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3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孔隙压缩系数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99,155,共3页
岩石孔隙压缩系数在无实验测定时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获取,预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和分流量方程,提出了一种应用弹性阶段含水率预测岩石孔隙压缩系数的新方法。算例分析及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 岩石孔隙压缩系数在无实验测定时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获取,预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和分流量方程,提出了一种应用弹性阶段含水率预测岩石孔隙压缩系数的新方法。算例分析及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应用动态资料预测的岩石孔隙压缩系数更适合于油藏工程计算,为岩石孔隙压缩系数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孔隙压缩系数 含水率 相对渗透率 物质平衡原理 计算方法
下载PDF
粘土矿物及流体对低渗透岩心渗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正波 岳湘安 韩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2,95,共5页
通过室内填砂管渗流实验,研究了不同粘土类型、不同粘土比例的低渗透岩心在不同流体注入方式下的渗流特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其渗流机理。分析认为,膨胀性粘土的存在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渗流特性的关键因素;注入流体矿化度的差异和注入... 通过室内填砂管渗流实验,研究了不同粘土类型、不同粘土比例的低渗透岩心在不同流体注入方式下的渗流特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其渗流机理。分析认为,膨胀性粘土的存在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渗流特性的关键因素;注入流体矿化度的差异和注入方式的变化,对粘土膨胀和抑制膨胀作用亦有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低渗透油藏渗流特性,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低渗透 渗流特性 膨胀 注入方式
下载PDF
提高碳酸盐岩破碎地层取心收获率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伟成 陈晓彬 +1 位作者 陈立 饶晓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38,共2页
在碳酸盐岩储层古潜山风化岩溶型储层,发育多重岩溶缝洞系统、非均质性较强,采用常规取心技术难获得理想的岩心收获率。文中总结分析破碎碳酸盐岩取心技术难题并结合碳酸盐岩地层取心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应性强的破碎碳酸盐岩地层取心技术... 在碳酸盐岩储层古潜山风化岩溶型储层,发育多重岩溶缝洞系统、非均质性较强,采用常规取心技术难获得理想的岩心收获率。文中总结分析破碎碳酸盐岩取心技术难题并结合碳酸盐岩地层取心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应性强的破碎碳酸盐岩地层取心技术,并在一些破碎碳酸盐岩地层取心推广应用上获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破碎地层 保形取心 取心钻头 取心参数
下载PDF
残余油岩心汽—水相渗透率测定技术:CT扫描饱和度
4
作者 P.J.CLOSMANN H.J.VINGGAR 向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本文介绍在原始状况下,天然岩心有汽驱残余油饱和度时,蒸汽—水相渗透率的测试技术。通过 CT 扫描测定天然岩心每一平衡点的饱和度。压降测试技术与目前公开发表的液—液系统中的测试方法是相类似的。在驱动过程中,进出口端允许有一定... 本文介绍在原始状况下,天然岩心有汽驱残余油饱和度时,蒸汽—水相渗透率的测试技术。通过 CT 扫描测定天然岩心每一平衡点的饱和度。压降测试技术与目前公开发表的液—液系统中的测试方法是相类似的。在驱动过程中,进出口端允许有一定的热量散失,汽—水相渗透率的计算则是采用压力数据和进出口端的温度。在多孔介质中,蒸汽相的相对渗透率在考虑误差后与公开发表的气相相对渗透率很接近,而水的相对渗透率似乎低于由菜弗里特在非胶结砂子中所测定的值。由于岩心中粘土矿物的膨胀和微粒的迁移,使压力和饱和度的测定变得复杂化。而本文所介绍的测定多孔介质中蒸汽相相对渗透率的方法则是可行的,但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必须是不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测定 岩心实验 CT 相对渗透率 残余油 天然岩心 绝对渗透率 多孔介质 饱和度测定 测试技术
下载PDF
吐哈油田柯柯亚构造带发现新油气层
5
《吐哈油气》 2009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油气层 吐哈油田 构造带 油气显示 八道湾组 油气勘探 侏罗系 井深
下载PDF
油田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福堂 《国外油田工程》 1998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文探讨了松辽盆地北部扶余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与油气的分市关系。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地层水中元素含量组成特征是Fe>Sr>Zn>Mn>Cu>Nl>Cr。研究结果发现,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与储层含油气性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平面上扶... 本文探讨了松辽盆地北部扶余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与油气的分市关系。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地层水中元素含量组成特征是Fe>Sr>Zn>Mn>Cu>Nl>Cr。研究结果发现,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与储层含油气性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平面上扶余油层的含油气区,如三肇凹陷、朝长阶地、宾县王府凹陷、长春■北斜带等,除个别井区受淡化或泥岩压实排水影响外,Cu、Cr、Zn、Nl、Mn等微量金属元素含量较高,接近含油气区微量金属元素次之,远离含油气区微量金属元素含量最低。其中Sr元素含量在指示含气区尤为明显。垂向上随地层埋深增加,地层水中Sr、Cu、Zn、Nl、Cr等元素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代表扶余油层的原油主要富集于靠近──覆油源岩(青-段泥岩)的储层中,远离油源岩储层含油性变差。另外,垂向上地层水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的几个高值带可能对应着扶余油层的几个主要含油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地层水 微量金属元素 组成 分布
原文传递
岩心分析数据插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正锋 夏宏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34,共3页
岩心分析过程中的取心间隔并非完全相同,这就形成了非等间距的岩心分析数据。测井曲线的数据一般都是采样等间距的,为了使岩心数据与测井数据更好地进行匹配,对岩心分析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使分析数据形成等距的形式,然后对插值后的... 岩心分析过程中的取心间隔并非完全相同,这就形成了非等间距的岩心分析数据。测井曲线的数据一般都是采样等间距的,为了使岩心数据与测井数据更好地进行匹配,对岩心分析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使分析数据形成等距的形式,然后对插值后的数据根据不同的测井曲线进行滤波,使得岩心分析数据与测井数据的分辨率相匹配,利用处理后的数据建立模型或数据分析才可得到较为准确的模型。克里金插值和分形插值均为非线性的数学插值方法,它们与一般的数学插值方法相比较,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内在分布规律。文中分别利用克里金插值和分形插值的理论对岩心数据的插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两种插值方法的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插值方法。经过对两种插值理论的实例对比分析,得到了两种非线性插值方法的优缺点,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分析 数据插值 测井数据 油气田开发
下载PDF
基于叠加数字岩心和孔隙网络模型的页岩基质储层孔隙空间表征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永飞 刘志辉 +8 位作者 姚军 王晨晨 孙海 张磊 刘磊 赵建林 安森友 张文杰 刘鹏飞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8-498,共11页
针对页岩样品基岩既包含无机孔隙,又包含有机孔隙的特点,本文建立了能同时描述两类孔隙的数字岩心和孔隙网络模型.首先基于模拟退火法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分别构建了无机孔隙数字岩心和有机孔隙数字岩心,然后按照一定算法叠加两个数... 针对页岩样品基岩既包含无机孔隙,又包含有机孔隙的特点,本文建立了能同时描述两类孔隙的数字岩心和孔隙网络模型.首先基于模拟退火法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分别构建了无机孔隙数字岩心和有机孔隙数字岩心,然后按照一定算法叠加两个数字岩心,重构出了既包含无机孔隙信息又包含有机孔隙信息的叠加数字岩心;对构建的表征不同孔隙类型的数字岩心,分别提取其孔隙网络模型,按照二者之间的连接信息,将两个孔隙网络模型整合到一起,建立了既包含无机孔隙信息又包含有机孔隙信息的双孔隙网络模型;最后基于两大平台,分析了页岩样品的几何拓扑结构性质,孔隙半径分布和配位数与实验结果拟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构建方法和数值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叠加数字岩心 整合孔隙网络模型 模拟退火法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
原文传递
页岩储层渗吸过程中水的微观分布及其气测渗透率动态响应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朱秀川 胡钦红 +7 位作者 蒙冕模 张军建 张涛 尹娜 孙小惠 晁静 杜玉山 刘惠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3-547,共15页
在页岩油气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滤失行为会增加储层的含水饱和度、降低储层渗透率。研究压裂液侵入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对于页岩油气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灰质页岩和混合质... 在页岩油气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滤失行为会增加储层的含水饱和度、降低储层渗透率。研究压裂液侵入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对于页岩油气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灰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岩相样品,通过自发渗吸实验获得了样品不同含水饱和度行为,利用核磁共振表征水在孔隙中的动态运移,结合覆压渗透率定量表征气测渗透率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在含水饱和度为5%~40%的渗吸过程中,以微孔(核磁共振T;<1 ms)吸水为主,T;谱累积信号呈上升趋势,占比逐渐增加,而中孔和大孔的T;累积信号呈缓慢上升和波动状态且占比逐渐降低。当含水饱和度达到40%时,微孔累积信号占比高达87%以上。(2)水化改善作用与水锁和水敏损害相互制约,影响渗透率的动态变化,主要分为3种制约状态(水化远大于、大于、小于水锁和水敏)。结合矿物组分和孔隙结构分析发现,在黏土矿物含量为25%~43%的页岩中,渗透率损害率与黏土矿物和石英含量呈正相关,与脆性指数和碳酸盐矿物含量呈负相关性,灰质页岩水化改善作用优于混合质页岩,且大于1μm孔喉的发育既能促进水化改善作用,又能降低水锁和水敏对孔喉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含水饱和度 核磁共振 气测渗透率 自发渗吸
原文传递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multiphase flow pattern of hydrate slurry
10
作者 Xiao-Fang Lv Feng Chen +8 位作者 Jie Zhang Yang Liu Qian-Li Ma Hui Du Chuan-Shuo Wang Shi-Dong Zhou Bo-Hui Shi Shang-Fei Song Jing G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3897-3917,共21页
The research on the multiphas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hydrate slurry is the key to implementing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hydrate slurry in deep-water oil and gas mixed transportation system.This ... The research on the multiphas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hydrate slurry is the key to implementing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hydrate slurry in deep-water oil and gas mixed transportation system.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geometric model based on the high-pressure hydrate slurry experimental loop.The model was used to carry out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gas-liquid-solid three-phase flow.The specific research is as follows:Firstly,the effects of factors such as slurry flow velocity,hydrate particle density,hydrate particle size,and hydrate volume fraction on the stratified smooth flow were specifically studied.Orthogonal test obtained particle size has the most influence on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The slurry flow velocity is gradually increased based on stratified smooth flow.Various flow patterns were observe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Secondly,increasing the slurry velocity to 2 m/s could achieve the slurry flow pattern of partial hydrate in the pipeline transition from stratified smooth flow to wavy flow.When the flow rate increases to 3 m/s,a violent wave forms throughout the entire loop.Based on wave flow,as the velocity increased to 4 m/s,and the flow pattern changed to slug flow.When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was below 10%,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would aggravate the slug flow trend;if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was above 10%,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would weaken the slug flow trend,the increase of particle density and liquid viscosity would weaken the tendency of slug flo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sure drop gradients of several different flow patterns is:slug flow>wave flow>stratified smooth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te slurry Numerical simulation Multiphase flow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下载PDF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确定岩石可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邹德永 陈永红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7-30,共4页
在试验测定岩心的微钻头可钻性Kd和声波时差△t的基础上,分析了岩石可钻性与声波时差的关系,建立了用声波时差确定岩石可钻性的计算模式。结合胜利油田东车地区部分岩心的可钻性实测值及相应井段的声波时差测井资料,检验了该模式的... 在试验测定岩心的微钻头可钻性Kd和声波时差△t的基础上,分析了岩石可钻性与声波时差的关系,建立了用声波时差确定岩石可钻性的计算模式。结合胜利油田东车地区部分岩心的可钻性实测值及相应井段的声波时差测井资料,检验了该模式的实际符合情况,给出了修正的计算模式。修正模式的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是一种求取油矿地层可钻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 岩心试验 岩石可钻性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稠油流变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凯 李阳 +1 位作者 王琳娜 王亚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94,共4页
为了满足稠油生产过程中工程计算的需要,以胜利油区稠油为原型,利用BROOKFIELDDV-Ⅲ+型流变仪对5个典型区块的稠油在35~100℃和0.028~151.2s-1剪切速率下的流变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宾汉、幂律及广义宾汉本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 为了满足稠油生产过程中工程计算的需要,以胜利油区稠油为原型,利用BROOKFIELDDV-Ⅲ+型流变仪对5个典型区块的稠油在35~100℃和0.028~151.2s-1剪切速率下的流变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宾汉、幂律及广义宾汉本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这3类方程均能较好地反映稠油的非牛顿流变特性,保证工程计算精度。依据实验数据,按照中国稠油分类标准,对3类本构方程参数进行回归拟合,得到相应的计算推荐值和回归公式,用于地层、井筒及输油管道中稠油物性的理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流变特性 非牛顿流体 本构方程
下载PDF
欠压实地层条件下高压油气层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纪伟 陈亚西 +7 位作者 李金顺 刘振军 李毅逵 白生平 夏斌 王朝辉 朱斌 卢霞 《录井工程》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欠压实地层、异常地层压力和高压油气层在成因上存在伴生关系,正是这种伴生关系使得三者在空间组合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导致钻井出现异常工况,同时给与欠压实地层有关的高压油气层的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基于三者成因上的关... 欠压实地层、异常地层压力和高压油气层在成因上存在伴生关系,正是这种伴生关系使得三者在空间组合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导致钻井出现异常工况,同时给与欠压实地层有关的高压油气层的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基于三者成因上的关联性与空间组合上的研究,通过多年现场钻探实例积累分析,在卡好欠压实地层的基础上,总结出"重预测、抓打开、跟上返、抢返出、盯后效"的高压油气层控制方法,遵循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地层压力 欠压实地层 检测方法 工程事故 预防 油气层 井喷 失控 事故
下载PDF
重复式地层测试器RFT配接KSKS05便携式测井系统
14
作者 陈小东 孙伟 +3 位作者 熊伟 何文武 陈雄 刘海 《国外测井技术》 2010年第5期62-64,4,共3页
重复式地层测试器配接KSKS05便携式测井系统的关键是对信号通道进行合理分配。压力信号采用脉冲方式输入,再通过软件解析的方法分离出各个压力位,其它辅助信号则全部采用模拟方式进行输入输出。建立刻度库时,需设置一个模拟通道用作... 重复式地层测试器配接KSKS05便携式测井系统的关键是对信号通道进行合理分配。压力信号采用脉冲方式输入,再通过软件解析的方法分离出各个压力位,其它辅助信号则全部采用模拟方式进行输入输出。建立刻度库时,需设置一个模拟通道用作虚拟温度输入,并在服务表中添加个、十、百、千四条占位曲线。温度校正算法采用线性插值法。测井时,需先加栽压力温度校正图板,再记录压力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式地层测试器 测井系统 硬件 软件 配接 温度校正
下载PDF
卫城油田沙四段油藏地应力研究
15
作者 袁祝庆 刘广存 +2 位作者 成世全 吴旭光 光兴毅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1999年第3期173-174,共2页
本文根据卫城油田构造演化史及其形成过程,建立了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并以此研究了该地区沙S43层的构造应力和现代地应力,划分出易造成套损的危险区,提出了套损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 地应力 构造 卫城油田 套管损坏 油矿地质
下载PDF
比表面积测定仪的改进及应用
16
作者 李春兰 曹仁义 程林松 《实验室科学》 2019年第2期173-174,179,共3页
比表面积是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重要参数。它也是石油工程本科专业主修课程油层物理的必修实验项目。比表面积的测定采用的是压差-流量法。目前所使用的比表面积测定仪存在一些缺陷,在实验过程中这些缺陷不仅给实验带来许多麻烦,甚至... 比表面积是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重要参数。它也是石油工程本科专业主修课程油层物理的必修实验项目。比表面积的测定采用的是压差-流量法。目前所使用的比表面积测定仪存在一些缺陷,在实验过程中这些缺陷不仅给实验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会造成实验中断,而且降低实验精度。针对比表面积测定仪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通过学生反复应用,表明改进后的仪器可操作性大大增强,消除了存在的不足,使用方便,精度提高,量程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表面积 测定 改进
下载PDF
Purcell模型与Thomeer模型相结合的高精度渗透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潇 张超谟 +2 位作者 周文银 倪国辉 罗意淳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2934-2938,共5页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渗透率建模困难。相比于孔隙度,通过对压汞资料分析的一些孔隙特征和孔隙系统结构信息,例如最大孔喉半径与渗透率关系更为紧密。用压汞资料评价渗透率,最早是Purcell在1949年首次提出的,后来被Thomeer,Swanso...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渗透率建模困难。相比于孔隙度,通过对压汞资料分析的一些孔隙特征和孔隙系统结构信息,例如最大孔喉半径与渗透率关系更为紧密。用压汞资料评价渗透率,最早是Purcell在1949年首次提出的,后来被Thomeer,Swanson等人深化。基于Purcell渗透率模型,在Thomeer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推理,在不经过岩心拟合孔隙度和排驱压力参数的情况下,推导了出一种新的预测碳酸盐岩的渗透率模型。随机选取中东地区H油田孔隙类型为单峰和双峰的碳酸盐岩岩样各50块,应用到Thomeer模型,Swanson模型和新模型中。分析了孔隙类型为单峰和双峰两种模态下三种渗透率模型的计算误差,结果表明,在单峰情况下,新模型与其他两种经典模型相比,结果有明显改善;在双峰情况下,新模型与其他两种经典模型相比,精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渗透率 压汞参数 Purcell模型 Thomeer模型
下载PDF
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水化页岩渗透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先珊 潘玉华 +3 位作者 李满 康治勇 周虎 乔士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3-114,共12页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储层页岩的水化效应突出,其力学特性及渗透特性的演化规律不明确,准确把握其过程中的水化页岩水力学特性尤为关键。以不同水化天数的储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化作用后的页岩力学特性,深入研究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水...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储层页岩的水化效应突出,其力学特性及渗透特性的演化规律不明确,准确把握其过程中的水化页岩水力学特性尤为关键。以不同水化天数的储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化作用后的页岩力学特性,深入研究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水化页岩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加载时,水化时间越多的页岩峰值强度越低,渗透率越大,并结合损伤理论建立页岩渗透率与结构损伤的关联性。分析初始加卸载过程中的页岩渗透特性,显示加载渗透率随围压增大而减小,卸载渗透率随围压减小而增大,且同围压下的加载渗透率大于卸载渗透率,阐明损伤的不可逆变形导致页岩加、卸载渗透率的显著差异。通过试验数据的拟合显示:初始加载的页岩渗透率与围压成负指数关系,随循环加载次数增多而变为幂函数关系,说明循环围压加载导致渗透特性变化大而形成不同的渗透率演化模型,卸载渗透率变化则较平缓,与围压均呈幂函数关系。进一步分析5次循环加卸载中的页岩渗透率损伤率及恢复率,均随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最后,通过页岩渗透率对围压敏感因子的变化规律,阐明初始加卸载的渗透率对围压的敏感性最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敏感因子逐渐减小,且低围压的加载渗透率对围压变化较敏感,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而卸载后的应力敏感因子仍保持较小,验证了页岩渗透率演化的损伤性及恢复性,揭示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水化页岩渗透性演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页岩 水化作用 循环加卸载 渗透性 应力敏感因子
下载PDF
离心法确定低渗透砂岩毛管压力的校正方法研究
19
作者 李鹏 李东 曹文倩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年第2期86-87,共2页
本文对离心法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段拟合,建立了从离心机转速到离心力的校正模型,得到了离心法毛管压力的校正方法。验证表明,校正后的离心法毛管压力精度明显提高、更加准确。
关键词 离心法 毛管压力 低渗透 半渗透隔板 孔隙度
原文传递
高压含气条件下含蜡原油析蜡点测量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聂向荣 杨胜来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0-392,共3页
针对常规方法只能测量地面脱气油的析蜡点,不能测量高压含气条件(油藏条件)下含蜡原油析蜡点的不足,提出了以Arrhenius方程为理论基础,利用高压毛细管黏度计测量高压含气条件下含蜡原油析蜡点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油样地面脱气后... 针对常规方法只能测量地面脱气油的析蜡点,不能测量高压含气条件(油藏条件)下含蜡原油析蜡点的不足,提出了以Arrhenius方程为理论基础,利用高压毛细管黏度计测量高压含气条件下含蜡原油析蜡点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油样地面脱气后析蜡点为63.74℃,油藏条件下析蜡点为59.73℃,含蜡原油地面脱气后更容易析蜡。建议采用油藏条件下的析蜡点作为注水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油藏条件 析蜡点 黏度 Arrhenius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