信号,再通过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采集该电压信号,将采集到的振荡信号在... 文章提出一种金属回路转换开关(MRTB)振荡回路的在线监测方案,并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该系统采用Hall(霍尔)传感器将振荡回路的振荡电流信号线性转换为电压信号,再通过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采集该电压信号,将采集到的振荡信号在本地存储之后再通过GPRS无线传输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回自动处理分析数据,得出RLC的参数值。经实验室和葛洲坝换流站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无任何影响,同时该系统能够准确地、高精度地采集振荡信号,正确的计算出振荡回路RLC参数,为准确获取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工作状态提供有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自动化 控制器数据采集 振荡回路 RLC参数 在线监测系统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在辅助高能球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乐阳 林少芬 +1 位作者 陈清林 杨小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2,共5页
为拓展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阐述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机理和基本特性,评述介质阻挡放电在辅助高能球磨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表明,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显著的电子冲击作用和热效应,可使介质阻挡放电辅助高能球磨的金属Al和W粉... 为拓展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阐述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机理和基本特性,评述介质阻挡放电在辅助高能球磨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表明,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显著的电子冲击作用和热效应,可使介质阻挡放电辅助高能球磨的金属Al和W粉发生热爆并产生巨大的热应力,加速粉体晶粒和颗粒的细化,快速制备金属纳米粉末。介质阻挡放电辅助高能球磨高效合成纳米WC的研究表明,介质阻挡放电在促进机械合金化反应方面也极具潜力。随着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在反应装置优化和反应机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在材料加工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基本特性 高能球磨 纳米粉末
下载PDF
电磁发射环境下屏蔽机箱内部磁场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佳 张军 +1 位作者 崔艳丽 董健年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电磁发射系统中脉冲功率源模块屏蔽机箱内部磁场的分布,应用霍尔效应法对屏蔽机箱内部的磁场进行测试,测试得到屏蔽机箱内部7个点的三维磁场数据,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得到屏蔽单元内部磁场分布规律:屏蔽机箱内部产生的磁场信号主要... 为研究电磁发射系统中脉冲功率源模块屏蔽机箱内部磁场的分布,应用霍尔效应法对屏蔽机箱内部的磁场进行测试,测试得到屏蔽机箱内部7个点的三维磁场数据,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得到屏蔽单元内部磁场分布规律:屏蔽机箱内部产生的磁场信号主要集中在X方向;对屏蔽机箱中各个点磁场进行比较,每个点Y方向的磁场比其对应的X和Z方向磁场大;在续流硅堆导通后,各个方向的磁场值都很快减小,Z轴磁场方向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脉冲功率源 电磁屏蔽 霍尔效应
原文传递
大型变电站接地网的故障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志伟 吴传斌 +1 位作者 张迎栋 冷赫 《吉林电力》 2022年第3期37-42,共6页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型变电站接地网的故障特性,对故障接地网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总结了不同故障情况对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以及地表电位和磁场强度大小的影响规律,得出:靠近电流注入点区域的接地导体...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型变电站接地网的故障特性,对故障接地网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总结了不同故障情况对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以及地表电位和磁场强度大小的影响规律,得出:靠近电流注入点区域的接地导体腐蚀对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较大;在靠近电流注入点区域的接地导体发生腐蚀时,此区域内接地网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明显增大,甚至可能增大数倍;接地网出现故障后导体散流能力下降,导致对应区域的地表电位和磁场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在相同的故障条件下地表磁场降低的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变电站 接地网 故障 接地电阻 接触电压 跨步电压 地表电位 地表磁场
下载PDF
一种高效率升降压DC-DC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弯 陈永真 赵子龙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67-370,共4页
在降压变换器、升压变换器和具有升降压功能变换器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简单、高效、宽输入输出电压范围的DC-DC升降压电路拓扑,可以根据输入输出的大小关系来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分为降压模式、升降压模式和升压模式3种。在控制过程中... 在降压变换器、升压变换器和具有升降压功能变换器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简单、高效、宽输入输出电压范围的DC-DC升降压电路拓扑,可以根据输入输出的大小关系来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分为降压模式、升降压模式和升压模式3种。在控制过程中各模式之间能实现无间隔切换,并用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 宽输入输出电压 升降压模式 无间隔切换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与TCED的UHVDC输电线路故障判定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津津 汤汉松 +3 位作者 高博 张峰 李远松 孙辉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3期92-98,共7页
针对多端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存在的故障范围广、保护动作易误动等问题,提出基于特征选择与暂态电流能量差(TCED)的多端UHVDC输电线路故障区域判定方法。首先,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对暂态故障电流进行特征分析,并基于皮尔逊积矩相关... 针对多端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存在的故障范围广、保护动作易误动等问题,提出基于特征选择与暂态电流能量差(TCED)的多端UHVDC输电线路故障区域判定方法。首先,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对暂态故障电流进行特征分析,并基于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的母小波选择进行故障匹配。然后,利用故障两侧TCED的特性判别故障方向,通过各换流站故障方向信息确定故障区域。最后,建立四端UHVDC输电线路的PSCAD/EMTDC仿真模型,从故障位置、电阻、距离等方面进行论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有效区分电力系统暂态扰动与直流故障,准确判定线路故障区域,极大提高检测效率及故障区域判定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小波选择匹配 特征选择 暂态电流能量差(TCED) 故障判别 多端特高压直流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等值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力卿 余洋 +1 位作者 王哲 王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6,71,共5页
为研究大型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动态等值方法。文中首先建立了单台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容量加权平均法,分别对风力机、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进行等值;然后利用单纯形... 为研究大型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动态等值方法。文中首先建立了单台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容量加权平均法,分别对风力机、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进行等值;然后利用单纯形法对控制系统参数进行寻优,得到风力发电机组的等值模型;最后在PSCAD/EMTDC软件平台下分别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全仿真模型和等值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等值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 动态模型 等值 单纯形法
下载PDF
兆瓦级交流变桨系统超级电容后备电源选型方法
18
作者 李盛儒 《东方汽轮机》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章梳理出了兆瓦级交流变桨系统超级电容后备电源选型所需的关键参数"额定载荷"、"回桨时间"、"系统总变比"与"回桨路程",同时阐述了如何根据系统超级电容后备电源选型的关键参数,合理完成系... 文章梳理出了兆瓦级交流变桨系统超级电容后备电源选型所需的关键参数"额定载荷"、"回桨时间"、"系统总变比"与"回桨路程",同时阐述了如何根据系统超级电容后备电源选型的关键参数,合理完成系统后备电源容量设计,并最终完成系统后备电源所需超级电容模组的选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定载荷 回桨时间 回桨路程 系统总变比
下载PDF
高能脉冲氙灯驱动电路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亚辉 林菊平 +4 位作者 童勇 张强 刘攀 夏春燕 王国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7-401,共5页
为了增强高能脉冲激光器的驱动效能、优化驱动电路的工程实现效果,采用电路分析与仿真的方法,对脉冲氙灯和脉冲形成网络的放电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取得了各影响因素与脉冲电流波形的相关度数据。结果表明,脉冲电流波形的矩形... 为了增强高能脉冲激光器的驱动效能、优化驱动电路的工程实现效果,采用电路分析与仿真的方法,对脉冲氙灯和脉冲形成网络的放电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取得了各影响因素与脉冲电流波形的相关度数据。结果表明,脉冲电流波形的矩形度和工程实现的难度随节数的增加而增加,理想节数在5附近;波峰幅值随末链电感的减小而减小,其加权值的理想取值点在0.8附近;上升速度随首链电感增加而减小,其加权值的理想取值区间为1.2~1.4。此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能脉冲氙灯驱动电路的工程应用及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高能脉冲激光器 电路特性 仿真 脉冲电流波形
下载PDF
电磁发射器轨道磁锯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增 袁伟群 严萍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7-252,共6页
电磁轨道发射器轨道表面裂纹引起的磁锯现象严重制约着发射器的使用寿命。为了更好地分析这种现象,建立了二维情况下的磁扩散方程和热传导方程。结合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固体力学模块,对轨道表面裂纹处的电磁、热和力学... 电磁轨道发射器轨道表面裂纹引起的磁锯现象严重制约着发射器的使用寿命。为了更好地分析这种现象,建立了二维情况下的磁扩散方程和热传导方程。结合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固体力学模块,对轨道表面裂纹处的电磁、热和力学行为进行了仿真分析。求解过程考虑了材料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流在裂纹处"绕行",引起尖端局部电流密度过大是导致磁锯效应的重要原因。加载电流峰值为0.8 MA时,裂纹尖端处最大电流密度可达1010 A/m2量级。此外,对裂纹形状的分析表明,裂纹尖端张角越小,电流的聚集现象越严重,产生的温升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器 裂纹 有限元 磁锯效应 电流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