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2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32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凤德 韩明峰 +1 位作者 孙伟 冉献贵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措施,为该病的病情评估、预后估计及疾病随访提供帮助。方法:对32例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均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喉梗阻窒息3例急诊气管切开。急性期采用糖皮质... 目的:探讨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措施,为该病的病情评估、预后估计及疾病随访提供帮助。方法:对32例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均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喉梗阻窒息3例急诊气管切开。急性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结果:32例均救治成功,随访6个月,8例并发轻微肺间质纤维化。结论: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估计应参考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早期糖皮质激素应用、预防继发感染、充分雾化促进排痰和适时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中毒 氨气 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续6)
2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4年第1期57-58,F0003,共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加拿大运输部、美国运输部、墨西哥交通运输秘书处以及阿根廷应急救援信息中心联合编写,为先期到达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现场的消防队员、警察等应急救援人员制定。本刊参考中国疾病...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加拿大运输部、美国运输部、墨西哥交通运输秘书处以及阿根廷应急救援信息中心联合编写,为先期到达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现场的消防队员、警察等应急救援人员制定。本刊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译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1版)有关内容,以分期连载的方式,对2012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汇编,以给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应急救援 危险化学品 指南 交通运输 疾病预防控制 信息中心 消防队员 事故现场
原文传递
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3
作者 华高松 乔宝田 +1 位作者 李奎 吴亚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293,共1页
关键词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纳洛酮 疗效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调查
4
作者 杨树 李韶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95-695,共1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现场检测 调查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伴筋膜间隙综合征1例
5
作者 杨红军 刘雁 石尚金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97-697,共1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筋膜间隙综合征 并发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煤气中毒的救助
6
作者 朱建平 《健康博览》 1998年第11期32-32,共1页
①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血液携带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不及时抢救就要危及生命。②一旦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马上打开门窗,把中毒者移到通风处,处平卧位,头稍低,解开领口和腰带。使病人吸入允足... ①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血液携带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不及时抢救就要危及生命。②一旦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马上打开门窗,把中毒者移到通风处,处平卧位,头稍低,解开领口和腰带。使病人吸入允足的新鲜空气,排出体内的一氧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平卧位 功能发生 抢救 新鲜空气 人体 缺氧 通风 血液
下载PDF
集体氨中毒的院前急救
7
作者 文纪纯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275-275,共1页
氨是具有强烈臭味及刺激性的气体,易溶于水,呈强碱性。中毒大多是在生产及运送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导致的集体中毒。中毒后发病迅猛,如无强有力的院前急救,死亡率极高。我院于1986年收治一起氨集体中毒6例,全部死亡,无一幸存。1996... 氨是具有强烈臭味及刺激性的气体,易溶于水,呈强碱性。中毒大多是在生产及运送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导致的集体中毒。中毒后发病迅猛,如无强有力的院前急救,死亡率极高。我院于1986年收治一起氨集体中毒6例,全部死亡,无一幸存。1996年组织院前急救,成功抢救一起8例集体氨中毒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氨中毒 院前急救 地塞米松 654—2 支气管灌洗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几种特殊并发症的诊治 被引量:20
8
作者 菅向东 张玲 +4 位作者 楚中华 阚宝甜 张华 林大伟 郭广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对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的横纹肌溶解症、骨筋膜室综合征、心肌梗死、脑梗死、耳聋、耳鸣、视神经损害、皮质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几种特殊并发症加以分析,并讨论其合理的诊治方案。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重度CO中毒78例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克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7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重度CO中毒 纳洛酮治疗 急性CO中毒 中毒性疾病 东北地区 病情危重 现场死亡 一般治疗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0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常艳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6期40-40,共1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城乡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高,临床以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嗜睡、出现典型面色,口唇樱桃红色为本病的特异性体征,重者可抽搐乃至昏迷,瞳孔、角膜反射,腱反射减弱及生命体征改变。因此临床以吸氧、镇静...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城乡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高,临床以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嗜睡、出现典型面色,口唇樱桃红色为本病的特异性体征,重者可抽搐乃至昏迷,瞳孔、角膜反射,腱反射减弱及生命体征改变。因此临床以吸氧、镇静、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改善脑循环,抗休克,纠正酸碱平衡紊乱,防止并发症等多种药物为一体治疗,有一定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临床分析 酸碱平衡紊乱 特异性体征 改善脑循环 致残率高 角膜反射 体征改变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及脑损伤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莉冰 周宁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PCO)主要导致脑缺氧性损伤,后期易并发迟发型脑病。APCO患者可根据Hb CO分为轻、中和重度,但Hb CO不能反映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目前,尚缺乏早期预警APCO导致的脑损伤,并准确判...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PCO)主要导致脑缺氧性损伤,后期易并发迟发型脑病。APCO患者可根据Hb CO分为轻、中和重度,但Hb CO不能反映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目前,尚缺乏早期预警APCO导致的脑损伤,并准确判断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国外学者[1]报告使用血清标志物可实时、准确地检测全脑的代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后脑损伤 生化标志物 carbon 缺氧性损伤 迟发型脑病 血清标志物 早期预警
原文传递
氧化亚氮中毒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6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雪丹 于莎莎 +3 位作者 陈建华 高煜 马红梅 王向波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N_2O)中毒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4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6例氧化亚氮中毒致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N_2O)中毒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4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6例氧化亚氮中毒致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6例,共济失调5例,认知功能减低2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5例。6例颈髓MR检查均有异常信号。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以运动神经为主,脱髓鞘伴或不伴轴索损害。停止接触氧化亚氮,补充B族维生素、康复锻炼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完全治愈2例,好转3例,失访1例。结论氧化亚氮中毒患者以脊髓损害和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维生素B_(12)缺乏的敏感指标,MR和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维生素B_(12)联合康复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中毒 周围神经 脊髓病变
下载PDF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浆β-内啡肽变化及纳洛酮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复雄 王晓川 +1 位作者 王自财 霍开秀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时血浆β-内啡肽(β-EP)变化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纳洛酮治疗组);分别在入院时、治疗后6 h、12 h、24 h、48 h、72 h测定血浆β-EP水平...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时血浆β-内啡肽(β-EP)变化及纳洛酮治疗效果。方法: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纳洛酮治疗组);分别在入院时、治疗后6 h、12 h、24 h、48 h、72 h测定血浆β-EP水平,并观察患者苏醒时间。结果:急性重度CO中毒时血浆β-EP水平明显升高;纳洛酮治疗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快;同时,纳洛酮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结论:急性重度CO中毒时血浆β-EP水平明显升高;纳洛酮治疗能快速降低β-EP水平,从而使患者尽快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血浆 Β-内啡肽 纳洛酮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影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雪玲 丁伟利 +2 位作者 闫新 仇雪华 王晓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观察 6 2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并发症、抽搐、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死亡及并发迟发脑病的患者 ,其昏迷持续时间... 目的 探讨影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观察 6 2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并发症、抽搐、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死亡及并发迟发脑病的患者 ,其昏迷持续时间长 ,往往伴有抽搐、并发症、未坚持高压氧治疗、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显著升高等。结论 昏迷持续时间、并发症、抽搐、高压氧治疗和血清肌酸激酸及其同工酶可作为判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并发症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抽搐 预后因素 高压氧治疗 昏迷 方法观 结论 肌酸
下载PDF
沼气中毒1例的急救护理
15
作者 张改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4994-4994,共1页
关键词 甲烷/中毒 硫化氡/中毒 气体中毒/治疗/护理
下载PDF
一起密闭空间缺氧致死事件的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革彬 钱旭东 +2 位作者 申海旺 王悦 崔宝璋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17期1821-1822,共2页
关键词 密闭空间 缺氧 预防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32例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英新 张永花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4期417-417,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132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出现心电图改变89例,出现心肌酶改变77例。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132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出现心电图改变89例,出现心肌酶改变77例。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不容忽视,需要给予相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中毒 心脏损害
下载PDF
大连市高新区2014年-2016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鲁帅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7期57-58,共2页
目的:了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例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研究可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2016年大连高新区接到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非职业CO病例。结果:2014年-2016年大连高新区共发生非职业性CO中毒50例,死... 目的:了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例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研究可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2016年大连高新区接到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非职业CO病例。结果:2014年-2016年大连高新区共发生非职业性CO中毒50例,死亡2例;病例主要集中在1月和2月;以中青年男性居多;中毒原因主要为人工煤气泄漏;中毒场所主要是公共场所。结论:非职业性CO中毒病例好发于冬春季节,室内门窗紧闭煤气无法扩散是造成人工煤气泄漏引起的中毒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非职业性 中毒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理性食用火锅,注重食品安全
19
《家庭用药》 2018年第1期44-44,共1页
冬季是火锅消费旺季。为确保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冬季火锅消费提示:理性食用火锅,注重食品安全。1.外出到餐饮单位食用火锅时,应选择证照齐全、内外环境整洁、门口有“笑脸”标识、后厨情况能一目了... 冬季是火锅消费旺季。为确保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冬季火锅消费提示:理性食用火锅,注重食品安全。1.外出到餐饮单位食用火锅时,应选择证照齐全、内外环境整洁、门口有“笑脸”标识、后厨情况能一目了然的“透明厨房”式餐厅就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火锅 食品安全 理性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消费者 饮食安全 餐饮单位 上海市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一过性血小板降低1例
20
作者 赵光丽 《医学文选》 2000年第S1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血小板降低 CO中毒 一过性 碳氧血红蛋白 组织缺氧 胞二磷胆碱 四肢乏力 血液系统疾病 环丙沙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