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偏振相控阵雷达与业务雷达的定量对比及观测精度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蔚然 吴翀 +3 位作者 刘黎平 张羽 包晓军 黄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435,共12页
相控阵天气雷达突破了全机械驱动天线天气雷达的时空分辨率瓶颈,能够提供更加快速、精细的观测资料。但阵列天线存在性能参数随扫描角偏离法向而恶化的情况,使相控阵雷达定量测量存在困难。本文针对中国华南地区最新布网的双偏振相控阵... 相控阵天气雷达突破了全机械驱动天线天气雷达的时空分辨率瓶颈,能够提供更加快速、精细的观测资料。但阵列天线存在性能参数随扫描角偏离法向而恶化的情况,使相控阵雷达定量测量存在困难。本文针对中国华南地区最新布网的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通过与当地S波段业务雷达在相同区域内的定量对比,评估了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因子的误差量级及其随扫描角、观测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控阵雷达反射率因子的误差不大、约0.82 dB,而差分反射率因子的误差则高达1.04 dB,并且不同仰角、不同时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波动。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S波段雷达实时数据的订正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定标问题,为相控阵雷达的业务应用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相控阵雷达 定量对比
下载PDF
模糊逻辑法在双线偏振雷达识别降水粒子相态中的研究 被引量:92
2
作者 曹俊武 刘黎平 葛润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7-836,共10页
根据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散射和空间取向等特征建立了基本形式为不对称的T型函数的模糊逻辑识别的隶属函数,完善了该识别方法的流程,并利用美国KOUN雷达的观测资料,详细讨论了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降水粒子相态的方法,并对其在... 根据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散射和空间取向等特征建立了基本形式为不对称的T型函数的模糊逻辑识别的隶属函数,完善了该识别方法的流程,并利用美国KOUN雷达的观测资料,详细讨论了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降水粒子相态的方法,并对其在实际业务运用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分析,作者认为:(1)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处理双线偏振雷达测量到的偏振参数,可以识别降水区域的降水粒子相态,反映降水区域的相态结构,识别的结果基本合理,但还需要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2)从实际资料的分析结果来看,虽然利用模糊逻辑法识别降水粒子相态得到的结果比较粗,没有明确的数据特征值,但是它基本上能反映各种降水粒子的相态结构,其识别的结果对目前日常的天气预报参考和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来说还是符合可用的。为中国国内未来的双线偏振雷达业务运行提供参考和帮助。(3)根据有限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降水区域中出现60dBZ以上的回波强度,并不一定就会出现冰雹,还有可能是大粒子的液态降水。综合考虑双线偏振雷达的测量参数,可以得到更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 双线偏振雷达 降水粒子的相态结构 隶属函数
下载PDF
省级TmTs转报系统简介
3
作者 李学敏 《山西气象》 1994年第3期47-48,共2页
省级TmTs转报系统简介李学敏(山西省气象台030006)省级T_mT_s转报系统,于1993年3月正式联机组网运行,转报系统的正式运行,实现了对多条线路电文接收、发送、收集编制等处理。通过定时启动功能,可完成系统指... 省级TmTs转报系统简介李学敏(山西省气象台030006)省级T_mT_s转报系统,于1993年3月正式联机组网运行,转报系统的正式运行,实现了对多条线路电文接收、发送、收集编制等处理。通过定时启动功能,可完成系统指定时刻的各种作业,提高了微机对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电报 TmTs转报系统 微机
下载PDF
基于MODIS资料分析近15年广州城市热岛特征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玉娇 王捷纯 +1 位作者 何全军 陈蝶聪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5-762,共8页
利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计算城市热岛强度指数,分析近15年广州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社会统计数据定性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明显,负热岛区主要分布... 利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计算城市热岛强度指数,分析近15年广州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社会统计数据定性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明显,负热岛区主要分布于森林密集的北部山区,无热岛区主要分布于中部低山丘陵区域,热岛区主要分布于高度城市化的中南部平原区。关于城市热岛的日变化规律,白天热岛区、负热岛区面积均小于夜间,但白天热岛区强度、负热岛区强度大于夜间。关于城市热岛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热岛区面积最大,热岛强度最小,夏季热岛区面积最小,热岛强度最大;冬季负热岛区面积最小,负热岛强度最小,夏季负热岛区面积最大,负热岛强度最大。对于城市热岛的年际变化规律,近15年来广州市的热岛区、负热岛区占全市总面积的百分比呈上升趋势,无热岛区所占百分比呈下降趋势,人为热排放在城市中心区域的持续增长,加上区内建筑物密度大、植被覆盖度低,导致了热岛区的增加,而北部山区至中部丘陵山区的植被的持续好转,加上地理特征限制了该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导致了负热岛区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城市热岛 广州
下载PDF
一次伴随雷达异常地物回波的超视距探测成因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胡昊 丁菊丽 +3 位作者 张羽 赵小峰 葛晶晶 梁志超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大气波导对电磁波的陷获作用可以通过雷达超视距探测和异常地物回波等现象被直观感知和捕获.文中基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ERA5再分析资料、葵花卫星云图和WRF4.2模式,对福... 大气波导对电磁波的陷获作用可以通过雷达超视距探测和异常地物回波等现象被直观感知和捕获.文中基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ERA5再分析资料、葵花卫星云图和WRF4.2模式,对福建中南部及粤东沿海天气雷达探测到的一次伴随异常地物回波的超视距探测现象开展成因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范围异常地物回波的出现与台湾海峡持续存在的显著大气波导过程有关.台湾海峡受高空槽后下沉运动与低空暖脊共同影响,存在逆温层结与强烈的湿度随高度锐减层,有利于大气波导形成;模拟时段中后期,台湾海峡几乎被顶高200-600 m的表面波导全覆盖,且波导强度持续增强,最终整体强度达到40 M单位以上.进一步利用WRF模式模拟预报的气象雷达传播路径上非均匀大气波导廓线,输入电磁波传播模型,结果与雷达实测回波的主体结构吻合,证实了利用中尺度模式开展大气波导预报与传播应用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超视距探测 地物回波 成因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次山区龙卷的双部雷达回波监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延江 孙丽华 杨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1-1708,共8页
利用秦皇岛S波段和承德C波段天气雷达资料、NCEP 1°×1°6h再分析资料、中尺度物理量及灾情报告,对2009年7月20日河北承德平泉县一次龙卷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西高东低的山谷中,冷空气南压,高空西... 利用秦皇岛S波段和承德C波段天气雷达资料、NCEP 1°×1°6h再分析资料、中尺度物理量及灾情报告,对2009年7月20日河北承德平泉县一次龙卷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西高东低的山谷中,冷空气南压,高空西南急流动量下传,使得低层中尺度水平风场-V分量沿山谷西部增大,产生不对称小尺度山谷风次级环流,增强的龙卷发生区域气旋性旋转涡度导致了多个中气旋的发生;08:00北京探空站0~6km垂直风切变为19.44m.s-1,K指数为24℃,SI指数为4℃;14:00K指数为28℃,SI指数为0℃;前期强降水在中午强辐射作用下迅速蒸发,为龙卷风暴的发生提供了短时水汽条件;C波段雷达监测数据显示,13:06~14:36山谷东侧先后有5个中气旋生成并伴有2个普通风暴单体,TVS分别出现在13:30,14:06和14:36,低层最大旋转速度为29m.s-1,高度为0.8km,风暴向北北西-南南东方向移动,移速为60~70km.h-1,龙卷强度在F0~F1级之间;对比径向速度与中气旋显示:1km高度以下,龙卷接触地面持续时间为10min,4km高度以上,龙卷空中盘旋持续时间为4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龙卷 中气旋 TVS指数 预警时效
下载PDF
X波段双线偏振气象雷达反射率的衰减订正 被引量:36
7
作者 毕永恒 刘锦丽 +3 位作者 段树 吕达仁 苏德斌 陈羿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506,共12页
X波段天气雷达的强衰减是影响其探测精度与应用推广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寻求适用于降水过程中对X波段双偏振雷达进行衰减订正的一种方法。在订正前先对雷达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和预处理;在分析了国内外已有订正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并改进... X波段天气雷达的强衰减是影响其探测精度与应用推广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寻求适用于降水过程中对X波段双偏振雷达进行衰减订正的一种方法。在订正前先对雷达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和预处理;在分析了国内外已有订正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并改进了自适应约束算法作为雷达反射率进行衰减订正的方法;最后进行方法的效果验证。既对衰减订正前后反射率与同时段S波段雷达反射率作对比,又对偏振参数KDP~ZH、AH~ZH之间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不仅如此,还直接与地面降水实况作比较等。分析表明,对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进行反射率衰减订正后的效果显著优于订正前,特别是,当存在较大范围(含对流型)降雨时,采用此种订正方法可以明显提高降水的估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 衰减订正 自适应约束算法
下载PDF
为气象千里眼保驾护航——记朝阳市劳动模范、朝阳气象雷达站站长姚维华
8
作者 徐凤莉 《辽宁气象》 2003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气象雷达站 站长 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 气象科技
下载PDF
基于S波段双极化雷达的变分法的定量降水估计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陈帅 张阿思 陈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2-432,共11页
基于比差分传播相移(K_(DP))的降水估计算法 R( K_(DP)) 相较于传统基于水平反射率因子 ( Z_(H)) 的算法R( Z_(H))的表现更优。在雷达实际运行中,由于随机误差和后向散射相位(backscattering phase)的影响,可能出现负的 K_(DP)。运用一... 基于比差分传播相移(K_(DP))的降水估计算法 R( K_(DP)) 相较于传统基于水平反射率因子 ( Z_(H)) 的算法R( Z_(H))的表现更优。在雷达实际运行中,由于随机误差和后向散射相位(backscattering phase)的影响,可能出现负的 K_(DP)。运用一种基于变分的雷达定量降水估计混合算法(V-RQPE)。该算法用变分拟合方法重构差分相位(Φ_(DP)),用一种新的稳健的边界条件求解方法,在消除随机误差的同时获得非负的 K_(DP),进而进行降水估计。随后我们使用 2017年 5月 7日广州 S波段雷达的回波数据和地面雨量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同时使用了六种不同的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 1 小时累计降水估计中,V-RQPE 表现最好,在 24 小时累计降水估计中,V-RQPE 和基于变分拟合的 K_(DP)的降水估计算法(R-VKDP)表现最好,实验结果表明变分拟合方法对雷达降水估计能力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拟合 雷达定量降水估计 比差分传播相移 边界条件
下载PDF
探空报、测风报扩充报文相对时间编码SnSSSS的解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杰 《广西气象》 2004年第2期42-42,53,共2页
对高空探空报、测风报扩充报文相对时间定位编码进行比较,并进行解析。
关键词 气象预报 气象观测 报文编码 扩充报文 相对时间编码
下载PDF
气象警报接收机外接天线的设计与使用
11
作者 陈文雄 《广西气象》 1990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前气象警报系统所用的频率属甚高频波段,该频段信号具有视线传输特性,其传播距离与地形地物有很大关系,同时与收发双方的天线高度、方向、增益关系也十分密切。 气象警报接收机的外接天线可以有多种形式,按方向性分全向和定向;按振子... 目前气象警报系统所用的频率属甚高频波段,该频段信号具有视线传输特性,其传播距离与地形地物有很大关系,同时与收发双方的天线高度、方向、增益关系也十分密切。 气象警报接收机的外接天线可以有多种形式,按方向性分全向和定向;按振子类型分半波振子及折合振子,有两单元及多单元等。在这给出一种简便、实用的多单元均匀引向天线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警报 接收机 天线
下载PDF
改革CZ—80型传真收片机用于接收卫星云图
12
作者 杨帆 《广西气象》 1990年第3期56-56,58,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 卫星云图是天气预报重要参考资料之一,一般都用卫星云图接收机接收。但由于卫星云图接收机价格较贵,业务开机费用大,致使其普及率不高,一般的地区气象台和县气象站都没有这种机器。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一、问题的提出 卫星云图是天气预报重要参考资料之一,一般都用卫星云图接收机接收。但由于卫星云图接收机价格较贵,业务开机费用大,致使其普及率不高,一般的地区气象台和县气象站都没有这种机器。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满足业务需要,我们改革台站现有CZ—80型传真收片机,加上一块色调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真收片机 卫星云图 CZ-80型
下载PDF
区域对流层干湿延迟建模 被引量:3
13
作者 戴吾蛟 赵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6,81,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无气象参数的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精度,以香港区域CORS网数据为例,在对湿延迟的周期性、空间因素与干湿延迟的关系、时间和空间与干湿延迟的相关性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香港精密区域对流层延迟时空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新... 为进一步提高无气象参数的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精度,以香港区域CORS网数据为例,在对湿延迟的周期性、空间因素与干湿延迟的关系、时间和空间与干湿延迟的相关性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香港精密区域对流层延迟时空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新模型比UNB3等模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参数 CORS 对流层延迟 干湿延迟 时空模型
下载PDF
气溶胶与边界层浅云的相互作用对远海高压型悬空波导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志超 丁菊丽 +3 位作者 费建芳 程小平 黄小刚 罗霞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8-884,共7页
远海悬空波导陷获层底的位置通常与边界层浅云的云顶有很好的对应,气溶胶与边界层浅云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辐射强迫将改变悬空波导的结构.文中利用天气预报-化学(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chemistry,WRF-Chem)模式通过设计不... 远海悬空波导陷获层底的位置通常与边界层浅云的云顶有很好的对应,气溶胶与边界层浅云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辐射强迫将改变悬空波导的结构.文中利用天气预报-化学(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chemistry,WRF-Chem)模式通过设计不包含完整气溶胶-云-辐射的EXP0试验(相当于WRF模式)和包含完整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即气溶胶直接和间接效应)的EXP1试验,对2016年5月观测到的一次珍贵的远海高压型超强悬空波导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远海高压天气形势下,EXP1试验模拟的由气溶胶活化后形成的云滴数浓度比EXP0试验云滴数浓度预设常值(100个cm-3)偏低;当伴随边界层浅云出现时,EXP1试验模拟的波导顶高和强度较EXP0试验更接近于实测;夜间进行的3次观测位于高压中心附近的无云区,此时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可忽略,因此两组试验模拟的差异极小.这一结果从侧面说明,在有边界层浅云出现的远海区域,包含完整气溶胶-云-辐射效应的WRF-Chem模式有利于提高悬空波导特征量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悬空波导 气溶胶 边界层浅云 WRF-Chem模式
下载PDF
气压对GPS大气可降水量解算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于胜杰 万蓉 付志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0,95,共5页
基于香港卫星定位参考站网的实测气压及GPS观测数据,分析气压对天顶总延迟(ZTD)和天顶静力学延迟(ZHD)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PS/MET的业务工作中,ZTD对GPS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气压参数的精度要求较低,甚至可以采用某些气压估... 基于香港卫星定位参考站网的实测气压及GPS观测数据,分析气压对天顶总延迟(ZTD)和天顶静力学延迟(ZHD)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PS/MET的业务工作中,ZTD对GPS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气压参数的精度要求较低,甚至可以采用某些气压估计模型(如GPT模型)获得气压参数值;在对天顶静力学延迟参数进行估计时,则需采用精度较高的实测气压参数;对于气象台站和GPS测站位置不一致的情形,应根据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与高度相关的偏差改正,以便得到GPS测站上高精度的气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气象学 气压 天顶延迟参数 天顶静力学延迟 大气可降水量
下载PDF
西藏墨脱复杂地形X波段相控阵偏振天气雷达降水观测和反演方法研究
16
作者 陈浩然 耿飞 +1 位作者 刘黎平 杨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3,共15页
墨脱的降水变化与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内陆的输送、夏季风及我国东部雨带的推进过程联系紧密。它的独特地形与西南气流的相互作用在当地形成了年均降水超过2000 mm的降水带。但墨脱的复杂地形与有限的电力交通条件造成了降水观测... 墨脱的降水变化与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内陆的输送、夏季风及我国东部雨带的推进过程联系紧密。它的独特地形与西南气流的相互作用在当地形成了年均降水超过2000 mm的降水带。但墨脱的复杂地形与有限的电力交通条件造成了降水观测的困难。2019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专题项目在墨脱设置了一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实现了对墨脱云降水的连续观测,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云水资源研究以及高原东南水汽通道特征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使用墨脱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2020年6-8月的观测数据,使用统计手段筛选降水回波片段,整合后构造得到符合墨脱复杂地形的混合仰角;利用2019年墨脱雨滴谱数据计算雷达参量、拟合得到适合墨脱地区降水特点的X波段天气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公式。在此基础上选取2020年7-8月三次累积降水量、平均雨强、持续时间各不相同的降水过程,使用线性规划方案计算ΦDP(差分传播相移)、最小二乘拟合计算KDP(差分传播相移率)、“ZPHI”降水廓线算法订正ZH(反射率因子);以ZH和KDP为阈值,使用R(ZH)与R(KDP)分段估测降水,与单独使用R(ZH)和R(KDP)的估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基于降水估测结果和雷达参量的水平分布探讨降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本文经过质量控制的ZH、 KDP数据质量有明显改善;使用统计方法构造的混合仰角有效回波面积大于使用SRTM1 v3.0地形数据构造的混合仰角,三次降水的典型时刻参量与过程累积降水量和平均ZH、 ZDR能初步反映降水变化与地形的关系;本文的降水估测公式和分段估测降水方法整体结果表现良好,各评估参数均具有较好的表现;结果表明:(1)墨脱雷达周边地形变化剧烈,根据现有地形数据构造的混合仰角在降水估测中表现不如本文统计筛选雷达观测数据得到的混合仰角数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相控阵偏振雷达 线性规划 雷达混合仰角 定量降水估测
下载PDF
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书平 李丽丽 +1 位作者 常履福 廖留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针对2015年1月9日贵州中西部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结合探空观测资料,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产品分析了此次雨雪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高度、垂直结构和径向速度等基本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雨雪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的基本... 针对2015年1月9日贵州中西部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结合探空观测资料,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产品分析了此次雨雪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回波高度、垂直结构和径向速度等基本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雨雪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的基本特征为,无明显强回波中心,回波结构呈丝缕状,边缘模糊,降水粒子回波高度较低。从径向速度图分析来看,近地层为均匀的东北风,"牛眼"型结构,低空急流;中高层为北部为冷平流,南部为暖平流,与过程降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深厚的冷湿结构、静止锋区的逆温层结构以及高空的西南风急流给这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维持造成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过程 天气雷达 基本产品 特征分析
下载PDF
雷达估测降雨水平分辨率对径流模拟的影响——以西苕溪流域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玉芳 陈耀登 彭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天气雷达估测降雨是径流模拟和洪水预报的重要信息之一。由于雷达网格降雨存在误差,且误差随着网格水平尺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对于径流模拟,高分辨率的雷达降雨数据并不意味着径流模拟的精度更高。采用FSS(Fractions Skill Score)方法和... 天气雷达估测降雨是径流模拟和洪水预报的重要信息之一。由于雷达网格降雨存在误差,且误差随着网格水平尺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对于径流模拟,高分辨率的雷达降雨数据并不意味着径流模拟的精度更高。采用FSS(Fractions Skill Score)方法和HEC-HMS模型(Hydrologic Engineering Center's Hydrologic Modeling System)分析江苏省西苕溪流域雷达估测降雨水平分辨率对径流模拟的影响。在2010年和2011年夏季两场降雨实例中,雷达估测降雨在不同降雨阈值情况下,FSS达到目标精度值对应的最小有效水平尺度为2~8 km,分别以2、4、6、8 km水平分辨率的雷达估测降雨和雨量站测雨作为HEC-HMS模型输入进行径流模拟,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水平分辨率的雷达估测降雨的径流模拟结果与实测径流资料基本吻合,雷达估测降雨2、4、6、8 km水平分辨率的变化对径流模拟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雷达估测降雨 FSS方法 径流 水平分辨率
下载PDF
谈一次较为特殊的无线扩频通讯的实现
19
作者 朱永兵 谭敏 《广东气象》 2003年第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无线扩频通讯 网络拓扑结构 雷达站 集线器 无线扩频驱动设备 路由器 高增益定向天线 安装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大气波导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刘存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9年第4期74-75,共2页
本文论述了不同类型的大气波导的形成方式,同时介绍了大气折射的几种基本情况以及大气折射对电磁波的影响。通过对大气折射和大气波导的论述,分析出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对大气波导影响结果的不同,同时归纳总结了更易出现大气波导的气象条... 本文论述了不同类型的大气波导的形成方式,同时介绍了大气折射的几种基本情况以及大气折射对电磁波的影响。通过对大气折射和大气波导的论述,分析出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对大气波导影响结果的不同,同时归纳总结了更易出现大气波导的气象条件。通过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大气波导的影响,对于研究大气波导在生活和军事上运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大气波导 气象要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