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润滑剂承载能力试验ZMZ快速测定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范新华
宋世远
+1 位作者
蒲改霞
赵秋霜
《润滑油》
CAS
1995年第4期45-52,共8页
介绍了润滑剂承载试验ZMZ的发展趋势,提出了ZMZ快速测定法的四个公式,验证了计算公式对GB/T12583法以及各类润滑剂的适用性,分析了PB、PD、1/2(PB+PD)与ZMZ的关系及ZMZ统计学法的误差来源。
关键词
内燃机油
四球试验法
统计学
综合磨损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开发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4
2
作者
唐伏平
胡新平
+3 位作者
宋元林
颜泽江
张有兴
张有印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准噶尔盆地为我国四个中型气区之一,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分布在盆地的西北缘、腹部、南缘和东部,纵向上含气层系多,从石炭系至第三系共6大层系均有分布,虽然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时间较早,但受当时开发条件制约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天然气...
准噶尔盆地为我国四个中型气区之一,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分布在盆地的西北缘、腹部、南缘和东部,纵向上含气层系多,从石炭系至第三系共6大层系均有分布,虽然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时间较早,但受当时开发条件制约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天然气开发起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天然气的开发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针对已开发气藏类型复杂多样、规模小、丰度低、物性差异大和配套技术不成熟等特点,并结合天然气发展形势和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对天然气发展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天然气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对新疆油田实现大油田向大油气田转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天然气
开发
展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废弃采油速度研究
3
作者
徐效平
苏映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0,84,共3页
在油田开发历程中可采储量是有限的,油田废弃时的产量如何是油田决策者和油藏工程师比较关心的实际问题。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废弃采油速度。通过大量的实例,求取了不同条件下油田的废弃采油速度,分析发现...
在油田开发历程中可采储量是有限的,油田废弃时的产量如何是油田决策者和油藏工程师比较关心的实际问题。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废弃采油速度。通过大量的实例,求取了不同条件下油田的废弃采油速度,分析发现油价越高油藏经济废弃采油速度越低,成本越高经济废弃采油速度越高,并得出相应的定量关系。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如何合理确定废弃产量,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程度
可采储量
采出程度
技术废弃采油速度
经济废弃采油速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发井措施分析平台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郑永建
汤国平
+1 位作者
李伟
曾桃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前对于油气田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数据缺乏系统管理,开发井措施分析过程复杂,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及工作经验对油水井措施分析结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将数据库与数据分析软件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一站式"标准化措施分析流...
目前对于油气田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数据缺乏系统管理,开发井措施分析过程复杂,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及工作经验对油水井措施分析结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将数据库与数据分析软件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一站式"标准化措施分析流程方案:在动态监测资料、生产数据及地质油藏资料可视化查询和图形化应用的基础上,分析生产动态,明确潜力井和潜力区块,提出增产措施建议并进行增产措施可行性分析、效果预测和评估。该方案采用插件式开发,功能间彼此独立,所有流程信息都采用配置文件形式定义,用户可以在标准的流程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以南海西部X水平井控水措施为例,说明该"一站式"软件平台符合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井
动态分析
增产措施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糊综合决策优选压裂井层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建发
赵金洲
郭建春
《河南石油》
CAS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借助现代数学手段——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考虑到影响油井压裂酸化时选井选层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将各因素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然后确定各因素最终的权重,形成了一种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的模糊综合决策...
借助现代数学手段——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考虑到影响油井压裂酸化时选井选层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将各因素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然后确定各因素最终的权重,形成了一种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的模糊综合决策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正确,符合现场施工实际,计算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现场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酸化
选井
模糊综合决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综合判识与时变数值模拟的高渗条带定量描述方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荆克尧
佟颖
佟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99-4004,共6页
中高渗砂岩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局部区域会出现高渗透条带,造成大量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使注水效率降低,研究高渗条带定量描述方法可改善特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降低油田开发成本。从特高含水期高渗条带表征参数入手,分析各参数对高渗...
中高渗砂岩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局部区域会出现高渗透条带,造成大量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使注水效率降低,研究高渗条带定量描述方法可改善特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降低油田开发成本。从特高含水期高渗条带表征参数入手,分析各参数对高渗条带的影响作用,应用综合判识方法建立高渗条带综合判识指数计算模型,在时变地质模型以及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计算各网格的综合判识指数,结合矿场密闭取心井及动态监测资料确定高渗条带判识标准,最终实现了特高含水期各级别高渗条带定量描述。典型井描述结果与取芯结果一致,方法可靠。描述结果可为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对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条带
特高含水期
综合判识
时变数值模拟
定量描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思考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辉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0-52,共3页
本文通过对煤层气及其近年来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研究,进一步阐述了煤层气的勘查开发技术、应用转化以及政策支持等,并对下一步相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煤层气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水后期多层砂岩油田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
被引量:
14
8
作者
石成方
齐春艳
杜庆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33-136,共4页
针对多井网、多油层非均质砂岩油田油水井数多、井网间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采关系复杂的特点,如何及时、客观、准确评价单砂体水驱控制程度是高含水后期精细挖潜的技术保证。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单砂体注采关系因素分析...
针对多井网、多油层非均质砂岩油田油水井数多、井网间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采关系复杂的特点,如何及时、客观、准确评价单砂体水驱控制程度是高含水后期精细挖潜的技术保证。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单砂体注采关系因素分析,利用近年来大庆油田检查井资料及统计学方法,提出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标准统一、客观性强、准确程度高的特点,为多井网、多油层油田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及潜力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大庆油田区块调整、综合治理、措施井层优选中得到较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后期
多层砂岩油田
单砂体
注采关系
完善程度
水驱控制程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协同过滤在油井增产预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汤国平
姜汉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1,共4页
预测油田增产措施效果是减少低效措施,提高措施有效率的重要前提。建立表征增油量的模型,描述了措施后增油量与时间的产量递减规律。并且建立一套集数据预处理、最近邻搜索和产生预测值的协同过滤算法流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性分...
预测油田增产措施效果是减少低效措施,提高措施有效率的重要前提。建立表征增油量的模型,描述了措施后增油量与时间的产量递减规律。并且建立一套集数据预处理、最近邻搜索和产生预测值的协同过滤算法流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性分析筛选了措施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筛选出了最佳邻域阀值,利用该邻域阀值筛选了目标潜力井的相似井,从而得到该目标潜力井的预测值。油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表征增油量的模型与预测方法的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施效果预测
增油量表征模型
协同过滤
最近邻搜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数阶微分模拟模型的油田措施增产预测
被引量:
3
10
作者
肖武
韩丹
+2 位作者
刘志斌
陈琳
马南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444-6451,共8页
为了解决多因素影响下油田措施增产预测问题,通过研究分数阶理论、微分模拟理论与智能优化理论建立了参数优化的分数阶微分模拟预测模型。模型克服了措施数据的非线性性、多因素性与适用性不强的缺陷,综合考虑了不同措施对应不同因素下...
为了解决多因素影响下油田措施增产预测问题,通过研究分数阶理论、微分模拟理论与智能优化理论建立了参数优化的分数阶微分模拟预测模型。模型克服了措施数据的非线性性、多因素性与适用性不强的缺陷,综合考虑了不同措施对应不同因素下增产效果的预测。通过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新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可见参数优化的分数阶微分模拟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油田措施增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措施增产
微分模拟
参数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刻蚀模型的高渗条带控制下剩余油微观赋存特征
被引量:
11
11
作者
佟颖
贾元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80-86,共7页
特高含水期砂岩油藏中普遍出现高渗条带,为研究高渗条带控制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在储层高渗条带动静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维刻蚀模型,通过微观驱替试验研究不同级别高渗条带控制下注入水波及及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
特高含水期砂岩油藏中普遍出现高渗条带,为研究高渗条带控制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在储层高渗条带动静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维刻蚀模型,通过微观驱替试验研究不同级别高渗条带控制下注入水波及及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存在高渗条带的模型,增大驱替速度仅对绕流式剩余油的挖潜有效,而对包围式簇状、并联式喉道状、死角式点状剩余油影响不大,说明单纯提高驱替速度已不能作为动用高渗条带下剩余油的有效方式,研究结果为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条带
刻蚀模型
微观剩余油
赋存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低温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6
12
作者
王培义
马鹏鹏
+1 位作者
张贤印
杨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了提高中低温地热井工程质量,保障单井产能,优化了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技术,形成了适用于砂岩热储的二开井身结构和适用于基岩热储的三开井身结构;采用悬挂器连接、连接重叠段固井水泥密封的方式,防止泵室段底部水层窜通;优化了适用于...
为了提高中低温地热井工程质量,保障单井产能,优化了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技术,形成了适用于砂岩热储的二开井身结构和适用于基岩热储的三开井身结构;采用悬挂器连接、连接重叠段固井水泥密封的方式,防止泵室段底部水层窜通;优化了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储层完井的花管、绕丝筛管和割缝衬管的设计参数;针对热储层极易漏失的特点,发展了钻井液正循环钻进、清水正循环钻进、清水充空气正循环钻进和气举反循环钻进等4种钻进工艺;根据生产需求,明确了地热井测井参数要求、固井技术要点及组合洗井工艺。该技术在清丰XBXZ-1井现场应用后,下入多级泵试水24h,流量120m3/h,水温68℃,静液面15.50m,动液面48.00m。中低温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成功解决了地热钻井完井过程中存在的钻井液漏失严重、水位衰减快、沉砂严重和开采水层与表层水之间的互窜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
地热井
钻井
完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合高浓度含油污水的新型絮凝剂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
3
13
作者
于鹏飞
汪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82,共5页
针对高浓度含油污水使用常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效果差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室内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有机硅单体(VSi-1)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絮凝剂PAM-2D,通过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针对高浓度含油污水使用常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效果差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室内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有机硅单体(VSi-1)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絮凝剂PAM-2D,通过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新型絮凝剂PAM-2D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除油效果较好,絮凝剂的质量浓度越高,除油率越高,形成的絮体的ξ绝对值越大,絮体的稳定性越强;污水含油量越高,除油率稍有下降;当PAM-2D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对含油量为71500 mg/L的含油污水除油率仍可以达到95%以上。新型絮凝剂PAM-2D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除油率明显高于其他常用的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另外,新型絮凝剂PAM-2D与无机絮凝剂PAS的复配使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絮凝效果,并降低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含油污水
有机硅
改性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除油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方针的调整
被引量:
64
14
作者
胡永乐
王燕灵
+1 位作者
杨思玉
贾文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9,共5页
总结了中国陆上油田的地质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开采特征。中国油田开发的基本方式和开采方针是早期内部注水、逐步强化开采。随着开采过程的延伸 ,在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 (综合含水率大于 80 % )中采用强化开采方式是低效的 ,不利于提高...
总结了中国陆上油田的地质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开采特征。中国油田开发的基本方式和开采方针是早期内部注水、逐步强化开采。随着开采过程的延伸 ,在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 (综合含水率大于 80 % )中采用强化开采方式是低效的 ,不利于提高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提出了以降低含水率和提高注水波及体积为目标 ,建立以不稳定注水为中心的高效二次采油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注水开发
陆相沉积储层
强注强采
提高采收率
不稳定注水
二次采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井增产措施效果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杨元明
李治平
+1 位作者
赖枫鹏
黄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928-5930,共3页
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措施效果的内在联系,采用经验类比法与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措施效果的预测模型。模型克服了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统计回归法进行措施效果预测的固有缺陷,综合考虑了影响措施效果的油藏地质、开发工艺等因素,可以...
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措施效果的内在联系,采用经验类比法与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措施效果的预测模型。模型克服了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统计回归法进行措施效果预测的固有缺陷,综合考虑了影响措施效果的油藏地质、开发工艺等因素,可以方便地预测措施后的产量递减规律。实例应用表明,两种预测方法单井次最大相对误差25%,平均相对误差15%,取均值后单井次最大相对误差18%,平均相对误差8%,基本能够满足矿场进行措施效果预测的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施效果
预测方法
经验类比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低产油井产量变化规律与中国提高单井产量的实践
被引量:
5
16
作者
胡文瑞
何欣
+1 位作者
鲍敬伟
张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5-401,共7页
美国低产井数量庞大,其平均单井日产量仅为整体平均单井日产量的1/6,80% 的低产井生产了20% 的原油,但对美国原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低产井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同样面临多井低产的挑战,低产井可分为3种类型:1低品位储量低...
美国低产井数量庞大,其平均单井日产量仅为整体平均单井日产量的1/6,80% 的低产井生产了20% 的原油,但对美国原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低产井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同样面临多井低产的挑战,低产井可分为3种类型:1低品位储量低产井;2高含水低产井;3低产不出液井。预测当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上升到90% 时,低产井井数比例将增至2/3,产量将占29%~35%,合理利用和保护低产井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稳定及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包括:重大开发试验转变开发方式提高稠油、滩海等低品位油田单井产量;老油田二次开发和注水开发专项治理工程提升高含水油田单井产量;水平井规模应用与储层改造技术突破提高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井
平均单井日产量
能源安全
重大开发试验
水平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动用储量优选评价分析方法
被引量:
23
17
作者
牛彦良
吴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15-118,共4页
提出了在基本评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价、优选排队、风险分析、经济评价的一整套未动用储量评价方法,主要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未动用储量评价单元进行分类评价和优选排队,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未动用储量评价单元投入开发的地质...
提出了在基本评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价、优选排队、风险分析、经济评价的一整套未动用储量评价方法,主要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未动用储量评价单元进行分类评价和优选排队,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未动用储量评价单元投入开发的地质风险和经济风险。该方法综合考虑油藏的地质、油藏、技术、资料、经济、风险等因素的影响,符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在大庆外围油田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
分类评价
经济评价
风险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失活剂BL-825在聚丙烯装置上的试用
18
作者
楚立芝
《炼油与化工》
2012年第5期24-26,58,共3页
阐述了大庆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试用北京斯伯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BL-825失活剂的运行状况。并将试用结果与该装置曾应用的失活剂SG-918进行了数据比较,结果表明,BL-825可以应用在该装置上。
关键词
失活剂
聚丙烯装置
试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密油储层不同尺度、多重介质建模方法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为例
被引量:
10
19
作者
何伟
马世忠
+5 位作者
袁江如
冉启全
袁大伟
李东亮
牛东亮
王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8-625,共8页
致密油储层历经多重地质作用,储集体类型多样、尺度不一、分布离散、岩性混杂,常规建模不能有效刻画其内部复杂性.针对其发育不同尺度孔隙、复杂天然/人工缝网的特点,本文提出以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天然/人工裂缝的识别与描...
致密油储层历经多重地质作用,储集体类型多样、尺度不一、分布离散、岩性混杂,常规建模不能有效刻画其内部复杂性.针对其发育不同尺度孔隙、复杂天然/人工缝网的特点,本文提出以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天然/人工裂缝的识别与描述技术为基础,集不同尺度孔隙、不同尺度天然/人工裂缝于一体的地质建模方法,即基于压汞资料,将孔隙型基质储层分级,相控随机模拟储层分布模型;以地震资料为主,结合蚂蚁体等技术,人机交互、确定性模拟大-中尺度天然裂缝;以测井解释小尺度、薄片鉴定微尺度天然裂缝为基础,地震参与随机模拟裂缝发育密度体,采用示性点过程法随机模拟小尺度与微尺度天然裂缝;以微地震资料为主,确定性加随机性综合模拟不同尺度人工压裂缝.以新疆吉木萨尔凹陷某油田开发先导试验区芦二段上甜点为例,按上述方法建立致密油藏模型,突出致密油藏特点,为数值模拟提供了高精度的多重介质油藏模拟静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不同尺度多重介质
天然裂缝建模
人工压裂缝建模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原文传递
题名
润滑剂承载能力试验ZMZ快速测定法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范新华
宋世远
蒲改霞
赵秋霜
机构
后勤工程学院
出处
《润滑油》
CAS
1995年第4期45-52,共8页
文摘
介绍了润滑剂承载试验ZMZ的发展趋势,提出了ZMZ快速测定法的四个公式,验证了计算公式对GB/T12583法以及各类润滑剂的适用性,分析了PB、PD、1/2(PB+PD)与ZMZ的关系及ZMZ统计学法的误差来源。
关键词
内燃机油
四球试验法
统计学
综合磨损值
分类号
TE314.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开发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4
2
作者
唐伏平
胡新平
宋元林
颜泽江
张有兴
张有印
机构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出处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准噶尔盆地为我国四个中型气区之一,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分布在盆地的西北缘、腹部、南缘和东部,纵向上含气层系多,从石炭系至第三系共6大层系均有分布,虽然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时间较早,但受当时开发条件制约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天然气开发起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天然气的开发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针对已开发气藏类型复杂多样、规模小、丰度低、物性差异大和配套技术不成熟等特点,并结合天然气发展形势和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对天然气发展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天然气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对新疆油田实现大油田向大油气田转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天然气
开发
展望
Keywords
Junggar basin
The natural gas
Development
Forecast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废弃采油速度研究
3
作者
徐效平
苏映宏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0,84,共3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P03025)部分成果
文摘
在油田开发历程中可采储量是有限的,油田废弃时的产量如何是油田决策者和油藏工程师比较关心的实际问题。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废弃采油速度。通过大量的实例,求取了不同条件下油田的废弃采油速度,分析发现油价越高油藏经济废弃采油速度越低,成本越高经济废弃采油速度越高,并得出相应的定量关系。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如何合理确定废弃产量,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采出程度
可采储量
采出程度
技术废弃采油速度
经济废弃采油速度
Keywords
recoverable reserves,recovery percent of reserves, technical abandoned oil recovery rate, economic abandoned oil production rate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发井措施分析平台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郑永建
汤国平
李伟
曾桃
机构
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
奥伯特石油技术公司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122-124,共3页
文摘
目前对于油气田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数据缺乏系统管理,开发井措施分析过程复杂,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及工作经验对油水井措施分析结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将数据库与数据分析软件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一站式"标准化措施分析流程方案:在动态监测资料、生产数据及地质油藏资料可视化查询和图形化应用的基础上,分析生产动态,明确潜力井和潜力区块,提出增产措施建议并进行增产措施可行性分析、效果预测和评估。该方案采用插件式开发,功能间彼此独立,所有流程信息都采用配置文件形式定义,用户可以在标准的流程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以南海西部X水平井控水措施为例,说明该"一站式"软件平台符合业务需求。
关键词
开发井
动态分析
增产措施
效果评价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糊综合决策优选压裂井层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建发
赵金洲
郭建春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河南石油》
CAS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863-306-ZT04-03-3)部分成果。
文摘
借助现代数学手段——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考虑到影响油井压裂酸化时选井选层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将各因素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然后确定各因素最终的权重,形成了一种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的模糊综合决策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正确,符合现场施工实际,计算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现场实用价值。
关键词
压裂酸化
选井
模糊综合决策
Keywords
fracture acidizing
choose candidate wells
fuzzy comprehensive decision-making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综合判识与时变数值模拟的高渗条带定量描述方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荆克尧
佟颖
佟震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99-400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1-001)。
文摘
中高渗砂岩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局部区域会出现高渗透条带,造成大量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使注水效率降低,研究高渗条带定量描述方法可改善特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降低油田开发成本。从特高含水期高渗条带表征参数入手,分析各参数对高渗条带的影响作用,应用综合判识方法建立高渗条带综合判识指数计算模型,在时变地质模型以及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计算各网格的综合判识指数,结合矿场密闭取心井及动态监测资料确定高渗条带判识标准,最终实现了特高含水期各级别高渗条带定量描述。典型井描述结果与取芯结果一致,方法可靠。描述结果可为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对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渗条带
特高含水期
综合判识
时变数值模拟
定量描述
Keywords
high-permeability zone
high water cut period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time-vary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思考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辉
机构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
出处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0-52,共3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煤层气及其近年来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研究,进一步阐述了煤层气的勘查开发技术、应用转化以及政策支持等,并对下一步相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煤层气
开发
利用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水后期多层砂岩油田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
被引量:
14
8
作者
石成方
齐春艳
杜庆龙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33-136,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40115)"大庆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优化调整配套技术"部分成果。
文摘
针对多井网、多油层非均质砂岩油田油水井数多、井网间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采关系复杂的特点,如何及时、客观、准确评价单砂体水驱控制程度是高含水后期精细挖潜的技术保证。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单砂体注采关系因素分析,利用近年来大庆油田检查井资料及统计学方法,提出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标准统一、客观性强、准确程度高的特点,为多井网、多油层油田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及潜力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大庆油田区块调整、综合治理、措施井层优选中得到较好应用。
关键词
高含水后期
多层砂岩油田
单砂体
注采关系
完善程度
水驱控制程度
Keywords
later high water cut stage
multiple-layer sandstone oilfield
single sandbody
injection-production relationship
improved degree
water flooding control degree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协同过滤在油井增产预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汤国平
姜汉桥
机构
奥伯特石油技术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1,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示范工程"(2011ZX05056)
文摘
预测油田增产措施效果是减少低效措施,提高措施有效率的重要前提。建立表征增油量的模型,描述了措施后增油量与时间的产量递减规律。并且建立一套集数据预处理、最近邻搜索和产生预测值的协同过滤算法流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性分析筛选了措施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筛选出了最佳邻域阀值,利用该邻域阀值筛选了目标潜力井的相似井,从而得到该目标潜力井的预测值。油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表征增油量的模型与预测方法的可靠性较高。
关键词
措施效果预测
增油量表征模型
协同过滤
最近邻搜索
Keywords
well stimulation effect prediction
characterizing model of the incremental oil productio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nearest neighbor searching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数阶微分模拟模型的油田措施增产预测
被引量:
3
10
作者
肖武
韩丹
刘志斌
陈琳
马南南
机构
中石化股份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陆上油田作业区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444-6451,共8页
文摘
为了解决多因素影响下油田措施增产预测问题,通过研究分数阶理论、微分模拟理论与智能优化理论建立了参数优化的分数阶微分模拟预测模型。模型克服了措施数据的非线性性、多因素性与适用性不强的缺陷,综合考虑了不同措施对应不同因素下增产效果的预测。通过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新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可见参数优化的分数阶微分模拟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油田措施增产预测。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措施增产
微分模拟
参数优化
Keywords
oil field development
measures increase production
differential simula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刻蚀模型的高渗条带控制下剩余油微观赋存特征
被引量:
11
11
作者
佟颖
贾元元
机构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80-86,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1-001)资助
文摘
特高含水期砂岩油藏中普遍出现高渗条带,为研究高渗条带控制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在储层高渗条带动静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维刻蚀模型,通过微观驱替试验研究不同级别高渗条带控制下注入水波及及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存在高渗条带的模型,增大驱替速度仅对绕流式剩余油的挖潜有效,而对包围式簇状、并联式喉道状、死角式点状剩余油影响不大,说明单纯提高驱替速度已不能作为动用高渗条带下剩余油的有效方式,研究结果为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高渗条带
刻蚀模型
微观剩余油
赋存特征
Keywords
high-permeability zone
etching model
micro residual oil
existing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低温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6
12
作者
王培义
马鹏鹏
张贤印
杨卫
机构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共6页
基金
中国石化集团科技攻关项目"地热井关键技术研究"(编号:JP13003)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为了提高中低温地热井工程质量,保障单井产能,优化了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技术,形成了适用于砂岩热储的二开井身结构和适用于基岩热储的三开井身结构;采用悬挂器连接、连接重叠段固井水泥密封的方式,防止泵室段底部水层窜通;优化了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储层完井的花管、绕丝筛管和割缝衬管的设计参数;针对热储层极易漏失的特点,发展了钻井液正循环钻进、清水正循环钻进、清水充空气正循环钻进和气举反循环钻进等4种钻进工艺;根据生产需求,明确了地热井测井参数要求、固井技术要点及组合洗井工艺。该技术在清丰XBXZ-1井现场应用后,下入多级泵试水24h,流量120m3/h,水温68℃,静液面15.50m,动液面48.00m。中低温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成功解决了地热钻井完井过程中存在的钻井液漏失严重、水位衰减快、沉砂严重和开采水层与表层水之间的互窜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低温
地热井
钻井
完井
Keywords
low medium temperature
geothermal well
drilling
completion
分类号
TE31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合高浓度含油污水的新型絮凝剂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
3
13
作者
于鹏飞
汪剑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市排水运营服务中心
青岛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82,共5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JZZY010511)。
文摘
针对高浓度含油污水使用常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效果差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室内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有机硅单体(VSi-1)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絮凝剂PAM-2D,通过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新型絮凝剂PAM-2D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除油效果较好,絮凝剂的质量浓度越高,除油率越高,形成的絮体的ξ绝对值越大,絮体的稳定性越强;污水含油量越高,除油率稍有下降;当PAM-2D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对含油量为71500 mg/L的含油污水除油率仍可以达到95%以上。新型絮凝剂PAM-2D对高浓度含油污水的除油率明显高于其他常用的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另外,新型絮凝剂PAM-2D与无机絮凝剂PAS的复配使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絮凝效果,并降低处理成本。
关键词
高浓度含油污水
有机硅
改性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除油率
Keywords
high concentration oily sewage
silicone
modified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t
oil removal rate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方针的调整
被引量:
64
14
作者
胡永乐
王燕灵
杨思玉
贾文瑞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9,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0 1 0 50 2 )
文摘
总结了中国陆上油田的地质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开采特征。中国油田开发的基本方式和开采方针是早期内部注水、逐步强化开采。随着开采过程的延伸 ,在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 (综合含水率大于 80 % )中采用强化开采方式是低效的 ,不利于提高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提出了以降低含水率和提高注水波及体积为目标 ,建立以不稳定注水为中心的高效二次采油方式 。
关键词
油田
注水开发
陆相沉积储层
强注强采
提高采收率
不稳定注水
二次采油
Keywords
oilfield
water-flooding development
continental reservoir
enhanced injection and recovery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stable water-flooding
second recovery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井增产措施效果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杨元明
李治平
赖枫鹏
黄甫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928-5930,共3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3B07)资助
文摘
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措施效果的内在联系,采用经验类比法与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措施效果的预测模型。模型克服了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统计回归法进行措施效果预测的固有缺陷,综合考虑了影响措施效果的油藏地质、开发工艺等因素,可以方便地预测措施后的产量递减规律。实例应用表明,两种预测方法单井次最大相对误差25%,平均相对误差15%,取均值后单井次最大相对误差18%,平均相对误差8%,基本能够满足矿场进行措施效果预测的工程需要。
关键词
措施效果
预测方法
经验类比法
BP神经网络
Keywords
stimulation effect
prediction method
empirical analogy method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低产油井产量变化规律与中国提高单井产量的实践
被引量:
5
16
作者
胡文瑞
何欣
鲍敬伟
张洋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5-401,共7页
文摘
美国低产井数量庞大,其平均单井日产量仅为整体平均单井日产量的1/6,80% 的低产井生产了20% 的原油,但对美国原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低产井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同样面临多井低产的挑战,低产井可分为3种类型:1低品位储量低产井;2高含水低产井;3低产不出液井。预测当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上升到90% 时,低产井井数比例将增至2/3,产量将占29%~35%,合理利用和保护低产井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稳定及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包括:重大开发试验转变开发方式提高稠油、滩海等低品位油田单井产量;老油田二次开发和注水开发专项治理工程提升高含水油田单井产量;水平井规模应用与储层改造技术突破提高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等。
关键词
低产井
平均单井日产量
能源安全
重大开发试验
水平井
Keywords
stripper wells
average daily production of single well
energy security
key exploration tests
horizotal wells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动用储量优选评价分析方法
被引量:
23
17
作者
牛彦良
吴畏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15-118,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040129)"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资助成果。
文摘
提出了在基本评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价、优选排队、风险分析、经济评价的一整套未动用储量评价方法,主要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未动用储量评价单元进行分类评价和优选排队,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未动用储量评价单元投入开发的地质风险和经济风险。该方法综合考虑油藏的地质、油藏、技术、资料、经济、风险等因素的影响,符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在大庆外围油田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储量
分类评价
经济评价
风险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Keywords
reserves
classified evaluation
economic evaluation
risk analysis
fuzzy comprehensive judgment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失活剂BL-825在聚丙烯装置上的试用
18
作者
楚立芝
机构
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
出处
《炼油与化工》
2012年第5期24-26,58,共3页
文摘
阐述了大庆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试用北京斯伯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BL-825失活剂的运行状况。并将试用结果与该装置曾应用的失活剂SG-918进行了数据比较,结果表明,BL-825可以应用在该装置上。
关键词
失活剂
聚丙烯装置
试用
Keywords
deactivator
PP Plant
tri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油储层不同尺度、多重介质建模方法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为例
被引量:
10
19
作者
何伟
马世忠
袁江如
冉启全
袁大伟
李东亮
牛东亮
王浩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地质软件开发中心
大庆油田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8-625,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致密砂岩储层精细描述关键技术与软件"(2013AA064902)
国家自然基金"水平井河道砂体内部构型及对三次采油期剩余油形成机制研究"(41272153)联合资助
文摘
致密油储层历经多重地质作用,储集体类型多样、尺度不一、分布离散、岩性混杂,常规建模不能有效刻画其内部复杂性.针对其发育不同尺度孔隙、复杂天然/人工缝网的特点,本文提出以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天然/人工裂缝的识别与描述技术为基础,集不同尺度孔隙、不同尺度天然/人工裂缝于一体的地质建模方法,即基于压汞资料,将孔隙型基质储层分级,相控随机模拟储层分布模型;以地震资料为主,结合蚂蚁体等技术,人机交互、确定性模拟大-中尺度天然裂缝;以测井解释小尺度、薄片鉴定微尺度天然裂缝为基础,地震参与随机模拟裂缝发育密度体,采用示性点过程法随机模拟小尺度与微尺度天然裂缝;以微地震资料为主,确定性加随机性综合模拟不同尺度人工压裂缝.以新疆吉木萨尔凹陷某油田开发先导试验区芦二段上甜点为例,按上述方法建立致密油藏模型,突出致密油藏特点,为数值模拟提供了高精度的多重介质油藏模拟静态模型.
关键词
致密油
不同尺度多重介质
天然裂缝建模
人工压裂缝建模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Keywords
tight reservoir
different scale and multiple medium
the modeling of natural fractures
the modeling of artificial fractures
Junggar basin
Lucaogou formation
分类号
TE3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润滑剂承载能力试验ZMZ快速测定法的研究
范新华
宋世远
蒲改霞
赵秋霜
《润滑油》
CAS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开发现状及展望
唐伏平
胡新平
宋元林
颜泽江
张有兴
张有印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废弃采油速度研究
徐效平
苏映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开发井措施分析平台研究及应用
郑永建
汤国平
李伟
曾桃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模糊综合决策优选压裂井层
吴建发
赵金洲
郭建春
《河南石油》
CAS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综合判识与时变数值模拟的高渗条带定量描述方法
荆克尧
佟颖
佟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思考
张辉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含水后期多层砂岩油田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
石成方
齐春艳
杜庆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协同过滤在油井增产预测中的应用
汤国平
姜汉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分数阶微分模拟模型的油田措施增产预测
肖武
韩丹
刘志斌
陈琳
马南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刻蚀模型的高渗条带控制下剩余油微观赋存特征
佟颖
贾元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低温地热井钻井完井工艺技术研究与实践
王培义
马鹏鹏
张贤印
杨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适合高浓度含油污水的新型絮凝剂制备及性能评价
于鹏飞
汪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方针的调整
胡永乐
王燕灵
杨思玉
贾文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6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油井增产措施效果预测方法研究
杨元明
李治平
赖枫鹏
黄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美国低产油井产量变化规律与中国提高单井产量的实践
胡文瑞
何欣
鲍敬伟
张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未动用储量优选评价分析方法
牛彦良
吴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失活剂BL-825在聚丙烯装置上的试用
楚立芝
《炼油与化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致密油储层不同尺度、多重介质建模方法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为例
何伟
马世忠
袁江如
冉启全
袁大伟
李东亮
牛东亮
王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