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恢复系南34恢复谱、恢复力、恢复性的初步研究 |
金寿林
洪汝科
韩春宝
谭学林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
|
植物遗传育种史上的新突破——从“三系”到无融合生殖 |
罗森灿
|
《温州农业科技》
|
1995 |
0 |
|
3
|
重穗型恢复系明恢86及其配制组合的选育研究 |
郑家团
张建新
罗家密
吴兰英
|
《三明农业科技》
|
1998 |
0 |
|
4
|
大穗、高结实率、高产新组合Ⅱ优明86 |
张建新
郑家团
谢华安
罗家密
黄显波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5
|
关于加强水稻育种工作的几点拙见 |
周毓珩
张燕之
邹吉承
赵海岩
王佳多
|
《辽宁农业科学》
|
1997 |
3
|
|
6
|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研究 Ⅲ.不育起点温度漂移及其控制技术 |
邓启云
符习勤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8 |
50
|
|
7
|
滇型杂交水稻榆杂29制种技术研究 |
张树华
李晓艾
黄大军
杨琼珍
顾晓明
李晓芬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8 |
4
|
|
8
|
密穗高粱总DNA导入水稻的研究 |
洪亚辉
董延瑜
赵燕
萧浪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9 |
25
|
|
9
|
稻谷产量,头等米和精米总量的最优选择 |
Grav.,ka
向平
|
《国外作物育种》
|
1999 |
0 |
|
10
|
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介绍 |
罗家密
郑家团
谢华安
张建新
吴兰英
|
《三明农业科技》
|
1998 |
0 |
|
11
|
水稻光敏不育系M901s育性稳定性及其利用研究 |
杨腾帮
卓伟
张受刚
许旭明
黄显波
|
《福建农业科技》
|
1998 |
0 |
|
12
|
寻杂36制种母本始花后不同时段赶粉对产量的影响 |
黄大军
张树华
李晓艾
顾晓明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8 |
5
|
|
13
|
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杂交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郭建夫
黄永相
蒋世河
袁红旭
许新萍
张建中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4
|
辽宁省代表性水稻品种食味特性及其与糙米粒质关系分析 |
曹萍
吕文彦
程海涛
邵国军
张鉴
武翠
刘涛
徐兴伟
尹长斌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5
|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7选育及栽培技术 |
凌凤楼
何小亮
张治安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蜀恢881含玉米C4型pepc基因改良系的遗传背景及其光合特性 |
|
《作物育种信息》
|
2006 |
0 |
|
17
|
两用核不育水稻光敏与温敏分类的探讨 |
谢国生
杨书化
李泽炳
万经猛
梅明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8
|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鉴定技术初探 |
杨腾邦
|
《三明农业科技》
|
1998 |
0 |
|
19
|
水稻杂种后代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
金正勋
崔成焕
秋太权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9 |
16
|
|
20
|
福建农林大学水稻优质不育系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
陈志伟
潘润森
林荔辉
周元昌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