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4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痰论治肝纤维化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秋云 刘绍能 李媛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6-87,共2页
肝纤维化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肝脏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它是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中医并无此称谓,迄今,学术界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思路与方法的确立仍在探索之中。因其常以黄疸、胁... 肝纤维化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肝脏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它是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中医并无此称谓,迄今,学术界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思路与方法的确立仍在探索之中。因其常以黄疸、胁部胀痛、胁下积块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故中医将肝纤维化归入“黄疸”、“胁痛”、“积聚”等不同病证范畴,现多认为其应属“积聚”之“积证”,治疗上多从活血化瘀入手。在临床辨治中,笔者发现痰浊是一个重要的病理因素,它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很多情况下,从痰论治肝纤维化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痰证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加减人参鳖甲汤治疗肝硬化腹水验案
2
作者 刘曙光 张彦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3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鳖甲汤 人参 治疗 辨证调治 不良刺激 中医学 炒白术
下载PDF
黄芪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吕志平 刘晓燕 马俊萍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52-654,共3页
关键词 黄芪 补益类中药 肝纤维化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化淤汤合三甲散治疗肝硬变举隅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光文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9-39,共1页
化淤汤合三甲散治疗肝硬变举隅秭归县梅家河乡卫生院(443614)郑光文肝硬化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本病为虚实夹杂证。早期病在气分,多责之肝脾气滞;后渐入血分,变生积聚。病久邪深,又累及于肾。治疗上宜标本同... 化淤汤合三甲散治疗肝硬变举隅秭归县梅家河乡卫生院(443614)郑光文肝硬化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本病为虚实夹杂证。早期病在气分,多责之肝脾气滞;后渐入血分,变生积聚。病久邪深,又累及于肾。治疗上宜标本同治,攻补兼施,以活血逐瘀、行气消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中医药疗法 化瘀汤 三甲散
下载PDF
大黄虫丸对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酶、门静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焦栓林 申德林 +1 位作者 张成道 陈红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三年来,我科应用大黄虫丸治疗肝硬化患者,发现该药不仅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而且还有降低门静脉高压和减轻脾功能亢进的作用,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36例患者均为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病毒性肝... 三年来,我科应用大黄虫丸治疗肝硬化患者,发现该药不仅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而且还有降低门静脉高压和减轻脾功能亢进的作用,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36例患者均为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按chi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Zhe虫丸 肝硬化 血清 透明质酸酶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引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46,共2页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韩引芳主题词肝硬变/中医药疗法,乙型肝炎/并发症,肝硬变/病因学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慢性化的过程中,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发生肝纤维化,进而小叶结构改变,假小叶形成,发展为肝硬化。本文将2...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韩引芳主题词肝硬变/中医药疗法,乙型肝炎/并发症,肝硬变/病因学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慢性化的过程中,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发生肝纤维化,进而小叶结构改变,假小叶形成,发展为肝硬化。本文将2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分为早、中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中医药疗法 乙型肝炎
下载PDF
近5年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概况
7
作者 李文艳 《甘肃中医》 1996年第5期46-48,共3页
近5年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概况李文艳甘肃省中医院(730050)主题词肝硬化/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治则复方(中医)/治疗应用综述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而造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 近5年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概况李文艳甘肃省中医院(730050)主题词肝硬化/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治则复方(中医)/治疗应用综述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而造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和多系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合并肝性胸水的早期临床预防
8
作者 张弦 陈卫星 杨云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8期813-81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肝性胸水的早期预防。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08年12月入住本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合并肝性胸水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58例合并肝性胸水,经综合治疗后52例明显好转,其中42例...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肝性胸水的早期预防。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08年12月入住本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合并肝性胸水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58例合并肝性胸水,经综合治疗后52例明显好转,其中42例基本吸收,6例无明显变化(5例死亡)。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肝性胸水多见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常提示病情的严重性,且胸水量的多少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大量积液者,常并发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预后很差。早期预防及治疗对胸水转归及疾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肝性胸水 预防
下载PDF
多法联用治疗顽固性肝硬变腹水40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夏瑾瑜 严天成 《黑龙江中医药》 1999年第3期29-29,共1页
我科采用多法联用的方法治疗顽固性肝硬变腹水患者40例,即在辨证施治,外敷、灌肠、导泻、利尿、支持、抗感染及超滤浓缩回输等治疗方法中,根据病情任选其中几种方法联合使用,获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0... 我科采用多法联用的方法治疗顽固性肝硬变腹水患者40例,即在辨证施治,外敷、灌肠、导泻、利尿、支持、抗感染及超滤浓缩回输等治疗方法中,根据病情任选其中几种方法联合使用,获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0例患者均为1997年9~1998年7月的住院患者,男32例,女8例,年龄44±7.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 肝硬变 腹水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进展
10
作者 许靖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63-464,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逐水七法治疗肝硬变腹水34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亚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85-386,共2页
目的:观察逐水七法治疗肝硬变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用中满分消法、化症利水法、清热消胀法、健脾泻肝法、滋阴行水法、温阳化水法、益气调元法七种治疗法则。根据病情变化应用,总有效率达82.3%,明显大于西药... 目的:观察逐水七法治疗肝硬变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用中满分消法、化症利水法、清热消胀法、健脾泻肝法、滋阴行水法、温阳化水法、益气调元法七种治疗法则。根据病情变化应用,总有效率达82.3%,明显大于西药对照组58.8%,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中医药疗法 腹水 逐水七法 治疗 中满分消法 化症利水法
下载PDF
复方参七汤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贺学强 严祥 王惠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38-38,40,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参七汤抗肝纤维化作用,寻找抗肝纤维化的有效中药复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CCl4致肝纤维化法造模。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测定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光镜下行切片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参七汤... 目的:研究复方参七汤抗肝纤维化作用,寻找抗肝纤维化的有效中药复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CCl4致肝纤维化法造模。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测定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光镜下行切片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参七汤和甘草甜素均能降低血清HA和LN含量,前者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后者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两者之间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参七汤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作为一个中药复方可能比单味药甘草甜素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参七汤 甘草甜素 肝纤维化 中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健脾利水法为主治疗肝硬变腹水45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强 曹小菊 吉海旺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87-38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肝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健脾利水法(基本方:党参、茯苓、白术、黄芪、大腹皮、白茅根等)为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45例。结果: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优于西医...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肝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健脾利水法(基本方:党参、茯苓、白术、黄芪、大腹皮、白茅根等)为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45例。结果: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提示:中药健脾利水法对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远期疗效较好,具有恢复正气,健脾除湿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腹水 中医药疗法 会脾利水法 治疗 补气 逐水药
下载PDF
消臌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52例
14
作者 张晓江 胡晓桦 +1 位作者 陈孟溪 易似红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年第2期29-30,共2页
自1994年6月至1998年1月间,我们共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两组共9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全部经临床、实验室检... 自1994年6月至1998年1月间,我们共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两组共9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全部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B超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臌汤 肝硬化 腹水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证治体会 被引量:5
15
作者 穆齐金 王著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2,共2页
临床证治肝炎后肝硬化 ,强调病机特点是正、虚、热毒、血瘀和逆乱 ,治疗重点是补益、祛毒、化瘀与调和。并须谨慎调养摄生 。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自拟清化软肝汤辨证治疗肝硬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尚金 《中医研究》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治疗 清化软肝汤 辨证治疗 肝硬化
下载PDF
健脾利水方合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华 罗欣拉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7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利水方联合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脾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脾虚水停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健脾利水方联合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脾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脾虚水停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水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腹水消退情况、平均24h尿量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综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腹水消退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量和主要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水方联合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脾虚水停证,能促进腹水消退,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脾虚水停证 健脾利水方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
原文传递
应用生大黄预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并发症14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江平 汪承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28-729,共2页
本文报道用生大黄预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的并发症。仅1例在院外出血14天,入院后发生腹膜炎,其余13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14例均存活。认为肠道积血是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并说明及时应用大黄是预防出血后各种并发症的有... 本文报道用生大黄预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的并发症。仅1例在院外出血14天,入院后发生腹膜炎,其余13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14例均存活。认为肠道积血是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并说明及时应用大黄是预防出血后各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试论肝硬化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应昌 邹筑良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9,共3页
肝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有主疏泄、主藏血、与其他脏器共调气血、肝肾同源、主候外等。肝硬化的治疗思路,应以调肝益气养血为根本。同时兼用健脾和胃以充沛化源,使气血旺盛,抵抗力增强;因肝肾同源,肝病久必及肾,故宜注意用固肾之法;还应... 肝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有主疏泄、主藏血、与其他脏器共调气血、肝肾同源、主候外等。肝硬化的治疗思路,应以调肝益气养血为根本。同时兼用健脾和胃以充沛化源,使气血旺盛,抵抗力增强;因肝肾同源,肝病久必及肾,故宜注意用固肾之法;还应标本兼顾,适时应用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治疗思路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岑成灿 陈耿生 《广西中医药》 2016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保肝等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自拟软肝消积汤(三棱15 g,莪术12 g,炙鳖甲18 g,白芍15 g,茯苓15 g,白花蛇舌草30 g...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保肝等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自拟软肝消积汤(三棱15 g,莪术12 g,炙鳖甲18 g,白芍15 g,茯苓15 g,白花蛇舌草30 g,连翘10 g,茵陈15 g,鸡内金10 g,白术15 g,大黄10 g,当归8 g,丹参15 g)加减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水平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缓解,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具有更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早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