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窝沟封闭术应用于口腔临床的临床效果及龋齿预防效果
1
作者 梁贵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8期66-68,共3页
分析窝沟封闭术应用于口腔临床的临床效果及龋齿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牙齿检查患者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清洁和保健教育,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窝沟封闭术。比较两组术后6个... 分析窝沟封闭术应用于口腔临床的临床效果及龋齿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牙齿检查患者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清洁和保健教育,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窝沟封闭术。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和1年的龋齿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年的龋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窝沟封闭术应用于口腔临床的临床效果及龋齿预防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封闭术 口腔临床 临床效果 龋齿 预防效果
下载PDF
鼠小肠完整切片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赵伟 马保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0年第S1期224-224,共1页
鼠小肠制作生物切片在教学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粘膜和环肌脱离的技术难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作者从取材到成片整个过程作了系统的改进并作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鼠小肠 完整切片技术
下载PDF
正常、异常的细胞分化与组织修复重建及再生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志力 付小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24期76-77,共2页
细胞增殖与分化是组织修复重建、再生以及康复的基础。该文概述国内外目前有关对细胞正常与异常分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细胞 分化 修复 再生
下载PDF
组织学技术
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7期4-4,共1页
0023669 脱氢表雄甾酮抑制原代培养的基质血管细胞中前脂细胞的生长/McIntoshM//Am J Physiol.-1998,275(2 Pt 1).-E285~293
关键词 原代培养 血管细胞 组织学技术 前脂细胞 脱氢表雄甾酮 基质 抑制 生长 医科
下载PDF
手与足的比较
5
作者 威廉.弗洛科 《双足与保健》 1996年第1期44-44,共1页
我们来看看以下很有意思的现象,可帮助我们了解手与足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手与足的比较 1.手——手指较长,有较大的活动范围 脚——脚趾较短,活动范围有限 2.手——大拇指可以与期他各指聚在一起 脚——大拇趾不能与其他各趾聚在一起,活... 我们来看看以下很有意思的现象,可帮助我们了解手与足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手与足的比较 1.手——手指较长,有较大的活动范围 脚——脚趾较短,活动范围有限 2.手——大拇指可以与期他各指聚在一起 脚——大拇趾不能与其他各趾聚在一起,活动范围有限 3.手——掌指关节很短,从手指根部到手掌 脚——脚趾的跖趾关节部位比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反射区 活动范围 手部反射区 掌指关节 第一掌骨 跖趾关节 手指 学习和记忆 相似点 反射学
原文传递
RNA结合蛋白Rbpms 2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崔婷 张平 +2 位作者 郭雪江 霍然 毕晔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9-724,共6页
目的:检测分析多重剪接RNA结合蛋白2(RNA binding protein with multiple splicing 2,Rbpms2)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分析Rbpms2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情况以及Rbpms2蛋白的功能结构域;通过... 目的:检测分析多重剪接RNA结合蛋白2(RNA binding protein with multiple splicing 2,Rbpms2)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分析Rbpms2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情况以及Rbpms2蛋白的功能结构域;通过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测,分析Rbpms2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生物信息学检索显示Rbpms2 mRNA在卵细胞及受精卵中高表达,其蛋白具有一个RNA识别结构域。免疫印记法证实Rbpms2蛋白在小鼠卵母细胞中高表达,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卵母细胞胞质中,免疫荧光显示在早期胚胎中,Rbpms2的信号集中在细胞核中。结论:Rbpms2在小鼠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呈高水平表达,提示其可能在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剪接RNA结合蛋白2(Rbpms2) 卵母细胞 早期胚胎
原文传递
三维微小凹图式的制备及其与C17.2神经干细胞的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利光 吴泽志 +3 位作者 宋兆全 黄岂平 廖彦剑 Li Chenzhong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562,共8页
以紫外光光刻及氢氟酸湿法蚀刻加工硅阳模,采用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软光刻技术制备9种不同结构尺寸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PMDS三维微小凹图式。PLGA及PDMS三维微小凹图式经等离子氧蚀刻和多聚赖氨酸裱衬处理后进行C17.... 以紫外光光刻及氢氟酸湿法蚀刻加工硅阳模,采用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软光刻技术制备9种不同结构尺寸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PMDS三维微小凹图式。PLGA及PDMS三维微小凹图式经等离子氧蚀刻和多聚赖氨酸裱衬处理后进行C17.2神经干细胞培养。随着在图式上培养时细胞的增殖,C17.2神经干细胞逐渐在微小凹中聚集,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生长行为;通过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染色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与三维重构,显示大部分细胞生长于微小凹中离底面30~90μm的区间内;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17.2神经干细胞在三维微结构中复合培养2d后呈现均一的巢蛋白(Nestin)阳性。结论:本文设计的微小凹图式适用于C17.2神经干细胞的三维培养及后续的分化研究,细胞于微小凹图式培养过程中可以保持均一的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微小凹 微加工 C17.2神经干细胞
原文传递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鹏慧 蔡文琴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5-278,共4页
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得到认可,其中特异表达NG2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OPC)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现的一种具有典型双极突起、胞体小而不规则的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 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得到认可,其中特异表达NG2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OPC)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现的一种具有典型双极突起、胞体小而不规则的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够增殖及可分化为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而命名。体外培养条件下证实OPC可增殖及分化成为少突胶质细胞及Ⅱ型星状胶质细胞,甚至可能分化为神经元,因而认为这类细胞可能是一种多潜能的干细胞。但是在成年脑白质和灰质均发现有大量OPC的表达,细胞形态和电生理功能表明其具有成熟依赖特性,可能不严格属于少突胶质细胞系,而是少突胶质细胞、星状胶质细胞之外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胶质细胞类型。由于OPC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毒性物质作用、营养代谢障碍,尤其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所致的脑瘫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OPC的发现、研究近况和在髓鞘再生、神经网络、轴突生长、参与突触可塑性中的相关功能做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发育 髓鞘 突触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动脉畸形2例
9
作者 刘东升 金晶 陈飞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第1期29-29,41,共2页
1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46岁,为到我院健康疗养的某部疗养员。常规体检示内外科无异常;胸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腹部超声示肝胆脾肾未见明显异常,但于左肝-腹主动脉长轴切面,胰体后方、腹主动脉前... 1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46岁,为到我院健康疗养的某部疗养员。常规体检示内外科无异常;胸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腹部超声示肝胆脾肾未见明显异常,但于左肝-腹主动脉长轴切面,胰体后方、腹主动脉前壁向前下方发出一支血管,内径约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畸形
下载PDF
锥体束及其毗邻结构的设计与制作
10
作者 郏娇盈 板得莹 +3 位作者 王颖 漆光平 王淼 张建一 《解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神经系统在各种教科书、参考书中多用线条或者断面的结构来表示[1]。这种表示方法对于了解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结构、行程、毗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方法缺乏整体形象,对于学习神经纤维的解剖缺乏立体感。
关键词 毗邻结构 锥体束 制作 设计 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 教科书 参考书
下载PDF
显露血管内皮下层纤维连接素的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河信 李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显露内皮下层纤维连接素的理想方法。大白鼠主动脉壁分别用1.0%NP-40作用5min,30.0mmol/L KCl作用10min后,内皮细胞全部脱离,内皮下层大部分纤维连接素被保留。本法适用于建立细胞与血管壁相互作用的体外实验模型。
关键词 纤维连接素 血管内皮 方法学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宗姬 徐文新 +1 位作者 华月琴 杨伟文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9期811-812,共2页
目的 为临床治疗不孕症建立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动物模型。方法和结果  1995年 11月开始对小鼠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 ,至 1998年 6月成功地建立了动物模式。结论 根据小鼠受精卵的发育来检测培养液的质量 ,了解仪器设备、周... 目的 为临床治疗不孕症建立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动物模型。方法和结果  1995年 11月开始对小鼠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 ,至 1998年 6月成功地建立了动物模式。结论 根据小鼠受精卵的发育来检测培养液的质量 ,了解仪器设备、周围环境是否适合胚胎的生长 ,将此作为IVF -ET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动物实验 实验模型
下载PDF
桉叶油对维甲酸干扰大鼠胚胎植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丽莉 何应红 +4 位作者 陈默 余永莉 黄益玲 朱成学 刘茂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维甲酸干扰大鼠胚胎植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SD孕鼠42只,随机分为6组,FA组正常对照组、溶剂组(花生油+RA)、3个实验组(桉叶油高、中、低剂量+RA)及RA组。溶剂组用花生油2ml/只于孕第7~14天灌胃,每天1次...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维甲酸干扰大鼠胚胎植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SD孕鼠42只,随机分为6组,FA组正常对照组、溶剂组(花生油+RA)、3个实验组(桉叶油高、中、低剂量+RA)及RA组。溶剂组用花生油2ml/只于孕第7~14天灌胃,每天1次,孕第10天维甲酸40mg/kg灌胃1次。桉叶油3个剂量组分别用300mg/kg、200mg/kg、100mg/kg的桉叶油于孕第7—14天灌胃,每天1次,孕第10天维甲酸40mg/kg灌胃1次。RA组用40mg/kg的维甲酸于孕第10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给予自由摄食饮水。各组于孕21d早上处死孕鼠,取胚胎,记录孕鼠体重,子宫重,胎盘重。计胚胎植入总数,吸收胎数、活胎数、死胎数。观察胚胎外形,并测量胎鼠体重、身长、尾长。结果正常对照组、桉叶油+RA和溶剂+RA组孕鼠增重、子宫重、胎盘重与RA组比较均无差异;溶剂+RA组的孕鼠的胎盘重较其他各组低,与RA和桉叶油+RA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的活胎率(97.3±4.6)%较灌胃维甲酸各组的活胎率高(P〈0.05),吸收胎率(2.6±4.6)%和畸形率(0)较灌胃维甲酸各组低(P〈0.05),死胎率为0;在灌胃维甲酸各组中,桉叶油高(79.6±14.5)%、中(67.6±30.8)%剂量组的活胎率较RA(58.6±26.6)%组高,但比较无差异;畸胎率(44.5±41.6)%;(57.5±35.1)%较RA(68.1±43.6)%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胃维甲酸各组的吸收胎率比较无差异。正常对照组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均值明显高于灌胃维甲酸各组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均值(P〈0.05);在灌胃维甲酸各组中,桉叶油各组胎鼠体重、身长的均值明显高于RA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溶剂对照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与RA组比较无差异;桉叶油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维甲酸 致畸 胚胎发育 生殖毒性实验 大鼠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大容量全肺灌洗术麻醉管理探究
14
作者 陈江红 罗军怀 何丹丹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对采取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肺泡蛋白沉积症进行治疗时的麻醉管理进行分析探究。方法抽取在2009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进行治疗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18例,对其实施全肺灌洗术前、术后的pH值、PaCO2、P... 目的对采取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肺泡蛋白沉积症进行治疗时的麻醉管理进行分析探究。方法抽取在2009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进行治疗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18例,对其实施全肺灌洗术前、术后的pH值、PaCO2、PaO2、SpO2等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灌洗回收率在96%左右,双肺隔离效果理想。术后患者的PaO2、SpO2均较术前发生明显升高(P<0.05);而pH值、PaCO2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行双腔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麻,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肺泡蛋白沉积症 双腔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麻 麻醉管理
下载PDF
FCM检测标记细胞凋亡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5
作者 沈宗丽 朱月清 +3 位作者 吴晓柳 周振英 刘喜德 王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BXSB狼疮鼠发病组、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的脾脏组织中CD4 + 、CD19+细胞凋亡的水平 ,结果显示 ,BXSB狼疮鼠发病组CD4 + 、CD19+ 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P <0 .0 5 )。此法需样本量...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BXSB狼疮鼠发病组、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的脾脏组织中CD4 + 、CD19+细胞凋亡的水平 ,结果显示 ,BXSB狼疮鼠发病组CD4 + 、CD19+ 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P <0 .0 5 )。此法需样本量少 ,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BXSB狼疮鼠 FCM检测
下载PDF
P物质在再生视网膜节细胞中的表达及IBMX和CPT-cAMP对其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朱永红 李海标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采用金黄地鼠视神经切断并缝接坐骨神经的再生实验模型,玻璃体内注射IBMX或/和CPT-cAMP,荧光金逆行标记再生的RGCs结合P物质免疫荧光组化双标法,研究外周神经缝接于视神经断端能否促进P物质阳性的视网膜节细胞(RGCs)再生及IBMX或/和CPT-... 采用金黄地鼠视神经切断并缝接坐骨神经的再生实验模型,玻璃体内注射IBMX或/和CPT-cAMP,荧光金逆行标记再生的RGCs结合P物质免疫荧光组化双标法,研究外周神经缝接于视神经断端能否促进P物质阳性的视网膜节细胞(RGCs)再生及IBMX或/和CPT-cAMP处理对其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①术后四周,对照AG组每个视网膜 再生RGCs数1329±104,双标细胞平均数为45±5,占再生RGCs总数的3.4%;②AG+IBMX组每个视网膜再生RGCs数为2099±419,再生P物质阳性节细胞平均数为119±22,占再生RGCs总数的6.55%;③AG+cAMP组每个视网膜再生RGCs数为2048±133,再生P物质阳性节细胞平均数为127±37,占再生RGCs总数的6.15%;④AG+IB-MX+cAMP组每个视网膜再生RGCs数为4370±487,再生P物质阳性节细胞平均数为339±72,占再生RGCs总数的7.98%,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成年哺乳动物P物质阳性RGCs能再生,玻璃体内注射IBMX或/和CPT-cAMP可以促进该类RGCs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再生 P物质 再生视网膜节细胞 表达 IBMX CPT-cAMP
下载PDF
神经酰胺在紫外光诱导细胞凋亡中作用
17
作者 舒彬 郝林林 吴宗耀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第7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酰胺 紫外光诱导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意大利等科学家分离出血液“始祖细胞”
18
《吉林医学信息》 1999年第10期1-1,共1页
关键词 始祖细胞 分离 血液
下载PDF
IL-33/ST2信号通路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吉挺 李学良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2期2134-2137,共4页
ST2在1989年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研究中被发现,它属于Toll样/IL-1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IL-33,又名IL-1F11,它可以作为ST2的特异性配体并激活ST2,从而为研究ST2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了新的方向。IL-33/ST2信号通路是一个促炎系统,其促炎作用... ST2在1989年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研究中被发现,它属于Toll样/IL-1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IL-33,又名IL-1F11,它可以作为ST2的特异性配体并激活ST2,从而为研究ST2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了新的方向。IL-33/ST2信号通路是一个促炎系统,其促炎作用可以被sST2负向调节。IL-33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在某些条件下作为细胞因子,另一方面作为转录因子。sST2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炎性因子相关,可能成为一种生物学标记用以区分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并且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33 ST2 白细胞介素33 ST2
下载PDF
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行桂枝加葛根汤配合颈椎整脊治疗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郑宏鼎 吴景花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9期31-31,33,共2页
目的:对桂枝加葛根汤配合颈椎整脊治疗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确诊为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桂枝加葛根汤配合颈椎整脊进行治疗,... 目的:对桂枝加葛根汤配合颈椎整脊治疗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确诊为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桂枝加葛根汤配合颈椎整脊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患者应用桂枝葛根汤配合颈椎整脊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束表证 颈椎综合征 桂枝加葛根汤 颈椎整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