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8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中草药采收期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宗秀茹 荣卓 程东铭 《黑龙江医药》 CAS 2001年第4期277-278,共2页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销售量日趋增加,加上中药市场对外开放,有些中药材日趋走俏,有些药农只求数量和收益,不顾药品质量好坏,不适时宜地采收中药材,降低了药品质量,给销售、保管、临床应用等方面增加了许多困难.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促进医...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销售量日趋增加,加上中药市场对外开放,有些中药材日趋走俏,有些药农只求数量和收益,不顾药品质量好坏,不适时宜地采收中药材,降低了药品质量,给销售、保管、临床应用等方面增加了许多困难.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应加强药品质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要提高对中药材采收期与质量关系重要性认识.下面谈谈中药材适宜采收期对中药材质量影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采收期 药材质量 影响
下载PDF
提高芦丁提取效率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慧云 孙珊珊 +2 位作者 王雪 石茂建 尹红霞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筛选出对芦丁提取具有较好协同作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化卢丁提取工艺。方法考察常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卢丁提取效率的影响,以筛选出的提取效率较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协同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槐花米提取效... 目的筛选出对芦丁提取具有较好协同作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化卢丁提取工艺。方法考察常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卢丁提取效率的影响,以筛选出的提取效率较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协同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槐花米提取效果的诸因素(药材的粉碎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溶剂用量、加热时间)进行优选。结果Tween-20对芦丁的提取具有明显协同作用。药材粉碎度和表面活性剂用量为显著性影响因子,其他两个因素虽有影响,但均为非显著性影响因子。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用量10g、药材为细粉、Tween-20用量0.05g、溶剂200ml、提取时间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芦丁 槐花米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太子参电热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蒋静怡 魏丹 +2 位作者 贺潇宇 庞文生 胡娟 《人参研究》 2020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考察外观品相、含水量和多糖含量,确定太子参干燥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温度对太子参鲜品进行干燥,以干燥速率、外观品相及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太子参药材的最佳电热干燥工艺参数。结果当温度为45℃烘8 h、温度升至55℃烘12 h... 目的通过考察外观品相、含水量和多糖含量,确定太子参干燥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温度对太子参鲜品进行干燥,以干燥速率、外观品相及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太子参药材的最佳电热干燥工艺参数。结果当温度为45℃烘8 h、温度升至55℃烘12 h时,产品外观光泽度好、表面皱缩程度小,多糖含量达16.12%,含水率13.31%低于14%,符合太子参中药饮片标准。结论在保证干燥品质的情况下,得到了太子参鲜品(直径范围为0.3~0.7 cm)电热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45℃8 h-55℃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电热干燥 工艺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湖北茯苓药材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廖鹏程 吴卫刚 +3 位作者 黄天赐 骆维 胡昌强 覃冬玖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 以湖北茯苓药材为原料,建立适宜的加工工艺,为指导种植基地产地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湖北罗田产区秋季的茯苓鲜药材,以药材成型率、药材质量和工艺可及性为综合评判标准,对去皮前处理方法、干燥方式等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 目的 以湖北茯苓药材为原料,建立适宜的加工工艺,为指导种植基地产地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湖北罗田产区秋季的茯苓鲜药材,以药材成型率、药材质量和工艺可及性为综合评判标准,对去皮前处理方法、干燥方式等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出茯苓加工工艺:取鲜茯苓,蒸制,去皮,切丁,40℃低温烘干。结论 该研究为湖北产地茯苓丁的规范化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茯苓 加工 规范化 成型率 浸出物 多糖 三萜
原文传递
仓贮白术饮片熏蒸灭虫后敌敌畏持留降解动态及其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程朴 郭宛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用敌敌畏熏蒸处理遭受仓贮害虫侵染的白术饮片 ,在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连续跟踪测定白术中敌敌畏的残留量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通过服药可能进入人体的农药量 ,结合农药的毒理学评定值 ,对用敌敌畏处理白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 用敌敌畏熏蒸处理遭受仓贮害虫侵染的白术饮片 ,在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连续跟踪测定白术中敌敌畏的残留量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通过服药可能进入人体的农药量 ,结合农药的毒理学评定值 ,对用敌敌畏处理白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用敌敌畏乳油熏蒸已遭受害虫侵染的白术饮片 ,灭虫后 ,基本上看不到活虫 ;35d后 ,敌敌畏的残留量可降到 0 .5mg/kg,根据农药对人体安全性的定量评价体系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敌敌畏 熏蒸 残留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中药材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家春 林绍霞 +3 位作者 罗文敏 张清海 何腾兵 林昌虎 《贵州科学》 2013年第2期89-93,96,共6页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产业,其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由于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品质受到制约。产地初加工对中药材品质有重要影响,而中药材的干燥是产地初加工的首要环节,干燥过程的合理控制是决定...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产业,其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由于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品质受到制约。产地初加工对中药材品质有重要影响,而中药材的干燥是产地初加工的首要环节,干燥过程的合理控制是决定中药材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了我国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中药材的传统干燥方法与现代干燥技术,探讨了中药材干燥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我国中药材干燥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干燥方法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全草类中药材烘干技术及机械研究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翀 吴明亮 龚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1-104,共4页
中国土地辽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材天然资源,其中全草类中药材约有160~180种。综述了空气热传导干燥、红外线干燥、高频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应用于中药材干燥领域的主要技术及机械,其中热传导气流式干燥技术在国内外得到... 中国土地辽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材天然资源,其中全草类中药材约有160~180种。综述了空气热传导干燥、红外线干燥、高频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应用于中药材干燥领域的主要技术及机械,其中热传导气流式干燥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较普遍的应用,指出了中药材干燥技术和干燥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草类中药材 干燥技术 干燥机械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浅述中药材软化法
8
作者 梁洪华 张俊生 《福建中医药》 1997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浅述中药材软化法烟台市药品检验所(264000)梁洪华烟台市中医院(264000)张俊生药材软化是指用水对中药材进行的一系列泡、洗、浸、润等的加工处理技术。目的是使药材吸收一定量的水分,质地由硬变软,以利切片。药材软... 浅述中药材软化法烟台市药品检验所(264000)梁洪华烟台市中医院(264000)张俊生药材软化是指用水对中药材进行的一系列泡、洗、浸、润等的加工处理技术。目的是使药材吸收一定量的水分,质地由硬变软,以利切片。药材软化的好坏,是饮片切制的关键,对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加工 软化法
全文增补中
药材产地加工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认识 被引量:93
9
作者 段金廒 宿树兰 +2 位作者 吕洁丽 严辉 丁安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151-3157,共7页
产地加工是药材生产与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较为系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方法和技术体系。经过产地加工,不仅起到去除其非药用部位以净制、终止其生理生活状态以利干燥等目的,同时通过... 产地加工是药材生产与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较为系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方法和技术体系。经过产地加工,不仅起到去除其非药用部位以净制、终止其生理生活状态以利干燥等目的,同时通过适宜的加工方法,可促使药用部位中药效物质的最大保留、毒性成分的有效降低、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转化等物理化学变化。因此,基于传统经验形成的药材产地加工方法赋予了中药材性状、规格、品质、药性等诸多内涵,蕴涵着丰富的科学道理。本研究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角度探讨药材产地加工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药材加工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 产地加工 传统经验 科学性与合理性
原文传递
简述猪殃殃的基原鉴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梅 《海峡药学》 2006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对猪殃殃的基原、生物性状以及与拉拉藤的鉴别进行综述。近年来,猪殃殃一直被人们当作是麦田里的杂草,亦记载于1977年版药典,作者就猪殃殃与其混淆品拉拉藤的生物性状作具体介绍。结论1977年版药典猪殃殃的标准中用于实际检验有一... 目的对猪殃殃的基原、生物性状以及与拉拉藤的鉴别进行综述。近年来,猪殃殃一直被人们当作是麦田里的杂草,亦记载于1977年版药典,作者就猪殃殃与其混淆品拉拉藤的生物性状作具体介绍。结论1977年版药典猪殃殃的标准中用于实际检验有一定的模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殃殃 拉拉藤 基原鉴别 混淆品
下载PDF
不同杀青处理对鲜当归保质储藏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厚建霞 晋小军 刘莉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1-46,54,共7页
【目的】以鲜当归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杀青、含水量、包装方法及储藏条件对鲜当归保质储藏期的影响.【方法】将鲜当归置于80℃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分别杀青2、4、6、8 min,并采用食品塑料袋进行真空和普通包装,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4℃)条... 【目的】以鲜当归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杀青、含水量、包装方法及储藏条件对鲜当归保质储藏期的影响.【方法】将鲜当归置于80℃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分别杀青2、4、6、8 min,并采用食品塑料袋进行真空和普通包装,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4℃)条件下储藏,以不杀青、非真空包装且常温环境储藏为对照组(CK),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对鲜当归保质储藏期及指标成分的影响.【结果】杀青4 min、真空包装、低温储藏且含水量控制在45.00%~47.00%时,鲜当归指标成分损失最少,其中挥发油、阿魏酸及浸出物含量分别是0.60%、0.45%、49.48%,比CK分别提高0.15%、0.12%、3.33%;保鲜保质效果最佳,可以显著延长鲜当归保质储藏期,保质储藏期达60 d,较CK延长了20 d.【结论】杀青、真空包装及低温环境储藏对鲜当归保质储藏期、外观品质及指标成分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影响,可以显著延长保质储藏期,提高外观品质及指标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当归 杀青 保质储藏期 指标成分
下载PDF
论陈皮干制的新工艺及实际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少磊 《中国高新科技》 2022年第3期33-34,共2页
常见的陈皮干制工艺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陈皮干制新工艺,此方法能够提高陈皮干制的效率,使陈皮的陈化效果更佳,以期解决现有陈皮干制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陈皮干制 新工艺 实际运用 陈皮液
下载PDF
玄参“发汗”前后对小鼠耳肿胀及腹腔通透性影响
13
作者 王佳佳 王建科 +3 位作者 周玲利 陈传亚 王宗艳 吴书亮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玄参“发汗”前后对小鼠耳肿胀及腹腔通透性影响,为玄参的加工、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分析玄参“发汗”前后对耳廓肿胀抑制率,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腹腔注射醋酸造模,测定吸光... 目的:对比分析玄参“发汗”前后对小鼠耳肿胀及腹腔通透性影响,为玄参的加工、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分析玄参“发汗”前后对耳廓肿胀抑制率,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腹腔注射醋酸造模,测定吸光度。建立抗炎模型,以玄参“发汗”前后水提取物进行药物干预。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x±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用Dunnett t检验,P<0.05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玄参“发汗”前后抗炎作用的药效学差异。结果:玄参“发汗”前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作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低、中、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8.65%、2.61%、17.08%,玄参“发汗”后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作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作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低、中、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27.03%、23.99%、39.84%;玄参“发汗”前后高中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能够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发汗”引起玄参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抗炎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发汗” 抗炎
原文传递
中药材前处理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海凤 李昆城 《中国药业》 CAS 2003年第9期60-60,共1页
目的:研究中药材前处理中各阶段正确的操作方法。方法:从原药材的净制、切制、炮制各个环节,具体分析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其意义。结果:净制环节高效率的机械化操作,结合灵活多变的手工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药... 目的:研究中药材前处理中各阶段正确的操作方法。方法:从原药材的净制、切制、炮制各个环节,具体分析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其意义。结果:净制环节高效率的机械化操作,结合灵活多变的手工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药材质量;切制环节掌握少泡多润的原则,可最大程度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炮制环节在明白了各药物的具体炮制原理后,也有利于正确的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炮制的作用。结论:中药材炮制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一种工作,必须明白各个环节的操作目的和原理,才能正确地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前处理 质量
下载PDF
唐宋时期的中药资源调查与官修本草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久宁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11期937-941,共5页
中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自两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即为行医用药的经典。古往今来,随着历代医药实践的进步,药物品种数量的增加,"本草"内容的完善和补充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全国范围内... 中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自两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即为行医用药的经典。古往今来,随着历代医药实践的进步,药物品种数量的增加,"本草"内容的完善和补充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中药资源及应用的普查,是修订和完善本草典籍的基础。我国历史上分别在唐代和宋代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两部官修本草——唐《新修本草》、宋《本草图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中药资源调查 本草 唐《新修本草》 宋《本草图经》
下载PDF
不同炮制工艺对姜的作用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艳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456-457,共2页
中药疗效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中药的选择,中药的主药、辅药、佐药及使药的搭配,中药的不同炮制工艺等。中药经过合理的炮制不仅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副作用或毒性,同时可以改变药物性能或增强药物疗效。为了深入研究这些炮制工... 中药疗效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中药的选择,中药的主药、辅药、佐药及使药的搭配,中药的不同炮制工艺等。中药经过合理的炮制不仅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副作用或毒性,同时可以改变药物性能或增强药物疗效。为了深入研究这些炮制工艺对药物产生作用变化的机理,本研究选择姜作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关于姜炮制工艺及其作用相关报道汇总分析,以探讨不同炮制工艺条件对姜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工艺 中药疗效 药物副作用 增强药物疗效 药物性能 汇总分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药汤剂煎煮的新思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庭威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7Z期66-66,共1页
目的探索中药汤剂煎煮新思路。方法(1)中药粗颗粒袋装煎煮;(2)粗颗粒袋泡;(3)中药房配套适宜的较先进的汤剂煎煮室。结果用中药粗颗粒煎煮可节省1/2~2/3量的药材,且达到或超过原方量的效果,某些中药冲泡亦效果满意。结论中药汤剂改革... 目的探索中药汤剂煎煮新思路。方法(1)中药粗颗粒袋装煎煮;(2)粗颗粒袋泡;(3)中药房配套适宜的较先进的汤剂煎煮室。结果用中药粗颗粒煎煮可节省1/2~2/3量的药材,且达到或超过原方量的效果,某些中药冲泡亦效果满意。结论中药汤剂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汤剂 粗颗粒 袋泡
下载PDF
药用植物产地加工的目的与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俊杰 张振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24,共2页
从技术、经济等九个方面加以论证,阐明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药用植物 产地加工
下载PDF
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兴龙 黄坚航 《海峡药学》 2006年第1期115-116,共2页
通过对中药材不同入药部位的最佳采收期的论述,来探讨提高中药材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中药材 最佳 采收期
下载PDF
21世纪的植物药深加工现代化技术——膜分离 被引量:62
20
作者 郭立玮 金万勤 彭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5-67,共3页
植物药是中药的主体 ,开展其深加工工程的研究与开发 ,必将有利于中药事业的发展。文章讨论了植物药及其深加工的内涵 ,分析了 2 1世纪植物药深加工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思路 ,旨在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单方或复方植物药制剂 ... 植物药是中药的主体 ,开展其深加工工程的研究与开发 ,必将有利于中药事业的发展。文章讨论了植物药及其深加工的内涵 ,分析了 2 1世纪植物药深加工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思路 ,旨在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单方或复方植物药制剂 ,促进传统中成药产业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药 深加工 现代化技术 膜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