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价铬镀铬工艺对铬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炳江 屠振密 +2 位作者 毕四福 孙化松 赵超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图谱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研究了镀液主要组分及工艺条件对三价铬镀液铬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与六价铬镀液镀层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主盐含量增加,镀层的耐蚀性有所下降;电镀工艺条件的影响是:pH增大,电... 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图谱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研究了镀液主要组分及工艺条件对三价铬镀液铬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与六价铬镀液镀层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主盐含量增加,镀层的耐蚀性有所下降;电镀工艺条件的影响是:pH增大,电镀时间过长,镀层耐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镀液 硫酸盐 耐蚀性
下载PDF
喷射电沉积制备泡沫镍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劲松 黄因慧 +1 位作者 田宗军 刘志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84-20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制备泡沫镍的新方法——喷射电沉积法。该方法基于高电流密度容易生成多孔枝晶沉积层的原理,制备了具有简单形状的泡沫镍试样。研究了相关工艺参数(电解液成分、电流密度、电解液喷射速度等)对泡沫镍试样的微观结构影响,结果... 提出了一种制备泡沫镍的新方法——喷射电沉积法。该方法基于高电流密度容易生成多孔枝晶沉积层的原理,制备了具有简单形状的泡沫镍试样。研究了相关工艺参数(电解液成分、电流密度、电解液喷射速度等)对泡沫镍试样的微观结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沉积层的孔壁由枝晶构成,孔壁围成了孔洞,孔隙率在30%~70%之间;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泡沫镍的孔隙率逐渐减小;随着电解液喷射速度的提高,泡沫镍的孔隙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镍 喷射电沉积 孔隙率 电流密度
下载PDF
置换镀铜溶液成分的化学分析
3
作者 冯丽婷 《金属制品》 2005年第2期43-43,48,共2页
给出容量法分析硫酸、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采用H2O2氧化、NH3沉淀铁测定铜,锌粉置换铜测定铁,避免了铜和铁之间的相互干扰。
关键词 置换镀铜溶液 硫酸 硫酸铜 硫酸亚铁 成分测定
下载PDF
AZ31镁合金双稀土转化膜的TiO_2溶胶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国君 张丽丽 +1 位作者 王桂香 郭艳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2-604,共3页
采用TiO_2溶胶对双稀土转化膜进行处理,膜的表面形成了新的膜层。SEM表明经TiO_2溶胶处理后双稀土转化膜表面有新物质覆盖在裂纹中,使裂纹减小,未露出内层膜,膜层变得均匀完整。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对TiO_2处理后的双稀土转化膜进行电化... 采用TiO_2溶胶对双稀土转化膜进行处理,膜的表面形成了新的膜层。SEM表明经TiO_2溶胶处理后双稀土转化膜表面有新物质覆盖在裂纹中,使裂纹减小,未露出内层膜,膜层变得均匀完整。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对TiO_2处理后的双稀土转化膜进行电化学测试,表明采用TiO_2处理后试样的腐蚀电位由-1.143 V升高到-0.747 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并且交流阻抗谱的容抗弧半径增大,极化电阻由1.61 kΩ增大到1.81 kΩ,试样的耐腐蚀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双稀土 TIO2 耐腐蚀性 转化膜
下载PDF
铁辊镀铜工艺
5
作者 迟洪训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10,共2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滚镀预镀氰化铜的铁辊酸性镀铜工艺,其主要工序包括修复、除锈、预镀、滚镀等。给出了工艺配方及操作条件。该工艺提高了底镀层与铁基体的结合力,解决了镀层起泡及漏镀问题,节约了电镀材料,降低了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 铁辊 镀铜 滚镀 氰化物 活化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密度对Ni-SiC镀层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金东 李颖 夏法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8096-18098,共3页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在压缩机阀片表面制备Ni-SiC镀层。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透射电镜和硬度计研究脉冲电流密度对Ni-SiC镀层SiC粒子复合量、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电流密度的增大,Ni-SiC镀层SiC粒子的复合...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在压缩机阀片表面制备Ni-SiC镀层。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透射电镜和硬度计研究脉冲电流密度对Ni-SiC镀层SiC粒子复合量、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电流密度的增大,Ni-SiC镀层SiC粒子的复合量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在脉冲电流密度为7A/dm2时,镀层SiC粒子的复合量高达9.92%(质量分数)。脉冲电流密度为7A/dm2时,镀层致密、晶粒细小,SiC粒子均匀分布于镀层中,且团聚现象较少。当脉冲电流密度为7A/dm2时,镀层的显微硬度高达842.9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密度 Ni-SiC镀层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下载PDF
化学镀法制备纳米级镍晶体和镍磷非晶合金及其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茸 刘祥萱 +1 位作者 王煊军 黄永成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7-18,21,共3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出纳米Ni和纳米Ni-P合金。X射线衍射测定出纳米Ni为面心立方晶体,纳米Ni-P为非晶态合金。TEM测定结果显示纳米晶Ni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60nm,分散较均匀;纳米NiP非晶合金粒径分布为10~80nm,存在少量...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出纳米Ni和纳米Ni-P合金。X射线衍射测定出纳米Ni为面心立方晶体,纳米Ni-P为非晶态合金。TEM测定结果显示纳米晶Ni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60nm,分散较均匀;纳米NiP非晶合金粒径分布为10~80nm,存在少量较大的团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磷非晶合金 化学镀 粒经 纳米级
下载PDF
稀土LF2_(21)电解着色膜物理化学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王冰 《上海金属(有色分册)》 1992年第2期10-15,共6页
本文叙述了阳极氧化工艺对稀土铝锰合金电解着色膜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在硫酸、硫酸亚锡电解着色液中获得的电析着色膜,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稀土含量在0.30%时呈现极值,性能最佳。
关键词 稀土 铝锰合金 电解着色 阳极氧化
下载PDF
氯离子对6063铝合金铈-锰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建明 李文芳 +1 位作者 穆松林 杜军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6-39,共4页
在Ce-Mn稀土钝化液中添加Cl-作为促进剂,以6063铝合金为基体制备了Ce-Mn转化膜。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并采用硫酸铜点滴腐蚀实验、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Ce-Mn转... 在Ce-Mn稀土钝化液中添加Cl-作为促进剂,以6063铝合金为基体制备了Ce-Mn转化膜。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并采用硫酸铜点滴腐蚀实验、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Ce-Mn转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Ce-Mn转化膜主要由Ce、Mn、O等元素组成,往稀土钝化液中添加Cl-可使膜层更平整、致密,转化膜的平均耐点滴时间从50s提高至100s,在NaCl质量分数为3.5%的腐蚀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明显降低,转化膜极化电阻增大,铝合金的耐蚀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铈-锰转化膜 氯离子 耐腐蚀
原文传递
化学镀镍钨磷合金废液的再生研究
10
作者 王利 黄英 +2 位作者 时刻 王艳丽 高俊宁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52-54,57,共4页
比较了氧化钙/乙酸钙用量与亚磷酸根去除率的影响,研究了以乙酸钙为沉淀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静置时间与亚磷酸根去除率的关系。分析了新配液与再生液的主要成分,通过扫描电镜对比了新配液与再生液的施镀效果。结果表明,乙酸钙处... 比较了氧化钙/乙酸钙用量与亚磷酸根去除率的影响,研究了以乙酸钙为沉淀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静置时间与亚磷酸根去除率的关系。分析了新配液与再生液的主要成分,通过扫描电镜对比了新配液与再生液的施镀效果。结果表明,乙酸钙处理后的再生废液的施镀效果较好,得到的镀层光亮、均匀。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酸钙用量2g/(50mL),反应时间100min,反应温度50℃,静置时间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再生 玻璃纤维 镍鸽磷合金 乙酸钙
下载PDF
超声波对纳米Ni-TiN复合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夏法锋 吴蒙华 +1 位作者 贾振元 李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0-691,694,共3页
采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纳米Ni-TiN复合镀层。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超声波对复合镀层含量、显微组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的引入,不仅能提高复合镀层中纳米Ti... 采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制备纳米Ni-TiN复合镀层。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超声波对复合镀层含量、显微组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的引入,不仅能提高复合镀层中纳米TiN粒子的含量,还能明显改善显微组织结构,细化晶粒。在超声波功率为200W时,镀层中粒子含量达到最大值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复合镀层 影响
下载PDF
金属橡胶表面沉积镍基纳米TiN复合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海龙 戴光 +1 位作者 邹龙庆 夏法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2,99,共4页
采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在金属橡胶上制备镍基纳米TiN复合镀层。利用平磨机、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复合镀液中TiN粒子的悬浮量、电流密度以及超声波功率等参数对镍基纳米TiN复合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金属橡胶和复合镀... 采用超声-电沉积的方法,在金属橡胶上制备镍基纳米TiN复合镀层。利用平磨机、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复合镀液中TiN粒子的悬浮量、电流密度以及超声波功率等参数对镍基纳米TiN复合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金属橡胶和复合镀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镀液中TiN粒子的悬浮量、阴极电流密度和超声功率对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影响较大,在金属橡胶表面制备镍基纳米TiN复合镀层较佳的工艺条件为:镀液温度45℃,pH=5,TiN粒子悬浮量6 g/L,电流密度7 A/dm2,超声波功率250 W。在金属橡胶表面沉积镍基纳米TiN复合镀层后,Cr元素的质量分数由17.24%减少至10.21%,Ni元素的质量分数由7.13%增加至17.87%,Ti元素的质量分数也达到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复合镀层 耐磨性能
下载PDF
基于纳米氧化镧的精密电铸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雷卫宁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86-1689,共4页
采用纳米稀土La2O3为添加剂,研究其对电铸镍溶液特性、铸层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沉积过程中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探讨了纳米La2O3在电极表面的作用机理,并采用SEM、XRD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电铸层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试验... 采用纳米稀土La2O3为添加剂,研究其对电铸镍溶液特性、铸层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沉积过程中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探讨了纳米La2O3在电极表面的作用机理,并采用SEM、XRD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电铸层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纳米La2O3能够在阴极表面发生特性吸附,增大阴极极化,细化精密电铸层晶粒,提高铸层的均匀性;晶粒生长在(220)晶面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择优取向;获得的电铸层显微硬度比普通电铸层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电铸 纳米La2O3 极化曲线 沉积层 显微硬度
下载PDF
Au/纳米SiC颗粒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彦军 崔振铎 +2 位作者 朱胜利 梁春永 杨贤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03,308,共4页
研究了纯铜表面Au/纳米SiC颗粒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特别是镀液中SiC悬浮量及阴极电流密度对复合共沉积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对镀层的形貌、成分、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层中复合了一定量的纳... 研究了纯铜表面Au/纳米SiC颗粒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特别是镀液中SiC悬浮量及阴极电流密度对复合共沉积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对镀层的形貌、成分、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层中复合了一定量的纳米SiC。显微硬度结果显示,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较纯金镀层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 复合镀层 纳米SIC 显微硬度
下载PDF
DAK10B气刀对锌层厚度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闯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9年第11期19-21,共3页
DAK10B型气刀用于带钢连续热镀锌机组生产中,作用是对镀锌层的厚度及均匀性进行控制。DAK10B型气刀的结构,各个因素对锌层控制的影响。
关键词 热镀锌 气刀 喷嘴 边缘控制器
下载PDF
非金属材料表面化学镀中活化工艺的改进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4
16
作者 秦铁男 马立群 +2 位作者 刘敏基 袁亮 丁毅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4,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对非金属材料表面化学镀前的传统活化工艺诸多改进,并着重叙述了非贵金属催化在非金属表面化学镀前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气相沉积活化、光化学活化和超声活化作为先进的活化技术,在改善活化效果、提高活化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介绍了国内外对非金属材料表面化学镀前的传统活化工艺诸多改进,并着重叙述了非贵金属催化在非金属表面化学镀前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气相沉积活化、光化学活化和超声活化作为先进的活化技术,在改善活化效果、提高活化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必将使其成为今后非金属表面化学镀活化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材料 化学镀 活化 非贵金属 超声
下载PDF
新型除油除锈添加剂的研制
17
作者 李毅 《电镀与精饰》 CAS 1992年第6期12-13,共2页
1 前言长期以来电镀及表面处理的前处理酸洗工艺,大多数厂家仍使用工业盐酸清除氧化皮和锈蚀,由于使用工业盐酸,产生大量的酸雾严重的破坏了环境,影响了操作者的健康,而且对各种设备的腐蚀也是相当严重的,在操作过程中。
关键词 助剂 除油 除锈 电镀 酸洗
下载PDF
铜线材电镀可焊性锡工艺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序燕 陈火平 李东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0-21,共2页
以 2 -甲基醛缩苯胺为主光剂、脂肪醛缩胺为次光剂 ,在硫酸亚锡镀液中 ,1~ 2 0 A/ dm2条件下 ,0 .5 mm的铜线上制得可焊性锡镀层 ,镀层可抗 2 0 0℃、1h老化 ,具有较好的可焊性。
关键词 电镀 可焊性锡层 镀锡 铜线材
下载PDF
镍磷合金镀层中高含量磷的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慈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69-72,共4页
本文研究了应用钒钼黄光度法测定镍磷合金镀层中高含量磷的条件及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测定镀层中的磷含量.
关键词 镀层 镍磷合金 测定 比色法
下载PDF
DT4C壳体镀锌表面缺陷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涛 王雅君 +3 位作者 易帆 崔敏 许猛 王硕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46,共4页
DT4C壳体在镀锌后表面出现白斑、黑点等缺陷,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能谱对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壳体在镀锌前的氢气保护热处理过程中表面形成富含MnO、SiO2、Al2O3等氧化物的薄层,表面薄层的存在是造成壳体镀锌后... DT4C壳体在镀锌后表面出现白斑、黑点等缺陷,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能谱对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壳体在镀锌前的氢气保护热处理过程中表面形成富含MnO、SiO2、Al2O3等氧化物的薄层,表面薄层的存在是造成壳体镀锌后表面缺陷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壳体 表面缺陷 热处理 表面薄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