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蒂舌骨在额侧部分喉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亚男 金德均 +3 位作者 姚鸿超 肖玉丽 李鹏 李晓丹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喉功能重建术
原文传递
喉鳞状细胞癌p1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温晓霞 宋道亮 季文樾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及PCNA在40例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组织对比,结... 目的探讨p16基因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及PCNA在40例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组织对比,结合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喉鳞状细胞癌中p16阳性率(50.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6.0%)和正常组织(100.0%,P<0.05);Ⅰ、Ⅱ期喉癌中p16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Ⅳ期。喉鳞状细胞癌中PCNA阳性率为5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2.0%)和正常组织(10.0%,P<0.05);Ⅰ、Ⅱ期喉鳞状细胞癌中PCNA表达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p16阳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期≥5年的比率分别为66.7%和33.3%,P<0.05;PCNA阳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期≥5年的比率分别为37.5%和62.5%,P<0.05。结论p16和PCNA分别是喉鳞状细胞癌进展及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p16和PCNA联合检测对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评估可能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核抗原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增殖细胞核抗原 抑癌基因P16 癌旁组织 临床病理特征 PCNA表达 正常组织 阴性患者 0.05 p16基因 阳性率 cell 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 预后判断 预后评估 联合检测 生存期 表达及
下载PDF
不同术式喉癌患者136例术后心理状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月皎 汤艳清 刘文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0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比较不同术式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方法:2002-01/2004-01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6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喉切除组(n=52)和部分喉切除组(n=84),选择到头颈外...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比较不同术式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方法:2002-01/2004-01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6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喉切除组(n=52)和部分喉切除组(n=84),选择到头颈外科病房探视患者的正常人136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①症状自评量表测定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5级评分,各项得分越高,精神症状越多(总分≥160分),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②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况,均为4级评分(1~4),界定值50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及焦虑程度越重。主要观察不同术式患者症状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与部分喉切除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总分≥160分者分别为35例(67.3%),40例(47.6%)。除焦虑因子外,全喉切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120~3.778,P<0.001~0.05),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所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42~8.388,P<0.001~0.05)。②各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30例(57.7%),40例(76.9%),部分喉切除组两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51例(60.7%),41例(48.8%)。全部喉切除组患者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816,P<0.01),全喉切除组与部分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59-6.462,P<0.01)。结论: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抑郁情绪较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严重,为提高患者生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生活质量 心理学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HSV-tk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人喉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卞卡 张惠中 +2 位作者 高萍 王燕 成诗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构建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uman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HSV-tk)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人喉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克隆survivin基因启动子与tk基因,双酶切后分别插入pCI-neo真核表达载体中,酶... 目的构建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uman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HSV-tk)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人喉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克隆survivin基因启动子与tk基因,双酶切后分别插入pCI-neo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喉癌细胞(Hep-2)和正常细胞(7702),RT-PCR法比较两种细胞tk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neo/survivin-tk;并通过RT-PCR检测出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表达载体在喉癌细胞中有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无明显表达。结论survivin启动子具有肿瘤特异性,有可能解决喉癌基因治疗中的特异性杀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基因 启动子 喉癌 TK基因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喉癌
5
作者 王惠忠 祝惠芳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又称周期素(cyclin),是1978年Miyachi等〔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发现并提纯的一种自身抗原。PCNA是一种...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又称周期素(cyclin),是1978年Miyachi等〔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发现并提纯的一种自身抗原。PCNA是一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是DNA多聚酶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病理学 癌前病变 预后
原文传递
高压氧对荷人喉咽鳞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天桥 梁大鹏 +4 位作者 黄沂传 李慎玲 姜晓丹 李薇 王培嵩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164,17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荷人喉咽鳞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A组(成瘤5d后处死)、B组(成瘤10d后处死)、C组(成瘤后高压氧暴露5d后处死)、D组(成瘤后高压氧暴露10d后处死),每组8只。...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荷人喉咽鳞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A组(成瘤5d后处死)、B组(成瘤10d后处死)、C组(成瘤后高压氧暴露5d后处死)、D组(成瘤后高压氧暴露10d后处死),每组8只。接种经消化的对数期人喉咽鳞癌Fadu细胞,小鼠荷瘤后分别暴露于常压空气和高压氧中,各组相应处理后检测其肿瘤质量、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学结果均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C组肿瘤质量抑制率为20.13%、体积抑制率为20.54%,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叫FAPα)表达强度明显低于A组(P〈0.05);D组肿瘤质量抑制率为13.65%、体积抑制率为10.30%,FAPα表达强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高压氧对荷人喉咽癌小鼠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喉咽癌 小鼠 肿瘤抑制率
原文传递
内皮素-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喉癌中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雁 尹芳 +3 位作者 袁莹 刘世喜 郑明秀 张京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相关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喉癌标本的ET-1、MMP-2表达进行检测,分析ET-1、MMP-2的表达,同时28例声带息肉及19例喉部正常...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相关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喉癌标本的ET-1、MMP-2表达进行检测,分析ET-1、MMP-2的表达,同时28例声带息肉及19例喉部正常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ET-1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15%,分别高于对照组中的声带息肉的50.00%和正常粘膜组织中的42.11%(P<0.05);MMP-2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分别高于对照组中的声带息肉的46.43%和正常粘膜组织中的36.84%(P<0.05).喉癌的ET-1、MMP-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T-1、MMP-2的高表达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喉癌生长的有效指标;在肿瘤侵袭生长过程中,ET-1、MMP-2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l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喉癌
下载PDF
喉癌及喉咽癌病人术后气管切开口菌群的动态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琳 许涛 +1 位作者 刘晓敏 孙彦 《齐鲁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喉癌、喉咽癌病人术后气管切开口菌群的动态分布情况。方法分别于术后当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对66例喉癌、喉咽癌病人气管切开口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术后当天气管切开口处5例各培养出细菌1株,术后第7天... 目的探讨喉癌、喉咽癌病人术后气管切开口菌群的动态分布情况。方法分别于术后当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对66例喉癌、喉咽癌病人气管切开口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术后当天气管切开口处5例各培养出细菌1株,术后第7天培养出细菌70株,术后第14天培养出细菌85株、真菌3株。气管切开口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喉癌、喉咽癌病人气管切开口处术后第7和14天均出现细菌定植,该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下咽肿瘤 气管切开术 细菌培养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Nin-one结合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熊煜 高鑫 +4 位作者 王瑾 孙欣 陈艺丰 潘岳阳 王丽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Nin-one结合蛋白(NOB1)的表达,分析其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6例LSCC组织和45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NOB1蛋白的表达。结果L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NOB1蛋白...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Nin-one结合蛋白(NOB1)的表达,分析其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6例LSCC组织和45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NOB1蛋白的表达。结果L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NO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和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CC中NOB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NOB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NOB1蛋白在LSCC中表达上调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NOB1蛋白可能在LSCC的发展和预后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LSCC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Nin-one结合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以声嘶为表现的喉神经鞘瘤1例
10
作者 杨邡俪 侯炜 +3 位作者 王华 张阿玲 李会敏 侯瑾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1,共3页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女性的声门喉神经鞘瘤。患者女,56岁,因声嘶1年就诊。术前行喉镜检查提示左侧声带下缘可见光滑膨隆。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0.9 cm×0.7 cm×0.5 cm,无被摸,光滑完整。...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女性的声门喉神经鞘瘤。患者女,56岁,因声嘶1年就诊。术前行喉镜检查提示左侧声带下缘可见光滑膨隆。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0.9 cm×0.7 cm×0.5 cm,无被摸,光滑完整。术后病理为神经鞘瘤。术后2 d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声嘶较前明显好转,至今未见肿物复发,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镜检查 神经鞘瘤 肿物切除术 预后良好 声嘶 肿瘤大小 术后病理 全身麻醉
原文传递
喉癌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11
作者 程扬清 朱江 《大医生》 2024年第11期24-27,共4页
喉癌作为一种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慢性炎症感染和免疫等多种因素。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喉癌的临床诊治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手术治疗方面,微创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效果和患... 喉癌作为一种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慢性炎症感染和免疫等多种因素。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喉癌的临床诊治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手术治疗方面,微创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在放射治疗方面,调强放射治疗和质子重离子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喉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在化疗与靶向治疗方面,新型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应用改善了晚期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治疗策略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本文总结近年学者研究,对喉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与靶向治疗和综合治疗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发病机制 临床诊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人Bre1A基因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生长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九思 马郑艳 +4 位作者 徐小洁 韩笑 叶棋浓 高风 王雪峰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1,共4页
为了构建携带Flag标签的Bre1A连接酶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2B-Flag-Bre1A融合表达蛋白,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PCR技术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出Bre1A基因,并将其正确插入到2B-Flag载体中;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分别转染人喉癌细胞系Hep-2... 为了构建携带Flag标签的Bre1A连接酶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2B-Flag-Bre1A融合表达蛋白,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PCR技术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出Bre1A基因,并将其正确插入到2B-Flag载体中;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分别转染人喉癌细胞系Hep-2后,Western blot检测表达情况,并进行生长曲线实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2B-FlagBre1A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Hep-2细胞后成功表达,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Bre1A抑制喉癌细胞的生长.本论文成功构建了携带2B-Flag标签的人Bre1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载体能在人喉癌细胞系Hep-2中表达,且能抑制该细胞的生长,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Bre1A在喉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1A 真核表达 克隆 喉癌
原文传递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癌18例
13
作者 王利利 王国琪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1年第2期97-98,共2页
我院1988~1996年间,对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癌18例的资料进行分析临床材料声门癌18例,均为男性,年龄48~72岁,平均56.5岁.其中鳞癌16例,乳头状瘤恶变2例.按国际抗癌协会(UICC)1987年标准分期:T1N0M02例、T2N0M025例、T3N0M029... 我院1988~1996年间,对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癌18例的资料进行分析临床材料声门癌18例,均为男性,年龄48~72岁,平均56.5岁.其中鳞癌16例,乳头状瘤恶变2例.按国际抗癌协会(UICC)1987年标准分期:T1N0M02例、T2N0M025例、T3N0M029例、T3N0M022例.喉裂开声带切除2例,垂直半喉切除11例,扩大垂直半喉切除5例(其中2例合并颈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 手术治疗 声门癌 颈清扫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血清核因子-κB和P53在外周动脉疾病及其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有东 李侠 +1 位作者 徐培敬 陈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将120例PAD患者分为、PAD组和PAD合并2型糖尿病组,并选择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NF-κB和P53。结果与对照...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将120例PAD患者分为、PAD组和PAD合并2型糖尿病组,并选择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NF-κB和P53。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观察组NF-κB和P53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和P53在PAD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AD组(P<0.05),NF-κB和P53随着PAD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rNF-κB=0.76、rP53=0.68,P<0.05)。结论 NF-κB和P53可能与PAD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P53 外周动脉疾病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喉腔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建东 蔡晓岚 王天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 :提高临床对喉腔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 5例喉非霍奇金淋巴瘤 ( NHL)患者的临床资料。 5例均有咽喉阻塞症状。检查 :2例溃疡型病变范围较广 ,喉内结构明显破坏。 3例局限原发性病变 ,声嘶、发音困难的病史相对较短 ,声... 目的 :提高临床对喉腔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 5例喉非霍奇金淋巴瘤 ( NHL)患者的临床资料。 5例均有咽喉阻塞症状。检查 :2例溃疡型病变范围较广 ,喉内结构明显破坏。 3例局限原发性病变 ,声嘶、发音困难的病史相对较短 ,声门上区见灰白色新生物 ,表面光滑。结果 :2例溃疡型病变者预后不良 ;3例局限原发性病变者 ,经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随访 2~ 6年 ,预后良好。结论 :重视喉部阻塞症状 ,认真进行检查 ,注意病变形态特征 ,以正确诊断喉腔局限性病变 ,对该病的治疗与预后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淋巴瘤 NHL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喉癌相关研究
16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4期23-24,共2页
1.喉癌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研究:在全喉标本连续切片的基础上结合临床随访,以生存率为目标对肿瘤形态,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微观形态的肿瘤表面形态分类,周... 1.喉癌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研究:在全喉标本连续切片的基础上结合临床随访,以生存率为目标对肿瘤形态,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微观形态的肿瘤表面形态分类,周边生长方式分型,周边淋巴细胞浸润分度等均有创新性.电镜观察的肿瘤周边淋巴细胞触手现象为判定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奠定了微观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征 淋巴结转移 治疗 免疫调节 喉癌
下载PDF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吞咽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钟志明 田文栋 +4 位作者 刘雄 鲁娟 曾芳芳 陈怀宏 李湘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通过客观评估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吞咽功能,了解术后半年内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适合术后吞咽功能评估的可靠、易行的评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x线吞咽造影(modified barium swallow,MBS)、纤维内镜吞咽检查(fibe... 目的通过客观评估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吞咽功能,了解术后半年内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适合术后吞咽功能评估的可靠、易行的评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x线吞咽造影(modified barium swallow,MBS)、纤维内镜吞咽检查(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FEES)两种方法,结合改良误侵误吸计分量表(modified penetration aspiration scale,MPAS),评估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11例喉癌患者术后半年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种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通过MBS、FEES检查,根据MPAS评分结果,以固体食物、半流食和流食均评为1分作为吞咽功能正常的评估标准,11例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吞咽功能恢复正常例数。采用MBS检查:术后16~30d测得正常为2例,术后31~45d为2例,术后46~90d为5例,术后91—180d为6例。采用FEES检查,以上各项时间段分别为3例、4例、6例和8例。以MBS评估作为金标准,固体食物、半流食和流食三类食物MPAS评级均≤4分,而且误吸量少且能咳出,则拔除胃管。11例患者均拔除胃管,拔除胃管平均(元±s)时间为(21.7±9.8)d。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MBS、FEES两种方法对固体食物和半流食的评估结果吻合度较强(Kappa值分别为0.802和0.844),对流食评估结果的吻合度一般(Kappa值为0.529)。结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半年内患者吞咽功能可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MBS、FEES两种方法可以客观评估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FEES因其操作简单,无辐射,耳鼻咽喉医师能自行完成,尤其适用于评估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 环状软骨 喉切除术 误吸 吞咽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岩骨前部切除在岩斜区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广龙 张喜安 漆松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岩骨前部切除入路在岩斜坡区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收治的46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采用联合岩骨前部切除入路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手术方案及手术疗效。结果该组患者肿瘤全切33... 目的探讨岩骨前部切除入路在岩斜坡区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收治的46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采用联合岩骨前部切除入路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手术方案及手术疗效。结果该组患者肿瘤全切33例,次全切9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原有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17例,症状较术前减轻10例,脑神经损害症状同术前6例;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出现新神经功能障碍21例。结论岩骨前部切除可以获得对岩斜区良好的暴露,根据肿瘤累及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 脑膜瘤 岩骨前部 颞下入路
下载PDF
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力凡 刘怡君 +1 位作者 李鸿娟 张书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目的评价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8例中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8例患者的气管套管拔除时间为(22.6±8.7)d,胃管拔除时间为(28.2±8.4)d... 目的评价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8例中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8例患者的气管套管拔除时间为(22.6±8.7)d,胃管拔除时间为(28.2±8.4)d;拔管率和发声成功率均为100.0%,3年肿瘤复发率为0.0%,3年生存率为95.5%。76例患者的言语可懂度>95%,12例患者的言语可懂度>90%,分别占总数的86.4%和13.6%;术后1年的基频微扰和振幅微扰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可有效保留喉的呼吸、发声等基本功能,患者具有较高的3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 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下咽癌中基因功能模块及潜在抗癌药物的筛选
20
作者 孙娟 王薇 +3 位作者 胡文良 孙学威 李玲香 崔晓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789-792,共4页
目的筛选下咽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功能模块和调节这些模块的潜在抗癌药物,为下咽癌的分子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利用GEO数据库和Me V软件筛选下咽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得差异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然后利用Cys... 目的筛选下咽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功能模块和调节这些模块的潜在抗癌药物,为下咽癌的分子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利用GEO数据库和Me V软件筛选下咽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得差异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然后利用Cys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筛选网络中的基因模块。利用DAVID数据库获得基因模块的生物学功能。最后,利用Drug Bank数据库筛选调控这些模块的药物以筛选潜在的抗下咽癌药物。结果在鼻咽癌基因组中,我们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 222个(P<0.05),蛋白质互作关系219对,互作网络中的基因模块7个(MCODE分数大于1.5)。功能分析的结果显示5个基因模块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功能,如血管生成(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细胞黏附(cell adhesion)、DNA代谢(DNA metabolic process)等(P<0.05)。药物筛选的结果显示共有50个药物能够调控这5个基因模块。结论共有5个基因模块调控下咽癌,并可能通过调控肿瘤血管生成、细胞黏附等生物学功能来发挥促下咽癌作用。它们的靶向药物可能有潜在的抗癌作用,为下咽癌的分子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基因模块 生物信息学 抗癌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